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0章 等待

第20章 等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慎言看着神色如常的弟弟欲言又止,但每当赵慎行看过去的时候他又假装成毫不在乎的样子。

    赵慎行不免感到好笑,“大哥,你要说什么就说吧。”

    “那个……就是……嗯……你觉得……你……有把握吗?”

    “我一猜你就想问这个,总之我是都写上了,就看考官怎么看。”

    “我觉得你一定没问题!”

    “大哥你就对我这么有信心?”

    “那当然,你怎么学的我都看在眼里,一定没问题!”

    赵慎行听着这盲目的信任,笑道,“等放榜吧,明天之后结果就会出来。”

    赵慎言想想也是,“饿了吧,你等一下我把热的饭菜拿过来。”说罢转身出去。

    赵慎行其实还是有些紧张,生怕自己榜上无名。

    家人的期待、夫子的看重,还有自己的前途,呼~不能再想了,冷静、冷静下来。

    第二日

    还是那家书肆,掌柜的一看来人就连忙招呼道,

    “赵小公子这是刚考完县试,依我看小公子定能通过。”

    “那我就先谢过掌柜的信任了。”赵慎行跟着寒暄道。

    “今个是想抄书还是看看?”

    “我先随便看看,掌柜的不用招呼我,您去忙。”

    “那行,赵小公子你慢慢看。”

    赵慎行其实主要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游记、风土民俗一类的书。

    还有两个月就是府试了,府试最后一场是考策论,也就是政见时务。

    他想多看一些地方的风土民俗,一般游记里应该有当时的政策之类。

    大概是受前世各种作文考试影响,他希望自己在写策论时,文章可以联系实际。

    赵慎行轻车熟路来到游记、风俗类的书架前,挑挑拣拣,在最底层看到本《顾子书游记》,分为上中下三册。

    书上所写正是这二、三十年从北到南的所见所闻。

    赵慎行大喜,他拿起这三册书问道,“掌柜的,这三册是什么价位?”

    “这一册是三百文,三册共九百文,赵小公子是看上这本了?”

    “确实,但我看这本是在最下面,怎么?卖的不好吗?”

    “是卖的不好,大家都喜欢那种趣味横生的游记,这本写的太过枯燥无趣,所以卖的不好。”

    赵慎行了然,等他付完钱后又是一阵肉疼。

    再次感叹,对他就这个农家小子来说,科举真真是太费钱了!

    本来他是想今日就回家,怕他家里人惦念。

    但明天就放榜,还是决定再等一天,中或不中总要有个结果,不然就算回家也是坐立不安。

    回去路上已经有许多铺子开门,街上叫卖声不绝。

    包子铺、粥饼铺、馄饨摊等等,食物的香气混在一起,让人闻之食欲大增。

    等赵慎行怀着好心情回到糕奶店时,发现已经有客人到了。

    有零零散散买些奶制品带走的,也有夫人小姐订了房间聚在一起说话的,不光如此,还有人自发带了牌九来。

    她们聚在一起聊天说话,吃着精致的奶制品,再推推牌九,这日子好不快活。

    赵慎行承认他羡慕了,等赵慎言找招呼完客人发现弟弟正傻站着,

    “慎行,你没回家吗?”

    “大哥,我先不回去了,等明天放榜后我再回去。”

    赵慎言眼尖地看到他手上的书,“也好,那你现在去后院看书吧。”

    赵慎行回到屋子后先拿出游记的上册看起来,这上册写的是顾子书在北方的经历。

    先是大致翻了翻,发现这位顾先生是从徐州出发,然后一路向北。

    走水路到兖州,然后到青州,又路过几州,最后直到与大辽接壤的河间府。

    赵慎行一直以为北方水路是极少的,但看了这本游记才发现他的认知受前世影响,放在当下是错误的。

    他一直以为的北方是东北三省、内蒙古往下。

    但现在大靖的最北部天津,再往北就是大辽的地界。

    北方不但有一个大辽,还有一个西夏。

    等他捋明白这其中的差别正要继续看的时候,突然听到敲门声。

    ‘咚咚咚’——

    “是谁?”

    “慎行是我,还有俊卿,能进来吗?”

    “进来吧,你们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张耀祖和吴俊卿。

    张耀祖看到屋中之人手里还拿着书,不可置信道,

    “慎行,你怎么还能看得进去?”

    赵慎行笑着反问,“为什么看不进去?”

    “因为……因为明天就放榜了,你不紧张吗?”

    “刚开始是紧张,后来就好了。

    因为我认为自己已经答出了平时的水平,中了固然是好,没中也只能怪我自己水平不行。”

    张耀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他平时就觉得自己这位好友很强,现在是更强啊!

    到是吴俊卿好奇道,“慎行你在看什么书?”

    “是一本游记,你看看。”说罢就把书递过去。

    “怎么突然想起看游记?”

    “府试不是要考策论嘛,我就想多了解一些民生民俗。”

    “有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等会去我也买一本。”

    “那正好,你看完我们还能一起讨论,耀祖,不然你也看看吧。”

    张耀祖接过好友递过来的书翻了翻,“算了算了,你们看吧,我四书五经还没记牢呢,夫子知道了定要罚我的。”

    一听这话赵慎行二人只好作罢。

    “慎行,我们来对一下答案如何?”

    “好啊。”

    两人在一起对答案,张耀祖就在一旁听着,越往听他的脸越扭曲。

    这要是让他去考,卷子都写不满。

    “慎行,果然还是你记得扎实。”

    “咱俩的答案都差不多,就是有细微不同而已。”

    对到最后的算学题,前两道他们都做过类似的,算出来的结果一致。

    就是这最后一道,吴俊卿听完好友的答案不禁哀嚎,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步呢,这明明就是个陷阱啊!!!”

    赵慎行安慰他,“没关系的,这个陷阱设置的很巧妙,不会只有你算错的,我想挺多人都没看出来。”

    “但愿如此!”

    张耀祖在一旁失落道,“要是明年的院试你俩也过了,那是不是就不再去学堂了?”

    “你想的也太远了,县试结果还没出来呢你就想院试,再说还有四月的府试呢。”

    “是啊,你可真敢想。”

    “你要是真舍不得我们,就好好念书,快点把四书五经学完。”

    “慎行说的是,你先争取快点升到甲班。”

    “唉,我就是老忘,你们俩怎么记住的,那么多本书啊!”

    赵慎行不禁汗颜,毕竟他是个伪小孩,哪会像真正的孩子一样贪玩。

    他原来识字,现在不过是把简体字转化为繁体字,本来起点就比其他孩子高。

    拥有这些优势学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吴俊卿才是个真小孩,他仔细观察后发现,吴俊卿虽称不上过目不忘,但记忆力绝对一流。

    一般的文章他看几次就能背下来,这在前世绝对称得上天才。

    三人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

    二人察觉天色已晚,便提出告辞,相约明天放榜处见。

    等他们离开后赵慎行继续看那本游记,现在看的是作者的徐州之行。

    通过前世的了解和作者的介绍,可以知道徐州北面和东面有泗水环绕,西面有汴水流过。

    从泗水而上,可通曲阜、定陶;汴水向西,可直达开封、洛阳;泗水南下,可抵达淮河重镇淮阴。

    不难看出徐州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此地发生过很多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最著名的莫过于秦汉交替时期的彭城之战。

    那一战中,楚霸王项羽仅率三万骑兵便击溃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还险些活捉了刘邦。

    赵慎行记得自己在前世看过一部电影,就是根据彭城之战改编。

    “有地宜粮,有山宜林,有滩宜果,有水宜鱼。”这句话形容的就是徐州。

    游记里还写了徐州名菜——东坡肉、梁王鱼、太极山药泥等等。

    除此之外还记载了徐州比较出名的香包、剪纸等等。

    赵慎行觉得自己真是没白买这本游记,虽然描述的不是很生动形象,比较死板,但胜在记录详细。

    没有报纸、网络的古代,看游记确实是了解一个地方的好办法。

    虽然不是很客观,但这也比四书五经有趣多了。

    随后他发现脑海中带着前世学过的地形图去看书,联系当下不自觉地就可以看进去了。

    天色不知不觉暗下来,赵慎言推门而入惊动了正在看书的人。

    这时赵慎行才发现屋里该点上油灯了,赵慎言看到后不由有些无奈,

    “看什么呢?这么入迷,你不饿吗?”

    赵慎行讪讪一笑,“还好吧,一点点饿。”

    随后他举起手里的书,“看游记呢,还挺有意思。”

    “看什么也得吃饭,还有在这么暗的屋子里看书你也不怕花了眼睛。”

    “一时忘记了,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赵慎言把油灯点上后屋里一下就明亮起来,“快过来吃饭,我买了包子。”

    赵慎行把书放好后来到桌子面前,随后拿起一个包子咬下去。

    果然是他喜欢的黄瓜鸡蛋陷,不由觉得心里暖暖的。

    “大哥,我看今天生意挺好啊,是一直都这样吗?”

    “差不多吧,这些个有钱人家的夫人平时也没什么事做,就总出来喝喝茶推推牌九什么的,一个个大方着呢。”

    “那还挺好。”

    “多亏你的主意,这屋子里装得不错,那些夫人小姐就喜欢这份新颖又雅致,一听说每个房间都不一样,她们恨不得全都看一遍。”

    兄弟二人一边说着家常,一边吃完了包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