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 章 面旗
豫东以面食为主,中午几乎家家户户要吃面条。面条用面粉加水简单的搓揉就能做成,低结构的原材料,竟然也可以做出数不尽的花样,简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面条经过简单的加工,有宽面条有细面条,可以做成水煮汤面,蒸面,卤面,凉拌面,捞面,炒面……许多种面。小时候印象中午吃的最多的是水煮汤面条,用两个番茄加两个鸡蛋炒一下加水煮开放进去面条一煮,西红柿鸡蛋面就成了。干了一上午的农活回家的路上,顺手摘回家一把长豆角,回到家洗洗切一下,炒一下加水,水开后放面,煮开后豆角面就成了。我奶奶在1958年挨过饿,她能把面条做出不一样的美味,我小时候的余园漫长的冬天,绿叶蔬菜是罕见的。我们餐桌上大白菜,土豆,红萝卜这些能在地窖里过冬储存的蔬菜经常吃,碧绿的绿叶蔬菜那是很少见的,估计集市上也有,但是价格吓跑了一群人。地窖其实是储藏红薯的地方,秋天红薯收到家,为了方便保存,我爸爸在我家另外一个院子里挖了一个地窖,余园早期宅基地是按照男孩的人头审批的,家中生一个男孩就能批到一块宅基地,女孩没有,所以但是每家每户尽量多生男孩,生女孩再多也不会批给宅基地。所以女孩在北方的村里是没有根的,像一棵风中的蒲公英,吹到哪里自己生根。余园的黄沙地土质松软,地窖挖的也不太深,有一次挖地窖时挖出来一窝白白的蛋,个头像小鸡蛋,好像是蛇蛋。后来南院建了房子,这个院子里真的有蛇,我从小住的北院几乎没有见过蛇,其实南院在建房前地下就有蛇洞,那些蛇是原始居民。地窖挖好了,我们把红薯一篮子一篮子放到地窖里储藏,然后把过冬的蔬菜也放地窖里储藏,有了地窖里的红薯和蔬菜漫长的冬天都不会挨饿的。东西放进去后,最后地窖口用些干柴稻草覆盖,每次家里蔬菜不够了再去取,由于地窖洞口留的比较小,下地窖里取东西小孩最合适,用一只篮子柄手上系根绳子,我先下去,奶奶把带绳子的篮子从洞口垂下来,我在地窖里开始装,装点红薯装点蔬菜,等装满一篮子喊一下,奶奶在上面用力一拉就出来了,然后我再爬出来。地窖里温暖如春,还挺干燥的,直到春天里面都是红薯都还是新鲜的。长时间保存还不用花一分钱,里面的蔬菜新鲜味道还不变,后来科技发展了,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我还是不太习惯用冰箱,蔬菜放进去的确可以保鲜,但是拿出来都是冰冰凉凉的,不如地窖里面的蔬菜拿出来还是原来的温度。不习惯也没办法,自从有了冰箱,余园再也没人去挖地窖了,估计挖地窖比较累。
漫长的冬日少见的绿叶蔬菜,奶奶发明了一种面食的独特吃法,面旗。面旗跟面条制作方法一样的,面粉加水搓揉,擀成薄薄的面片,然后把面片叠在一起,斜着切,写成一个个三角型的面旗。我爸爸最喜欢白开水煮面旗,烧开一锅白开水里面啥都不放,就抓几把面旗煮熟了盛一碗,他能吃一大碗。我也跟着尝了半碗,还行只有小麦的清香,没有第一油也没有一粒盐,有一种纯天然淳朴的味道。这道水煮面旗自从奶奶去世后,好像再也没有人给他煮过了,因为别人都不一定知道还有这种吃法,我还是会的,等我有机会回去煮一锅给他吃,不知道他会不会吃到流泪。
春天到了,渐渐的余园天然的绿叶蔬菜出来了。首先进入村民面条碗里的是榆树的花叫榆钱,榆钱特别是刚发出的嫩芽碧绿碧绿的,摘一把洗净放在老瓷碗里撒上点盐等锅里的手擀面煮熟了,再把老瓷碗里撒上盐的榆钱倒进锅里,不一会儿满屋清香,面条的汤也开始变得翠绿。最后飘上点香油,盛一大碗,蹲在屋檐下每个人都能喝上一大碗。一段时间后榆钱就会落,接着我们开始吃榆叶面,榆叶也是刚发出来的嫩芽好吃,等一段时间后它变得深绿叶片发厚就不好吃了。这样一棵榆树能吃上半个多月,榆叶长老了就不好吃了,吃过榆叶,过段时间槐花开了,就开始吃槐花了。槐树的木材坚实,用槐树树干制作的农具把手还有小板凳,光滑细密,非常耐用。满树的槐花开了,香气扑鼻,洁白的槐花花芯里甜甜的吸引一群一群的蜜蜂来。摘几朵槐花直接放嘴巴里,清香之外还有一丝丝甜意。槐花的做法很多,一碗洗净的槐花加两个鸡蛋一炒就是一盘槐花炒鸡蛋。还可以把槐花洗净带点盐搓揉一下拌上面粉放在锅上清蒸,蒸熟后洒点麻油,再浇上蒜汁,味道清新扑鼻,让人大快朵颐,吃到撑也不会便秘,槐花含有丰富等我植物纤维,营养又美味。为了方便槐花保存,我奶奶把摘下来的槐花清洗晾晒干放在一个透气的布袋里,漫长的冬天里,拿出来一把泡发和红薯粉丝一起搅拌加点鸡蛋或者肉末,包出来就是美味的槐花包子。吃槐花的季节过后,接着就是夏天吃豆角的季节,炎热的夏天整天吃豆角简直有点单调乏味,而且豆角不像榆叶和槐花味道好,豆角就是那种绿绿的长豆,几乎没有味道。余园的黄沙地还挺适合豆角的生长,一到夏天各家各户小院里,西瓜地的边上都可以看到豆角的影子。干了一上午的农活路过摘上一把豆角回到家一大家人的午餐就解决了,所以在余园有几乎免费的水、面粉、蔬菜,伙食费几乎忽略不计,前提是仅限此类食物。后来住在城市里,我买菜的时候有时候还是会选豆角,但是总想起在余园豆角是自己摘的,根本不要钱也根本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