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道德经古卷 > 第26 章 两张合集讲道法自然

第26 章 两张合集讲道法自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详解,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营观,燕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五章讲什么呢,说我们既然想跟道在一起,我们得学习我们身边可以接触到的那些道。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怎么才能变成有道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里指的是道,他是混成的。什么意思呢?他混而为一,说也说不清楚,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着。在天地还没有之前就已经有了道了。

    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寂:宽广。寥:辽阔。道,过于宽广,过于辽阔。他是独立存在的,不会改变他自己运行的规律。

    可以为天地母。为什么呀?是因为他生成了天地。也是因为有了天,就有了天道。有了地,就有了地之道。有了人,就有了人之道。有了茶,就有了茶道。所以产生什么,那个道就会伴随而生,他可以为天地之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办呢?我就给他想个名字吧,这个名字就叫道。我们开篇是不是就讲了: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连道的那个名字,他也不是恒久不变的。我们在中国叫道,在其他的国家叫道吗?他不叫道,他叫其他的东西。但是是不是道?也是道。只是每个国家对他的称呼不一样,每个民族和每一种文化对他的称呼不一样,在我们这里称呼为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既然他叫道,那我接着说吧,说他大。道太大了,为什么大呀?他的范围太广博,无所不含,无所不包。并且还有什么大?他的力量太大了,不可改变。就是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道的力量在背后推动着。他不以其他的力量为转移,他拥有巨大的力量。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我们按照楚简本做一下改动,改为: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大曰寰,就像那个寰宇,像那个宇宙一样,是包含一切的。寰曰德,回到德了。什么意思呢?德是道的体现,然后德曰反,从这个德又返回来了。你看这就是道,他无所不含,他可以大到像宇宙那么大。然后他可以细小到像微尘那么小,可以和其光,可以同其尘,但是他落在一个字上,就叫德。比如说,一个有德行的人,他有没有符合道啊?符合道了。即使他没有学过道,他也合了道了。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国就是区域。说在我们这个区域当中,有四个大,一个是道大,第二个是天大,第三个是地大,最后是王亦大。我们想,什么叫王啊?在任何一个区域当中都有个王。比如说,在狮子当中有没有王?有狮王。在一群猴子当中呢?有猴王。我们说古时候一个朝廷有他的王,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有没有王?在家庭当中有没有王?都有。你想一想在你的家当中,是不是除了道大,天大,地大,你还大。如果你还大,你还不遵循着道,不遵循着天地,会怎么样啊?

    古代我们说一个君主是不是昏庸无道啊。因为你要知道,你是这个区域的王,你就是那个主宰者,你是那个独裁者呀。如果你不遵守道,别人能拿你怎么办呢,是不是毫无办法呀?但是呢是在你那个区域内毫无办法,剩下的谁有办法,就是道了。

    以前的什么东西都要有约束的。比如说,大臣归谁管,归皇帝管。皇帝又称为天子。 什么意思?天之子啊,所以他归天管。也就是你要合道的,不合道怎么办?就会有下一个朝代推翻你。重新去定义这个世界,这个区域,就是这个意思了。

    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说王是其中一个,而且这一个是最重要的一个,为什么呢?因为他主宰着变化,你这个家庭变成什么样子,谁主宰的?是不是这个一家之主啊。你的公司变成什么样子,谁来主宰的,是不是企业那个王?因为你决定了你这个家庭,和你这个企业的走向。

    如果是以前的朝代,一个皇帝决定了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走向。所以叫而王居一焉,你是主宰那个变化的。你就相当于是那个船长,你要带这个公司去向哪里呢?你要带这个家庭去到哪里?是去到充满欲望的世界呢?还是去到一个充满道德的世界呢?你是让这个家庭当中可以幸福美满的生活呢?还是每天争吵不断呢?是不是都是你来决定的呀。因为你是那个家庭的强者,你说的话更有力。

    既然这个王这么重要,重点就来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人要学习道,首先要学习的是谁啊?是地道。地有什么特点呢?他可以承载万物。我们说大地像母亲一样,他可以生养万物,并且他可以担当更多的东西。你把垃圾可以给我的,你把最不好的东西都可以给我,他依然是默默地担当着。所以我们要做家里的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干嘛?要去担当的,要去承载的。承载家里每个人的不好,承载家里每个人的抱怨,承载家里每个人的不足,才能称得上是一家之主。

    去想一想,一个企业不是这样的吗?你怎么能嫌你的员工抱怨呢?我是这个公司的王啊,是这个公司的主,所以我们第一个要学习的就是大地,我们要去承载,厚德所以才能载物啊。如果你能承载了那么多的不好,你就可以把那个王做得很踏实。

    地法天。我们人先要学习大地,然后人和地要去效法谁啊?效法天。天的特点是什么?是不是很广博呀?他可以包容万物。还有,天是给予的,他可以覆盖万物,可以给天下的万物阳光,可以给雨露。也就是天主要是什么?是给予。我们先学习了大地的这种承担,这种承载能力,这种担当。接下来又学习了天的这种给予,这种付出,这种不停地给,但是不需要任何的回报。

    天法道。天是要效法道的,什么意思啊?天是要有各种运行的规律的。如果你没有运行的规律可以吗?你想下雨就下雨?你想旱就旱?你想往哪里下就往哪里下?是不是不可行啊,那就乱了。所以天要法道,也就是有天的时候,自然就形成了道,形成了某种特定的规律。这个规律不是有个天在主宰,而是他自动在运行。就像我们说天命难违,真的有天给你下命令吗?不是。他是形容事物都有自己发展和运行的规律,我们没有办法违背那个规律。

    道法自然。道是要效法自然的,这个自然不是我们讲的大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自然环境,是不是任何一种环境都是自然。所以你看道是在哪里产生的?在任何一种环境,任何一件事情当中都可以产生道。道他会挑地方吗?不会。这个自然泛指的什么?所有的环境,所有的现象,所有的事情当中都包含着道的规律在其中。

    整个这一章是不是讲了道很大?又回归到了德,最后又讲其实道很小。人要学习天地,然后天地当中自然又产生了道,然后道他又无处不在。在我们任何生活的一个环境当中,都会产生相应的道。学习了道以后,我们的生活就要有主和次,要分明了。

    接下来第二十六章,就要告诉我们人到底以什么为重?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什么叫重为轻根?就是有一件事情,如果你为重了,其他的事情就变成枝枝叶叶了,自然就变轻了。

    我们举例:说一个孩子以学业为重,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其他的事情在他那来讲,没有那么重要啊,就变轻了。我们再说,我以家庭为重,什么意思?夫妻感情最重要,家庭和睦最重要,其他的事情我都可以看轻。这个时候,你整个人生是不是就有方向了?有的人说我以事业为重,是不是其他的吃喝玩乐都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这一章是在讲人生方向的。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的人生方向,都是因人而异的。很多人为什么会迷茫啊?因为没有为重的东西,所以你就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做什么。如果你有一个重点,你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了。

    我们看在道的角度来讲,什么为重?什么为轻?静为躁君,什么叫君呢?是那个主宰者。静是可以主宰我们那个躁动不安的,如果没有那个静在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就躁啊?有没有很多人一生都是急躁的状态,因为没有那个静作为主宰。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所以说,君子每天的行为都不会离开其辎重。辎重,以前有一个词叫粮草辎重。就是带兵出征的时候,粮草辎重这些东西很重要,因为没有他们是没有办法打仗的。

    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呀?一个君子每天都不会离开自己最重要的那个事情,事事都不会离开。

    我们举例:一个人如果以家庭和睦为重,是不是每天他的所思所想都是围绕着家庭和睦,其他的事情都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一个人以事业为重,是不是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啊,就是我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如何让我的事业变得更好。

    那你看一个以修行为重的人是不是如此啊?我每天的所思所想,我每天的行为,我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跟我的修行有关系的,片刻不离。所以有重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方向。

    虽有营观,燕处则超若。营观:指的是你有所获得。一个人有了重点,是不是你就一定会获得。比如说,你以家庭为重,你就会获得家庭的美满。你以学业为重,你就会在学业上有所增长。如果你以修行为重,你在修行上就会有所建树。如果你以事业为重,在事业上就会有一些成果。这些都叫什么?营观。虽然我获得了一些成果,燕处则超若。燕是什么?以前的人叫燕居,就是闲居,闲适的时候。什么叫超若?是一种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状态。我们有自己重要的追求,重要的事情。即使有所获得的时候,在我闲适的时候也是从容不迫的。是不是我有重,但是在平时闲适的时候,又不以他为重啊。

    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很难达到的。比如一个以事业为重的人,是不是你在闲居的时候,也是满脑子事业。你就不懂得劳逸结合,不懂得动静相调节了,不懂得阴阳调和。想一想,如果你一直以它为重,你就没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

    静为躁君。你没有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有错误的决定,导致一系列的结果。整个这一段,要有一个重,要有一个人生方向。但是有所获得的时候,我们要给自己闲居的时候,并且是从容不迫的,可以让我保持安静的状态。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以前的诸侯国有千乘,有万乘,万乘就是大国了。为什么一个大的国家的王要以身轻于天下呢?每个人都会有他对应的责任,有他对应的道。一个万乘之王他对应的道是什么?是要把天下百姓看得很重啊。为什么这些万乘之王把天下的百姓看得这么轻呢?是不是重为轻根这句话没有做到啊,反而把天下看轻了。那是不是失道了?失道最后你就会失了天下。

    一家之主应该把什么看重啊?既然是一家之主,你要为这个家庭的每个人去操劳啊,你要把他们看得很重。如果你把他们看得很轻,最后你就会失去他们。是这样道理吧?如果是以事业为重,最后你却把事业看得很轻,你没有去在意它,没有为它付出,是不是最后你就失去了你的事业。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最后又总结了,如果你轻视他,就会失掉那个根本的东西。如果你不懂得安静地对待,不懂得让自己处静,你就会把自己那个主宰丢掉。

    整个二十六章重点就在两句话,一个叫重为轻根,一个叫静为躁君。我们要有一个重,要有人生的方向,其他的枝叶自然会舒展。然后我们要有一个静,当我们有了静,我们的心才有了主宰者。如果失了这个静,就像一个国家失去了君主,整个就是乱的状态。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我究竟在忙些什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