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道德经古卷 > 第14章 宠辱若惊

第14章 宠辱若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详解,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

    内在往往追求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荣辱二字,换个词也就是宠辱二字。荣和宠是好的,辱是不好的。在生活当中,除了向外追逐那些物质的东西痛苦,还有什么东西痛苦?就是宠和辱。

    他刚才看我什么眼神,你觉得受辱了,你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是不是在乎宠辱?他怎么能那么说我呢?他怎么能误会我呢?他一点都不爱我,他一点都不呵护我。你看我的母亲对我说话,总是大呼小叫的;你看我的孩子,他竟然也顶撞我;你看我的员工他不尊重我,你看老板从来都不赞美我。

    宠和辱就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别人赞美的,好的,一方面是别人觉得我们不好的。

    宠辱若惊。我们面对宠辱,就像受到了惊吓一样。

    贵大患若身。贵就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东西,就像身体得了大病一样。别人说了我们一句不好听的话,你难受好几天,比感冒都严重,这叫贵大患若身。你那么在意别人的想法,别人夸了你一句,你兴奋好几天,就是我们面对宠辱的时候,就像受到了惊吓,就像我们的身体得了病一样。 这句话反过来讲,就是不要那么在意宠和辱。

    我们学习了道,知道了每个人都是千变万化的。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所以他的宠或者他的辱哪有那么重要啊?你去想一下我们做一件事情,有可能所有的人都理解你吗?不可能的。但同时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你,所以我们清楚地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就可以了。

    我们要让自己合的是道,合的是德,而不是合于某个人的宠或者是辱,不用那么在意别人的想法。接下来要解释了。

    何谓宠辱若惊?来了一个反问句,为什么会有宠辱若惊这种现象出现呢?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就是我们得到了,我们也像受到了惊吓,失去的时候也像受到了惊吓。我们就知道了,宠辱若惊从哪里来?从得和失上来。因为有得失的心,因为有得失的概念,是不是才有宠辱若惊?一个人当你没有得失的概念,没有得失的思维,哪还有宠辱若惊?宠,它是下的,不好的东西。这句话其实没讲全,后面还有半句“辱之为下”。同样也是为下的。为什么只讲了宠?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对立产生的,没有宠也就没有辱,没有得也就没有失。我连宠都不在乎了,还有什么辱吗?就没有了。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什么会贵大患若身呢?接下来说了。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为什么会有患呢?因为还有个身在,如果没有这个身,又有什么在意的东西呢?这个比得失讲得更深了一步,得和失是对应着宠和辱。我们为什么会有大患呢?就是因为我们还在意我们这个身。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个身都不在意了,患又从哪来呢?

    我们不在意这个身,是从哪个高度看的?是从道的高度看的,因为他终究是要从有变成无的。站在这个高度看,还有这个身吗?是不是就没有了?如果连这个身将来都会变得没有,还在乎什么得或失、宠或辱呢?所以它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站在道的思维来看,一切都是变没有的。现在看我自己就像是没有身的状态,所以我根本就不需要在意那么多的东西。当我们不看重这个身,我们以道的思维来看,接下来才告诉我们,当你有了这个思维,你就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了。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原来我们都是贵自己的身体,所以才有大患若身。现在我们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没有的了,我不把他看重了,没有了身体我们把什么看得贵重?把天下之事看得很贵重。所以叫若可以托天下矣,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托起天下了。

    举个小一点的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说我们把自己的事情会交代给什么人?比如说我今天有事情外出了,我的孩子晚上需要找人帮忙做一顿饭,你会把他托付给什么样的人呢?如果这个人他喜欢玩、爱吃,你会把他托付给他吗?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太重,我们俗称叫这个人很自私,他的心里只有他自己,能托付吗?不能。

    比如说一个女孩子托付终身,要托付给什么样的人呢?他把自己看得没有那么重的人,是不是要托付给这样的人?如果他把自己看得比任何人都重,这样的人可以托付的吗?他没有办法在乎你的,简不简单?

    反过来是不是一样?一个男人想娶妻,你娶什么样的?不能娶一个她只看重她自己,她只在乎她自己感受的,这样的女子娶得吗?因为你娶了之后,你发现她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她只在乎她自己开不开心,那这日子怎么过呀?

    比如说你是做企业的,你会把你的企业托付给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我们说的付出的,有责任心的,有德行的。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是就是没有那么在乎自己?把自己的身看得很轻,把那个事情看得很重。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托付的,别人把多大的事情托付给你,就说明你可以把自己看得有多轻。

    原来我那么在乎宠和辱,是因为我的得失心太重。再往深刻一点讲,为什么会有得失心呢?是我太在乎我自己的身了,当有一天我不在乎自己的身,我就可以托起一件事情了。

    爱以身为天下。当你爱天下,胜过爱你自己的身体。

    如可以寄天下。整个天下都可以寄存在你那里。我们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有了社会责任感。再往小一点讲,就是有家庭责任感。所以一个人当有这种责任感的时候,你就可以承载更多,就可以有更多的人和事寄托在你身上,因为你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你没有那么在意自己的感受。这个时候你才可以不停地去付出,你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其实整个这句话,告诉给我们想要去除宠和辱,你要去除得和失,想要去除得和失,你要不在乎那么多的自身。当你不在乎那么多的自身,你就可以托天下了,天下之事就可以寄存在你这里。

    学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番,我们在没学习《道德经》之前,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我们学到现在再来体会,“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是不为自己而做,这件事情很重要。想要不为自己而做,我们需要先去除那么多的欲望,否则我们不清楚,我们都是被欲望所累,都是被自己的标准所累。现在来看“无为”就是不需要为自己去“为”什么,反而这个时候你可以有为。

    一个人越是想要自生,越是想要为自己做更多事情,反而你是什么都做不了,并且你还会被得失所牵绊,被荣辱所惊吓。还会让你自己的目盲、耳聋,让我们自己的行为错乱,让我们自己的心开始发狂,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第十四章又开始讲道,讲了这么多。道,我也看不见,我也摸不到,但是好像我又知道,他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如何去认识道,去摸索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