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乱读乱侃#
我是因为爱死了那本《西班牙旅游笔记》才又买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和《一路走来一路读》的, 之前我也买过他们的《扫起落叶好过冬》,但一直放在桂林还没有读。
刚看巴黎这本的时候,有一些失望。巴黎这本大概是写在西班牙那本前头,那时候熟悉了中国和美国生活的林达二人对欧洲还比较陌生,所以很多比较表象的琐事会让他们觉得新鲜,分散了他们的文笔。读到关于圣丹尼斯教堂那篇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点点失望, 觉得作者对埋葬在里面的法国历代君王命运的描述过于简单,也没有提到这些君王们的尸骨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曲折经历,甚至也没有说到圣丹尼斯教堂作为第一个哥特式教堂较之于之前的罗曼式教堂,以“来自天堂的光明”代替“来自地狱的恐惧”作为教堂主题的历史性突破( 厚着脸皮说一句,俺早期博客写过两篇关于圣丹尼斯教堂的文字,主要说的就是这些内容,只是以前的图片现在不显示了)。 但是当我看到“圣丹尼斯和他的头颅”的后两章“安布瓦斯的古堡”和“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维永”的时候, 我终于确认,这的确是林达写的书,这就是我掏钱的时候打算买的书!
这两个章节跟圣丹尼斯那章应该视为一个整体。安布鲁斯那个美丽的古堡,我在很多博友的博文中都看到过很多很美的图片,我也知道达芬奇安葬在这里。但是只有林达会提醒我们,在安布鲁斯城堡正面的墙上,曾经同时用铁钩挂着1200个新教徒的尸体,而就是那个天真的热爱着艺术、流泪看着达芬奇死在他怀里的弗朗索瓦一世也曾经在这里建立了原本我们印象中只有中世纪才有的宗教裁判所,在文艺复兴灿烂的星光下,依然有着狭隘偏执与残暴的火焰;而后一章里,林达描述了卢瓦河城堡里曾经关押过法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维永的宛如地狱的中世纪地牢,和在这地牢之上的客厅书房卧室里充满诗情画意的优雅精致的贵族生活,我这才明白林达为什么前面要花这么多笔墨描写圣丹尼斯死后清洗自己被砍掉的头颅的传说,人类对个体生命个人权利的尊重,对异端思想的宽容,是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程才建立起来的,直至今日,这种尊重与宽容也的光芒也没能够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书中关于拉法耶特的章节是值得反复品读的一章。 我在豆瓣书评中看到有人说,这个故事很棒,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 其实大多数去过巴黎甚至没去过巴黎但是对它感兴趣的中国人,都听说过拉法耶特(lafayette)这个词,跟他同名那家大百货公司几乎是中国游客的必到之地,只是中文译名叫“老佛爷”。拉法耶特的名字在美国始终是“英雄”的代名词,但是他的后世同胞对他的评价却变得吞吞吐吐。就是这个拉法耶特,一再奔赴北美战场参加独立战争,为华盛顿建立的新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他游说路易十六花大价钱支持北美独立导致波旁王朝财政困难,这也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这个波旁王朝的贵族拉法耶特,却热爱美国《独立宣言》中表达的平等思想, 他没有留在美国享受英雄的荣耀,却在听说路易十六要进行改革时回到了祖国,并且起草了的限制行政权力和保障基本人权的宣言。 拉法耶特,还有许多跟他一样的法国“革命贵族”为法国大革命酝酿了合适的环境和温度,但是他们最后却被法国革命宣布为“反革命”,他们连同他们的亲人,最后都被大革命送上了断头台。
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白的。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故事都特别有意思,路易十四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法国,却是通过采用政治上与历史潮流反向而行的方式,所以他的强盛就注定了他的后人的悲剧。当一个社会的思想形态和经济发展远远走在了它的政治制度的前面的时候是很麻烦的, 思想形态和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差距越大,麻烦就越大, 但这种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让改革也变成了危险,改,是拉开了炸药包炸死自己,不改,那个炸药包自己迟早还是要炸。
读林达的书经常让我想起另外两本书: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和《宽容》, 事实上我看完《西班牙旅行散记》之后就又把《宽容》翻出来读了,房龙的书都值得一读再读的。除此之外似乎不再需要什么辅助读物了,读累了抬起眼睛,看看这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