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重生之晴雯为妃 > 第55章 滴水恩

第55章 滴水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驾马车的青年一跃而下,正立在晴雯面前,倒是吓了她一跳。

    一瞬间,她下意识地拉紧了自己的小包袱。

    此人有些面熟,一张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甚是斯文清秀。

    “晴雯姑娘,好久不见了。”

    晴雯见这人甚是和气,细细打量了一番,终于在记忆中找到了他的身影。

    原来,晴雯曾在大观园蜂腰桥畔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又借由林红玉之口得知了他的名字。

    竟然是荣国府的旁支子弟——贾芸。

    晴雯忙还了礼,笑道:“芸二爷,倒是巧,这会子往哪里去?”

    “倒不是巧,我在这边奉命等姑娘多时了。”

    青年含着笑,语气很是亲和,并未有半分府里主子的倨傲。

    “这话怎么说?谁还敢差遣芸二爷不成,二爷又怎么知道我会在这儿?”

    晴雯嘴上回着话,心中却在快速打着算盘。

    自己若非赎身出府,今日断不会在这条街上。他既然提前在府外等着,必然是已经得知自己出府的消息,可是近日自己行事严密,连芳官、麝月等人都是在她辞行时才知道实情。

    若是有人悉知此事,左不过是老太太身边的鸳鸯、琥珀,王夫人身边的彩云、彩霞,园子里的林之孝家的等人,最多再有琏二爷跟前的心腹人,都不是贾芸常见的人。除了她们,还有……

    琏二奶奶。

    凤姐儿在老太太跟前的第一得意人,一日少说也要去老太太那边七八次,她身边的人若是知道了这件事,倒也合情合理。

    恰巧,琏二奶奶的身边,正有一位与他关系匪浅的女孩儿。

    果然,贾芸的表情一瞬间有些不自然的忸怩,又很快恢复如常,语气中倒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柔情。

    “那次……多承姐姐厚意。她……知道姐姐今日出了府,已经给我传了消息,务必要悉心照应,不负姐姐超生的恩情。”

    贾芸言辞恳切,眼中满是真诚,正欲俯身行礼,晴雯忙虚扶了一把。

    “二爷言重了,本是举手之劳,哪里说得上这些,倒是折煞我了。”

    当日,若是晴雯在主子、管事前透露个一星半点儿,二人虽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至少也要各自脱层皮。

    贾芸原是外边的爷们,天高海阔,不会羁于流言蜚语。

    就像偷了下人媳妇的贾琏,照样是酒色场里的风流人物。

    可林红玉,若是被人发现在大观园中和小爷有了私情,那上辈子被赶出去的司棋,跳了井的金钏,都是让人心惊的前车之鉴。

    贾芸左右看了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笑道:“此处人多,倒不方便说话。姑娘今日出府,本是大喜之事,我在家中置办了一桌酒菜,若是不嫌弃,请往那边坐坐。”

    晴雯听了,一时有些迟疑。

    贾芸心中了然——晴雯刚刚出府,这就到一位小爷家中,只怕心中不便。

    “家中只有寡母,在家饮食起居,并无外人出入,我已经叮嘱过,说姑娘是旧友的妹妹,在家中暂住几日。母亲最是和气,定会善待姑娘。

    我近日在外边忙府里的营生,轻易不回家的。若是姑娘不方便,只稍等片刻,我去前边定下一间……”

    晴雯听了,心中暗自忖度。

    贾芸虽然和府中丫鬟有了不能见人的私情,却向来是个正派人,就连不谙世事的贾宝玉,也曾对他赞不绝口。

    自己长年在府中栖身,对世俗的事情不甚通晓。

    眼下,怀金孤身入闹市,也不是长久安身之策。

    倒也不如,借一下贾芸的关系。

    贾府的旁支子孙,大多住在荣宁两府的东西两侧。

    马车停在巷口,进了家门,小小的三间房,一间是云母居住,一间是客厅,一间是贾芸的住处。

    贾芸把晴雯安置在家,只说是往日恩人的妹子,托母亲多照顾。

    自己为了避嫌,晚上便去寻朋友住下,只白日里过来吃饭说话。

    贾芸的母亲寡居多年,果然很是温柔和气,只是年纪大了爱唠叨,只过了两日,晴雯便在贾芸母亲的口中,知道了贾芸的前尘往事。

    贾芸本是贾府的旁支子弟,因为没有嫡系的尊贵身份,家境又差,所以自小不受本家亲长的重视。

    所幸自幼父慈母爱,也算安乐,可天有不测之风云,未及贾芸长大成人,父亲便撒手人寰。

    唯一的舅舅卜世仁倒也接济过一时,等贾芸大了一些便撒手不管了,就连贾芸母子赖以生存的家产,也在舅舅的料理下,渐渐无端消失了。

    老实本分的寡母,只能靠做针线活把他拉扯大。

    正好贾府要建省亲别墅,大观园里多了不少差事,贾芸本就是机敏务实的人,他想方设法,找凤姐、贾琏等人求了两三遭,终于顺利拿到在大观园栽种花木的工程,生活上有些进项,家境也渐渐殷实起来。

    晴雯嘴上不说,心中暗自揣度,他和红玉,大概就在这段时候相遇了。

    晴雯暗中观察了几日,见贾芸机智上进,又与三教九流多有往来,确实是个可靠之人,便委托他在城中寻一处小小的宅院,地段偏僻些也无妨,只要清净。

    贾芸自然无不从命,托人寻了几日,果然找下一处好宅院,位于城边明福巷的倒数第二间,也是小小的三间房屋,两丈见方的院子,只是离街市远些,倒也洁净清爽。

    只是晴雯久在深宅,低估了京城的地价,这样小小的宅子,便要一百六十两银子。

    贾芸四处走动,也只堪堪少了二十两。

    虽然金额超出了预期,可晴雯实在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看着唾手可得的小院,咬牙点了头。

    交了房契,贾芸又帮着置买家用物件,修整房屋宅院,又雇了附近人家的一位叫绢娘的年轻媳妇,每月给上三百文钱,在白日里来家里看护家务,照料饮食,也算和晴雯做个伴。

    中秋节前两天,晴雯搬了新家,进了宅子,见窗明几亮,屋牢院安,知道贾芸事事用心,处理得妥妥帖帖,实在是由衷感激,谢了又谢。

    不想自己的一时心软,竟有今日这般的福报。

    搬了新家,晴雯拿着户籍单子,在街坊上记了民籍,办了文书。

    整洁朴素的房子,蓬松暄软的棉花被子,比不上怡红院的一星半点。

    只怕一个翡翠摆件、汝窑茶杯、描金扇子,都比自己的这个小小院子的值钱。

    但是在这个小院的床上,晴雯睡了一个从没有过的踏实觉。

    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

    今生今世,再也没有人能把自己赶出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