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朝飞暮卷
“跟我来。”凌煜轻声低语着,然后转身,步伐坚定地朝着前方走去。
言昀瑄不禁心生疑虑,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流露出丝丝困惑:“殿下这是要带我去何处呢?”她轻声呢喃道,但还是紧跟其后。
“不必担忧郈卿他们,我早已提前告知过了。”凌煜的嗓音依然低沉,只是其中增添了一抹让人安心的味道。
言昀瑄听后,心中稍安,她稍稍加快脚步,与凌煜并肩而行。两人一路无语,只有脚步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月光如水洒落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二人一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街边的小摊贩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人群的喧嚣声。最终,他们在一处古老的裁缝铺前停下。铺子外表虽不起眼,但门口悬挂的红色灯笼却散发出柔和温暖的光芒,映照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馨。灯笼的光线透过雕花木门,隐约透露出一股古朴而典雅的气息。
走进铺子,里面的布置简单而雅致。木质的展示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的衣物,布料的质感和颜色让人眼前一亮。
“看看你喜欢什么样式。”
“殿下要买衣裳给我?”言昀瑄惊讶地抬头,看向凌煜,心中微微一震。
凌煜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信手拈起了一匹鲜红色的绸缎。丝绸柔软光滑的质感顺着手指传递过来,他仔细地端详了片刻,然后开口道:&34;这个色彩不错的,与你甚是相配。&34;
言昀瑄微微皱起了眉头,回应道:“我不喜红色。”
“不喜红色?为何?”凌煜流露出些许惊讶之色,眼神里闪烁着一丝困惑。
“并无特殊缘由,仅仅是自幼便对此色无感罢了。”言昀瑄语气平淡地解释道。
“自小就不喜欢?……”凌煜低声喃喃复述了一遍,语调中蕴含着沉思的味道,但他的目光仍停留在那块醒目的红绸布上,仿佛正在思考着某些事情。
言昀瑄见凌煜若有所思,便轻声说道:“殿下若觉得适合我,那便做一身吧。”
凌煜听到这句话后,微微颔首,转头看向裁缝,缓声道:“那就用这块红绸缎,按照她的尺寸,做一身合身的衣裳吧。另外,再用狐裘做一件披风,与之相配。”
裁缝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去,开始忙碌地准备制作新的衣物。
这时,言昀瑄突然提议道:“殿下,您不做一身新衣裳吗?”
凌煜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淡淡地回答道:“你来挑吧。”他的目光落在言昀瑄身上,似乎在等待她的选择。
言昀瑄听了凌煜的话,先是露出惊讶的表情,然后眉梢轻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走到布料堆前,仔细地挑选起来。经过一番比较,她最终选中了一块暗紫色的绸缎。她轻轻地抚摸着绸缎的表面,感受着它的光滑和柔软,嘴角泛起一丝满意的笑容。
接着,她转过头来,对凌煜说道:“不如就选这个紫色吧,它有着紫气东来的美好寓意,而且这种颜色低调奢华,非常适合殿下的气质和身份。”
凌煜只是随意地瞥了一眼那块暗紫色的绸缎,并没有发表任何评价或意见。然后,他平静地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对着裁缝轻声说道:“就用这块紫色绸缎吧,根据我的身材尺寸,给我制作一套合适、得体的衣裳。”
裁缝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好的,这位姑娘需要现场测量尺寸,请您稍等片刻。”说完,裁缝转向她,开始认真地为她丈量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
凌煜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然后漫不经心地坐在铺子里的一把椅子上。他的眼神看似随意地扫过铺子内部的摆设和装饰,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正暗自思考着刚才言昀瑄所说的那些话。在过去,她曾经穿过红色的衣裳,尽管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但对于凌煜来说,这段记忆应该相当清晰才对。然而,为何现在她会突然改变喜好呢?
裁缝熟练地拿出一把精致的尺子和一本厚厚的记录本,然后轻轻地走到言昀瑄面前,开始仔细地为她丈量尺寸。言昀瑄微微张开双臂,动作优雅而自然,她的眼神却不时地瞟向一旁的凌煜。
凌煜静静地坐在那里,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神情显得有些凝重,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那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光芒。
就在这时,裁缝已经完成了对言昀瑄的尺寸测量,并满意地点点头。他面带笑容地对言昀瑄说:“好了姑娘,你的尺寸我已经记下来了,很快就可以为您做出一件漂亮合身的衣裳。”
言昀瑄微笑着向裁缝道谢,然后转过头去,再次将目光投向凌煜。然而,她发现凌煜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没有丝毫的反应。于是,她轻移脚步,缓缓走到凌煜身旁,轻声问道:“殿下,在想些什么?”
凌煜被言昀瑄的声音惊醒,他猛地回过神来,淡定地回答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过往的事情罢了。”说完,他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襟,然后对言昀瑄说:“衣服已经量好了,我们也该回府了。”
刚走到门口,店铺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大群人正在街道上游行。凌煜眉头微蹙,停在了门口,言昀瑄站在他旁边。只见一群穿着盛装的人们正敲锣打鼓,沿街庆祝,彩灯高挂,火树银花,整个街道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夜镧每年都会举行春节游街,殿下你没见过吗?”言昀瑄微微侧头,看向凌煜。
“我很少出门。”凌煜淡淡地回答,目光却被眼前的热闹景象吸引住了。五颜六色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欢呼声、笑语声此起彼伏。
“那今天正好是个机会,刚刚都没有尽兴。”言昀瑄微笑着说,拉了拉凌煜的袖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凌煜跟着言昀瑄在街上走着,正巧大街中央的广场上有傩戏表演。他们便在人群中驻足观看。广场上,演员们戴着五彩斑斓的面具,穿着华丽的服饰,伴随着锣鼓声和欢快的音乐,尽情地表演着古老而神秘的傩戏。
言昀瑄看着表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周围的人纷纷驻足欣赏,欢呼声此起彼伏。
凌煜静静地站在一旁,微微垂首,目光凝视着言昀瑄那充满活力与欢乐的身影,心底深处涌起一股温暖而柔和的情感。眼前所见,似乎是她自踏入府邸之后最为愉悦、最为开心的时刻。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仿佛想要将这一瞬间深深烙印于心间,让其成为永恒的记忆。
时光悄然流转,夜幕逐渐深沉,街道上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慢慢散去,四周开始略显静谧。此刻,街道显得宽敞了些许,少了白日的喧嚣,多了一份夜的安宁。凌煜与言昀瑄并肩而行,步伐轻盈,沐浴在皎洁的月色之中,任由夜风轻轻抚过面庞,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走着走着,凌煜毫无征兆地止住身形,旋即扭转身体,目光坚定且真挚地望向言昀瑄。他轻声开口:“言昀瑄,今天你开心吗?”他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在这寂静的夜晚中回荡开来。
言昀瑄微微一怔,随后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回应道:“开心。殿下您呢?是否也感到愉悦呢?”
“嗯。”凌煜简单地应了一声,目光却始终停留在言昀瑄身上,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光芒。
两人在月光下静静站立,四周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和轻柔的夜风。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凌煜和言昀瑄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老琴师坐在街角,手中轻拨琴弦,琴音如流水般流淌,悠扬而动听,似乎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这琴声真美……”言昀瑄轻声赞叹,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一丝欣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凌煜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同样深邃而专注地望向老琴师。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索,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两人缓缓地走近老琴师,在离他不远处停下脚步。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着,用心去聆听那悠扬的琴音。老琴师的手指在琴弦上如蝴蝶般翩翩起舞,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跳跃在空气中,那琴声时而如潺潺流水,清脆悦耳;时而如轻柔的微风,轻抚着人们的心灵。
凌煜转头看着言昀瑄,她的面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柔,美得让人窒息。凌煜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他知道,眼前的这一幕,正是他一直以来所渴望的宁静与美好。
曾经,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那么遥远,那么难以触及。但此刻,当他真正置身于其中时,才发现原来它们竟是如此真实,如此亲近,他只想将这份难得的安宁永远珍藏在心底。
老琴师结束了演奏,手指在最后一个音符上停留片刻,仿佛那悠扬的旋律仍在指尖萦绕不去。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越人群,落在了不远处的凌煜和言昀瑄身上。他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透出几分慈祥,声音沙哑但充满温暖地说道:“琴声是为有缘人而奏,祝你们幸福美满。”
言昀瑄低头轻轻笑了笑。幸福美满?这个词对他们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虽美丽却难以触及。然而,在此刻,她却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与凌煜共度每一个日出日落,岁岁年年。在这宁静的夜晚,她沉醉于这片刻的安宁与美好之中,渴望时间能够永远停驻。
凌煜似乎洞悉了她心中的想法,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却没有多说什么。他们之间的默契早已无需言语,彼此都明白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结局未必尽如人意。
四周的夜风依旧轻轻吹拂着,柔和的月光依然皎洁明亮,他们默默无语地走了很长一段路,仿佛时间已经停止流逝。
他们终于回到府中后,凌煜独自一人在书房里踱步,思绪如乱麻般纠缠不清。回想起在裁缝铺的事情,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股隐隐的不安。沉思片刻后,他立刻叫来影归,并神色凝重地吩咐道:“不管使用何种方法,去竹叶那里打听清楚,自从云府遭遇那场大火之后,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越详细越好。”
影归听到自己被委以重任,不禁指了指自己,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不解地问道:“我吗?可是我和竹叶姑娘并不熟悉啊,我该如何询问呢?”
凌煜紧皱双眉,满脸严肃,语气中充满了毋庸置疑的坚决态度:“无论你采取何种手段,立刻前去。”
影归无可奈何地轻叹一声,尽管内心充满了不情愿,但还是轻声应道:“遵命”他深知凌煜的个性,明白一旦凌煜下定决心,就绝对不会轻易改变主意。影归转身默默离去,脑海里暗自琢磨着该如何从竹叶那里获取到所需要的情报。
当影归踏出书房之际,夜幕已变得愈发深沉。府内的灯光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影归漫步于小径之上,心中不断思考着如何顺利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使命。
他心里很清楚,竹叶这个人一向谨小慎微,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或者信任,绝对不会轻易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采取一个特殊的策略来打破这个僵局。
第二天,他走进附近的一家酒馆,要了五两高度数的白酒,然后提着酒壶等在了竹叶的必经之路。
影归看到竹叶走来,连忙迎上去,假装偶遇的样子,举起酒壶说道:“竹叶姑娘,好巧啊,你这是要去哪里?”
竹叶看到影归,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但还是礼貌地回答道:“我有要事在身,不便停留。”
影归笑着说:“别这么着急嘛,我刚买了一壶好酒,想着找个人一起分享。不知竹叶姑娘可否赏光?况且殿下说了今日给府内的丫鬟小厮放假。”
“可是…我家小姐……”
“竹叶姑娘,你别管你家小姐了,殿下肯定跟王妃在一起呢。”
竹叶本想拒绝,但看到影归如此热情,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只好点点头答应了。两人来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影归为竹叶斟满一杯酒,说道:“这酒可是我特意挑选的,口感醇厚,入口绵柔。”
竹叶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顿时一股辛辣的感觉涌上喉咙。她咳嗽了几声,说道:“好辣!但确实好酒。”
两人你来我往地喝了几杯,竹叶的面色渐渐变红,眼神也有些迷离,说话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影归见状,心里盘算着时机已到,便轻声问道:“竹叶姑娘,我一直想问你,自从云府那场大火之后,王妃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竹叶的脸色瞬间一变,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她沉默片刻,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眼神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影归见状,连忙缓和语气说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好奇而已。如果你不愿意说,我也不会勉强。”他说这话时,目不转睛地盯着竹叶,试图从她的表情中找出一些线索。
竹叶低声说道:“我只知道,小姐自从那场火灾后就不喜欢穿红色的衣服了。好像是因为火灾那日她穿的便是红色。”
影归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竹叶姑娘,来,再多喝几杯!”他说着,又给竹叶斟满了一杯酒。
竹叶看了看酒杯,又看了看影归,似乎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端起酒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这一口酒下肚,她的脸色变得更加红润,眼神也愈发迷离。
影归趁热打铁,温和地笑道:“竹叶姑娘,你跟随王妃多年,一定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我也是为了王妃好,想知道更多细节。”
竹叶微微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影归,眼神中透出一丝无奈和苦涩。她低声说道:“那场大火改变了很多事情,也包括小姐的心境。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这些下人能轻易说出口的。我跟随小姐这么多年看着小姐一点一点在变化,我能做的只有陪伴在她身旁。”
影归见她语气松动,便柔声说道:“我明白,这些事对你来说或许很难启齿。但若能帮上忙,或许对王妃也是一种解脱。”
竹叶又喝了一杯,仿佛还想说什么,但话未出口,便两眼一闭,昏倒在桌上。影归见状,连忙将她扶到一旁,让她躺得舒服些。随后,他迅速前往凌煜的书房,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凌煜。
“殿下,你说那场火灾真的对王妃有这么大的影响吗?”影归疑惑地问道。
凌煜听完,眉头紧锁,深思片刻才缓缓开口:“如若没有,她为何会执意嫁给我,甚至不惜一切要查明真相呢?”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你先退下吧,将影明叫来。”
“是。”
凌煜微微点头,目送影归离开。屋内顿时恢复了寂静,只有烛火的微光在墙壁上摇曳,仿佛在述说着那段未解的谜团。
影归离开书房,迅速在夜镧东侧的一间宅子里找到了影明,并将凌煜的命令转达给他。影明点了点头,虽不情愿,但还是跟随影归一同前往书房。
凌煜抬头看向影明,神色凝重,缓缓问道:“人会在受到创伤后失忆吗?”
影明愣了愣,思索片刻后答道,“自然是会的。如果他不想记起来,他的身体便会特地删去那段记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当记忆中夹杂着极度痛苦或恐惧的情感时。”
凌煜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和疑惑。“如果有人因那场大火而失去了记忆,她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呢?”
影明沉思了一会儿,认真说道:“这种情况下,她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即使她忘记了具体的事情,但恐惧、焦虑等情绪会残留在她的心底,影响她的选择和行动。”
凌煜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她恢复记忆吗?”
影明思索片刻,答道:“恢复记忆并不容易,需要她自身有强烈的意愿,或者通过一些特定的刺激引发记忆的回归。不过,这过程可能会再次带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