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斩草除根
天月、萧椘寒虽是壁上观客,见姜寻一出手便要将仇山君置之死地,不禁心里对于眼前这个眉心有痣的少年深看一眼。
同时,两人心里也在想,何以姜寻不明仇山君身份是否就是魏参商,就是要置他于死地?
莫非……
两人同时生出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
仇山君疑惑重重,自小常走在一起的少年,虽有争抢玩物之仇,如今怎会对自己有这么重的杀意。
东洲王魏青榷与齐国公姜世远,也就是姜寻的父亲,一直以来,朝政上也无不合之处,私下亦常往来。
故而年幼时的姜寻与魏参商,可以说是发小也不为过。
但是如今,姜寻如此敌视自己,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斩草除根!
除此之外,仇山君想不到姜寻变化的其它原因。
符坛之祸,与齐国公府脱不了关系。
符箓悬空,一把杀剑飞出,抵在仇山君眉心处,杀剑介于实质与虚幻之间,剑身通透琉璃,灿辉如阳。
姜寻符术修为并不高,可是对于与凡夫俗子无异的仇山君而言,斩杀掉,如同斩草吹灰。
只要他神念一动,仇山君神魂俱灭。
其实姜寻并非没有顾虑,他能肯定符阵中人就是魏参商,可连钦天监的玄心镜都不能照出其真实容貌,此刻灭杀了,被白虎山知道,后果极其严重。
虽说爹爹在大魏王朝,权倾朝野,可旬穆亦是大魏国师、第一炼符师,最重要的是已被朝廷敕封为白虎山山神,地位仅次于当今圣上。
不过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机亦是最佳。
姜寻不再挣扎,神念一动,杀剑震鸣,自仇山君眉心一穿而过!
仇山君双眼未闭,直挺挺向后倒下,看似身无寸伤。
“姜世子,你真不怕错杀?”天月微微吃惊,随后声明道:“你们同门之间的恩怨仇杀,可跟我们钦天监没半分关系。”
“放心,师傅责怪下来,一切罪责,姜寻一人承担。”
姜寻走上前去,确认仇山君神魄已散,望了一眼站在草屋门前张大嘴巴的小女孩,又祭出一张符箓,打算杀人灭口。
萧椘寒冷声道:“姜世子,这位小妹妹,是真真正正的世俗凡人,若你欲杀人灭口,便是乱杀无辜,我萧椘寒可不会袖手旁观。”
姜寻冷静下来,向钦天监两位司晨僵硬地道了声谢,踏着符箓离去了。
萧椘寒转身,横箫于唇,人已随着一阵凄婉绵长的萧声渐渐远去。
天月望着笔直躺在地上的仇山君,摇头轻叹,踏着飞剑,越湖而去。
直至三人离去,陈苏方才回过神来,急忙跑到第二间草屋中,摇醒酣睡的陈伯道。
陈伯道听说死了人,酒意醒了大半。
“爷爷,我听杀他的那人说,他是参商小表哥。”
陈苏猛然想起姜寻说的话,闻言,陈伯道半点酒意也没有了,将仇山君抱进屋子放在床上,认真端详面目难辨的仇山君。
陈伯道惋惜道:“商儿‘道骨’千年难遇,此人根骨常常,由此可见,他并不是商儿。”
眼眶微红的少女,既忧且喜,道:“爷爷,那这个人怎么办,需要上报官府吗?”
陈伯道摇摇头,道:“此人神魂已碎,到人体完好,若能重塑灵身,尚有一线生机。”
“爷爷,你要帮他重塑灵身?”
“见死不救,非儒门君子所为。”
“可是……”
见到爷爷面色肃穆,眉头紧锁,少女只好噎住后语。
陈伯道当然不会告诉少女,眼前躺着的人,确实是她的小表哥魏参商,但是他不敢明言告知。
苍颜白发的耄耋老者,心湖澎湃,却不敢在九岁之龄的孙女儿面前表露出任何情绪,“胜男,去收拾东西,咱们必须得离开这里。”
“为什么?”天真的少女抬头问道,三年前,与爷爷逃亡至此,终于安居,叫她离开仇山小筑,多少有点不舍,“爷爷,那咱们要去哪儿?”
是啊,天下之大,五湖四海,哪里才能安身立所?
陈伯道踌躇半晌,道:“胜男,从今往后,任何人问起‘仇山君’此人下落,你必须守口如瓶不能说他在此,一口咬定,他被杀害以后,尸首便奇异般凭空消失,不能说漏一句,记住了吗?”
少女狠狠点头,“那我们就不用离开这里了?”
“血冤不清,何处是家?不走了,不走了……”
陈伯道透过窗户,望着东边山头,愣愣出神。
作为大魏王朝,学识渊博可堪鸿儒的陈伯道,儒道修为,若非符坛之祸,再过百年,跻身“圣”境,似瀑水过崖轻而易举。
若为“儒圣”,文庙立塑像,祠堂食香火,板上钉钉,毫无疑问。
对于重塑一具灵身,对陈伯道而言,若无意外横生,三日即可。
时不待他,当夜便开辟出一个独立的“浩然世界”,以儒门术法,将仇山君肉身存于神龛中。
若以儒术重塑灵身,需得聚凡人虔诚念力,即业力,不过业力有善业、恶业之分,这就需要三百六十位俗世赤子的善业。
想要积攒这么多赤子善业,实属不易。
不过,东洲王府就剩下了魏参商一条血脉,无论如何,哪怕是牺牲掉毕生修为,陈伯道亦会竭尽全力重塑这个外孙的灵身。
陈伯道盘坐,肉身华光灿灿,儒家经文似蜂蝗倾巢而出,向四面八方飞掠而去。
拢共三百六十字,每一个字都蕴含着陈伯道化成的魏参商的一缕灵魂分身,飞出“浩然世界”,散布大魏国土每一寸河山,三百六十道分身行走于俗世间。
每一道分身,皆从蒙学稚子求学开始,历经科举考试,开堂授道,游学讲义,直至立庙塑像,受人间香火、供奉。
人体共三百六十座气府,每一座气府,又等同于一座小天地,唯有一座座小天地充实了业力,方才圆满。
一道分身代表着一座气府,而从士人到儒圣,其中耗费的光阴,数以百年而计,能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光阴缩短,这种类似于“纸上谈兵”的神通,在大魏王朝,屈指可数。
恰巧,陈伯道正是其中之一。
另一个“大魏王朝”国土版图上,东洲、西洲、南山洲、中洲、北洲境内,三百六十座文庙祠堂相继立起,诸如“文圣”、“礼圣”、“书圣”等称号传遍四海。
人间供奉三千年,各大文庙祠堂塑像,业力圆满,皆合道飞升。
自成一界的“浩然世界”中,陈伯道如参禅老僧,文字如流水三百六十道向神龛中汇聚。
每一个字,是一道灵身分身,也是一座气府真机,自上而下,归位仇山君三百六十座气府中。
自此,一尊被儒家鸿儒术法洗礼,心湖澄净的灵身塑造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