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拐个校花穿北宋,皇帝求我别造反 > 第30章 收徒

第30章 收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老天将万里黑云压在地面上,迫不及待想要释放一场情绪。

    中午时分,雨生百谷,淅淅沥沥的小雨渐渐转为滂沱大雨。

    余晨和苏映坐在屋檐下,看着院中的大雨。

    她不由叹道:“这场雨来的太早了,很多村民地还没收完呢。”

    余晨不解地问:“水稻也怕雨水?难道不是小麦才怕吗?”

    她将双腿收到竹椅上,抱着说:

    “也怕,雨水太多会导致根茎缺氧,另外,如果是晚熟的稻子,很有可能大量减产。”

    余晨缓缓点头:“原来如此,种地这门学问真深奥”

    说着,张凌贴着屋檐走来,手里捧着一筐桑叶,看样子打算去主屋喂蚕。

    余晨来了兴趣,起身接过,说道:“我们一起喂吧。”

    张凌没意见,和他走进主屋,拿来抹布擦拭叶片。

    余晨跟着做,擦干净后,丢到竹篾里喂蚕。

    看着白白胖胖的蝉宝宝,余晨有些新奇。

    他这个城里娃,还真未见过活蚕。

    而苏映则是去厨房帮忙,顺便跟张老头聊地里的事。

    她已经了解了张家的耕种情况,一共有8亩水田,6亩旱田。

    张老头只留了两亩水地自己种,剩下的都佃了出去。

    “老丈,你这两亩田收了以后,打算种什么?”她问。

    张老头不明白苏娘子为何对农事感兴趣,却耐心说:

    “种油菜,俺们村里一直都是稻子和油菜轮种,就是不知道忙不忙的过来。”

    苏映感觉两亩地不算多,奇怪道:

    “两亩地怎会忙不过来,老丈是怎样种的?”

    张老头敲了敲烟杆,望了苏映一眼,感觉这妮子像是懂农事的样子,便解释说:

    “换季种油菜,排水翻地麻烦得很,稍有差错就误了农时。你大婆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地,俺每日要去沟儿口摆渡,下地的时间也不多。”

    苏映了然,点头道:“老丈知道油菜育苗移栽吗?”

    “油菜育苗移栽?”张老头眉毛挑了挑,

    “俺只晓得秧苗移栽,这油菜苗也能移栽?”

    苏映眉眼带笑,确认道:“当然可以,用这个办法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她问过几位村民,大概搞明白了当地水稻种植流程。

    技术上是成熟的,但还没有使用控水旱育秧的办法。

    她解释了几句具体做法,张老头这个老庄稼汉有些意外,一个小女娘竟精通农事。

    苏映继续展开,提到了控水旱育秧的种植技术。

    控水旱育,秧苗在干旱环境生长,土壤水分影响苗根的分化,控制了部分苗根的发生,从而增加了潜伏根数量。

    同时,旱育秧的细胞质浓度提高,营养物质积累丰富,植株一直处于高能状态。

    如果将这种方法推广开,不仅可以节省农时,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余晨喂完蚕,溜溜达达的凑了过来,听到他们在聊农事,没有找苏映开玩笑。

    等她说完,余晨不禁疑惑道:

    “用这个什么控水旱育秧,可以增产多少?”

    苏映早就注意到了他,便一并解释:

    “村里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制约严重,没有达到产量的极限。”

    ‘极限’两个字很精髓,张老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好意思地说:

    “苏娘子,这等好办法,你随口便说于俺听”

    苏映抿唇笑了笑,不甚在意道:

    “村里人都知道才好,这样大家能富裕一些。”

    张老头却摇摇头,叹息道:

    “富裕咋可能,收成多了,税也跟着高了,不饿肚皮就算好了。”

    其实以前也有人过来推行过一些粗浅的种植办法,但村民们不敢试,一旦有差错,就会导致粮食欠收。

    来年官府收税交不上,是真会逼死人的。

    不过苏映这套办法极为成熟,不用担心失败,只要村民们愿意用,增产20-40不在话下。

    余晨知道苏映的出发点是为了村民,但以他们的声望,没有人会跟着学。

    他说道:“不急着推广,等我们的地种好了,再教给村民们也不迟。”

    苏映沉思了一会儿,提议道:

    “正是换季的时候,先将油菜育苗移栽的办法推广开吧。”

    张老头心里认可苏映,主动说:

    “俺的两亩地都收好了,等这雨水过了,苏娘子能否教教俺们这好法子。”

    苏映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与此同时,灶房传来杨大婆的喊声:

    “老头子,快去把衣裳拿给余相公和苏娘子。”

    张老头拍了一下脑门,差点把这事搞忘了,匆忙地往主屋去。

    小两口相视一眼,不明所以。

    直到张老头捧着两套衣裳过来,才明白,原来张家打算送他们一身新衣裳。

    余晨连忙客气道:“老丈收留我们已是不胜感激,怎好收下如此大礼。”

    张老头摆摆手,将衣服递给苏映,说道:

    “相公说笑了,两件粗布麻衣怎能是大礼,这是俺老妻上午去沟儿口买的成衣,莫要嫌弃才是。”

    闻言,余晨也不推辞,天天穿着现代的衣裳,与这古代农村的确格格不入。

    他作揖感谢:“谢过老丈。”

    午饭在主屋摆桌,很丰盛。

    因为有肉!黄芽菜炒猪肉。

    肉是买衣服时一并割回来的,不多,只有七八片,却足以说明张家对他们两口子的重视。

    黄芽菜就是这个年代的小白菜,外貌上差不多,但叶片不如小白菜饱满。

    其余几道小菜,加上大白米饭,确实称得上丰盛。

    余晨知道他们的心意,拉着苏映上桌,给张凌夹了片肉:

    “小孩要多吃些肉,这盘肉都给凌哥吃吧。”

    张凌受宠若惊,这盘肉明显是给相公娘子的,他连筷子都没想动。

    张老头赶忙解释:“余相公,这哪里使得,肉是专门给你们割的。”

    余晨笑着摇头:“老丈,凌哥便是我余晨第一个徒弟,用不着特别照顾我们。”

    张老头的意图太明显了,又是送衣服,又是割肉的,无非想让余晨认下这个徒弟。

    他其实有些意外,只一晚上的相处,老张头就愿意将孙儿托付给自己了?

    实际上,张老头仔细打听了余晨在王家的事迹,才敢如此笃定。

    张老头笑的见牙不见眼,连声说:

    “善,大善,俺张家以后定能出个大才子。”

    话落,他又转头让张凌端茶行拜师礼。

    余晨这次并未推脱,好歹走个流程。

    他没什么好表示的,拿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递给他,说了几句场面话,算是认下了这个徒弟。

    张凌从地上起来,乐不可支地喊人:“师父,师娘。”

    苏映很喜欢小朋友,揉了揉他的头说:“诶,真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