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藏书阁的书灵老人
在得到需要信息后,黄埔驷遣走顺溜,然后开始寻找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不过,这次他要寻找的不是人,而是王宫内一座神秘的建筑——藏书阁。
很快,他的灵识就搜到了一座古朴的七层塔楼。在这座不起眼的塔楼里,大约收藏了上百万书籍,其中有很多是史官编著的史书。
这次,黄埔驷并未急切地飞到目的地,而是在这宛若迷宫一般的宫殿中悠然漫步。他需要消化如今得到的信息,如果独孤潜性情大变并非是主观影响,那么就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
究竟是何种影响导致独孤潜的改变呢?而且这种改变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非常有规律的百年一变!
要知道,独孤潜的实力和不借助系统的自己不相上下,寻常的存在别说改变他的思维,就是想要伤到对方一根汗毛都无比困难。
从这一点思考,便能想象出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存在有多么恐怖,无形之中影响一个人的观念,这只怕是神明才能做到的吧!
思绪纷纷扰扰中,黄埔驷已经走到了藏书阁前面。
“站住!”一声苍老的喝止从藏书阁里面传来。
黄埔驷下意识停住步伐,他的灵识朝里面扫去,只见一位白发老人席地而坐。
他的头发因为许久没有打理,好像海草一般垂落在地上。
但是,在这乱哄哄的头发后面,隐藏着一双深邃的眼瞳。
黄埔驷仅是一眼扫过去,便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位老人的实力,好像和独孤潜不分伯仲。
可这又怎么可能呢?
如果这位老人真的那么强大,当时就应该和独孤潜共同抵御他们那些叛军,而不是守在这价值并不大的藏书阁里面。
“老人家,我并无恶意,仅是想要借阅一些古书。”
黄埔驷态度端的很低,首先是他不想得罪这位劲敌,二是因为他感觉或许自己同样需要向老人询问一些关于独孤潜的事情。
看到黄埔驷的态度温和,老人的脸色如解冻的冰河般软了下来,
“看书可以,但想要把我赶走,门都没有!”
“嘿嘿,老人家你多心了,看你这架势,起码坐镇藏书阁大半辈子了吧!”
黄埔驷恭维道。
“年轻人,你想错了,老人家我自从出生以来便在管理这座藏书阁。”
“不是,老人家你在开什么玩笑,难不成你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是藏书阁的守卫了?”
黄埔驷轻笑一声,但语气里面并没有嘲讽,只是在开一个不过分的小玩笑,以便拉近他和老人的关系。
“年轻人,谁规定我生下来就是婴儿的呢?”
在两人交谈中,黄埔驷已经走进了藏书阁,他也用肉眼看到了那位深不可测的老人,和他灵识所见的外观一模一样,
但现场观察的时候,更能体会到老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只有书生才有的文雅气质。
老人的话很矛盾,哪个人不是从婴儿时期过来的?除非老人不是人!
再想到这个可能后黄埔驷瞬间反应过来,没准面前的老人真的不是人类。
“晚辈老人家你怎么称呼你?”
“叫我书灵便可。”
“老前辈可是哪本仙书的器灵?”
黄埔驷疑惑地问道。
在这世界,一些东西被灵气滋润后,是有可能诞生出自己的器灵的。
这其中书本同样可以诞生器灵,不过并非随随便便一本书都可以诞生器灵。
据黄埔驷所知,只有仙书——也就是能指导修仙者修行的仙书才有可能诞生器灵。
“小家伙,别用那种庸俗的东西形容我。
我并非是从某一本书中诞生的器灵,而是由藏书阁所有书籍共同孕育出来的。
而我的出生便意味着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藏书阁存,我便生。
藏书阁亡,我便死。”
“书灵前辈请放心吧,书籍乃是人族得以永世传承的重要宝物,我黄埔驷发誓有生之年一定不会让藏书阁落入坏人手中。”
或许是一直待在藏书阁,书灵听到黄埔驷画大饼一般的誓言,就开心得露出笑容,说话的语气也更热情了,
“黄埔小友,你要来藏书阁找哪本书呢?只要这里有,我保证全都给你拿过来。”
“晚辈想要查阅一些有关独孤潜皇帝早些年的史书。”
“哦,找史书啊!小友放心,我这藏书阁里面就属史书最多了。”
书灵一挥手,便有木板凳飘到黄埔驷身前,
“小友莫急,我这就给你找来。”
黄埔驷安稳坐下。
书灵不愧是藏书阁所有书籍的化身,不过几秒钟,他就找到七本关于独孤潜刚刚成为皇帝时的史书。
黄埔驷翻开第一本,因为是带着目的看书,所以他看书的速度非常快,草草翻完一遍后,他就知道这本满篇都是阿谀奉承的书里面没有自己想要的信息,
他翻开第二本,同样全是些谄媚的废话,
然后是第三本、第四本,结果一点儿有用信息都没有,
黄埔驷没有气馁,继续翻着书,终于在第六本找到了需要的信息,
【独孤皇帝即位百年,专注休养生息。百年来,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牲畜肥美。
然在庆祝独孤皇帝即位百年盛宴上,天空乌云密布,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宴上众人惊慌失措,突然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众人一哄而散,只留下满地的酒盏和餐盘。
次日,独孤皇帝严惩全国境内贪官污吏,斩千人,流放万人。】
若是以常人的目光来看,独孤潜惩罚贪污官僚似乎并非什么大事。
可如果这一百年来他对贪污之举一直熟视无睹,那为何在百年宴庆后就突然杀鸡儆猴,严禁贪污?
黄埔驷继续往后看,发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独孤潜都在大力整治官场,将一大批在休养生息中做出贡献的官员罢免。
这就很奇怪了,
杀驴卸磨这种事可是会严重打击官员积极性,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下层官员离心离德,对于皇帝的命令假意迎合,实际上却无动于衷,甚至出现胡作非为的现象。
然而,前一天还亲近官员的独孤潜竟然做了这样的事,而且毫无征兆!
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所谓的深渊在作祟?可它到底是如何改变独孤潜的念头的?
黄埔驷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如果独孤潜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那么自己也很有可能步其后尘。
一想到最后自己会和独孤潜一样,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暴君,黄埔驷就下意识地咬紧牙关,
既然他拿起正义的宝剑讨伐暴君,那无论如何,他都不想成为助纣为虐的坏人。
良久,黄埔驷才平复心情,然后翻开最后一本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