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纪 > 第60章 分兵守官渡

第60章 分兵守官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绣投降于曹操】

    袁绍派人去招降张绣,并与贾诩书信结好。张绣想答应,贾诩于座间明确对袁绍的使者说:“回去替我们谢绝袁本初,他们兄弟之间尚且不能相容,难道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

    张绣吃惊地说:“何至于此!”又偷偷地对贾诩说:“既然已经拒绝袁绍了,我该投靠谁?”

    贾诩说:“还不如投靠曹公。”

    张绣说:“袁绍强大,曹操弱小,而且之前我们还与曹操结仇,怎么能投靠他呢?”

    贾诩说:“这正是应该投靠他的时候。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这是一大理由;袁绍强大,我们以少数军队投靠他,他肯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相对人数较少,他得到我们的部队就一定会高兴,这是第二个理由;而且,有志成为霸王的人,必然会放下私怨,以明德来号令四海,这是第三个理由。希望将军不要犹豫!”

    冬季十一月,张绣率领部队投降曹操,曹操握着张绣的手,与其欢宴,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曹操见到贾诩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说:“使我的威信闻于天下的人就是你。”于是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曹孟德安抚关中】

    关中诸将因为袁绍和曹操的争斗,都持中立态度进行观望。凉州牧韦端派遣天水从事杨阜去许都,杨阜回来后,关中诸将问:“袁绍和曹操谁的胜算更大?”

    杨阜说:“袁公宽厚但犹豫不决,善于筹谋但少有决断力;没有决断力就没有威严,少有决断力就会导致拖延误事。现在虽然袁公实力强大,但最终无法实现大业。曹公有着雄才远略,行事果断而不迟疑,法令统一而兵力精锐,能够重用度外之人,所任用的人都能发挥出他们的力量,必然能够完成伟大的事业。”

    曹操派治书待御史河东人卫觊镇抚关中,当时四方有很多人迁回关中,于是关中诸将将其引为部曲。卫觊向荀彧汇报说:“关中是膏腴之地,最近经历了荒乱,导致十多万家人民迁徙入荆州,他们听说本土重归安宁后,都渴望还乡。但是回乡的人没有谋生之业,各将领都竞相招募他们为部下,郡县贫弱,无法与他们竞争,诸将的兵马于是变得强大起来,如果一旦发生变动,必然会有后患。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现在已经被乱放乱散,应该重新设立官员监督买卖,用售盐的利润来购买耕牛,如果有回归的人民,就提供给他们,令其勤劳耕种以丰富关中的粮食,远方的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必定日夜竞相回来。另外,应派遣司隶校尉留在关中治理,以作为地方之主,这样各个将领的势力就会削弱,官民的势力就会增强,这是强本弱敌之利。”荀彧向曹操报告了这个建议,曹操同意了,开始派遣谒者仆射担任监盐官,司隶校尉将治所设立在弘农。关中因此服从了曹操的统治。

    【刘表观袁曹相争】

    袁绍派人去求助于刘表,刘表虽然答应了却没有派兵来帮助,也没有支援曹操。

    从事中郎南阳人韩嵩和别驾零陵人刘先对刘表说:“现在两大势力相持不下,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如果您想有所作为,那么应该乘机击其敝弱之处,与之争夺天下;如果没有这种打算,就应该选择适合追随的一方。您怎能拥兵十万而坐观成败,别人来请求援助却不能出力,见到贤人也不肯归附;这样必然得罪两方,袁曹的怨恨肯定会集中在将军身上,那样将军恐怕也无法保持中立。曹操善于用兵,有很多贤才归附他,他势必吞并袁绍,然后再调兵进攻江汉,恐怕将军无法抵挡。如今最好的计策就是举全荆州归附于曹操,那样曹操必然深深地感激将军。要想长久享受福祚,并传之于子孙,这是万全之策。”蒯越也参与劝导。

    编者评论说:“韩嵩、刘先、蒯越想让刘表效仿韩馥,坐拥大州,却主动将权力拱手让人,其计亦拙矣。韩馥尚且不能善终,刘表投降后难道就能长享福祚吗?刘表出身士人,固然不像曹操、袁绍那样久历戎事,有志于平一天下。但他能在乱世中保境安民,使位居四战之地的荆州免遭兵祸,并且贡职不断,其功劳与能力亦不小矣。且刘表是汉室宗亲,负有为汉家守土的职责。韩嵩等人却设下二选一的选项,让刘表要么与袁曹争夺天下,要么投降于袁曹任何一方,其计谋势必不能被刘表采纳。孙权曾对周瑜说‘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韩嵩等人亦不过是各顾妻儿、怀有私心而已,并非真心为刘表的利益所想。曹操挟天子、擅威福,固然不是刘表所应当归附的;袁绍相比于曹操,又岂是汉室之忠臣?无论助曹还是助袁,刘表都有失于道义,故而明知中立不可长守,也仍然要固守之,此时势使之然也。”

    刘表狐疑不断,于是派韩嵩去许都调查情况,对他说:“如今天下未知所定,曹操拥天子而都许。你替我观察他的情况吧。”

    韩嵩说:“圣达节,次守节。我是守节之人。君臣名分既然确定,就应该以死守之。现在策名委质,都由将军决定,只要将军一声令下,即使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以我的观察,曹公必定能得志于天下。将军如果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那么派我出使是可以的;如果还犹豫不决,那么等我到京城后,天子会让我担任职位,我没法推辞,那样就成了天子的臣子,对于将军来说只是故吏而已。所谓‘在君为君’,既然接受天子的委任,那么我就要固守天子之命,义不得再为将军效死。请将军多考虑一下,不要负了我!”

    刘表以为韩嵩不愿出使,于是强迫他成行。韩嵩抵达许都,曹操以天子的诏令任命他为侍中兼零陵太守。回来后,韩嵩盛称朝廷和曹操的恩德,劝刘表派儿子入朝侍立做人质。刘表大怒,认为韩嵩是怀有二心,便大会寮属,布置兵器,陈列节杖,准备斩杀,先数落说:“韩嵩岂敢怀有二心!”

    众人都害怕,想让韩嵩主动谢罪,但韩嵩不为所动,慢慢对刘表说:“将军辜负了我,我并没有辜负将军!”接着提起去许都之前说过的话。

    刘表的妻子蔡氏劝说:“韩嵩在荆楚有威望;而且他的话有理,没有合适的理由杀他”刘表仍然很生气,于是先拷打审问随行去许都的人,知道韩嵩没有别的意图,就没有处死他,而是把他囚禁起来。

    最初,刘先奉奏章去许都,见到了曹操。当时宾客都在场,曹操问刘先说:“刘州牧为何擅自祭祀天地?”

    刘先回答说:“刘州牧身为汉室肺腑之人,官居牧伯之位,不幸遭遇王道未平、凶徒四起的局面,导致抱玉帛而无所聘頫,修章表而不获达御前,所以才通过祭祀天地,来表明自己的赤诚。”

    曹操说:“凶徒是指谁?”

    刘先说:“举目皆是。”

    曹操说:“现在我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

    刘先说:“汉道陵迟,百姓憔悴,没有忠义之士扶持天子、安抚海内,使万邦归附,反而阻兵安忍,夸口无敌于天下,这是蚩尤、智伯再次出现于今世啊。”曹操默然不语。任命刘先为武陵太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