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煮酒论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
当初,车骑将军董承称自己得到皇帝藏在衣带中的密诏,为此与刘备密谋诛杀曹操。董承是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曾依附于董卓。
当时曹操从容地对刘备说:“如今天下英雄,只有刘使君和曹操而已,本初等人,不值一提!”刘备当时正在进食,失手把筷子弄掉了,恰好遇到天雷震动,刘备便对曹操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变’,确实是这样。刚才因受到一震之威的惊吓,故而才失手弄丢匕箸!”
曹操多次派人暗中监视将领们与宾客私下饮酒的情况,然后另寻他故来加害于人。刘备那时闭门不出,只命人在家中培养蔬菜,曹操暗中从门外窥视。监视的人离开后,刘备对张飞、关羽说:“我岂是种菜之人?曹操必定对我有疑心,我们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于是他与董承、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和王服等人共同密谋。
正巧曹操派刘备去邀击袁术,程昱劝曹操说:“公之前不早点除掉刘备,我等确实料不及此。现在又借兵给他,他必然会产生异心。”
郭嘉说:“放走刘备的话,他必然就会叛变!”
董昭说:“刘备勇猛而志向远大,有关羽、张飞作为他的羽翼,恐怕其心思还无法确定!”
曹操说:“我已经答应他了。”等刘备走后,曹操后悔了,忙派人追赶,但未能追上。袁术南逃后,朱灵等人引兵还朝。刘备于是杀了徐州刺史车胄,让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则回到小沛。
刘备离开后,董承对王服说:“郭多以有数百兵击坏李傕的数万人,问题只在于足下是否与我同心同德罢了!昔日吕不韦之门,须有子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如今我们就是这样的情况。”
王服说:“我惶恐不敢当,而且兵力又很少。”
董承说:“如果我们顺利完成了政变的计划,到时候就能获得到曹操的兵力,这还不够多吗?”
王服说:“现在京城里难道还有同谋之人吗?”
董承说:“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的心腹。”于是他们确定下了政变的计划。
【袁绍定计攻许都】
袁绍消灭公孙瓒后,变得越发骄傲自大,对朝廷的贡御越来越懒散草率;他私下令主薄耿苞密报说:“汉室的赤德已经衰尽,袁氏为黄帝后裔,应当顺从天意。”袁绍又假意将耿苞的密报出示给军府的将吏们看。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耿苞是妄言之人,应该将其处死,于是袁绍只得杀死耿苞以自解。
袁绍统领冀州,派人去邀请郑玄;有一次他大会宾客,郑玄最后才到,仍被安排坐在上座。郑玄身高八尺,能喝一斛酒,长得秀眉明目,仪态温和而威严。
袁绍的宾客中有很多豪杰,都拥有学才,他们见到郑玄的儒者外形,并未将他当作通才的人物,竞相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造成百家互相争辩的局面。郑玄依据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每个问题都回答得深入浅出,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那时候汝南人应劭也归附于袁绍,他自赞道:“故泰山太守应中远,愿意北面称弟子,拜您为师,如何?”
郑玄笑着回答说:“孔子的门下考察有四科,颜回、子贡之徒从不自报官位。”应劭为此感到羞愧。袁绍于是表奏郑玄为左中郎将,但郑玄不接受征召。袁绍又表奏郑玄为大司农,给他一辆豪华的车子,所经过的地方都有长官们前来送迎。郑玄因为生病,请求回家。赵融听闻后说:“贤人是君子众望所归的。如果不礼待贤人,就会使君子们失望。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尚且不该失去万民的欢心,更何况是失去在君子中威望呢?失去了在君子中的威望,就很难有作为了。”
袁绍兼有四州之地,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他想用这支军队来攻打许昌。沮授和田丰劝谏道:“连年出兵作战,百姓已经疲弊不堪,仓库也出现空虚,导致赋税繁重,这是国家的深切忧虑。应该先派使者向天子献捷,让百姓务农休息;如果使命不通,再向天子报告说曹操阻拦我们联络朝廷的通道,然后进屯黎阳,逐渐布局河南,加强造船,修补器械,派遣精锐骑兵,扰乱曹操的边境,让他们无法安宁,我们则以逸待劳。三年之内,大事可坐而定之。”
郭图和审配说:“根据兵书的战法,兵力十倍于敌人则围困之,五倍于敌人则进攻之,只有当敌人处于劣势时才能发动进攻。现在明公有着神武之名,统领着河朔之地的强大军队,以此来讨伐曹操。就像翻覆手掌一样容易,如今若不采取行动,之后曹操强大起来,就难以对付了。”
沮授说:“救治乱世,惩治暴君,被称为义兵;自恃兵多,夸耀强盛,被称为骄兵。义兵无敌于天下,骄兵则必败。曹操逢迎天子,安定宫室于许都,现在我们举兵南向,对天子用兵,有违公义。而且用兵庙算,并不在于强弱。曹操的法令已经实施,士兵经过训练,不像公孙瓒那样坐而受困。现在我们放弃万全的计划,却发起没有名义战争,我为明公感到恐惧!”
郭图和审配说:“武王伐纣时,并没有人说他不义,更何况我们是加兵于曹操!怎能说师出无名?而且明公的军队里武将愿意竭力作战,将士们怀着愤怒,人人都想着尽忠效命,不趁此时早定大业,这实在是考虑不周。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就是越国之所以能够称霸,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监军的计谋只求安稳、倾向保守,没有看到时机的变化。”
袁绍最终采纳了郭图的计策,郭图等人于是诽谤沮授,说:“沮授作为监军,统领内外事务,威震三军,如果他的权力越来越大,那还怎么能控制!仆人和主人的权力相同,必然会导致败亡,这就是《黄石》所告诫的。应让他御众于外,不宜知内。”袁绍被这些言论所迷惑,于是将监军的职责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郭图和淳于琼各自指挥一支军队,然后合兵南下。
清河人崔琰劝谏道:“天子在许昌,民众都期望能够顺从朝廷,我们不应该发动进攻!”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当时士兵们横行霸道,破坏农田,崔琰又劝谏道:“昔日荀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现在道路上堆满了尸骨,百姓还没有感受到仁德,应该命令郡县埋葬野骨,以示慰问和爱护,追感周文王的仁德。”于是袁绍任命崔琰为骑都尉。
许都的众将听说袁绍要领兵来攻打,都认为无法抵挡,感到害怕。曹操说:“我了解袁绍的为人,他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他的土地虽然广阔,粮食虽然丰盛,但正好足够供应我们使用。”
孔融对荀彧说:“袁绍地域广阔,兵力强大;田丰和许攸都是智谋之士,可让他们出谋划策;审配和逢纪都是忠诚的臣子,可以让他们负责军事。颜良和文丑勇武过人,负责统领军队,我们很难取胜啊!”
荀彧说:“袁绍虽然兵力众多,但军纪不整。田丰刚直而好犯上作乱,许攸贪婪而不善治理。审配专权而无谋略,逢纪果断却过于自信。这两个人被留在后方,如果许攸的家人犯法,必然不会被他们宽恕;家人得不到宽恕,许攸一定会叛变。颜良和文丑只是一夫之勇而已,可以通过一次战斗就将他们擒获。”
秋天,八月,曹操进军黎阳,派臧霸等攻入青州的齐、北海和东安各地。袁绍兵力强盛,于禁愿意做先锋,曹操以此为壮,于是分拨两千步兵,由于禁指挥,负责在延津阻击袁绍的进攻。
九月,曹操回到许昌,分兵拒守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