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忆从两岁半开始 > 第25章 转学后的日子

第25章 转学后的日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南开区的天津大学搬到河东区的纺织工学院,这跨区的距离真远。如果坐公交也要倒两次车,下车还要走20多分钟。

    小乐的同学东风的母亲嫌新校址太远,一家没有搬过来。虽然他爸爸是纺织系的,还是小乐爸爸的老师和教授推荐人,只因东风妈妈在天津大学有工作,才可以继续住在五村。

    五十年代号召解放妇女,许多家庭妇女走出家庭,来到社会工作。东风妈妈就是这时报名参加工作的,她晚上在天津大学的职工夜校教文化课,也怂恿小乐妈出去工作,但鹤龄丈夫建功不同意,说孩子多,家务多,如果雇个佣人得不偿失。结果鹤龄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辈子没挣过一分钱。

    搬到新的住址比较偏僻,学院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场,但大学的对面是天津七中,市重点中学。小乐的家在三楼,站在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她学校的大楼,甚至连上课铃声都听得到。小乐这下上学近多了。

    现在她已经是上初二了,今后要在这所重点中学上到高中毕业,然后考大学。去学校办理手续时小乐体会到这个新学校的严格。因为她在填写那些转学资料时很随便地趴在桌子上,不小心把墨水瓶撞翻了。立刻遭到那个戴眼镜的老职员一顿斥责。这可是小乐第一次挨呲儿,顿时收敛起散漫的情绪。

    九月开学那一天,第一节是物理课,小乐竟迟到了几秒钟。她看到同学们已经起立,问完了“老师好!”坐下了,她在门外大声喊一声“报告!” 那个戴着黑边眼镜的男老师嘴里哼了一声,虽然让她进来坐下了,但是说了一句让小乐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开学第一天你就迟到,这一学期也好不了!”

    小乐来到这学校已经是挨了两次呲儿了,这句话更让她惊心动魄!她暗地发誓:我不但以后不迟到,还要有好成绩!

    初中二年级的功课是不难的,小乐不用怎么温习功课,她还是喜欢文体活动。但是有一天学校突然宣布体育课取消了,小乐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鬧灾荒吃不饱,怕学生没有力气上体育课。班里还有一个同学竟然退学了。小乐认为真是小题大做啊!体育课是她最喜欢上的课了,别看她瘦小的不够80斤,但是跳高跳远是全班成绩最好的。高她一头的同学也不敢跳一米,而她却能轻松跳过去。

    她对灾荒没有一点概念。现在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上中学以后觉得零食少了,甚至小卖部连糖块也没卖的了。小乐以前不好好吃饭,妈妈说她是吃猫食。现在那些葵瓜子、京糕条、核桃酥几乎看不见了,零食少了,她才开始好好吃饭。

    一次,爱照相的爸爸带着家人去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福,结果别人都尖嘴猴腮的,只有小乐脸蛋胖乎乎的。望着这张照片,小乐才醒悟过来,自己对世事真是太麻木了。

    她开始注意观察,人们因为粮食定量和副食减少,家庭经常会因为谁吃多吃少而发生争执。马路上马车拉着一车豆腐渣,还滴着汁水,已经不是喂猪的,是供给人们吃的。橘子不能论斤买了,而是连皮和核儿一起磨成橘子酱卖的。白菜只能切成丝做汤,就着窝头吃也成了美食。

    每人一个月半斤油,半斤肉,一两糖块儿,半斤点心。菜和豆腐,蜂窝煤和布匹都要凭票买了。

    小乐爸爸因为是教授,有点特供,诸如香烟、黄豆和红枣之类。爸爸不抽烟,都招待了爱抽烟的孙教授。妈妈也不会过日子,竟让孩子们炒豆子零嘴吃,她不知道发豆芽做菜吃更有营养啊!

    种地和养鸡就在这时应运而生了。家家在阳台上搭起了鸡窝,小乐妈妈也买了几只小鸡,养大了公的杀了吃,母的竟然下蛋了!爸爸每天还在鸡蛋上写下日子,按照先后顺序吃。五只母鸡下的蛋都装在一个笸箩里,看着很爱人。

    那时大姐琚已经出嫁,宝子哥住校,只有星期六回家。七口之家剩五口人吃饭,没读书的二姐哈儿就帮助妈妈做饭。

    哈儿每天都要给鸡们做饭,无非是把烂菜叶子,或是学校食堂里捡的白菜疙瘩剁碎了,再掺上玉米面蒸成窝窝头。等凉了就掰碎了喂鸡。那天哥哥回来了,看到一笼屉热气腾腾的窝头,拿起一个已经咬了一口,哈儿嚷道:“ 鸡食!”哥哥才放下了。于是,吃鸡食就成了哥哥的笑话。

    这三年自然灾害正是小乐十四、五岁长身体的时候,她虽然个子不高,但面色白里透红,丝毫没有菜色,令她的同学们好羡慕。

    而种地正是小乐喜欢的。家家都在空地上用树枝围起自己的一块地。但是没有几个真正会种地的。食堂养的猪圈里有大批的猪粪,人们就去弄来上到地里。但是他们不懂得要沤肥,到处都臭气冲天,结果地里生了蛆,把庄稼都烧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