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劳动的日子
初中一年级的生活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参加文艺演出,还有一个教育就是劳动。小乐在小学时已经树立了劳动观念,捡粪,那是又脏又臭又恶心的劳动,她都经历了,以后还有什么能难倒她呢?
这个学校规定每周有半天的劳动课,比小学时轻松愉快多了。其中包糖块是最受欢迎的。教室的桌子都合并起来,大家围着桌子,只是把各色的糖纸包在水果糖块儿上,简单好做,没有不会做的。只是看着堆积如山的花花绿绿的糖块儿,大家即使是咽口水,都不会吃一块。
小乐从小就爱吃糖,她甚至把妈妈给的每天的早餐钱都买了糖块。一到课间十分钟就吃一块,吃到中午早就饿了。于是放学后她就跑着回家,好快点吃上午饭。后来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早上不给钱了,而是让哈儿姐到五村职工食堂买馒头、油条和稀饭做早餐。
现在,面对这么多糖果,小乐却能忍住,甚至连偷吃的念头都没有。她想,如果哈儿姐在这儿,肯定是又往嘴里塞了。
让她不大喜欢的另一个劳动课是包鞋粉。那是把白色的鞋粉装到小袋子里,用绳子系住,然后再把袋子装到纸盒里。这工作是粉尘飞扬,呛嗓子。虽然可以戴口罩,但是谁也没戴啊?
到了十月份,也就是开学一个月后,学校必定组织一次到郊区支援农民的劳动。为期三天。要自己带着被褥枕头。小乐是第一次离开家三天,住到农民家里。
那是天津产稻子最出名的军粮城。整个班分成几个小组,分住到农民的屋子里。小乐住的这家房东大娘是个北京人,操着一口好听的京腔,她住在西屋。小乐和好几个同学被安排到东屋的土炕上;几个班干部被安排到地上,只是铺了些稻草。因为进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吃完村里给准备的稻米饭和炒红薯,就已经很晚了。住的屋子里竟然没有电灯,连煤油灯也没有。整个屋子漆黑一团,大家各自解着自己的被子,乱成一锅粥。小乐无意中说了一句“成狗窝了。”旁边的同学捅了她一下,还小声嘟囔一句,好像是提醒她别瞎说。这时她竟听到地下的那个生活委员也说了一句“成鸡窝了。”的确,地上都是稻草。
没想到第二天吃完早饭没有马上下地劳动,说是开一个紧急会议。那个岁数不大的矮个子男辅导员把大家召集到屋子里,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老乡把屋子腾给我们住,可是有人竟说这是狗窝。这是什么思想?等等一大堆帽子扣下来。让大家说说自己怎么看这事?小乐一听就知道是说的自己。肯定那个地上睡的家伙小汇报了,但她昨天晚上不是也说了地下成鸡窝了吗?这话辅导员怎么没提?
会场一片寂静,谁都不发言。小乐真他妈的想揭穿告状的不是东西,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小题大做,乱扣帽子。尤其是她自己也说了鸡窝,还贼喊捉贼。好在大家都没表态,于是辅导员宣布下地捡稻穗。这事过去后,小乐才认识到“祸从口出”及人心的险恶。
三天的劳动都是捡稻穗,她们捡的稻穗没有吃的多。班主任说咱们可把人家农民坑了。新稻米做出的饭是淡绿的,软糯香甜,大家都玩命吃。小乐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米。想到妈妈每天煮的饭有时还吃出白色的肉虫子,就奇怪怎么差别这么大?
其实,那时候米面都是整袋整袋的买,个个家中又没有空调,夏天很容易生虫。小乐每次吃到虫子就会嘟囔妈妈不挑虫子,妈妈还总说挑了。别的孩子都不吱声地闷头吃,只有爸爸说一句:“二万五千里长征,有这虫子吃就好了。” 小乐听了只有勉强吃下去。妈妈就再说她一次“小拐骨”。
三天劳动过去了,第二天要来车接大家回城里。小乐头天晚上就把衣服和鞋子穿好了。房东大娘看到了,说:“穿鞋子睡觉多不舒服,明早再穿也来得及啊!” 小乐不听,依然穿着鞋子睡了。她想明天天一亮,就跳下拥挤的不能转身的炕下来。其实她一夜穿着鞋子睡觉还真睡不踏实。
离开家三天,她想妈妈,想自己的小床。这就是“归心似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