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会君的憧憬 > 第21章 书第章我没念够

第21章 书第章我没念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教育部门教师严重缺员,各林业局更是突出。1972年,合江林管局在合江林干校设立了中师班:数学、语文各一个班。合江林干校就在鹤立林业局,校址在子弟校西面,与憧憬姐姐家一沟之隔。招收学员对象:林管局下面各林业局在职职工。带工资上学。

    听了此消息,憧憬失眠了。中师班,那是学习的地方,是念书的地方。憧憬一定要去!

    憧憬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动用了所有的资源。

    那时林业子弟校已换了领导,学校一把手和憧憬爸爸是多年的老同志,林干校的一把手也是憧憬爸爸的老同事, 憧憬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小孩子。他们上班,下班,憧憬“劫道”,死缠乱打,最后他们投降了。

    憧憬如愿以偿,终于上学了!

    憧憬不知领导怎么那么没有眼光,都自以为是的把憧憬分到了语文班。憧憬强烈要求到数学班。可能是因为当时语文班人多,所以憧憬又如愿以偿了。憧憬那真是满意加得意,自豪加骄傲。

    还有更让憧憬高兴的事儿呢。

    那是知识分子的春天,文革中的“臭老九”下山了。一些文革前的大学生,那些曾经“靠边站”的有才学的老师都逐渐回归教育。林干校就是这样。

    数学班50多人,年龄憧憬最大,学历憧憬最高,与憧憬同龄的还有两个人,但他俩都是文革时初三的。其余的就是初一,初二的,有一大半是小学生。他们很多都不是来自学校的。是为了中师毕业后回本局当老师,转干,从各单位来的。

    年龄不齐,学历不齐,知识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相差悬殊。中师数学,大部分都是高中的内容,可是,很多人听不懂啊,老师的数学课就得插叙加倒叙了。

    记得一次,老师问同学们:

    “二分之一大还是三分之一大?”

    “三分之一大!”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是在夏季。学校刚买了西瓜。

    老师走出教室进办公室,因为两门紧挨着。一会儿回来拿了两个同样大的西瓜和一把刀,哐当一声,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两半,同时把另一个西瓜切两刀,变成三块。每块两刀切面形成的二面角都是120度左右,然后老师又问:“哪个大?”喊三分之一大的那些同学不吱声了。

    老师就是这样,循序渐进,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课本知识“接茬”,憧憬的“茬”不在这里,这些知识她都会,考试她是满分,她都可以当助教了。同学们有问题,她热情地给解答。同时,她也变成了特殊的学员:走读生。他们都是住校生,早操,晚自习,很正规的。憧憬呢,家与学校一沟之隔,家里还有个军属姐姐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娃娃,他们这三口之家需要憧憬照顾。干校从领导到老师都是高素质的,从不走形式唱高调,工作都是实打实的,尽人意的。学校允许她当走读生,通校了。

    她还有更滋润的事儿,上课她可以精神溜号:写情书,专心致志地写情书。她的生活幸福极了。

    嗨!人生总是好景不长的。

    由于下面各校教学人员实在紧张,林管局又在干校设立了高师班。也是数学和语文两个班。高师班是速成班,学习时间就是四个月,其中占寒假近两个月。开学就回各校。高师班都是来自林业局各个学校的老师,也是带工资培训。

    本来没有憧憬的事儿。

    可有一天,鹤立林业局教育科干事到学校找憧憬谈话,他说鹤立林业局要求憧憬到高师班学习。憧憬明白,这是让她早一年回学校上班。

    憧憬好像被宣布开除那么震惊。

    她马上回答:“我不同意!”她很激动。

    教育科的人没有任何表情,站起来说:“哦,我知道了,打扰了。”他很客气的起身走了。

    与此同时,中师班也分出一部分同学组成“初师班”,当然是按考试成绩分的。同学们都不愿意去初师班,好像是降级了一样,有的还哭了。他们主要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憧憬在中师班学的好好的,同学老师都对她很好。班级里议论这个话题时,中师班老师说:“上次我去北京,参观高等学府,外面挂的是大学的牌子,里面坐的是中学生,课堂讲的是小学课。”

    老师讲的是事实,憧憬小学同学没考上初中,不就是去了清华大学吗?老师在班里讲这话,是想说,高师,中师无所谓,不要去追求名堂。其实憧憬根本就没想名堂的事,她唯一的考虑就是学习时间,去高师班她就在林干校少呆近一年的时间。

    初、中、高师班如期上课了。憧憬还坐在中师班。可是她坐不稳啊,教育科同志又来打扰。这些同志都是刚刚回归教育的“老教育”,他们都有文化,不像有些人,只会喊口号,根本没法交流。教育科同志对她说:“我知道你爱学习,爱学习的人时间都是宝贵的。你在中师班是浪费。再说学校现在老师不够,学校需要你。”

    听他这么说,憧憬不去高师班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好像她是有私心,不愿意回学校上班。其实她真的就是有这个私心。她找理由为自己辩解说:“中师班学时长,毕业算中专,对学历,转干都有影响啊,高师班是短期培训,能有这种待遇吗?”

    “哦,我知道了,那今天就谈到这吧。”教育科同志心平气和地说,又是很有礼貌地离开了。

    过几天,这个同志又来了,他对憧憬说:“你学籍还在中师班,发毕业证时也有你的。”憧憬没词儿了。

    “那让我考虑一下行吗?”憧憬勉强想出这么一句话,拖一天算一天呗。

    “行。”他还是态度平和地回答憧憬。

    憧憬上火了。怎么办?

    有了。她又想了一计,让他们办不到。

    没几天教育科同志又来了。憧憬说:“我担心,毕业证又不是你们发,是管局发,到时候,你们都升官高就,我找谁呀?”这人听了,笑了:“你这个女魔头,好,好,好,我回去研究。”

    憧憬想,我这个“把势”打的好啊,这回,我可以还留在中师班。

    没过几天,他又来了。他就说一句话:“准备照片,给你办毕业证。”憧憬傻眼了,再没“把势”好打了。

    憧憬一直磨蹭到毕业证到手才去高师班。真没想到,他们为自己如此下功夫。看来学校缺人是真的向教育科告急了。

    高师班已开课一个月了,憧憬才来插班。

    四个月(其中有春节放假一周)的学习时间,要把整个高中三年的课程都学完,那速度是嗖嗖地快呀!当时用的课本是天津版的,就是现在人教版的前身,比较正规的。和文革前的差不多。共四本书,已学完第一本了,正在复习准备验收考试。

    憧憬没抓紧来高师班,她心里有数,她觉得自己不会落下太多的。果然,复习几天后考试,她的成绩挺好,在班级领先。任课老师姓姚,大连师范学院物理系的,文革前就毕业分到林业局当教员了。他这个大学生真的不白给。他有知识,有教学经验,本人各方面素质都是上乘的。他的课,一句废话没有,他总结这本书的内容,知识点,不漏不重,不知不觉,憧憬还没听够呢,下课铃声就响了。要是知道这样,憧憬早抓紧时间来了。

    姚老师对憧憬很好很好。老师和同学都说她聪明,其实他们误会了,不是她聪明,是她提前做功课了。那可是在农场在被窝里在蜡烛下她苦钻苦研两年啊!

    她的知识是自悟的,经过老师这么一梳理,再引深,扩展,她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升华了。

    另外,各校教高中的老师一般都没来高师班,都是教初中的,为了补充高中老师才被派来培训的。所以,在这堆人里把憧憬显出来了。

    这回,憧憬上课精神不溜号了,老师精辟的,略带幽默的语言,每堂课都享受不够,哪有精神去溜号啊,也舍不得用这时间去写情书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