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入阁议事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整个京城都沐浴在一片金黄色之中。这一天对于朝廷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今天正是大臣们入宫觐见、共商国是的日子。
太和殿内庄严肃穆,气氛凝重。宽敞的殿堂中央摆放着一张金碧辉煌的龙椅,其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正大光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而此时此刻,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穿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冠冕堂皇地接受众人朝拜;两名身材魁梧、神情肃穆的大内侍卫则分立两旁护驾。
再看殿下那些文武百官们个个身着朝服精神抖擞地手持笏板位列左右,沈澄也位列其中。他们或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或老成持重经验丰富,但无一例外全都显得格外庄重和认真,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重任,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竭尽所能为君王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方可保江山社稷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皇帝厉色道:众位爱卿,想必大家早已猜想到今日议题。新南阳叛军势头强劲,我们必须尽早做出措施,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来人,传我旨意。
一名公公双手托着令旨缓缓走到文武百官面前,而后,抬头尖声念旨:陛下有召,新设幽云总督一职,掌管南阳及其周边三行省一切事务,由北冥侯沈澄担任。再加封为虎烈将军,许以虎符,带领三十万大军,前往平叛。
“何人有异议?”皇帝询问
这里就不得不提提沈澄的家世了。沈家高祖是开国第三大功臣,沈澄爷爷是前任兵部尚书,老皇帝的托孤大臣,奶奶是前丞相之女,父亲是前“天官”吏部尚书 ,母亲是现任御史大夫之女,朝中大多是其门生故吏,在朝中不可不谓根基深厚。再加上沈澄和沈默两任太子侍读,还有沈澄本就是南阳之乱平叛第一功臣,这样的勋贵,自然无人敢反驳。
无人异议,沈澄出列,躬身从公公那里领了旨:谢主隆恩。
随后,皇帝与诸位大臣继续深入探讨了关于军队后勤保障以及其他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议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热烈讨论,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和决策。紧接着,皇帝颁布旨意,宣布退朝。
此外,最新一轮的叛乱势力已被正式定性,并赋予了一个特定的称号:&34;后阳之祸&34;。这个称谓意味着这股反叛力量所带来的威胁和危害程度非同小可。
而在太和殿外,文臣武将们纷纷向沈澄致贺,如潮水般将他团团围住。
“沈侯爷真乃救世之功臣,两次平叛全赖君之功啊。”
“沈总督恰似昔日之英豪,意气风发,不减当年啊。”
“诸位大人,谬赞了,这平叛之功非我一人之力,实仰仗陛下之英明治世,亦离不开诸君之齐心协力。”
“什么英雄好汉?我看分明就是个忤逆不孝、有负祖德的孽障!这小兔崽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居然也不晓得先来拜见一下我这个老头子。真是翅膀硬了,愈发没有规矩了!”御史大夫司马南站在堂前,吹胡子瞪眼地抱怨着。
被他数落的沈澄一脸无奈,苦笑着解释道:“外公息怒,外孙我也是刚刚到家,诸事缠身,实在是抽不开身啊。您老大人有大量,就别跟我一般计较啦。等我把手头这些事情处理妥当,一定第一时间登门拜访,向您赔罪请安,请外公务必原谅则个。”
“要我看,就你出征前一日吧,带上默默,我安排宴席,我们一家人团聚。”
“一定一定,听外公的。”沈澄赔笑
“这还差不多。”
时间匆匆而过,没过多长时间,沈澄从山上返回府邸并且带回一个师妹的消息便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一般,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席卷了整个京城。这个消息仿佛一阵旋风般迅速传播开来,人们口耳相传,街头巷尾都弥漫着关于此事的热议与猜测。
一时间,无数的达官贵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目睹这位神秘师妹的风采。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接连不断地驶向沈府门前,门铃声响彻云霄,访客们鱼贯而入,络绎不绝。这些人身份显赫、地位尊崇,但此刻却都因为同一个原因汇聚在此——对沈澄和他的师妹充满了好奇。毕竟,沈澄隐居三年,回来就担任如此重任,还突然带了个师妹,难免不引人遐想。
有些人前来结交新朋友,希望能与这北冥侯府建立良好关系;还有些人则怀揣着各种目的,试图通过接近沈澄来谋取私利或拓展自己势力范围。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这些达官贵人的到访无疑让原本宁静祥和的沈府变得热闹非凡。
“哎呀,可真累死我了!”苏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边揉着酸痛的肩膀,一边对着身旁的沈澄抱怨道:“师兄啊,你这府邸里真是太热闹啦!跟咱们道观完全不一样。这么多人来来往往的,还得不停地打招呼、陪笑脸,我都快累趴下了。还是山上清净自在些,怪不得你当初要上山修行呢。”
沈澄看着一脸疲惫的苏酥,心中满是愧疚和心疼。他轻轻拍了拍苏酥的肩膀,温柔地说:“小酥,真是辛苦你了。都是师兄不好,让你受这般劳累。这样吧,我让吴总管立刻派人去给你买你最爱吃的叉烧包,就当是给你的补偿,好不好?”
听到“叉烧包”三个字,苏酥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她兴奋地点点头,嘴里嚷嚷着:“好好好!我一定要一次吃个够!”脸上的怨气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澄和苏酥在青城山上待了那么久,过了那么多日清净日子。这几日招待宾客,迎来送往,可把他俩累坏了更何况沈澄还要每日为出征做准备。而沈默因为是太子侍读,每日要去东宫听出阁讲学,才得已从中脱身。
酒足饭饱的苏酥,踉踉跄跄地回到了自己的厢房,如一只轻快的小鸟般,纵身一跃跳在了床上,随后便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而此时的沈澄,正静静地凝视着天边的满月,仿佛那是他心中的明镜。他轻声呢喃道:“天下人的天下,就让天下人去争吗?”
“可你们,又何尝不是天下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