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开禁 > 第19章 开禁(11)

第19章 开禁(1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无情的一场大火,把“天丰益”镇基局烧得“元气”大伤。

    有道是“火烧旺地”,但这场大火却是令人发指的,也是十分震惊的,失火现场根本来不及施救,也无从下手扑救,只能眼睁睁的燃烧成灰烬。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天丰益”镇基局直接经济损失惨重,据估算大约损失三万多银币(袁大头)。京兆特别区遵化县警署接到“天丰益”镇基局的报案,专门派员下来兴龙山地区侦破火灾一案。

    民国六年(1917年)5月,直隶都督曹锟派蒋雁行来兴龙山任垦植局总办。

    民国十年(1921年)4月,建兴龙山东荒垦植局。

    民国十三年(1924 年)3月,东荒垦植局正式更名为直隶垦植局。仅仅一年后的 1925 年 3 月,直隶垦植局再次易名,摇身一变成为了“直隶林垦局”。然而,这还并不是结束,不久之后,直隶林垦局又经历了一次更名,被重新命名为“河北省第一林垦局”以及“河北省林务局”。至此,它隶属于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实业厅,成为了兴龙山地区历史上最早的行政机构。

    在这段时间里,尽管经历了多次体制改革和局长们的更迭,但那些贪婪的军阀们,却始终没有停下他们砍伐原始森林的脚步。原因很简单,这些砍伐下来的木材可以让他们填满自己的腰包,喂肥自己,同时也能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军费。

    从开禁到兴隆县成立的整整十五年间,可以说是砍伐木材最为疯狂的高光时期。每年光是靠着伐木这一项产业,整个县就能获得高达八十至九十万银元的纯收入。

    随着兴龙山地区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一片片肥沃的良田出现在人们眼前;而伴随着林木的砍伐声,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这些变化不仅让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工商业的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 1930 年 8 月,此时的兴隆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建设,这个曾经默默无闻,被封禁多年的小地方,如今已成为一个繁荣兴盛的山城。更为重要的是,兴隆县城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数量已经发展到了惊人的 34 家,这无疑是对当地人勤劳智慧和市场繁荣的最好见证。

    河北省林务局成立后,直属警务处接管了原京兆特别区遵化县警署积存的待查案子,其中就包括“天丰益”镇基局上报的储木场火灾案。

    新成立的警务处警官韩立峰是从省立警务局派来的侦查高手,他接管过来的积案一一被查破,就连“天丰益”火灾案也毫不例外。经过韩警官的周密部署,案子已经有了进展。

    根据韩警官的深入分析与分析判断,这起火灾案件显得异常诡异且充满谜团。尽管事故现场已被熊熊烈火吞噬殆尽,未能留存下任何对侦破工作有价值的线索或证据,但他们并未因此感到气馁与无助。相反地,警方决定另寻他法,积极拓宽侦查范围,并以此为突破口,以期能捕获到隐藏其中的关键证据及重要线索。

    韩警管派人暗中查访与“天丰益”有过节的人或竞争对手,最后初步查明,因为“天丰益”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垦的良田已经无与能比,收购的木材数量超过了其它购销点,必然会引起嫉妒和愤恨。所以就会出现竞争对手,如果对手是个心胸狭隘的人,那么就会产生妒忌行为,甚至发生阻止或破坏措施。

    韩警官仔细研究,决定派一名警员打入协记局收租站内部,暗中探听他们的动向。

    协记局的大地主李润身,一直以来都渴望成为当地的霸主,拥有最强大的势力。这一天,他再次设宴邀请了总老板钱老训,但却故意没有邀请另一个同样身为大地主的张振岭。

    李润身的野心极其巨大,这种野心深深扎根在他的骨子里,让他充满了排他性。他一心想要独自称霸,不愿意与任何人分享权力和地位。对于他来说,张振岭是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让对方参与到这次宴会中来,可能会对他的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李润身精心策划了这场只有他和钱老训的聚会。他希望通过与钱老训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借助钱老训的支持来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将张振岭排除在外,则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竞争,让自己的道路更加顺畅。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宴会背后,隐藏着李润身无尽的心机和盘算。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成为那个无人能敌的一方霸主。

    李润身和钱老训边喝边聊。钱老训问李润身:“老弟你开垦的土地已经有二百多顷了吧”

    李润身回答:“老总啊,我还不到二百顷呀,还不如“天丰益”一个零角呢。”

    钱老训接过话头,语气凝重地说道:“‘天丰益’如今羽翼丰满,实力极为雄厚,咱们想要追赶他们谈何容易啊!”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仿佛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李润身端起酒杯,仰头猛地灌进喉咙里,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和不甘都一饮而尽。他的双眼布满了鲜红的血丝,透露出一股无法遏制的恨意。

    随着酒杯重重地撴落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李润身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些杂种们,别看他们现在闹腾得如此欢快,以为自己占尽了便宜。哼!别急,等我找到合适的时机,再给他们来一场熊熊烈火,让他们尝尝真正的苦头。这把火,会比第一次的大火更加猛烈,让他们承受更多的损失。到那时,他们就会知道我的厉害,不得不屈服于老子的脚下!”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和冷酷,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展开一场复仇行动。手中紧紧握着酒杯,仿佛那就是他即将点燃的复仇之火。钱老训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不再轻易插话,只能默默地看着他。

    李润身,这个名副其实的大地主,其内心阴险狡诈无比,堪称恶霸中的恶霸。他之所以能够发家致富,完全是建立在对贫苦佃户无情的剥削之上。他就像一个贪婪的吸血鬼,毫不留情地吮吸着农民们的血汗,却连骨头都不肯吐出一口!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李润身凭借着自己的财富和权势,肆意欺压百姓,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种种恶行,不仅令人发指,更成为了社会的一大毒瘤。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人民群众不会永远忍受这种压迫。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奋起反抗,誓要推翻这个可恶的地主阶级。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无数英勇无畏的人们挺身而出,与李润身及其帮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韩警官的卧底探子把在李润身那里了解到的,他不打自招的口吐狂言情况,一一向韩头如实汇报了。

    警务处准备抓捕大地主李润身的消息,不知为何竟被李润身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李润身心惊胆战。他深知,如果落入警务处之手,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深重,一旦被定罪,恐怕就再无翻身之日。于是,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财富。

    李润身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手中的烟一根接一根地燃烧着。他暗自思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应对眼前的危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采取一系列行动来逃避警方的追捕。首先,他要隐匿自己的行踪,不再公开露面;其次,他要销毁所有可能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让警方无从查起;最后,他还需要寻找一些可靠的人来帮助自己,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然而,这些计划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李润身需要小心翼翼地行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冒险一试……

    当钱老训得知李润身上次派人纵火烧毁天丰益储木场已经暴露,警方正在追捕他的消息,便急急火火的找到李润身,给他出谋划策。

    钱老训在社交场合中简直就是一个绝世高手。他的手段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多么棘手的情况,多么危险的境地,他总能够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姿态轻易地化解危机。他就像是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家,每一次的旋转、跳跃都充满了惊险与刺激,但又总是那么精准无误、游刃有余。他的存在让人不禁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厉害之人。

    这次钱老训意味深长地嘱咐李润身:“如今这世上的军阀官僚们啊,没一个不贪财的。记住喽,只要你舍得出钱,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钱老训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俗话说得好哇‘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要是再有钱些呢?那就能让磨来推鬼咯。”

    李润身听了钱老的一番训斥后,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他说得确实有道理啊!如果不采取点行动,恐怕这事儿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于是,他暗自咬了咬牙,跺了跺脚,下定决心要想办法贿赂韩警官。

    可怎么个贿赂法呢?直接送钱肯定不行,太明显了,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送礼物?又怕韩警官不收,反而引起他的反感。李润身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试图找到一个既能让韩警官接受,又不会让自己陷入麻烦的方法。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打算先从韩警官的兴趣爱好入手,了解一下他平时喜欢什么,然后再投其所好。这样一来,不仅显得自然,而且更容易拉近与韩警官的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润身通过各种渠道打听韩警官的喜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原来,韩警官对古董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古代瓷器情有独钟。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润身立刻开始四处寻找珍贵的古代瓷器。经过几番辗转,他终于在清东陵一户原来是守陵的人那里找到了一对儿符合韩警官口味的瓷器,花了二百八十块银元把它买下来,并将它精心包装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润身提着礼物来到了韩警官的办公室。他小心翼翼地把瓷器放在韩警官面前,笑着说道:“韩警官,我最近偶然间得到了一件小玩意儿,想着您可能会喜欢,就拿来给您看看。”

    韩警官原本还有些疑惑,但当他看到那件精美的瓷器时,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惊喜。他拿起来仔细端详,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上面的花纹。

    李润身见韩警官如此喜欢,心中暗喜:“看来这步棋走对了。”他趁机说道:“韩警官,您要是喜欢就收下吧,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还得承蒙您多多关照呢。”

    韩警官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他知道这份礼物价值不菲,如果收下,就等于是默认了李润身的请求。但若是拒绝,又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就在这时,李润身又补充道:“韩警官,您放心,这只是我对您的一份敬意,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相信您一定是个正直廉洁的好警官,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违背原则的。”

    韩警官听了这番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他看了看手中的瓷器,又看了看一脸诚恳的李润身,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有心,那我就收下了。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情了。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要总想着走歪门邪道。”

    李润身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次贿赂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但至少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只要能跟韩警官搞好关系,以后办事就会顺利很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