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秘密
齐聿熟练的生火烧水煮茶时,沈韫的眼睛掠过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故地中的一处生地,前世中,身为齐聿弟妹的她,是没有被齐聿请进过屋内的。
石头垒的屋子,并不很大,地上铺着大块的方形石板,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出屋内点点浮尘。屋内陈设简单,一榻一桌,两把木椅。
茶具倒是精致,沈韫掀开杯盖,叶片翠绿,杯底青白,明明冒着热气,却因为分明的色彩给人以冷意,鼻翼翕动见,茶香无比清冽。
和地方游记中记录的燕山寒茶别无二致。
好像没有看到沈韫面上的深思之色,齐聿开口:“让凌雪探查你的心事,是我的过错。”
“沈大公子跟随国公爷去西疆,确实也由我促成。”
“那封信确实是沈大公子亲笔,由凌雪放在仙人居的案几上。”
说着错,语气倒是轻松,接下来的话又有试探之意,“你应该是不怪我擅作主张的。”
沈韫把茶盏放下,点头,“是,不管如何,最终的结果确实是我想要的,既然如此,我若还怪你,便是我不识好歹。”
既然是要好好谈,见齐聿这样干脆,沈韫也不藏着掖着,“你好像神通广大,又有很多秘密。”
“你洞悉所有,能轻易摆布人心。”
新婚之夜得知齐国公回京的惊讶重新浮上心头,和冯氏交锋拿回嫁妆时齐国公出现得及时,桩桩件件,他好像有能引导事件最终走向的能力。
当然,目前为止,好像所有事情的最终走向也是她自己所期待的结果,那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与自己想法一致,还是
他在帮她?
沈韫盯着他的眼睛,有防备之意,语气也严肃冰冷几分,“若有朝一日,你我所图相悖,我不知自己是否能与你相抗。”
说是不知,可沈韫直觉,她没有。
齐聿听明白了沈韫的话,她是在说,她不在意他的秘密,不在意他的行为,只在意他是不是会与她为敌。
如果有那么一天,她便会在穿戴盔甲时竖起长枪。
屋内安静,屋门未合,两个人能听见屋外秋风扫落叶的声音。
沉默得太久,久到沈韫以为齐聿根本不会再多说什么时,却听到一声叹息。
齐聿叹气到一半却露了个笑,透过门扉看向秋风中的榕树,似乎下定了很大决心才说:“我梦到过你。”
这句话没头没脑,却让人浮想联翩。
对上沈韫疑惑的眼睛,齐聿声线平稳,“我梦到过你,在婚宴之前。”
疑惑转为惊讶,沈韫双唇轻启。
“就是在这处,只不过,不在屋内,而在那棵树下。”说着,齐聿伸出手指,指向了榕树下的石头棋盘。
沈韫顺着齐聿手指方向看去,目光似被灼烧一般收回,同时脑中落下一道惊雷,心中涌起惊涛骇浪。
“你”
许是这梦在心中留存太久,如今终于有人来听,齐聿没有等沈韫说话,继续道:“我们在榕树下对弈,品茗,以兄长和弟妹的身份。”
“梦中也罢,现实也好,你我既能几次会于棋局,总有友人的情分在。”
“齐俊文所谋之事,于你不公,我便请了国公爷回京主持公道。”
齐聿也有想要解惑的地方,“我以为你会大闹一场,重回沈府,却未料到你接受了国公爷的提议。”
沈韫紧绷的神色突然有些怪异,很快又被掩藏住。
她能说什么?
说她惦记着他命短吗?
沈韫没有回答齐聿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所以你才叫凌雪注意我的动静?”
这种岔开话题的方式并不高明,但齐聿只当自己受用,点了点头,接过话道:“凭沈家累世积攒的财富,凭宫中贵妃的恩宠,沈家大公子何必去战场上挣前程。”
齐聿没有明说,但沈韫知道,他知晓自己所图何事。
果然,便听他说:“谁做天子我无所谓,不是赵维真我更高兴。”
赵维真,是当今天子的名讳。
此时的齐聿和以往端方君子的模样不同,眼角眉梢松散,笑容纨绔玩味,毫不掩饰对天和帝的不敬之意。
电光石火间,沈韫终于抓住一直以来的怪异之感,“你不是齐家人是吗?或者说,齐国公不是你的大伯。”
印象中,齐聿不止一次在自己面前称呼齐国公为“国公爷”,他明明自小长在齐府,齐国公对他掏心掏肺,纵使有冯氏在中间,他也不应该和齐国公生疏至此。
舌尖的茶味泛起,沈韫却没有再问齐聿是从何得到的这燕山寒茶。
她怕他与自己所图相悖,他告知了她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不小,足以让她安心。
既如此,又何必多问。
问多说多,说多错多。
沈韫思忖着齐聿的梦,哪里是梦呢,于齐聿可能是吧,可于她自己,是真实惨烈的一生。
齐聿却是在等着沈韫发问的,已经做好再多说些来换取下一个向她提问的机会,结果却没有如他的意。
沈韫又喝了口茶水,起身,对齐聿道:“我们上来时间不短,也该下山了。”
齐聿点头,想了想又问了沈韫一句:“所以我们之间,算是没事了?”
想到这月余的沉闷不快的气氛,沈韫轻笑一下,点头,“没事了。”
直到这时,齐聿才觉真的松口气,犹豫了下还是说了出来:“有什么事,还是不要憋在心里。”我会尽力为你解惑。
可这次沈韫却没听出他言语中的未尽之意。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小院,沈韫还是问了齐聿一个问题。
“你既知晓齐俊文的谋划,也该是知晓他与赵楚楚的苟且之事。”她斟酌了下语言,可好像如何斟酌,都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
沈韫太好奇了,真的忍不住,“你怎么还乖乖娶她?”
既然什么都知道,怎么还肯乖乖娶了赵楚楚?
一阵秋风吹过,吹得脑壳发凉,沈韫抬头看了看齐聿的头顶。
任由别人给自己戴绿帽,可真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