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首席科学官 > 第12章 咱也是院士了

第12章 咱也是院士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

    王近辰宅院里,李晋美滋滋地吃着烧烤,看得王近辰一阵心疼。

    “老李啊,你慢点吃。上辈子没吃过羊肉串么……”

    李晋摸了摸一嘴的油腻,抬头笑着对王近辰说:“哈哈,老王,你这烧烤手艺真是一绝,我都快忘了有这么美味的东西了。”

    王近辰摇了摇头,无奈地笑着给李晋递上一杯酒:“慢点喝,别噎着。你这吃相,要是被其他手下看到,可不得了。”

    李晋接过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满足地叹了口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啊。老王啊,答应的事可不能反悔啊。我这第一位科学官的位置,你可不能不接。”

    王近辰心想,我要是反悔,也不会请你来家里吃烧烤了。

    “老李啊,只要涨俸禄的事不变,那我自然不会反悔。”

    李晋一脸鄙夷,“看看你,天天都想着俸禄俸禄。陛下的圣旨你也看到了,这还能骗你不成。这不,接了旨意我第一个就来找你了么。”

    王近辰听后,也笑了起来,“说得好,老李。这首批四个科学官,我占一个,那其他人选你想好了么,毕竟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帮手要早点选定啊。”王近辰提醒道。

    李晋点头,表情认真了一些:“这我自然知道。人选一直在筹划,第二个第三个人选我已经基本定了,至于第四个,我还暂时没想法。”

    王近辰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老李,你做事我放心。选人这事,确实得慎重。咱们大明虽大,官员虽多,但却大多迂腐。要找像咱这样既懂得接受新事物,又能够踏实做事的人,可不容易。”

    李晋一口酒喷了出来,道,“老王啊,你这脸皮还真不薄啊。不过你说得也对,儒学浸染这千余年的时间,社会思维的固化,也是难以避免的。”

    王近辰点点头,“是啊,要不是我跟着郑公公出海了这么多趟,见识了天下之大奇人之多,我也会成为井底之蛙的。”

    李晋咬了一口羊肉,嚼了嚼后说:“老王,你是有大才之人,不过你还得把思维放得更开些。”

    王近辰举起酒杯,沉思道:“你说得对,老李,以后你可要多费心了。话说,这其他两个人是谁?”

    李晋抬起酒杯,跟王近辰碰了一下,认真说道:“这第一个人,你肯定很熟,那便是卡洛斯。”

    王近辰一杯酒闷下,大大地出了一口气,说道:“果然是他,你这思维,果真与常人不同。那我问你,为什么是他?”

    李晋也把一杯酒喝下,这明代的酒度数不高,味儿也香甜。“老王啊,咱陛下给我下的任务,里面反复提到的是什么你还记得不?”

    “当然记得,咱陛下武德丰沛,自然是让你多造些军械嘛。”

    “对,我想告诉你的是,卡洛斯的家乡,那边可真是一个武德充沛的地方。卡洛斯海员出生,海上可不是风平浪静。”

    王近辰想了想,道,“卡洛斯初上舰队时,确实对我们的武器有过一番指点,这么看来,也是个专家了。”

    “是啊,卡洛斯悟性很高你也是知道的,我想让卡洛斯协助制作武器,我从中指点,必能事半功倍。”

    “你还真不客气……”

    “明儿你跟我一起,去找他聊聊。”

    “好,正好是钦天监同事。你不知道,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卡洛斯现在汉语说得贼溜。那这第二个人是?”

    “工部主事张大彪。”

    “此人我知道,一直在给你打下手吧?”

    “是的,此人做事还是靠谱,思维也够放得开。我准备让他统筹所有制造事宜。”

    李晋心想,主要是这彪子简直就是看图天才,三视图他学的好啊!

    王近辰点头道,“那还有一个名额,你准备如何?”

    “这个我还真没想好,这个名额,我想找一个农业专家。毕竟,大明的未来,农业是基础。”

    “李真人,农学这块,你不懂?你亲自搞呗。”

    李晋白了王近辰一眼,道,“术业有专攻,我也不是全才。农业这块,只知皮毛。当然大方向我应该不会有错。老王,郑公公带回来的那些作物种子你还记得不?现在啥情况了?”

    李晋还在船上时,便大致看了一下,除了观赏植物,还有玉米和土豆种子。

    “那些种子啊,陛下已下旨试种了,具体你得去问问户部。专家的事,说不定他们那边有眉目。”

    “行,明儿去找夏尚书聊聊,顺便看看他给我塞的会计咋样。”

    王近辰话锋一转,“话说老李,升官了啥时候请哥们喝喝酒?”

    李晋呵呵一笑,道:“升什么官,你没看圣旨上说,这首席科学官,还是五品么,而且我也只是暂领。”

    王近辰白了一眼,道:“从五品到正五品,也是一级啊。”

    李晋摸了摸头,笑道:“等我把经费的事情搞定,下次一定哈,来,喝酒喝酒。”

    王近辰:(;_)

    ……

    太孙府上,李晋笑眯眯呈上请帖和礼物。

    朱瞻基乐呵呵地接过,看着那长条状的盒子,问道:“老李啊,你又磨了一副?”

    李晋心想,带着张大彪和手下一干工匠练手磨透镜,最终也是他自己亲自做验收修正,也算是自己磨的吧?

    “哎呀,殿下真是好眼力!那日看殿下爱不释手,本就有心送殿下,只是这第一副,确实要送陛下体验,没有办法,这些时日,微臣一直抓紧制作,这头一副就给殿下您送过来了。”

    李晋说的确实是事实,那日从殿上回去后,便将制作望远镜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因为这玩意儿拿来送礼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目前李晋搞出来的东西,热气球庞然大物一个,制作成本也还是有些许高,送人是不合适的,厕纸嘛,多少有些上不了台面,唯有这望远镜,简直太合适了。

    朱瞻基将请帖放在一旁,打开盒子,细细打量着盒子里的单筒望远镜。

    嗯,做工比之前的还细致,还增加了许多装饰,显得高端大气。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放心吧,科学院成立是大事,就算你不说,父王也特意嘱咐了我一定要来参加。”朱瞻基也是个自来熟,拉着李晋的手便往院子里走。“老李啊,晚饭还有一会,走,咱来个饭前半时辰娱乐局。”

    李晋懵了,这经济半小时,明朝时就有了?

    朱瞻基拉着李晋穿过了府邸的回廊,两人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这里与府中的其他部分相比,显得格外的宁静与雅致。庭院中摆放着几盆精心培育的花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情愉悦。

    朱瞻基带着李晋来到一个小巧的石桌旁,桌上已经摆放着几个精致的蛐蛐罐,旁边还有几本关于蛐蛐的书籍和一些斗蛐的工具。朱瞻基显然对这项娱乐活动颇有兴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兴奋。

    “老李啊,你想斗蛐蛐吗?”朱瞻基笑着问。

    李晋面露尴尬,轻轻道:“不,殿下,微臣想打球。”

    “啥?”

    “啊,那啥,微臣从未玩过斗蛐蛐。”

    朱瞻基摆了摆手,说:“无妨,斗蛐蛐本就是娱乐之事。来,我先教你如何挑选蛐蛐。”

    朱瞻基拿起一个蛐蛐罐,轻轻打开盖子,向李晋展示里面的蛐蛐。他细心地讲解着挑选蛐蛐的要点,比如蛐蛐的体型、颜色、触角等特征。

    李晋左耳进右耳出,却不时点头表示理解。殿下啊,回头咱还是玩点对抗性强的娱乐吧!

    讲解完毕后,两人开始挑选蛐蛐,准备斗蛐。朱瞻基挑选了一只体型健壮、颜色鲜亮的蛐蛐,而李晋则选了一只看起来同样精神的蛐蛐。两人将蛐蛐放入斗蛐盆中,然后轻轻盖上盖子,只留下一个小孔供蛐蛐进出。

    “老李啊,斗蛐蛐的关键在于观察它们的行动和反应。”朱瞻基一边说,一边示意李晋注意观察。

    随着两人的引导,两只蛐蛐开始在盆中相互对峙,触角轻轻触碰,似乎在试探对方。不一会儿,两只蛐蛐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它们跳跃、撞击、咬合,场面十分精彩。

    朱瞻基看得津津有味,李晋也在一旁随时附和。

    少顷,仆人前来通报晚饭已备好,李晋终于松了一口气。

    朱瞻基笑着对李晋说:“老李,今日斗蛐蛐甚是愉快,咱先吃饭,吃完再来两局。”

    李晋恭敬地行了一礼:“殿下,臣一会还得去各部尚书府上送请帖呢,要不下次?”

    朱瞻基眼睛一转,道,“也好。不过这饭你可别跑。”

    李晋笑道,“那是自然,殿下盛情,却之不恭。”

    有饭蹭哪儿有不吃的道理。

    李晋继续道,“对了,殿下,臣最近设计了一项运动,最近和工部同僚一同娱乐,也甚是有趣,殿下有空也来观摩指导一下呗?”

    说到娱乐,朱瞻基来了兴趣。“好啊!老李,想不到你还挺多才多艺的啊,这运动,叫啥名?”

    “回殿下,此项运动,名曰篮球。”

    ……

    是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科学院的大门巍峨壮观,两旁悬挂着大红灯笼,门前广场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朱红色的牌匾上,由朱棣亲笔题写的“科学院”三个大字,暗藏在红绸后,笔力遒劲,气势磅礴,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为了这三个字,李晋带着张大彪一干人等加班加点,连干了五个夜晚,磨好九副望远镜,这才换来朱棣的墨宝。当然,朱棣大手一挥,也少不了大伙的加班费,大家也都乐呵呵的。

    李晋身着官服,陪在工部尚书宋礼身旁,笑呵呵地迎接着各路贵客。

    科门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祝贺的官员,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庄重。

    朱瞻基身着一袭黄袍,头戴金冠,气宇轩昂地步入会场。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一阵低声的赞叹与议论,官员们纷纷行礼。

    有官员小声议论道,“皇太孙也来了!这科学院面子可真是大。”

    “那可不,你看到那牌匾没?听说那背后,可是陛下亲笔!”

    “是吗?看来这科学院虽在工部名下,实际上也跟各殿阁差不多了。”

    “听说这小李大人还空缺员额呢,待遇不错,你不来试试?”

    “偏门歪道而已,你咋不来试试?”

    朱瞻基微笑着点头致意,目光中流露出期待与喜悦。

    紧随其后的,是各部尚书或侍郎,每一位都是朝廷中的重臣。

    郑和也来了,带着一名船上的随从官员,李晋与他交道不多,隐约记得此人原是户部主事。

    与朱瞻基和各位官员见过礼后,郑和笑眯眯地来到李晋面前。

    “小李大人,恭喜高升,咱家就知道,你在大明必有用武之地。”

    李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当初要不是这位恩人,他说不定已然葬身鲨鱼腹中了。

    “郑公公客气了,送您的望远镜可还满意?”

    郑和笑开了花。“甚好甚好!下次出海,可有大用处,不知可否再多打造些?船队自会按价采购。”

    “这个您放心,绝对管够,倍速我也多给您调几个。”

    郑和转身引见身旁的官员,“这位是户部主事袁兴安,与咱家共同出海,小李大人你应该见过的。”

    李晋细细打量了一番袁兴安,只见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皮肤被风吹日晒磨砺成健康的棕色,眼角的细纹见证了岁月与劳作的痕迹,透露出一股子精明与干练。一看就是干过农活的人。

    袁兴安行礼,“下官袁兴安,见过皇太孙殿下,见过宋大人、李大人。”

    “免礼。”朱瞻基惊讶问道,“三宝叔,这是?”

    李晋赶忙解释道,“殿下,臣不是还缺一个科学官嘛。前日臣去拜访郑公公,顺便求郑公公举荐农业方面的人才。这位袁主事,就是郑公公推荐。”

    “小李大人好眼力,袁主事在户部长期负责农政事宜,前次下西洋,作物种子的挑选均是袁主事负责。”

    朱瞻基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既是三宝叔手下干将,那必然是有才华的人。老李啊,我看此人行。”

    郑和和宋礼听得朱瞻基当众叫李晋“老李”,不由一怔。李晋也是满脸黑线。

    “那啥,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样,待揭牌仪式后,我亲自和袁主事聊聊。”

    人虽然是郑和推荐的,不过这水平还是需要亲自把下关。公私得分开。

    朱瞻基笑道,“甚好甚好。如此,仪式是否准备开始?”

    李晋环视四周,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时候也到了,便恭敬一礼:“殿下请。”

    工部手下官员随即组织秩序。

    片刻,朱瞻基走向牌匾,面向众人,朗声宣布:“诸位大人,今日我等齐聚于此,见证大明科学院的成立。这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大盛事,也是我大明迈向繁荣昌盛的重要一步。”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传遍了整个广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现在,让我们有请工部尚书宋大人,与我一同为科学院牌匾揭幕。”朱瞻基说着,向宋礼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宋礼上前,与朱瞻基并肩站立,两人一同伸手,缓缓揭开了覆盖在牌匾上的红绸。随着红绸的滑落,朱棣亲笔题写的“科学院”三个大字展现在众人面前,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赞叹。

    李晋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哎呀呀,咱也是院士了。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