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帝师
基于此,道衍在城中的这几天广受礼遇,还被一位达官贵人请入家中,奉为上宾。
元朝为何如此重视这些和尚呢?
原因是,元朝统治者本来就崇尚佛教。
而且,忽必烈统一西域后,因为那里疆域辽阔,路途遥远,地势险要,必须考虑如何治理的问题。
他想到了沿用当地的风俗教化来安抚人民,于是在那里设置了郡、县,任命了各级官吏,规定官民均由帝师统领。
朝廷还设立了专门治理西域的衙门宣政院。宣政院的副职领导必须由僧人担任、帝师选拔。
宣政院主官以下的各级官吏,也由僧人和俗人共同担任,且共同管理当地军政事务。
此种情况下,便出现了帝师之命和皇帝诏敕并行于西域的奇观。这也是帝师受到尊崇的原因。有几位可称得上其中翘楚。
先说八思巴。
他是土番人,祖上世代修佛,是高僧世家。
他自幼聪明睿智,博闻强识,七岁时不但能背诵数十万字的佛经,还能通其大意,世人皆称其为圣童。
少年时,他的佛学造诣已经相当深厚。十五岁时拜见忽必烈,不卑不亢,温文尔雅,加之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颇得忽必烈赏识。
他受诏创制蒙古新字,通行全国,为文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再说胆巴,自幼修习佛学,得其法要,经八思巴推荐,得见忽必烈。
胆巴较之八思巴,本事就神乎其神了。据传说他祷雨,雨立至。
他口念咒语,投食于潭,潭水中就涌出奇花异果美酒。
他把这些仙物献给忽必烈,忽必烈大悦。
除此之外,胆巴还能以神术疗疾,懂解梦,会占卜等。
他占卜水平很高,不但能预知一些特别的日辰,还能预测战争胜负,还会驱邪降魔。
有一年皇帝北巡,令胆巴为先行官。
他乘坐象舆路过某地,感觉阴邪之气,遂告诫弟子,此地有灵怪,恐怕惊了圣驾,当以神咒镇邪。
片刻之后,风雨大至,众人惊恐万状,唯独皇帝帐篷安然无恙,那就是胆巴驱魔的功劳。
最后说说必蓝纳识里。他是语言天才,从小学习多国文字。
成年后,代替皇帝出家,开始受诏翻译佛经。
他能使用三四种文字译经,翻译的经书达六七部之多。
有一年,西域几个国家来朝贡,奉上礼品,礼单用黄金打造而成,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礼品数量。
朝堂之上,皇帝让大臣们阅看礼单,大家目瞪口呆,无人能解。
必蓝纳识里从容上前,取墨涂金片上,审视其字,口述,令人持笔记录,记录完毕,呈给皇帝。
次日,官吏们查验礼品,和必蓝纳识里所记相差无几。众人无不佩服他的博识,却从未有人探得他师从何方神圣,便有人说他受到了神仙的点拨。
对这些高僧,元朝大力优待,并赋予种种特权。
一是给予崇高的政治荣誉。
具体就是上尊号、赐玉印、授官位。八思巴先被尊为国师,授玉印。
创制蒙古新字有功,升号为大宝法王,更换玉印。
死后被尊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胆巴死后追号大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
必蓝纳识里先授光禄大夫、赐银印,再授开府仪同三司、赐三台银印、兼领功德司事,又授沙津爱护持、赐金印、任诸国引进使,死前获得的最高尊号为普觉圆明广照弘辩三藏国师、赐玉印。
二是享有优厚的政治权利。
例如受到天下敬重,即使像皇帝皇后那样尊贵的人,只要受戒,也同样对帝师膜拜。
朝会时要为帝师设置专席。新皇登基,照例要降下诏书褒奖帝师,还要命令宫内匠人用宝珠连缀成字相赐。
在迎来送往方面,帝师规格极高。帝师入朝,政府重臣要亲自率领数百名骑士组成的队伍迎接。
路过之处,地方官员也要送迎,而且供给一切所需。
到了京师,使用天子仪仗半数的规模在前导引,朝官倾巢出动欢迎,穿着统一的礼服,以示敬重。
每年二月八日是固定的迎佛日,仪式十分隆重,礼部尚书、郎中专门督办,仪仗极为威严庄重。
三是死后继续受到礼遇。
八思巴去世后,皇帝诏令各地修建庙宇祭祀。
后来,专门绘制了十一幅八思巴的画像,颁布各省,制作塑像供人瞻仰。
而且帝师们一旦涅槃,朝廷都要举行奢华的葬礼。帝师舍利要归葬西域,在京百官都要出城祭祀送行。
朝廷还要补贴巨额丧葬费用,起初是金五百两、银千两、币帛万匹、钞三千锭。
几年后,再有帝师去世,丧葬费加至金五千两、银一万五千两、锦绮杂彩一万七千匹。
四是高僧们的亲属也享受特权。
比如,他们的家属出远门,沿途政府要提供一切开支。
元仁宗年间,有位帝师的弟弟来京,仁宗诏令中书省官员携带着珍馐美酒远迎郊外,而这位帝师的哥哥娶了公主,封为白兰王,赐金印,授圆符。
帝师的侄子们当上司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章的,成群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