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坏了,我成和尚了 > 第86章 策论

第86章 策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四为安庆、池州。

    安庆、池州是南京的上游门户,控制着通过水运运往南京的物资。

    历史上北朝如果要平定江南,必然要走长江中上游,顺汉江和长江流东下。比如西晋灭吴,隋灭南陈,元灭南宋都是如此。

    而安庆、池州就是南京在长江上游最后的一道门户。

    如果北军绕过安庆的话,那么后勤补给只能通过陆运,效率远不如顺流而下的水运,而且南京城向来皮糙肉厚,北军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的话,就会打成消耗战。

    南京守军的物资能够轻轻松松从安庆经长江获取。双方对耗的时间一长,靠陆运的北军肯定会坚持不住。因此,打南京,必取安庆,成了历史上兵家的共识。

    历史中的著名战例,太平天国丢掉安庆后,湘军仅用了半年时间即包围了南京。李秀成率二十万精锐驰援南京,结果被打的惨败。

    从太平天国失败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安庆还在,东南尚有一丝翻盘机会。如若不然,南京政权就彻底玩完了。

    最后是辽西走廊、山海关。

    辽西走廊由锦州,宁远,山海关组成,依次分布于辽西走廊上。

    西边是辽西的崇山峻岭,东边就是渤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历史上明朝末年时期,明廷失辽东,但依赖关宁锦防线还是顶住了清军的屡次攻击。

    当时清军尽管能够绕道内蒙,从承德、大同等地入关,但绕道产生的补给困难,侧翼空虚等问题,清军一直无法解决。

    这就导致清军绕道只能是奇袭,无法彻底消灭明朝。辽西走廊仍然是清军绕不开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对于防御清军而言,关宁锦防线上,只有山海关是有用的,宁远和锦州就是个摆设。

    总而言之,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便是防守一方的门户,进攻一方的前进跳板。

    在大多数的战争中,进攻一方都会选择从兵家必争之地出击,防守一方也会选择在兵家必争之地设防御敌。不管谁占了某必争之地,其在战略上一定是握有主动权的。

    另外,从战略层面上来说,某些战争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如军马产地,盐矿等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占据这些地方,就能掌握资源产出的主动权,使己方不受制于人。

    席应真传授给道衍的兵法,并不是墨守成规,一味地照搬前人,而是另辟蹊径,有极深的个人理解在其中。

    他对于孙子兵法中的斗争公理解释,就非常耐人寻味。

    他认为斗争在于一生不败,求胜只是不败的方法之一,另一个方法就是等待对方出错。

    求胜只是手段,目的是谋定,即完全性的占领,归属于己。

    他教导道衍,战争是最耗费成本的方式。

    战争的推演要在开始前就推理完毕,因此要胜才战,而不是战求胜。

    平衡才是常态,发展自己和找到对方出错才是取胜的时机。所以先求不败,再谋胜。

    接受当下真实的状态,接受失败的客观存在。

    在席应真的理念当中,《孙子兵法》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三句话。

    兵法首先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

    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

    不是战而胜之之法,是先胜后战之法。

    首先就是叫你不要打,因为一旦开始打,事情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如果一开始就不打,那就没事,一开始打了,今天就没法收场了。所以孙子兵法首先是不战,不战就不会败。

    其次就是你不要老想着战胜,对阵当中,老想说要打败竞争对手,其实竞争对手不是你能打败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你可以打败,所有人的败,都是他自己败的。如果你想跟他竞争,只有抓住他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打败他。

    《孙子兵法》不是战而胜之之法,而是先胜后战之法。

    它不是要你去战,然后研究怎么战才能胜,而是研究什么时候胜了,什么时候才去战。

    孙子兵法中十三篇的逻辑是这样的。

    始计篇为打不赢,就不要打。

    作战篇为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不要打。

    谋攻篇为打得赢,也打得起,但请再想一想,能不能不用打,就解决问题。

    军形篇为不打不行,必须打了,先等待,等赢了再打。

    兵势篇为战术总纲,分战法,以正合,以奇胜。

    虚实篇为始终掌握战斗的主动权,只打主场,不打客场,时间地点都由我定。

    军争篇为用兵的关键在于治气,气胜则战胜。

    九变篇为不同地形的战术原则。做大将不能有软肋,人至贱,则无敌。

    行军篇为行军注意事项,侦察兵手册,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

    地形篇为六种基本地形及其战术原则。

    九地篇为地理心理学。

    火攻篇为堪称古代的核战争。

    用间篇为哪些人最容易发展成间谍。

    在间谍上要舍得花钱,不惜代价,因为战争的代价太高了,早一天结束战争能省下的资源不计其数。

    孙子兵法通篇都是在讲以强胜弱,而不是讲以弱胜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不是奇谋巧计,是计算的计。

    庙算,就是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

    五事七计,从五个方面,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打完分,就能知胜,叫多算胜,少算不胜。

    知胜,算下来能赢,而后可以兴师动众,打。

    算下来自己分数没别人高,就不要战。所以孙子从来不相信以弱胜强,那只是小概率事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