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修菩萨道
上回说到有慧来到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参观了道场的殊胜妙境,朝拜了菩萨金身塑像,看到无量善男信女滔洛不绝的来到普陀山,参拜菩萨,心中不胜感慨,发愿要行菩萨道,获得菩萨果位,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广洒甘露,大发慈悲,普度众生。
如何修行菩萨道,获得菩萨果位呢?在这种简要介绍一下:
修行菩萨道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发渡生大愿:这是菩萨道的基础,要成就大业,就要有大目标和大愿望。伟大的佛菩萨们,在开始修行时都有伟大的宏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以及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这些大愿在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及付诸实行后,才使他们达成所愿。
发四无量心:在渡生的过程中,菩萨要保持无量的慈、悲、喜、舍四种心。其中,慈是给众生快乐;悲是去除众生的痛苦;喜是欢喜赞叹他人的成就或快乐,进而参与其事;舍是以怨亲平等心将一切舍与众生。要达到“无量”的层次,就要完全去除“有我”之心。
修六波罗蜜:这是菩萨修行渡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其中,布施范围很广,包括财施、法施与无畏施;持戒对修行者也很重要,要重视“菩提心戒”的修持;忍辱在渡生的生涯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乘修行者的忍辱是“空忍”;精进心则是完成菩萨道的动力;禅定是修行者达到更高境界的途径;智慧则是用来看清事物的本质并作出正确决策的。
总的来说,修行菩萨道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毅力,通过发渡生大愿、发四无量心和修六波罗蜜等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智慧,为众生谋福利,最终达成成佛的目标。
修菩萨位是一个深邃且充满智慧的过程,通常涉及多个阶段和不同的修行方法。以下是根据参考文章整理出的修菩萨位的主要阶段和要点:
一、初发菩提心:
这是修菩萨位的起点,需要发起强烈的愿望和决心,即菩提心,以追求成佛并帮助一切众生解脱苦海。
二、累积修行功德:
修行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累积功德,包括持戒、修定、修慧等。这些修行活动旨在净化心灵,增长智慧和慈悲心。
三、菩萨阶位:
菩萨的修行过程被划分为多个阶位,这些阶位通常与修行的成就和境界相对应。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菩萨阶位:
1、十信位(十信心):信心有浅有深,有十个次第,菩萨需勇猛精进,修圆满十个信心。
2、十住位:安住不动,只有往前进步,不会再退转,十个住位修圆满,进到十行位。
3、十行位:大乘位,能修六度万行,十个行位修圆满,到十回向位。
4、十回向位:所修的功德不是回向自己,完全回向给一切众生。
5、十地菩萨:登地菩萨有十个位,称为十地菩萨,都称为圣人。
6、等觉位:与佛相差一等,至此五十一位,都是因位的菩萨。
四、修行方法:
在修行的过程中,菩萨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如“奢摩他”修寂静、修止、修定,以及齐修“三摩钵提”和“禅那”以出离一切妄相、妄见。
此外,菩萨还需要培养各种心境,如精进心、离痴乱行、念心、饶益行、善法行等,以更好地服务众生和追求佛道。
持续精进与回向:
菩萨的修行是一个持续精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功德、提高境界,并始终保持菩提心的坚定。
同时,菩萨需要将所修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帮助他们解脱苦海,实现佛道。
总结:
修菩萨位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修行者具备坚定的信念、深厚的智慧和无量的慈悲心。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精进,修行者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功德,最终成就佛道,为一切众生带来福祉。
修菩萨行是一个深奥且充满智慧的过程,以下是清晰分点表示的修菩萨行的步骤和要点:
一、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修菩萨行的核心和基础,它包含了对一切众生的深厚慈悲和强烈的愿望,希望所有众生都能摆脱苦海,达到涅槃。
发菩提心需要立下“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二、修六度万行:
“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根本方法,也称为“六波罗蜜”,包括:
布施:将自己的财物、知识和无畏施予他人,以消除贪念和增长慈悲心。
持戒:遵守佛教的戒律,保持身心的清净和纯洁。
忍辱:在遭受他人的侮辱和伤害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
精进:在修行上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和觉悟。
禅定:通过禅修来安定身心,提高定力和智慧。
般若:通过般若智慧来洞察一切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万行”则是指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善行和功德,它们都是基于六度而展开的。
三、培养慈悲和智慧:
慈悲是菩萨行的重要品质,它表现为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怜悯。
智慧则是菩萨在修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帮助菩萨洞察一切事物的真相,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奉行五戒十善:
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十善则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了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和不瞋恚等十条善行。
奉行五戒十善是菩萨行的基础,它有助于保持身心的清净和纯洁,为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持续精进:
菩萨行是一个持续精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和觉悟。
在修行的过程中,菩萨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清醒,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六、回向众生:
菩萨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他们摆脱苦海,达到涅槃。
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菩萨需要将所修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让他们也能分享到修行的成果和福报。
总结来说,修菩萨行需要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培养慈悲和智慧、奉行五戒十善、持续精进以及回向众生。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只有通过这样的修行,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为一切众生谋福利。
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培养慈悲和智慧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在修行中培养这两种宝贵的品质:
一、发菩提心,广度众生:
时刻保持对众生的关怀和同情,将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发起菩提心,愿意为所有众生的解脱而奋斗,这将自然引发慈悲的力量。
二、观察身心,理解痛苦:
深入了解自己和众生的内心世界,认识到所有人都会经历痛苦和困扰。这种理解将帮助你更加同情和理解他人,从而培养出深厚的慈悲心。
三、修习布施,分享喜悦:
通过布施来消除内心的贪欲和执着,将自己的财物、时间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他人。这种无私的给予会增强你的慈悲感,并促进智慧的生长。
四、培养正念,专注当下:
保持正念,专注于此刻的呼吸或所从事的活动。通过正念的练习,你可以更好地觉察到他人的需要和痛苦,并及时伸出援手。
五、学习佛法,增长智慧:
深入学习佛教经典和教义,了解佛陀的教诲和智慧。通过阅读和学习,你将逐渐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真理,并用这些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六、实践禅修,体悟真理:
通过坐禅或其他形式的冥想练习来平静心灵,进入更深的内在境界。在这样的状态下,你更容易感受到慈悲和智慧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七、对境炼心,历事练人: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试着用慈悲和智慧去应对。无论是与人的冲突还是自身的烦恼,都可以成为锻炼你心灵的契机。通过这样的实践,你会越来越熟练地运用慈悲和智慧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
八、保持谦逊,不断学习:
认识到自己永远有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即使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慈悲和智慧,也要保持谦逊的态度,继续向他人学习并从经验中汲取教训。
九、记录反思,及时调整:
养成记录每日所思所感的习惯,回顾自己在培养慈悲和智慧方面的进展。通过反思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确保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记住,慈悲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当你对他人展现出更多的慈悲时,你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加明智;反过来,智慧的增长也会促使你更加慈悲地对待众生。
以上是对修菩萨道,证得菩萨果位的修行方法的大致介绍。有慧早已经掌握了修行方法,不知不觉的在定中已经已经实现了菩萨境界。接下来最重要的实际修行,早日获得菩萨果位,救度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