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洞房花烛夜,被彪悍王妃踹下床! > 第48章 借粮

第48章 借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本王听户部尚书罗大人说,朝廷会从杞州每年上缴的赋税中直接划拨一部分作为赈灾款,如此一来,灾情应当也能得到缓解,为何会越来越严重?”薛豫问道。

    何宏明深吸了一口气:“回王爷,杞州每年的赋税都需要先上缴,然后再由户部定夺划拨。然而,灾情往往难以预料。以往年景好的时候,只要我们提前蓄水,储备足够的粮食,灾情很快就会过去。但这次灾情十分严重,户部划拨下来的银两远远不足以赈济灾民啊!”

    说到这里,何宏明已然哽咽在喉,话都说不下去了。

    通判江奎正见状接过话头:“下官已经在半个月前下令开放粮仓,并每天在城外设粥棚施舍米粥给那些饥民们。但是前来领粥的百姓越来越多,若是朝廷不拨付粮食救济,杞州官仓里的存粮也撑不了几时啊。”

    让薛豫没料到是真实情况是竟然的,罗继仲当日在朝堂上说的振振有词,依令办事,有法可依,还博得个的替国库守住钱袋子的好名声,若是没来这里走一遭,又怎知这看似彰显仁政爱民的诏令背后又有多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罗继仲照章办事固然挑不出错处,但杞州饿死的黎民百姓又何错之有?朝廷诏令若不能以百姓为重,又有什么意义?

    “如今官仓粮食不多,就算是朝廷调集赈灾粮过来,恐怕也还需要一段时日才能抵达,可饥肠辘辘的百姓等不起,再得不到缓解,灾民暴动是早晚的事。”苏锦年拧紧了眉心道。

    他出生寒门,在老家信阳时经历过水患之灾,也深刻地知道濒临绝境的百姓们一旦知道没有活下去的希望,那股深深的绝望会化作满腔仇恨,一旦灾民暴动将会引发多么恐怖的局面?

    楚筠闻言,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何大人,城中各大米行手中存粮情况如何?”

    何宏明看向楚筠,见她虽然穿着朴素,但谈吐不凡,料想不是等闲之辈,恭敬回道:“城中现有二十多家米行,其中以粮言米行规模最大,在杞州城内有七八家分行,粮言米行的老板名叫王宝坤,此人是杞州富甲一方的商贾,据下官所知,他于一个月前便开始囤积粮食,加上其他大小米行手中的存粮,应该有两万石左右。”

    “你明日将这些米行的老板全部请来府衙议事。”薛豫看向何宏明,沉声道。

    何宏明与江奎正对视了一眼,皆是满脸疑惑:“王爷的意思是,从他们手中买粮?”

    薛豫嘴角微扬,轻轻摇了摇头,微微眯起眼眸中闪烁着坚定而威慑的光芒,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借粮!”

    果然第二日,杞州大小米行的十来个老板都收到何宏明送去的请帖,按约定时间赶来府衙。

    众人依次落座之后,都有些惴惴不安,各自交头接耳聊了起来。

    “王员外,你说知府大人召集我们过来,究竟是什么事啊?”当中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疑虑问道。

    王宝坤端着茶盏送到嘴边吹了吹,气定神闲道:“还能是什么事,不就为了咱们手上的粮食呗。”

    说了等于没说,这谁不知道啊!

    那人又不死心地接着问道:“听说朝堂派了钦差大臣前来赈灾,来的还是深受皇上喜爱的晋王,此事你怎么看?”

    “这是好事啊,说明杞州的百姓有救了。”王宝坤挑眉笑道。

    那人眼见从他嘴里套不出有用的话,还把自己当猴耍,心中忍不住暗骂了起来,他娘的王宝坤还真是毛驴啃磨盘—嘴硬的很。

    他们这些经营米行的商人担心的是什么,不就是怕朝廷的赈灾粮来的太快吗?赈灾粮一到百姓是有救了,可对他们这些商人来说,就意味着手中囤积的粮食不保值了,那可是花了高出平时几倍的价格收购过来的,要是砸在手里,恐怕棺材本都要赔进去了。

    众人各怀心思间,何宏明身着官袍从屏风后面威风凛凛地走了出来。

    何宏明按照薛豫的意思,先是言明当下杞州城内外面临的状况,再顺理成章地提出要从他们手中借粮一事。

    “借粮”二字一出,众人脸色骇然,顾不得什么礼仪举止,立马窃窃私语,甚至毫不掩饰心中的怒气。

    “何大人,官府缺粮的难处我等都理解,恕在下愚钝,敢问一句,凭什么找我们借啊而不是买啊?”当中一个商人心直口快说道。

    借粮给官府,官府等赈灾粮一到按数返还,这一来一去,啥也没赚到,那他们还囤粮干什么?他们是商人,可不是积德行善的菩萨,不做亏本的买卖。

    众人纷纷附和。

    何宏明早预料到此番场面,不慌不忙地笑道:“诸位,不想借便不借,一切都全凭自愿,本官会为此次借粮作担保,若是有愿意借粮的,日后必定不会让你们吃亏。”

    这番话说的轻巧,却又十分隐晦,经商之人谋利,可即使生意做的再大,到底还是需要仰仗官府鼻息,借粮给官府等于是给官府雪中送炭,不借那可就是摆明了得罪官府,这背后的区别可就大了。

    何宏明说是说自愿,可话外之意却是拿官府的权势在威逼利诱!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拿不定主意,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或者说是坏了规矩之人。

    沉默了半晌,一直安静坐着的王宝坤突然起身,拱手道:“何大人自上任知府以来,勤政爱民,为百姓做了不少善事,如今杞州有难,我虽为商人也知晓家国大义,如今大人相邀前来,何必说什么借,在下愿意捐粮两千石,为大人分忧。”

    此言一出,顿时在大厅中惊起千层浪。

    余下的商人们面面相觑,脸上神色复杂各异,没过一会儿,纷纷表示愿意捐个几百上千石出来,场面瞬时喧闹非凡。

    待这群人走后,薛豫三人才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少谦,你安排王宝坤这个米行老大带头捐粮,其他人自然不得不跟随,这步棋下的真是高明啊!”这出戏陈煦之看的瞠目结舌,暗暗赞叹薛豫居然有如此计谋。

    苏锦年凝眉看了他一眼,叹气道:“少谦本意是以借粮为由,将他们手中囤积的粮食悉数借出,如今王宝坤主动做出捐粮之举,虽然带动其余人也纷纷捐粮,可捐粮的数量上却是不能强迫,反倒显得我们颇为被动。他们吐出一点点粮食,其余的依然可以在城中以高价售卖,舍小头谋大利。”

    陈煦之闻言,脑袋如同被人搅成一团浆糊,这居然还是计中计?

    薛豫心里憋屈的很,仿佛被人戏弄了一把般,低垂的眼眸中闪着几分阴冷。

    这个富甲一方的王宝坤果然有些手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