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城门口送别
翌日一早,恢弘大气的王府门口,身着黑色劲装,金冠束发的薛豫翻身上马,一声令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薛豫三人骑马,前后都有护卫随行,楚筠本来也想骑马,自从来了京城就没感受过风驰电掣的快感,结果被薛豫狠狠地瞪了回去,只好气鼓鼓地上了马车。
刚出北城门,远远的见一人一马立在宽阔的官道上眺望着城门方向,微凉的秋风吹动着他的衣角,带起一阵萧瑟。
“隽哲,你怎么来了?”陈煦之看清来人,欣喜道。
“军营纪律啥时候这么松了,还是你小子在虎啸营待不下去了,也要跟一起我们去杞州?”薛豫骑在马上俯身打趣他。
韩隽哲脸色瞬间涨红,眼里燃起一股怒火,指着两人骂道:“小爷我今日特地求了教头好久才给我半天假,就为了跑这一趟,我他妈要帮那混蛋教头倒一个月尿壶,早知道你们一个个这么没良心,小爷我才不稀罕来。”
苏锦年下马走到他身边,拍着他肩膀安慰道:“我们都知道你的心意,少谦说笑而已,别放在心上。”
韩隽哲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紧接着又神伤了起来:“你们一个个都要走了,我要不是上了虎啸营的贼船,肯定要跟你们一道去,咱们哥几个一起一定能把差事办的漂漂亮亮的。”说完眼圈都红了。
“行了行了,大男人还哭鼻子,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薛豫也走了过来,重重地拍了拍他肩膀,“你小子在虎啸营好好练,回头我们几个在京城就靠你罩着了。”
“这话说的,你晋王的名号往外一报,整个京城还不任由你横着走,只怕是敢惹你的人我也惹不起。”他戏谑道,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薛豫身后的马车。
薛豫呼吸一滞,气的直咬牙,这些个没良心的,还说是什么好兄弟,一找着机会就拿起针使劲戳他心肺管子。
站在风中聊了许久,时辰也不早了。
临别之际,韩隽哲走上前去,一个一个拥抱告别,他宽厚雄浑的手掌重重地拍打在三个人的肩膀上,发出“噗噗”的响声,心中满是不舍。
正要再次启程正式出发时,身后一阵疾驰的马蹄声随风灌入耳中。
“晋王请留步!”
薛豫纳闷地回头,马上之人他认得,是东宫太子身边的近侍。
只见这人身后,一辆华盖马车正朝这边驶来。
太子也来送行吗?一旁的苏锦年三人也颇为纳闷。
片刻后,马车停在了眼前,一身朱红色蟒袍的太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四人立马上前行礼。
太子缓步走到薛豫跟前,眼神里流露出几分凝重,语重心长道:“五弟,没想到转眼间你也已经长大成人了。此次前去杞州赈灾,你务必要小心谨慎,切不可鲁莽行事。要知道,比起灾情凶险,官场上的人心更是深不可测。所以,无论遇到何事,都绝不能轻易相信表面看到的。”
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起打打闹闹的兄弟,只是渐渐长大后,好像那份的纯粹感情在悄然变化着,但在太子内心深处,薛豫始终是跟着他后面,嘴里不停喊他“二哥”的小屁孩。
薛豫点了点头,言语坚定道:“二哥,放心吧,我会记住的。”
此时此刻,太子心中不禁涌起万般感慨,这一声“二哥”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了。
永平十三年八月十六,薛豫怀揣着使命与责任,策马扬鞭,毅然踏上了前往杞州的路途。
一队人马在路上行驶了七八日才在日落时分抵达了杞州境内。
他们在最后一个驿站稍作休息后沿着官道徐徐前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荒芜。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干涸的裂痕仿佛要将大地撕碎成块,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麦田如今已变得枯黄死寂,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流离失所的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里没有一丝亮光,犹如深不见底的空洞。树木几乎被扒光了树皮,露出苍白的树干,宛如一具具没有血肉的骨架,给人一种无限的绝望。
眼前的景象远比想象中的更为凄惨,薛豫紧绷着的脸犹如黑云压城般阴沉。
城门口,杞州知府何宏明、通判江奎正等大小官员在此恭候多时,将一行人恭恭敬敬地迎接进城。
马车在府衙门口停了下来,薛豫下了马车,何宏明为首的一众官员上前叩拜行礼:“下官参见晋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薛豫在众人的簇拥下,昂首阔步地迈入府衙后院的正厅,何宏明早已命人准备了一场接风宴,然而桌上的菜品却令人惊讶,肉眼可见都是些素菜,只有一两道菜里混着几片肉。
面对这一桌朴素的菜色,何宏明面露难色地解释道:“晋王殿下大驾光临,本该以盛宴相待。只可惜杞州遭遇如此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不仅粮食匮乏,就连各种肉类和蔬菜也供应紧张。实在惭愧,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殿下多多包涵。”
薛豫摆了摆手,立即夹着菜吃了起来,要是在京城,这样的一桌菜他是动都不动一下的,可一路上为了赶路,吃了好几天的干粮,眼前的一桌素菜也成了美味佳肴。
楚筠为了行动便利,特意换上男装假扮成他的小厮,跟随左右。此时见着了这些美味的菜品,心中早已忍不住垂涎欲滴。只是她目前的身份只是个小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几个吃。
薛豫注意到了楚筠的眼神,他微微斜过头,给了她一个眼色,暗示她一同坐下用餐。何宏明察觉到这一幕,连忙吩咐下人添一副碗筷。
几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杞州旱情的最新情况。何宏明脸上愁云惨雾,没说几句话就已经热泪盈眶,叹息不止。
薛豫淡淡道,看向他:“何大人,户部的奏报可是你亲笔书写的?”
“回王爷,正是,杞州已经近三个月未曾下过一滴雨,河流水位急剧下降,河流水位急剧下降,眼看秋收在即,百姓们就指望着这一季的粮食过冬,谁知道竟然遭遇了十年难得一遇的旱灾!下官虽然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是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实在是束手无策,迫不得已之下,只好上书奏报朝廷,请求给予赈灾救济。否则的话,杞州的百姓们恐怕会被逼入绝境,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