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后人之问(一)
“然后呢?”
“你问谁?”
“肯定是爷爷和景瑛啊,后来呢?”
韩安安看着自己的姐姐,爷爷过世三年了,灾难过去五十年了。
这个世界是很不讲理的,有时候好好的故事戛然而止了,听故事的人茫然四顾,讲故事的人再无踪影。在那场大雨之后,韩安安被接回了家,接他的是爸爸。他是接安安回家和妈妈离婚的。一场场争吵之后,姐姐韩萍萍归了妈妈,弟弟韩安安归了爸爸。一向漂亮开朗的韩萍萍开始变得阴郁暴躁,她成绩极好却为人冷漠,大学毕业后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里和人合租,兼职写小说,韩安安找她的时候她正和室友吵架。 韩萍萍翘着二郎腿看着弟弟:“找我写小说?要求你姐办事呀?”
两个人在两个家庭里走着不同的路,猝然相见,身为姐姐她竟有些措手不及,于是只好像小时候一样装作大姐大一样假装豪爽。
韩安安没有废话,他带了一个公文包,里面有书,有照片、录像带报纸、信…然后他开始娓娓道来,当年听故事的他现在给写故事的人讲故事。韩萍萍专注地听着,五十年前的暴雨,一场洪水,一个20岁的年轻人的死里逃生,那个女知青,那个热心又大胆的排长,那个善良的护士,那对生死与共的夫妻……
几个小时过去了,故事却在屋塌时中止。韩萍萍已经决定好写这个故事了,她现在只想知道故事的结局。韩安安却转移了话题“姐,爷爷一直很想你。”
韩萍萍不说话了。她讨厌拜金虚荣的生母,她恨虚伪冷漠的继父,她不喜欢迟钝麻木的生父。只有对这个弟弟和那个老人,她没有恶意,只有隐隐的苦楚。
“妈妈和爸爸早就分居了,她更喜欢你,所以很少让你回爷爷家。”
“那是因为她出轨的那个大款不想要别人的儿子。”姐姐冷冷的说。“别提了,讲你的。”
“我让爷爷给我讲下雨故事的晚上,防洪警报被发到了吴房县下各乡各村。爷爷披上雨衣就出了门,大家劝他回去,他硬是淋到凌晨确定新竹桥水库稳固后才回家。他发烧了,家里只有我。我打妈妈电话,她不管,打爸爸电话,他让我打120。于是我打了120,守着爷爷。爷爷烧迷糊了,对我讲了好多奇怪的话,好像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爷爷的病好了,我也快要走了,我求爷爷讲这个故事。大雨停了,爷爷从韩家湾讲起,讲了很多我不认识的人;我的祖辈,还有那么多的人——都死了。讲到卫生院塌了以后,爷爷再也讲不下去了。至于景瑛后来去了哪儿,我问了,他不说”
“后来爸妈离婚了,爸爸带着先后我去了湖北、四川,我只有过年或暑假才能回家了。我发现爷爷越来越老,有时候会把我叫成萍萍。”姐姐擦了擦眼角。
“有一次我又问起了他,那个故事里最后只剩下两个人,除了他,那个叫景瑛的女知青呢?”韩萍萍专注地盯着他。
“他想了想,说,78年知青回城,她回了北京,读完了大学,之后好像还赚了钱,移居香港了。”
“啊?”韩萍萍有点吃惊,不过又恢复了正常,“所以……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不过也是,知青在78年之后都回去了。”出乎意料的,韩安安摇了摇头。
“怎么?”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在赶回家的高铁上。我没能见上最后一面。”韩安安深吸一口气,“但是我一直想再了解这个故事。上大学之后,我才明白爷爷所经历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宁汝大洪灾是我们在水利课上学到的。那些我熟悉的地名在课本和试卷上和一个个术语一条条人命联系起来了。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找资料,还几次回老家拜访那些老人。从洪水里活下来的爷爷的同龄人已经一个不剩了。爸爸那一代的人,大多数出生的时候就没有韩家湾了,只有在离老村子十里的地方新建的十里屯。他们都不记得有过一个女知青,也没有印象以前是不是有这样一位女老师。连爸爸,我问他,他也只说爷爷不止一次讲过这个故事,但他对景瑛已经没有印象了。他说了一句话。”
“什么?”
“爷爷的故事真真假假。也就是说,爷爷故事中的那些人,他们是否存在,是否真的活过,我们都不得而知。他很早就开始分不清过去和现实。爸爸还记得爷爷有一次喝醉酒后,在大雨天爬上了屋顶,任谁喊都不下来。但是蛛丝马迹还是有的,他还记得他小的时候,有一次爷爷出远门去武汉找一个朋友,他说那是当年救灾部队的排长。”
“张重!”
“对,应该就是他。但他没有找到那个人。他也听过洪家夫妇的事,但没有人能证明了。”
韩萍萍沉思着,突然脱口而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