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阵痛
这几天栋梁支书的心情美得很。前有村里的路修好,近有大学毕业的孙子巫青云考取了省委的选调生。
县里知道他是从句容县中考出去的孩子,人才难得,所以要了回来,先放到基层去锻炼锻炼。名单很自然地就到了东昌镇,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镇党委书记只笑不说。
镇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他是老支书巫栋梁的孙子,就在他挂钩联系的村子里面,增加了个白果村。这样方便公私兼顾,经常回去看看。
支书知道孙子成了公务员,而且回东昌镇上锻炼,心里别说有多美了。这几天闲下来,嘴里就哼哼着《沙家浜》:“新四军就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村长和陈嘉民一听就知道,支书心里藏着喜事咧。
“支书,听说你孙子巫青云是这批省委的选调生,要到我们镇上工作了,以后,要领导你了?”陈嘉民故意逗支书。
“这叫养儿胜似父,好过开当铺。孙子将来领导爷爷,叔,你以后对领导的态度要好点咧,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跟领导没大没小的。”村长巫永胜在一旁帮腔。
“哪是什么领导?就是一个学生娃。组织上安排他下来锻炼。什么都不懂,一个生瓜蛋子。听说还要联系我们村,我看,不闹笑话就不错了。对了,嘉民,以后你多教教他。”
“支书,你这玩笑开大了啊。你明知道我高中毕业,让我指导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你这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一点都不避讳啊。”陈嘉民笑着回答道。
“我说正经的呢。现在这些孩子,只是书读得多了点,但论社会经验,根本没法跟你们比。隔天他回来了,我请你们到我家来,认识认识,吃顿饭,这个面子要给的啊。”栋梁支书像是下达命令,不容推脱。
巫青云这次下乡锻炼两年,是带着乡村经济发展的课题来的。他之所以选择回东昌镇,回白果村,就是因为熟悉这里,便于开展工作,便于深入了解情况。当时带队的组织部领导也有顾虑,怕太熟悉了反而牵绊多,影响工作。但是,巫青云给他们讲了白果村近十年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隐忧。带队的领导觉得他虽然年轻,但分析问题逻辑清晰,很是透彻,也就答应了。
回来锻炼的巫青云,拒绝了栋梁支书的好意,没有住回家里,而是住在了镇上的宿舍里。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挂钩锻炼的几个村子之间跑着。他的这个决定让支书有点着急,也有点生气。近在咫尺,却不回家住,作为爷爷,看到孙子这样做,明知道是对的,但从感情上来讲,心里还是有点抹不平。
孙子从上高中到大学,有七年多没有住在家里了,支书心想着,这两年时间,孙子又可以回来了,住在家里,做爷爷的也可以天天见到,细心地照料。本来孙子回来,支书心里感觉是一件风光的事,幸福感飙升。但是孙子执意住在镇上,这让支书多少有点失落,感觉孙子大了,跟自己不亲了。
这几天,大青山里的采石场与村里养鱼户的官司开庭了,采石场一审败诉,被判赔偿。同时,县环保局也作出的处罚决定,要求采石场治理整改,暂时关停了。
采石场的老板不服气,请了好几个律师,组成的律师团,准备上诉。这段时间,厂子被环保局查封了,工人们只好回家,没班上了。
随着这几年村里年轻人陆陆续续的外出,村里已经看不到几个年轻力壮的了。从村头到村尾,不是老头,就是老太,或是留守的孩子。这次采石场一停工,村里一下子多出了十多个没事可干的壮年男人。
采石场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这是一个未知数。没有班上,闲在家里,也就没有了收入,这是非常直接又现实的问题。没出半个月,村里几个闲下来的男人,也纷纷出去,另谋生计去了。
高力山帮着果儿支起了大棚,也种下了草莓和蔬菜。他陷入了两难的矛盾选择之中。
两个人伺候这近三亩的自留地,的确有点人力浪费。但是如果出去打工,让果儿一个人忙,又怕果儿辛苦,忙不过来。高力山这几天一直在矛盾中徘徊着。
特别是近来,草莓的销路也出了问题。县里的酒厂草莓酒的生产停产了,附近乡镇的草莓大户家里积压了大量的草莓。草莓的价格一上落千丈,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劳动付出打了水漂,果儿也跟着邻村几个种草莓的人家,花钱拼车到镇江和南京的市场上去零卖。
天不亮,她就带着整篮的草莓上了车。为了进城后,草莓有一个好的卖相,她不得不把熟透的草莓拣出来,放在一边。只把半生熟的装进篮子里。这些半生熟的草莓经过半天时间的酝酿,会慢慢地变红。熟透的草莓经不起路上的颠簸,更经不起客人的翻拣,没几下,就破了相,流了泽水了。
果儿将捡下来的熟草莓送给师母,送给邻居,但左邻右舍也吃不完地里源源不断的产出。最后,她只能丢给鸡吃,喂红猪吃。听说,邻村的几户人家,猪吃草莓都吃出病来了。果儿看着心血被自己亲手丢弃,内心有难以隐忍的憋屈和焦急。
果儿田里的遭遇,高力山看在眼里,心里也着急。家里没有了收入,日子眼看着,要紧巴起来了。
这天晚饭后,哄睡了孩子,他跟果儿商量:“果儿,你说我出去打工好不好?”
果儿警觉起来:“你要去哪儿?在家不好吗?”
“在家挣不了多少钱。现在云云还小,眼看着要上幼儿园,将来还有小学、中学,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靠现在种地这点收入,入不敷出的,很快我们的老本就会花光的。”
果儿知道高力山分析得有道理,说的也是实情,但是她从情感上就是不愿意高力山离开家,离开她。
“要不,你去镇上的厂里找找,看他们招工不。”
“早托人问过了,一直没有回音,估计没什么希望。我这个学历,现在只能做做苦力,或者像二两半一样,给人家搓搓背。”
“啊呸,你还想出去搓背,是不是心里生出什么花花肠子了?”果儿想到了二两半在郑州的花花事。
“看你,想哪儿去了。要搓,我也只给你一个人搓,对吧?”
“谁稀罕哪!就你那手,两下子,皮就被你搓掉了。翻地还行,搓背,你没那天份,也别想那美事了。”果儿说着,自己觉得好笑,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我倒是觉得,如果能够在镇上或是村里,做点事,那就更好了。我就不相信,我们还不如李寡妇。她卖那个树林里养的鸡,听说一年能挣五六万块钱呢。你再想想,咱们就在村里,能不能做点事情出来。”
高力听了果儿的话,脑袋一下子疼了起来:“你就是不想让我出去,就想把我整天拴在你裤腰带上。我这脑子想不出什么花头来。我只想到跟你一起卖草莓。卖草莓,卖草莓,谁来买我又大又红的草莓啊!”
“你讨厌,讨厌!你成卖草莓的小男孩了。”果儿又被他逗得咯咯咯地笑了。
虽然他和果儿的谈话没有结果,但是高力山已经知道果儿内心的想法了。
他一个静下来的时候,又来回地想。孩子还小,还有那么多自留地,这个时候出去打工,的确自己也不放心。果儿的提议,虽然对他来讲,着实有点难为他,一时半会儿也难找到合适的项目。但是,果儿还是为他提供了一条思路。谁说在农村就不能发家致富呢?
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的巫为民想再去丹徒打工。他对那一带比较熟,虽然原先的皮鞋厂进不去了,但到其他厂找个班上上,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把这个想法跟吉根老师和师母说了,结果遭到了两个人竭力的反对。尤其是师母,再也不允许巫为民离开家,独自到外面去瞎闯荡了。可是,一直在家闲着,也不是个事啊。
还是是年轻人脑子活,他去东昌街上逛了几天后,有了新主意。他跟吉根老师商量,如果在东昌街上租一个小门面,从丹徒鞋厂进点皮鞋,放在镇上卖,说不定也是一个好营生。
这个主意很意外地得到了吉根老师和师母的一致同意。当晚,吉根老师还饶有兴致地为儿子未来的店铺题写了店名:丹徒皮鞋直销店。
时间就像村前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刷刷地往前奔着。转眼又收割完了稻子,农村进入了农闲时节。
这个时节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村里人就用来建新房,办喜事。没几年的功夫,村里多出了好多的二层小洋楼,多了好几家漂亮的院落。几家人家趁着年前办着喜事,鞭炮的声音和火药的气味,把白果村装点得暖哄哄,香喷喷的。
师母感觉儿子巫为民也老大不小了,现在在镇上也开了一个皮鞋店,也该谈门亲事了。她托了好几个好事的女人,帮着打听,有没有谁家的闺女想出嫁的。结果迟迟没有消息。
对方一听说是吉根老师家,对家庭还是很满意的,对吉根老师的人品、学问都表示赞赏。可,再一打听,是给他家的三儿子巫为民说亲,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他坐过牢,还曾经想强奸女孩子,活脱脱一个小流氓。乡下人对钱财看得重,对名声看得更重。巫为民的婚事就一直拖着,没有了下文。
果儿的草莓虽然失败得厉害,但她的大棚蔬菜却异军突起。因为不打农药,不用化肥,一直是高力山挑着粪供出来的,很受市场的欢迎。镇上几家饭店点名要果儿每天送菜。
白果农庄的陶经理听说了,想包圆果儿的大棚菜,但是果儿没肯。一来她不想和李寡妇一样,在陶经理这一棵树上吊死。万一哪天农庄不办了,其它客户也得罪了。二来她也想多认识一些客户,好了解现在饭店都需要哪些有机的蔬菜,她好对症下药,选择性地种植。
栋梁支书想请村长和陈嘉民跟孙子一起吃个饭的心愿,一直搁置着。巫青云已经回来挂职锻炼半年多了,总共回家也没超过三回。匆匆来,匆匆走,支书见到他,跟他说个话,他都没个定神的时候。话已经说出口有日子了,但是他却抓不住孙子。为这事,支书心里觉得在陈嘉民面前,挺不好意思的。
这天,他见村长和陈嘉民都在办公室,就说道:“诶,一直想请你们到家里吃个饭的,可是青云他一直也不回来。是我把话说在前面了,说大了,打个招呼,打个招呼啊。再等等,哪天他回来了,我捉住他,留下来一起聊聊。”
村长和陈嘉民都觉得支书也是太客气了,一句玩笑的话,他还一直放在心里,没有必要。但支书倒不是这么想的,他是真的想让孙子跟陈嘉民学学。这两年处下来,他从内心真切地感觉到,陈嘉民这小伙子实在,有能力,为人处事都不错,应该可以做孙子的榜样。
陈嘉民见支书这样客气,就安慰他:“支书,不用你请了。我跟你孙子青云,已经吃过不下十次饭了。”
“啊,怎么可能?什么时候吃的?怎么没叫上我啊?”
“哈,在镇政府的食堂。好几次我见他在食堂吃饭,我就过去,主动自我介绍了。”
“那不算,那算什么?不行,我得请你们。”
“支书,你孙子一表人才啊,个子高,帅。他们经常到下面村里去,平时挺忙的。什么时候我再遇到了,我来约他。”
支书一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叮着陈嘉民说:“对,对对,你约他。你们年轻人,有话讲。把他约回来,我来烧菜。这小家伙,在家门口了,也不回来。这叫什么事。”
接近年关的时候,电视里播出了一则消息,县里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大青山里的采石场和水泥场都在关停的行列里面。
村里一下子又多出了好几个没了工作的男人。
虽然年关春节将近,东昌街上的春联、挂历挂满了街头,但是白果村里,人们的心情似乎并没有因为春节的到来而喜悦。
前期采石场整改,已经让一些人失去了工作,现在水泥厂关停,又有人丢了饭碗。长期以来,靠山吃山的农民们,因为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