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平静
支书看着路,想着心事。他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没有静静地坐下来,发会儿呆了。
白果树扇动起微微的风,吹散着他刚出鼻孔的烟气,也抚着他古铜色的脸。因为心情的缘故,脸上的褶皱似乎比往日少了一些,但依旧是一脸的沧桑,沧桑中且泛着油光。
陈嘉民走过来了。他没有作声,静静地坐在了支书的边上,陪着他,也发呆地看着刚修好的路。
支书意识到旁边来了人,转头一看,是陈嘉民。
“你这小子,怎么走路不带声啊,属猫的。”
“支书感慨人生,我来陪陪,不能打扰,不能打扰。”陈嘉民笑着说。
“感慨什么?哪有什么人生好感慨啊?”支书发现这小子鬼机灵,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但嘴上却不能承认。
“我在想,支书一定是在心里对自己讲。路修好了,又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这支书对村里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啊!”陈嘉民故意夸大其辞,反词正用。
支书手一伸,在他的后脑勺上抹了一下:“就你小子抖机灵,我要是敢这么想,就好了。真有这么一天,说不定真能为村里干更大的事呢。诶,我没那能耐啊。”
陈嘉民见支书回过了神来,就清了清喉咙,压低了声音。
“支书,我找你,是有正事要谈。最近我听说了两件事,我觉得这两件事关系到我们村的实际利益,也关系的全村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我想跟你汇报汇报。”
支书见陈嘉民一脸的严肃,而且还事关生命安全,感觉小伙子有点危言耸听了,就说:“什么事,这么严重?现在这里也没外人,你说。”
“支书,大青山的采石场现在几个窑在日夜地烧石灰,村里东西两条河都快成死河了。河水发青,发黄,全是石灰碱水。再这样下去,不光鱼虾活不了,可能连河边的土质也要变坏了。这事现在省市电视台都报导了,舆论很大。我觉得,村里最好出面,支持几家养鱼户,提出赔偿,让采石场做好污水处理。采石场这么蛮干下去,挣的可是断子绝孙的钱啊。”
陈嘉民把话说得很重,脸上的表情更凝重。支书点了一根烟,示意他继续说。
“还有,最近我在村里走,也听到一些闲言闲语。现在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钱被旅行社挣了。可能全村真正得了点小实惠的,只有巫福财家了。对了,还有那几个装百岁老人的人。可是支书,你过没有,那几间房子出租能挣几个钱。客人是冲着白果树,老井,还有村里的土鸡土鸭来的,这些可都是村里的公共资源。支书,我觉得,我们没有陶经理这样的生意人敏感,我们是守着饭碗在找饭吃啊。”
陈嘉民见支书脸上没什么反应,就加重了语气。
“支书,这些公共资源是全村老百姓的,给个人用了,老百姓却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开始的时候,我听说他们私下议论,觉得是旅行社挣到钱了,巫福财家租房子也挣到钱了,他们眼红。但是,我后来仔细一琢磨,村里人说的话,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陈嘉民看着支书,想知道此时支书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支书抽着烟,一脸的严肃,也没朝他看,眼睛还是看着村口这条新修的路。
“支书,你听说过江阴的华西村吗?还有张家港的永联村?这些地方离我们都不远。他们那里把集体经济搞得有声有色,把村里人都搞富裕了,而不是只是几个人过得好。支书,我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支书并不是没有听懂陈嘉民的话,但是支书是第一次从陈嘉民嘴里听到一个新词”“公共资源”。虽然他不知道这个词语的真实含义,但是他朴素地觉得,白果树和这口古井是大伙的,是全村人的。现在陶经理用全村人的资源挣自己的钱,的确有些不妥。
陈嘉民说完了话,一直在等着支书的反应。支书起了身,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转身对他说:“嘉民啊,走,陪我走走。”
两个人走上了新修的水泥路,一直向东昌街方向走去。
就在他们快走到通往东昌街的大路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身影,背着一只挎包迎面走了过来。远远地看到他们两个人,来人就将头压得更低了,迎着他们的面,擦肩而过,却装着不认识。没有打招呼。
陈嘉民看了看支书,支书看了看陈嘉民,示意对方,认识这个人吗?支书犹豫一下:“这,好像是吉根的三儿子为民。”
“为民?”陈嘉民没见过,但听说过关于他的事。
“坐牢的那个?刑满,放回来了?”
支书转身看着巫为民的背影:“嗯,可能是。判了三年半,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巫为民的脚步匆匆,低着头,不与村里任何人打招呼,也想刻意地避开所有熟人的目光。他只想尽快地到家,躲起来。
吉根老师和师母知道今天三儿子要回来,早早地做好了饭菜,在这家里守着。
“爸,妈,我回来了。”巫为民在门外喊了一声,就想往屋里走。
师母快一步走了出来:“为民,来,把外衣脱了,扔在外面。来,跨过火盆,去去晦气。”
这才让巫为民进了屋。
屋里已经放好了洗澡水,巫为民热热地洗了一个澡,算是彻底地与过去作了了断,重新开始新生活了。
吉根老师和师母坐在桌上,看着儿子狼吞虎咽地吃着。师母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给儿子夹着菜。吉根老师抱着一杯茶,只是看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吃饱了饭的巫为民,趁着饱暖的劲,倒头就在床上睡着了。
师母确认儿子盖好了被子,就蹑手蹑脚地从房间里走出来。她对吉根老师说:“我们也吃点吧,再不吃,菜都要凉了。”
吉根老师抿了一口茶,问道:“里面睡着了吧?这几天你也不要到田里去了,在家给为民烧几天饭,让他在家好好缓缓。”
师母进里屋盛饭去了。吉根老师冲着她的后背说:“不要给我盛饭了,这几天肚子不舒服,不想吃。等我饿了再吃吧。”
为民刑满释放归来,给只有老夫妻俩在家的吉根一家带来了一丝的生机,一丝喜气。这几天师母明显精神好了许多,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果儿知道巫为民回来了,说什么也要请他们一家过来吃顿饭。吉根老师再三推脱,但经不住果儿的坚持,最后还是答应了。
那天晚上,吉根老师一家,果儿一家和巫老太,七个人,围坐在堂屋里,谁也不提不开心的事,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饭。
那天,高力山跟巫为民还喝了一点白酒。吉根老师原本也想喝上几口的,但是到了饭点上,肚子又感觉不舒服了,也就罢了。
巫老太已经完全不认识人了,坐在桌上,只知道吃饭,也不说话。果儿夹什么菜给她,就吃什么菜,也不主动到碗里去夹。师母看着巫老太,对果儿说:“完全不认识人啦?”
果儿点点头,并用眼神告诉她:“是的。”
“味口好像还不错,一顿还能吃不少呢”师母说道。
果儿笑了,边笑着,边又往巫老太碗里夹了一口菜:“比我还能吃呢,一顿能吃我和力山两个人的量。”
师母看着巫老太,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能吃就好,说明还有得活呢。本来蛮好的福气,诶,都是命啊。”
果儿怕师母的话影响到大家的心情,让力山敬大家酒,把气氛调动起来。
阿黄不认识巫为民,当他进来的时候,它从喉咙深处发出低沉的声音,想要吓走他。见果儿和高力山热情地招呼他们,知道这是客人,也就不再作声了。
它从青浦回来以后,阿黄似乎更懂事了,也不到处转悠了,也不视察自己的领地了。它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守护着果儿的女儿高流云。
巫老太虽然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但无论是清醒还是糊涂,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喜爱。果儿让她看到了人生的第三代,她被本能的母性支配着,担当起了带孩子的责任。
果儿也发现,自从孩子回来后,转移了巫老太的注意力。有时候把屎把尿蹓孩子,老太太忙得团团转,她独自发呆垂泪的时间变少了。
村里人经常看到,一个老人,一条狗坐在门口,守着一个小女孩,晒着太阳。
日子又恢复得平常又安稳,温暖又静美。
安稳的日子里也不是没有一点波澜。
这天,一大早,村里人又听到李寡妇在树林边上放声大哭,边哭还边大声地骂着:“杀千刀的啊,短命的啊,作了什么孽啊,把鸡还给我啊。”
哭声震动了半个村。由于巫树林和李寡妇守林子的棚披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村里人也不好刻意地走近,去打听,只能借着她的哭骂声,分析着原因。
可能是她养的鸡出了什么事了。
李寡妇无意中养的鸡,受到了白果农庄陶经理的青睐,打上了生态、绿色鸡的标签,身份也就涨了不少。双方签订了合同,每个月提供30只散养的土鸡。
白果农庄的生意火爆,一天一只土鸡是远远不够的。陶经理就安排人从附近的养鸡户家去收鸡,从鸡场买鸡。有李寡妇的土鸡做招牌,其它收来的鸡,也就都成了散养的土鸡。烧熟的鸡又不会说话。陶经理的这一做法,与门口坐着装百岁老人的办法是一个道理,一朝鲜,吃遍天。
李寡妇沉浸在养鸡发家的喜悦,完全没有料到,最近村前头的高速公路在养护。为了防止田鼠打洞,破坏公路的地基。养护公司拖了几卡车的黄鼠狼放养在了公路两边。黄鼠狼是活物,会跑,会找食吃。没几天就窜到了白果村,就发现了养成在度假村树林里的,李寡妇家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