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偷砖
转眼就过了春节。
元宵这天的傍晚,吉根老师端着一碗汤圆来到果儿家。
“果儿,杏儿,我家里的做了点汤圆,给你们盛了一碗,快,趁热。”
果儿应着声从房间来到了堂屋。杏儿听说有吃的,一骨碌就窜了出来,从姐姐的背后抢着就坐到了桌前。
“老师,什么馅的?”盛汤圆的碗还没有放稳,杏儿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了。
“芝麻糖的,尝尝。都是家里拌的馅。不够的话,我再给你们盛去。”吉根老师笑着回答道。
杏儿急着就想用手捞,果儿伸出手要打她就要伸进碗里的脏手。
“烫,烫!拿筷子去。这么大了,还是不成个人形。”
吉根老师端起了汤圆,送到了杏儿的手里:“端到厨房去吃,我和你姐说会儿话。”
看着杏儿进了厨房,吉根老师开了口。
“果儿,今天我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眼看着春耕就要到了,你家的一亩多田,谁种啊?”
果儿还没想到这件事,她更没有种过田。以前最多也只是跟着娘打打下手,不是劳作,更像是在玩。至于四季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娘从来没教过,她是一窍不通。吉根老师这么一问,她恍然大悟,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果儿,我想跟你商量商量。你家的田啊,我们来帮你种。我家有三个儿子,劳力多,顺带着帮你们种了。到了收成的时候,交了公粮,剩下的,我们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你说行不?”
果儿听懂了吉根老师的话。虽然话的意思是听明白了,但她却不知道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她低着头,不说话,双手弄着自己的衣角。
吉根老师见果儿不说话,知道她在权衡,一时作不了决定,就说:“果儿,这事不急,你再想想。想好了,给我个回话。那我就先走了。”
吉根老师走出堂屋的时候,冲着杏儿大声地说道:“杏儿,你先吃着,你姐姐那份,我一会儿再让家里的送来。我走啦!”
杏儿在厨房里正吃得起劲,没工夫回答,只是在嘴里嘟囔了两声:“噢,噢。”
过了今天这个元宵节,年就算是过完了,生活又回归于平常。
果儿和杏儿早早地关了门,睡在了床上。娘在的时候,姐妹俩是分床睡的。自从娘没了以后,杏儿害怕,就不管不顾地钻进了果儿的被窝。
其实果儿也害怕。她倒不是怕娘的鬼魂回来找她们,她是怕有坏人,还有村里各种鬼怪野兽的传说。
睡到后半夜的时候,突然哗啦一声巨响,引得村子里的狗子汪汪地乱叫。然后就是一段死一般的寂静。
这一声巨响,似乎就发生在果儿家的土场边上,把果儿和杏儿都惊醒了。杏儿不自觉地将身体团起来,贴在了果儿的身上。她们谁都没有说话,彼此的紧张与害怕心照不宣。果儿真切地感觉到,杏儿的身体在抖。
果儿屏着气,追逐着屋外的动静。这深更半夜的,她不敢出去看,她紧张极了,头皮像被一根绳子,或是两只大手,紧紧地勒着,发麻,生疼。
她想起了娘说的故事。村后的大青山里经常有野狼、野猪到村子里来寻食。有户人家的猪就是被狼给牵走的。
村里的媳妇说得更是神乎其神。说狼会叼着绳子,把猪牵出村子,以后再狠狠地咬死。在这个过程中,猪乖得,许是吓得,连声都不敢出。狼咬猪已经够吓人的了,狼还会牵猪,那就更加的让人毛骨悚然。这比狼外婆的故事更让人魂不守舍。果儿脑子里泛起了村里古灵精怪的故事。她紧紧地抱着妹妹,耳朵仍死死地盯着屋外。
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屋外又传来叮叮嘟嘟的声音,像有人在乱砖堆上行走,又像是在踩着什么,堆着什么;像是一个人,又像有几个人。声音有一阵没一阵地传来,急急缓缓,窸窸窣窣。果儿太紧张了,也太累了,听着听着,她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果儿打开门,眼前的一幕让她傻眼了。拆了房梁给娘做棺材的那间东厢房,两面墙倒了,大堆的砖头也不见了。
经过她家门前的人,看了一眼倒塌的厢房,再看一眼她家黑洞洞的堂屋,什么也不说,就快步走开了。果儿娘刚死,这厢房又倒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名堂?是不是有什么晦气?大家不敢言语,更不敢靠近。
就在果儿站在那儿打愣的时候,巫老太在那根樟木拐杖的搀扶下,一步一挪地走过来了。
“果儿,起来啦!来,到太太家吃早饭。”巫老太招呼着。
“太太,晚上吉根老师给的汤圆还没有吃完呢,我热热就行了。太太,一大早,你怎么来了?”果儿迎了过去,扶住了巫老太。
“昨天晚上狗叫得厉害,老吓人的。我不放心,过来看看。”巫老太说着话,用目光扫视着土场的周围,立即就发现了倒塌的厢房。
“欸哟喂,这是哪个短命鬼做的好事啊?作孽啊,缺德到家了啦!哪个啊?会扒墙挖坟啦?比日本鬼子还狠啦?”巫老太小步快挪,一下就来到东厢房的门前。
当她走近了,进一步确定,墙是被人为推倒的,砖头还被搬走了许多之后,便开始放声咒骂起来。
“大家来看看啊,看看啊,村里出土匪啰。缺了大德啰。欺负人家没爹没娘啊。连人家房子都敢拆啦,没有王法啰,天打五雷轰啊。”
巫老太瘦小的身体里发出了尖利的声音,绕过白果村,绕过胡同巷子、灰墙与黑瓦,在村里来来回回地飘荡。
漫无目标的咒骂了一会儿后,巫老太回过了神,却没有解气。
“走,果儿,跟我去村里。”巫老太一把拉起了果儿,就往村支部走去。一边走一边嘴里嘟囔个不停,见人就说:“扒墙挖坟啦,缺了大德啦。”
一路上没有一个人敢接她的话,面对地这样一位高龄老人的咒骂,大家都心生胆怯,谁接了,好像谁就是偷果儿家砖头的贼。
还没有走到村支部,巫老太就远远地看到二两半在垒猪圈。随着步子一点点地走近,巫老太敏感地发现,二两半垒猪圈用的并不是什么新砖。
再近一些,她确定,砖头上还带着过去的泥块,一看就是从旧墙上拆下来的。
巫老太松下了果儿搀扶的手,自个人凑了过去。二两半正哼着小曲,神采飞扬地砌着墙。他下意识地感觉到身后有人。一转身,看到了巫老太正伸着头看着他手里的砖,吓得往后跳了两步。
“奶奶,你怎么这么早啊,吓我一跳。怎么走路一点声音也不出,是要吓死人啊?”
二两半嘴里说着责怪的话,但语气上却显得像在卖乖。他不敢不尊敬巫老太。巫老太目前是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之一。
农村里也奇怪,男人大多死得偏早,长寿的大多是女人。虽然白果村与她年龄相仿的也有几个老太太,但论身体硬朗的,她算头一个。更重要的是,她是村里的姑娘,姓巫。不出两个圈,村里的小辈们都与她带着点儿亲戚的关系。可以说,她是村里目前活着的祖宗。
“小二子,这么勤快哪?这一早是要垒什么?”
“弄个猪圈,养头猪,再养两只鹅。”二两半接着话。
“这砖头哪里弄得,怎么这么旧啊?不像是买的啊,不会是从别人家墙上拆的吧。”
听着巫老太的话中有话,二两半做贼心虚,嘴巴张了几下,竟然没有发出声音来。
从二两半的神情中,巫老太基本可以肯定,这砖是他从果儿家厢房里偷来的。没等二两半回话,巫老太的拐杖就挥了过来。
二两半丢下瓦刀,跳着就跑开了。
“你个不成器的东西!啊,你老子在的时候,也不敢扒墙挖坟。你能耐啊,你小日本鬼子投胎啊,这断子绝孙的事也能干得出来?别跑,你站着,我今天就要代你死了的老子教训教训你。你个不成器的东西。”
巫老太跌跌撞撞地往前冲着,想追上二两半,好给他结结实实地来个两拐棍。由于脚小,话说得急,步子也跟着有点乱。她一边追,一边连着声地咳嗽,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二两半娘听到吵骂声,匆匆地赶了出来。正看到巫老太咳着嗽要跌倒的样子。她急忙紧了几步,扶住了巫老太,顺手就接过了她举在半空中的拐杖。
“孃孃,不要跟这个小畜生见气。有什么话慢慢讲,不要急坏了身子,一会儿我代你收拾他。”
有了二两半娘的搀扶,巫老太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对于为什么巫老太要打二两半,做娘的哪有心里不明白的,只是因为是自己的孩子,话不好说。
“昨天他说要去弄点砖头,我还以为他要去买。谁想到,他去拆了来娣家的房子。作孽啊,这一大早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人开口,丢人现眼啊,我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冤家啊。”
巫老太的气正在脑门上淤积着,远还没有消,她盯着二两半跑的方向,发着火:“你个小畜生,你等着,我打不了你,有人能收拾你,你等着,等着。”
她转头看着二两半娘,狠狠地夺过自己的拐杖:“什么种,长什么苗。有什么娘,养什么逆子。你养了这么个不成器的狼崽子,莫得教养,丢巫家祖宗的脸。”
巫老太的话重重地甩在了二两半娘的脸上,她也只好生生地接着,竟不敢回一句嘴。儿女不成人,娘老子跟着受骂,这是农村普遍的现象。谁叫她命苦,丈夫死得早,孩子有娘生,没爹教呢。
二两半娘还想替儿子打打圆场,解释解释,但巫老太气呼呼甩开了她,继续往村支部走去。
果儿对瞬间发生的事情几乎没有反应得过来,她呆呆地站在边上看着。见巫老太又走了,她紧赶着追了上来,扶住了她。
二两半远远地望着巫老太挪着小脚,一步步地走远了,他一时竟没了回家的勇气。于是,坐在白果树底下,发起了呆。远远地看过去,他的身影比长墙下坐着的那些老人还要颓废,还要沮丧,还要落魄。
村支部的办公室里,只有三张长条桌,桌面的木板磨损得厉害,坑坑洼洼;收缩得也厉害,露出了宽窄不一缝隙。宽的地方,能插进一支铅笔,或是一根指头。栋梁支书的桌子在中间,前面是村长巫永胜,后面是村会计巫百顺。这里虽然简陋,却是白果村的首脑机关。村里人平时没事,各忙各的,也不会来找干部。但凡来这里的村民,八成没有什么好事。不是闹纠纷,就是讨说法,或是倒苦水,这里更像古时候断案的小衙门。
小小的白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大事小情讲个合法合理合情。合法的事情,如果不合情理,在村子里也是说不过去的。像栋梁支书和村长巫永胜这些干部们,也只是农民。只不过,他们或是长辈,或是多认了几个字,或是生活中觉悟高了一些。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时候就是将村里人的情绪,给抹平了;道理,给捋顺了。千万不要小看了村支部的这三张桌子,往小了说,他牵动着村里几百口人的吃喝拉撒;往大了说,关系着上百个家庭的幸福与否,牵扯着一方社会的安全稳定。中国有几万个这样的村子,就构成了社会稳定的底子。
不巧,栋梁见支书不在。巫老太就直接坐在了中间的椅子上。
她叫果儿搬张凳子来,坐在自己的面前。
酝酿了几分钟,巫老太调节了心情,转换了情结,说道:“果儿啊,你也看到了,家里没个男人,还真是不行啊!”
果儿被巫老太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得有点懵。她瞪着眼睛,看着巫老太,眼里流出不解与疑惑的神情。
“我是说啊,这家里啊,得有个大人,有个男人,才不会被欺负。你看,你爹妈在的时候,谁敢扒你家的墙啊。果儿啊,过了年,你也二十了吧?我在你这个年纪,都已经做妈了。”果儿似乎听出了巫老太的意思,感觉有点害羞,低下了头。
“我啊,这几天一直在思摸着,你妈她为什么在你订了婚以后,突然就寻了短见。她是不放心你们姐妹俩。给你订了婚,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吧。你年龄现在也不小了,太太想帮你作主,早点把婚结了吧。啊?”
果儿知道巫老太是好意,眼下,可能也只有这条路才能让他们姐妹俩活下去。果儿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她伏在巫老太的腿上,听着,一直不说话。
巫老太继续说着:“按老礼儿啊,你妈才走,还在守孝的日子里,不能办大事。可是,我老太婆不封建,现在是新社会,新事得新办。过了清明,去坟上,跟你妈说一声,先把孝给脱了,再把喜事这么一办。她呀,在下面也就放心了。”
果儿还是没有说话,她静静地听着,眼泪已经关不住了,不断地往外涌。流过了垫在腮下的手背,打湿了巫老太的裤子。
巫老太感觉到了,她用手帕擦了擦果儿的脸:“说着话呢,怎么又哭上了。孩子,不哭了,不哭了,咱们说着高兴的事呢,不哭啊,不哭。”
谁知说着说着,巫老太自己的眼眶也湿了。
说话的工夫,栋梁支书回来了。见巫老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顺手拎了张凳子就坐在了旁边。
巫老太想站起来让座,支书没让,他笑着说:“孃孃,你坐着,别动。这位置就该你坐。”
巫老太被逗乐了:“支书啊,我这是占了你干部的位置啰。老太婆一辈子没做过官,今天正好也过过官瘾。”
支书见巫老太客气,赶紧起身给她倒水。见支书倒水,巫老太也不推让,嘱咐道:“倒点白开水就行了,喝不了茶,晚上睡不着。”
巫老太见支书坐定了,就将二两半偷果儿家砖头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老人其实并没有亲眼看到二两半偷砖头,但她坚信她的眼睛,坚信她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就凭着自己的想象,将过程添油加醋点描述了一遍。
支书听着巫老太的投诉,越听是越生气,越听越觉得丢人,手往桌子上重重地一拍,差点把巫老太喝的水给震倒了。
“孃孃,这事我管。乡里乡亲,怎么做得出这种事来。这个风气不能长,这事必须得有个说法。孃孃,放心,我一定给你个交代。”话说出口,栋梁支书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对象。
他又侧了过来,对果儿说:“丫头,放心,村里一定给你个说法。”
果儿还是低着的头,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她不知道说法是什么。她还浸染在巫老太刚才说的事情之中,她在为自己和杏儿未来的生计迷茫着。
巫老太又想起了什么:“栋梁哪,”她这次直呼其名了。
“果儿家的一亩多田啊,吉根想帮着种。我想啊,村里得作个见证。将来种了,分多分少,得有个说道。他们姐妹现在还小,等到大点了,田什么时候还,也要有个点,有个卯,是吧?”
“这个事,我来找吉根说道说道。吉根是个老实人,可能也是看俩孩子可怜,想帮帮忙吧。这事儿村里给作个见证,双方做个‘纸’。”
栋梁支书嘴里说的“纸”其实就是一份协议。双方约定好内容,签个名字,按上手印,村里作个见证。
在农村乡下,经村里见证的事,肯定是大事,不仅关系到利益,更关乎人品。一旦立了字据,就不能改变,哪怕人死了,这事都不会烂。城里人叫契约,乡下人叫算话。丁是丁,卯是卯,说出口的话,泼出去的水。多少年来,白果村人的纯朴就在这里,吐口唾沫在地上,就是一颗钉子,拔都拔不出来。
在来村支部的路上,果儿扶着巫老太,将吉根老师的想法说给了她听。其实,巫老太今天一早来找果儿,是想跟果儿商量结婚的事情。没想到,遇到了厢房砖头被偷的事情,于是,还顺带着破了个案。
这天上午,巫老太忙碌又充实。二两半偷砖的事,在他的心里还没有过去。她想,这个搅屎棍,差点把她想说的正事给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