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嫁东宫,娇软太子妃是细作 > 第112章元宵灯会

第112章元宵灯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程婵衣端坐在桌案后,垂眸专心盯着面前的瓷碟。

    在萧凌的目光第三次有意无意落在程婵衣身上的时候,虞曜脸色微变,大家都是男人,他怎会不知太子的意思。

    虞曜打趣道:“殿下觉得程婵衣这人如何?”语气轻挑,像审视一件可有可无的物品一般。

    偌大的堂厅霎时静可闻针。

    程婵衣浓密的眼睫轻颤,侧头瞪了眼虞曜。心想虞曜是不是有病,为何要问太子这个问题。

    默了两息,只听主位上的少年悠悠道:“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璟兄的妹妹,甚美……只是这世间女子貌美的不在少数,重要的是内外兼修。”

    程婵衣一面庆幸萧凌没在虞曜面前唤她‘婵衣’,一面又觉得他对女子颇为挑剔,既要女子漂亮,又要女子贤良淑德,满腹经纶。

    虞曜拔声朝程婵衣调侃:“听见了吧?内外兼修,没事儿别往马场跑,多看看书,你不是我大哥的童养媳嘛,多往我大哥的喜好上靠,免得日后被嫌弃。”

    萧凌听见‘童养媳’三个字,笑容立马僵硬在脸上。

    “前日我从书上看到一句话,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虞二哥哥见多识广,应当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否教教妹妹?”程婵衣假笑道。

    虞曜一时噎住,这死丫头嘴巴倒还伶俐,冷声道:“也不知你是从哪儿学来的那些弯弯绕绕,半点高门贵女的风范都没有。”

    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门贵女,程婵衣懒得与虞曜争吵,起身离开堂厅。

    不一会儿,虞夫人带着虞璟和虞姎来堂厅。

    虞夫人特地将虞璟和虞姎的座位调了一下,让虞姎坐到萧凌旁边。

    她今日华裙钗环的打扮与寻常十分不同,萧凌在好奇心驱使下多看了两眼。

    侍婢们端着菜肴鱼贯而入,程婵衣在外面待够了时间,才跟着侍婢们进堂厅落座。

    这顿饭程婵衣吃得索然无味,努力降低存在感。

    谈话间,虞夫人一直在言语暗示太子殿下给虞曜谋个好差事,还说虞姎今年十五,也到了该相看人家的年纪。

    说到这儿,虞夫人叹道:“北庭疾苦,姎姎一个女儿身如何能常年待在北庭呢,我就盼着姎姎能在长安嫁个知根知底的好儿郎。”

    就连程婵衣这个外人都能听出虞夫人的意思,更何况今日虞姎还精心打扮过,萧凌就更不难猜了。

    萧凌垂下眸,明黄色暗云纹衣袖下骨节分明的大手摩挲着酒杯纹路,轻笑一声:“这还不简单,长安适龄的世家公子不在少数,前阵子荣阳侯夫人还在替世子相看京中贵女,荣阳侯世子才高八斗,性格内敛,与姎姎正好相配。”

    此话一出,满堂寂静。

    程婵衣错愕抬头望向萧凌,姎姎不是说皇后有意撮合他们嘛,他为何明知虞夫人用意,还把姎姎往外推。

    好在虞夫人阅历丰富,表面还算平静,“荣阳侯世子是挺好,不过姎姎这孩子调皮,还是得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能压制住她。”

    既然许皇后有意撮合,虞夫人可不会因为太子的三言两语退缩。

    “孤觉得姎姎虽活泼好动,但心地善良,去北庭亦是姎姎自己的选择,若嫁人就为了压制天性,孤想姎姎也不会愿意。”萧凌道。

    有道理!虞姎点头表示认同,她可不想嫁人后,光守着后宅规矩过日子。

    用过午膳,萧凌便赶回明德殿处理政务。

    看着朱缨华盖的马车渐行渐远,虞曜拉住虞姎走在最后面,低声询问:“三妹,你到底什么意思?”

    虞姎不解:“什么呀?”

    “你难道不想嫁给太子吗,他堂厅里说的话,明摆着就是在拒绝与虞家结亲,你还点头认同!”虞曜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可太子说得确实没错呀,难道非得找个压制我的人才行?我不喜欢被人束缚!”

    虞姎懒得与虞曜讨论这些,扭头要去马场找程婵衣,又被虞曜拉住。

    “二哥,你干嘛!”虞姎不耐烦了。

    “你可防着点那姓程的丫头吧!别被人抢了郎婿都不知道!”

    “干嘛防着婵衣?而且…我哪儿来的郎婿?”虞姎茫然看着虞曜,她和太子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虞曜撇了撇嘴,无奈道,“行了,缺心眼不怪你,怪爹娘没把你生好,去玩儿吧。”

    虞姎听到虞曜说她缺心眼,立马炸毛逮着人揍,在院子里打打闹闹。

    ……

    隔了几日,是元宵佳节。

    长安有灯会。

    程婵衣随虞家人赶往南河灯会。

    迎着人潮,少女兴奋的不行,凉风袭过,掠起她鬓边青丝,翠衣雪肤的少女,婷婷袅袅在那儿一站,当真稚弱柔娆,颜若朝华。

    就这么不到一会儿功夫,已有几位经过的华服少年瞥眼偷看了。

    虞璟察觉到他们的视线,颇为严厉地睨了回去,那群少年加快脚步离开。

    “婵衣,河边人多,你莫乱跑。”

    程婵衣浅笑点头。

    河边街道宽阔敞透,最窄处也有三丈宽,两旁五步一盏,十步一树。生意兴隆,人户无数。

    程婵衣沿着街道走,再转身时,目光寻了许久,才看到人潮中,虞夫人拉着虞姎进了一家首饰铺子,虞曜和虞璟不知所踪,大概是见了什么新奇玩意儿,结伴去玩了吧。

    她眼神黯然一瞬,独自去买河灯。

    摊贩卖的河灯,大都是荷花造型,荷花用竹片编成,再裹上粉色外衣,也有造型各异,稍贵一些的。

    程婵衣最后挑了一个荷花造型的河灯,提着往南桥下走。

    河面星火点缀,耳畔尽是祈福之语。

    “阿娘,我想吃这个”

    街边,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一手指着冰糖葫芦,一手摇晃牵着他的大手撒娇。

    “糖吃多了,牙齿会烂掉。”

    妇人嘴里说着危害,手里已经在掏钱了,“老板,来一根吧。”

    妇人接过小贩递来的糖葫芦,弯腰对小女孩儿商量道:“今日就吃两颗,剩下的明日再吃好不好?”

    小女孩儿欣喜答应,其实她知道,就算她不小心全部吃完,阿娘也不会骂她的。

    程婵衣默默看着这对母女,心下感慨不已,迷迷糊糊地顺着人流走到一处人群密集的地方。

    河边上灯火绚烂,孩童们嬉闹奔跑。

    沿着河岸伫立着一根根竹竿,竹竿之间还系着麻绳,每根麻绳上都系着需要花钱才能挂上的木牌,木牌上是百姓们各式各样的愿望。

    据说庙会祭祀结束后,水神就会来收愿望,心诚的愿望都会被满足。

    程婵衣心想水神真是闲的蛋疼,但还是乖乖去买了块牌子,一个愿望才十文钱,心里不禁感慨水神可真是廉价劳动力。

    程婵衣拿着牌子,转头看一眼身后,从南到北,挂满地许愿牌变成了一面许愿墙,压根看不见尽头。

    她只好游魂似的沿着河岸,一边阅览许愿牌,一边找个称心的空位挂木牌。

    愿望墙有正反两面,程婵衣这面靠河,人比较多,对面倒是清净得很。

    竹竿紧密相连,根本找不到可以绕过的缝隙,她就这么一直朝南走着,越走人越发少,绳子上的许愿牌也挂不满了,时不时会漏出几只许愿牌子的空隙。

    程婵衣刚想挂上自己的牌子时,突然察觉,许愿墙对面,有个人也在看牌子。

    那人比她高很多,许愿牌的空隙刚好露出那人一双浓密剑眉,程婵衣心不在焉,即使觉得眼熟也并没有多想,手里仍旧忙活着挂牌子。

    直到对面那双乌黑凤眸凑近一些,明明白白的呈现在程婵衣眼前。

    程婵衣错愕,愣在原地。

    她认出来了,对面是萧凌。

    元宵灯会本是平民的活动,堂堂太子金尊玉贵,怎会出现在这儿呢?

    且从刚才到现在,隔着许愿墙,萧凌就一直这么与她隔着墙,无声相伴。

    “!”

    思及此,程婵衣又猛然惊醒,那她刚刚失魂落魄地样子岂不是都被萧凌看见了?

    程婵衣耳朵有点发烫,好在这时候她的牌子已经挂好,有一群拿着糖葫芦的孩子呼啸着路过,她借机挪开几步,不再去看许愿墙,假装没看见萧凌。

    当然她的余光还是在看的,这一方许愿墙的缝隙已经足够她拼凑出完整的太子殿下——

    一袭烟墨色锦袍,玉树临风,就隔着一面许愿墙,跟她以相同的速度朝南走。

    不多时,程婵衣察觉再往南不远,就到了许愿墙地尽头。

    程婵衣停下了脚步,心里在计划如何巧妙地假装被烟花吸引了注意力,从而转身往西边的桥上走,拒绝跟萧凌相会。

    然而,她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隔着许愿墙听见萧凌道:“今日难得与程姑娘相遇,程姑娘不正面打个招呼?”

    程婵衣朝萧凌的方向瞥一眼,发现萧凌已经用一只手将许愿绳下拉,露出上半张俊美无俦的面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