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困咩咩自己看的 > 第51章 51-55

第51章 51-5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气氛有一种奇异的微妙。

    众人也不知是不是感觉出什么来,目光在沈芷衣与姜雪宁之间逡巡, 可能是觉得乐阳长公主对姜雪宁也太好了些。

    那名叫郑保的太监已谢恩退下。

    姜雪宁心里面一桩大事卸下, 虽然还不知道后续如何,可原本紧绷着的身体总算是放松下去几分。

    若用上一世尤芳吟的话来讲, 她这叫什么呢?

    想起来, 该叫“戏精”吧。

    旁的不行,演戏装可怜的本事她是一流。

    可想想其实也没那么差。

    她固然是利用了沈芷衣, 才达成了目的,可另一种意义上讲, 也算是为沈芷衣结下了一桩善缘吧?

    算不得作恶,算不得作恶。

    姜雪宁心里告诫了自己几句, 便道一声:“我们走吧。”

    沈芷衣自无二话。

    她回鸣凤宫虽然不与这帮伴读一个方向, 可竟是拉着姜雪宁的手,一路陪她走回了仰止斋,还进去厅中坐着与她们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离开。

    萧姝在整个过程中都显得有些沉默。

    沈芷衣走时, 她看了好几眼, 似乎有话想说。但看了看厅中坐着的其他人,又没有说出口。

    直到见沈芷衣起身离开, 她才默不作声地跟了上去。

    姜雪宁转头看见,便猜她是有话要单独对沈芷衣说, 或许与今日、与慈宁宫和萧太后有些关系。

    但谁也不好追上去听。

    萧姝刚一离开, 厅内便奇异地安静了下来, 众人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过去好一会儿,方妙才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吐出一路回来便提着的那口气来,悠悠叹道:“刚进宫来就撞见这种事,可差点没把我给吓死。”

    其余众人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都道:“也不知那玉如意有什么不对……”

    姜雪宁自然知道玉如意有什么猫腻,此刻只闭口不言。

    毕竟她当时站在下面,不该知道。

    姚蓉蓉则是一脸害怕,只是她与旁人不同,在害怕之余还有几分掩不住的好奇,犹豫再三,竟是压低了声音,怯生生地开口道:“方才皇后娘娘捡起那块碎玉时,正好在我旁边,我、我有瞥见两字。只是,只是,‘义童’是什么意思呀?”

    “义童?!”

    正不住皱着眉头掐着手指给自己算吉凶的方妙,听见这两字手都抖了一下,竟不由自主地惊呼了一声,近乎用一种惊恐的眼神望着姚蓉蓉,连声音都有些扭曲了。

    “你竟然看见了这两字?”

    姚蓉蓉彻底被方妙这反应吓住了:“看、看见了……”

    年纪最小也不谙世事的周宝樱最是一头雾水:“这两个字怎么了?”

    初冬的午后,天上的日头为阴霾的云层遮蔽,白塔寺的碑林边缘已是落叶满地,枯瘦的树枝在冷风里轻颤。

    潮音亭内高悬着一口黄铜大钟。

    旁边是一座矮矮的石台,台上置一琴桌,一茶案,另有一只莲花香炉搁在角落,里面端端摆着的一枚香篆才燃了小半。

    然而下一刻便被人含怒扫落,倒塌下去!

    “哐当当!”

    莲花香炉摔在下方台阶上,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往下跳跃,炉中惨白的香灰大半倾撒出来,偶尔缀在几片躺在地上的枯叶之上,竟是触目惊心。

    剑书眼皮止不住地跳,将脑袋压下来,竟有些不敢抬头看。

    只听得往日那道温然宽厚的声音已如冰冷凝。

    是谢危盛怒之下反倒变得无比平静的一句问:“谁让做的?”

    剑书道:“属下得知消息的时候令已经下了,问他们时,只说是金陵那边来的消息,且言语之间对属下颇为不耐,倒像是有些防备。属下佯装离开后在那边蹲了有半个时辰,看见一顶轿子从乐安坊的方向来,下了一人,五十多岁年纪,形容枯瘦,留一撮山羊胡,穿一身灰衣,如果属下没有看错的话,很像是教首身边的公仪先生。”

    不在宫中,不谋公干时,谢危习惯穿白。

    浑无矫饰的白衣。

    这让他看起来更与世间纷扰无关,不沾红尘俗世半点因果。同样一身白衣,穿在旁人身上或许就是贩夫走卒,穿在他身上却始终有一种难掩的高旷。

    只是此刻这高旷中亦不免生出几分酷烈。

    他又问:“定非那边呢?”

    剑书垂下眼帘,声音低了些:“得知此事后,刀琴特命人去仔细检阅了定非公子最近一个月来送到京城的密信,并无一句提到今日之事。”

    谢危便笑一声:“我心不改,焉知人心亦如是?”

    剑书一时没听明白这话,想说在金陵时定非公子对先生言听计从,便是先生上京之后,亦时不时密信通报教中的消息,在教中明显是站在先生这边的。

    可才刚要开口,自己方才说的话便从脑海里过了一遍。

    公仪丞向来在教首身边,甚少离开金陵。

    如何他人都已经到了京城,同在金陵的定非公子还浑然不觉,未给他们半点消息?

    想到这里,剑书心中已是凛然:“先生的意思是……”

    谢危那雪白的袖袍上沾了几点香灰,抬了手指轻轻一抚,非但没有擦去,反而使这点点香灰化开,染污得更多。

    平日清远的眉眼,暗藏凛冽。

    他唇线拉直,神情间竟显出隐隐摄人的危险,只叫人看了胆寒:“公仪丞既然来了,便是奉了教首之命。这是嫌我久无动静,防着我呢。”

    剑书想起教中那复杂的情况,也不由皱了眉:“先生在宫中一番经营,都尚未动手。如今公仪先生一来却发号施令,浑然枉顾您先前的安排,还胆大包天,贸然以如意刻字兴风作浪,他们失败了倒不要紧,若因此牵连到先生的身上……”

    毕竟涉事之人全都是先生在宫中的耳目。

    这完全是将先生置于险境!

    谢危沉默,只抬眼看向前方那一片碑林。

    落叶铺了满地。

    碑林中每一块碑都是六尺高,一尺宽,与寻常的石碑十分迥异,上面刻着的也不是什么佛家偈语,而是一个又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

    更往后索性连名字都没有刻。

    只有一块块空白的石碑立在漫山的萧瑟之中。

    “如今的朝局如弦在箭,一触即发。牵连了我倒不要紧,只恐此事为有心人利用,害到别的无辜之人身上。”他缓缓地闭了闭眼,想起教中人事,再睁开时,沉黑若寒潭的眸底已是一片肃杀的寂然,甚至透出一分阴鸷,“毁我谋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剑书早看教中那帮人不顺眼了,这时开口便想说什么。

    只是眼角余光一晃,已瞥见后山上来了人。

    是名身披袈裟、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于是才要出口的话便吞了回去。

    那老和尚便是白塔寺的住持方丈,法号忘尘,向佛之人都尊称一声“忘尘大师”,今日谢危约了他讲经论道。

    他自远处走来,到得潮音亭前时,已看见了阶前狼藉的香灰。

    脚步便一停。

    谢危人立亭上,先前分明肃杀与冷沉,转过身来时却已不见,唇角略略一弯已和煦似春风拂面,青山远淡,只道:“适才剑书莽撞,打翻了香炉,还望大师勿怪。”

    剑书:“……”

    忘尘大师合十为礼,只宽厚道:“阿弥陀佛,无妨的。”

    仰止斋中,稍微有些心思的人一听就知道,方妙既然对姚蓉蓉说出的这两个字有如此大的反应,必然是知道点什么的。

    于是都追问起来。

    方妙便道:“听见‘义童’二字,你们什么都想不起来吗?”

    众人有些迷惑。

    姜雪宁则不做声。

    还是陈淑仪反应快,眼皮一跳,忽然道:“你指的,莫非是……义童冢?!”

    此言一出顿时有人“啊”了一声,显然也是想起来了一点。

    只是此事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了,她们中大多数人也不过对此有所耳闻,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发生过点什么事罢了,却不清楚当年具体是什么情况。

    周宝樱就更为懵懂了,连问:“什么,什么事呀?”

    方妙看了陈淑仪一眼,才道:“是二十年前平南王逆党联合天教乱党犯上谋反的时候……”

    平南王本是先皇的兄弟,十分骁勇善战,在朝中颇受拥戴。

    可架不住先皇娶了萧太后。

    萧太后的兄长便是定国公萧远,背后是整个萧氏一族,且彼时萧远还娶了隔壁勇毅侯的姐姐,也就是燕临的姑母为妻,大乾朝两大最显赫的家族便由姻亲与先皇连为一体,共同支持先皇,先皇岂有失败之理?

    所以最终皇位更迭,是先皇取胜。

    他登基后便将平南王远派去了封地。

    孰料平南王并不甘心,暗中养兵,竟与在百姓间流传甚广、吸引了许多信众的天教勾结,势力越发壮大。

    二十年前便与那天教教首一道,挥兵北上,直取京城。

    重兵围了整座皇宫。

    先皇彼时正在上林苑行猎,倒因此避过一劫,被上林苑精兵护着一路向北远逃。

    然而当时还是皇后的萧太后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沈琅却还留在宫中。

    “说来这事也奇,平南王的精兵与天教的乱党杀进宫来,却没见着太后娘娘与圣上的踪迹,所以怀疑是宫中有密道,让他们逃窜出宫了。”方妙说到这里时,声音顿了顿,神情间已浮现一丝隐隐的恐惧,“但叛军已然围城,太后娘娘与圣上若此时从宫中逃出,必要经过各处城门才能出城,是以立刻派重兵把守城门,一个人也不放出。平南王对先皇恨之入骨,不找到太子殿下不肯罢休,便派人在京中挨家挨户地搜,凡家中有四岁以上、十二岁以下或高过三尺的男童,全都抓了起来……”

    众人听到这里简直不寒而栗。

    姜雪宁已觉得有些反胃。

    方妙的声音有些艰涩,然而冥冥中却有一股力量推着她往下讲,仿佛这件事该当让许多人知道一般:“当时京中已经有许多百姓风闻战祸提前逃出,可京中依然有不少户人家,所以抓起来的男童足足有三百多人。太子殿下当年大约八岁,平南王抓了宫中曾伺候过殿下的宫人来辨认,三百余男童中却无一个是太子。平南王于是大怒。京中已围成铁桶,他不信人还能插翅飞了,便传令全城,若有人藏匿了太子,最好早早交出,否则便将那抓起来的三百余男童尽数屠戮。”

    周宝樱以前该是从未听说过此事,一双眼睛已经瞪圆了,轻声追问道:“后、后来呢?”

    方妙脸色有些发白,只道:“后来定国公与勇毅侯援兵急退叛军,重新打开紧闭的城门入京时,只看见一片尸首堆积成山,全叠在宫门口。下了三天的大雪盖上把人都冻到了一起,血凝成坚冰,拿了铁钎都凿不动,凿一块下来兴许还连着人的皮肉,便不敢再动。等雪化成了水,人都烂了……”

    “呕!”

    先前一直在旁听着没说话的姚惜终于忍不住,捂着自己的嘴从屋内奔了出去。

    其他人的面色也都十分难看。

    方妙自己胃里其实也一片翻涌,想起今日慈宁宫里的场面来,越发战战兢兢:“再后来,这三百余孩童都被先皇下旨厚葬,立碑于白塔寺,乃是为救太子而死的‘义童’,于是白塔寺碑林又称作‘义童冢’。听说当时定国公府年仅七岁的小世子也在其中……”

    算起来,那该是萧姝兄长。

    只是论出身比如今的萧姝还不知高出多少:毕竟定非世子除了是萧氏之子外,其生母还是勇毅侯燕牧的姐姐,乃是前所未有,由两大世族共同孕育的血脉。

    清远伯府虽然没落,可这一桩尤月也是有所听闻的,难免出来显摆:“说起来,当年的燕夫人丧子后伤心欲绝,当年便与定国公和离,回了勇毅侯府,不久病逝。燕氏与萧氏似乎也是这件事后,才没有往来的。”

    姚蓉蓉顿时“啊”了一声。

    她十分惊讶的模样:“那这么说,萧大姑娘竟是继室所出?”

    “砰!”

    她话音刚落,厅前那扇半掩着的门被人一把推开,撞到墙上,震得一声巨响,吓得所有人回头看去。

    竟是萧姝立在门口。

    面上是前所未有的疾言厉色,只寒声道:“都在胡说什么!”

    ※※※※※※※※※※※※※※※※※※※※

    大家关起门来说话,连宫女都遣走了, 姚蓉蓉哪里想到不过是想到这里忽然提了一嘴, 就正好被去而复返的萧姝听见,一时又慌又乱, 面红耳赤。

    甭管萧姝是不是继室所出, 都是她招惹不起的。

    人立刻就从座中站起身来,畏畏缩缩地低下头来道歉:“我等并非有意的……”

    萧姝冷笑:“我母亲虽是继室, 却也由父亲明媒正娶进门,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这皇宫禁内, 你们倒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知道点不清不楚的事便什么都敢议论, 怕是嫌一颗脑袋在脖子上好端端地长了太久, 活腻味了吧?”

    众人面色顿时微变。

    姜雪宁冷眼旁观。

    萧姝只道:“须知你们今日之所言,若被我揭发,一个也落不着好果子吃。明日要学《诗经》还要跟着谢先生学琴, 有这作死的功夫, 何不去温温书、练练琴?也省得明日奉宸殿里先生问起来丢脸!”

    众人想起今日慈宁宫里那一番情状,都还心有余悸。

    先前聊起来那是讲的人入迷, 听的人也入迷,没反应过来。这会儿被萧姝拿话一点, 全都吓出一身冷汗, 更不用说见她眉目冷凝没有半点笑意, 也恐得罪了她, 真被告到太后或者宫里去, 所以全都唯唯诺诺地应是。

    姜雪宁自然没什么话说。

    众人作鸟兽散,她便也跟着离开。

    内务府进献玉如意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发展,仰止斋这里是半点也不知,只是隐约听见外面有些打杀的动静。

    到得晚间大家坐在一起用饭,也是谁都不敢多言一句。

    气氛尴尬而微妙。

    唯有萧姝气定神闲跟个没事儿人似的,用过饭还去沏了茶问旁人要不要来一起喝。

    只是这当口谁敢?

    也就素日与她交好的陈淑仪、姚惜二人,并着一个只爱吃少根筋的周宝樱,留下来与她一道用茶。

    姜雪宁自然是离开的那个。

    回了房中后,她便在书案前点上了一盏灯,取出一卷《诗经》来,想为明日上学提前做些准备。毕竟上一世她学业方面惨不忍睹,这一世却要老老实实在谢危眼皮子底下待半年,想糊弄过去只怕没那么容易。

    可想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书就放在眼前,被旁边的灯盏明晃晃地照着,然而每个字落在书上都跟满地爬的蚂蚁似的,搅得她心烦意乱,竟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一时想到勇毅侯府遭难的事,一时又想到玉如意背后那大逆不道的谶语,末了又是方妙说的那三百义童冢的种种……

    全在脑海里面交错闪动。

    姜雪宁只觉得头疼欲裂,把书扔了躺到床榻上想睡,可又睡不着,睁着眼睛愣是熬到了半夜,也不知什么时辰才睡过去。

    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里面竟是一片血,一片雪,刀剑落下,三百个孩童惊恐绝望的哭声与惨嚎,响在纷飞飘扬的大雪里,掺进凄冷呜咽的北风中,传得很远很远……

    她一晃神再看,谢危立那片尸山上注视着她。

    次日起来,姜雪宁眼下青黑一片。

    端水进来伺候她梳洗的宫女都吓了一跳。

    她却默不作声,对着妆镜,蘸了脂粉,一点一点仔细地把眼周的憔悴都遮了,待从屋内走出去时,又是容光焕发,叫人看不出破绽。

    今日是正式上学,上午是两堂课。

    卯正到辰正是第一堂,一共一个时辰,跟着翰林院侍讲赵彦宏学《诗经》;辰正二刻到巳正二刻是第二堂,也是一个时辰,跟着太子少师谢危学琴。

    所以早上先来的是赵彦宏。

    这位先生也是四五十岁的高龄了,在翰林院中算是治学那一派,与朝堂政局并不如何深入,可却是学了一身趋炎附势的好本事。

    姜雪宁早知他与其他两位先生一般看不起女子。

    可今日真正跟着他读了一回书才知道:原来就算连看不起女子,也是要分等级的。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第一课学的便是《国风·周南》里的名篇《关雎》,要求熟读成诵,可赵彦宏光是教她们读,说这首诗大体是围绕什么而写,却偏不给众人解释具体每一句诗是什么意思——

    死记硬背。

    众人虽然都是遴选上来的伴读,可也不是每个人这方面的学识都十分优秀,也有参差不齐的地方。所以姜雪宁斗胆问了“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里那个“芼”字是什么意思。

    岂料赵彦宏脸色一变,竟责斥她:“昨日开学讲演时便交代过了要回去温书,如今学堂上岂是你能随便问的?这都不知道读什么书!”

    姜雪宁一口气梗住上不去下不来。

    心里只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本宫若什么都知道便先砍了你的狗头还他妈要你作甚!

    只是尊师重道,毕竟是压在头上的一道梁。

    她最终什么都没说坐了下来。

    若仅仅是这般倒也罢了,毕竟或许这狗屁的赵彦宏就是这德性,对谁都这样。

    可谁想到在抽人背诵诗文的时候,他叫了萧姝起来,听她背诵完之后,大加赞叹,竟殷勤地主动问道:“这最后一小节里‘左右芼之’一句里的‘芼’字,向来比较生僻,但若想理解它的意思,只需与前面的连起来想……”

    萧姝冷淡道:“先生,我知道。”

    赵彦宏愣了一愣,有些尴尬,下一刻便遮掩了过去,道:“哦,哦,知道便好,知道便好。不愧是萧氏贵女,学识实在过人,有你为长公主殿下伴读,老朽便可放心了。”

    众人都觉一言难尽。

    坐在前排正中的沈芷衣更是皱起了眉头。

    姜雪宁朝前面看了一眼便知道,这赵彦宏迂腐酸儒一个,只怕用不着她去打小报告,也在沈芷衣那边挂上名了,只是不知沈芷衣是不是能忍他。

    课还没讲到辰正,赵彦宏便停了下来,坐到一旁喝茶去了,只叫她们自己看书。等旁边的铜漏报过时,他便摆好架势受了大家行的礼,把案上的书一卷,大摇大摆地出去了。

    谢危来时跟他撞个正着。

    赵彦宏吃了一惊:“谢大人辰正二刻的课,怎这般早就来了?”

    谢危今日心情颇坏,外头风大,所以披了件天青的鹤氅,斜抱着一张装在玄黑琴囊里的琴,在奉宸殿的台阶下站定,听赵彦宏这般说,眉头便暗自一皱。

    只是这般细微的神情也不易被人察觉。

    他淡声笑道:“初次讲学教琴,不敢懈怠,为防万一,多作准备,所以来得早些。”

    “原来如此。”赵彦宏实觉得他小题大做,连特意编的那本书都没什么必要,可谢危毕竟是官高一级压死人,远不是他们这样的闲职能比,所以只道,“谢先生果然一丝不苟,老朽惭愧。如此便不误您时辰了。”

    他拱手拜别。

    谢危抱着琴不好还礼,只向着他略一欠身。

    这时两人一个从台阶上下来,一个从台阶下上去。

    姜雪宁坐的位置本就靠近殿门,几乎将这一番对话听了个正着,原本因为上一堂课结束才放松下来的身体,顿时又僵硬起来。

    随即一道阴影落在了她书案上。

    是谢危款步从殿外走进来,从她书案旁边经过。

    她不敢转头。

    直到瞥见一角深青的衣袂从身边划过了,她才悄悄抬起头来,朝上方看去。

    谢危走到殿上站定,也不说话,只低眉垂眼将那先前抱着的那张琴搁在琴桌上,去了琴囊后,信手抚动琴弦,试过了音,才缓缓放下手掌,略略压住琴弦,抹去了那弦颤的尾音。

    那试音的两声,浑如山泉击石,又仿佛涧底风涌,听了竟叫人心神为之一轻。

    抚琴的人如何先说不说,琴定是极好的琴。

    姜雪宁定睛打量那琴,只见得琴身暗红近黑,漆色极重,隐有流水祥云般的纹路,看着不旧,即便看不到琴腹上阴刻的琴名,她也一眼辨认出这是谢危自己斫的琴里最常用的一张,唤作“峨眉”。

    心于是没忍住一紧。

    她于琴之一道实在是没有半点天赋,既不懂得弹,也不懂得听,平日的机灵劲儿一到了学琴的时候便全散了个干净,活像块榆木疙瘩。

    上一世学琴便差点没被虐哭。

    还好后来逃学成瘾,也没人来追究她。

    姜雪宁认得的琴不多,谢危这张算其中之一。

    那是一日雪后,整个皇宫红墙绿瓦都被银雪盖住,她同张遮从坤宁宫外的长道上走过,远远就听见前面奉宸殿的偏殿里传来隐约的琴声。

    于是驻足。

    但那琴声没多久便停歇。

    不一会儿谢危竟抱琴自偏殿出来,从他们前方那条道经过,一转头瞧见她同张遮站在一起,看了她一眼,又看了张遮一眼,也没说什么,径自往乾清宫去了。

    张遮说,那张琴名作峨眉。

    姜雪宁好奇问他,典出何处?

    张遮说不知。

    姜雪宁想想说,峨眉山北雪极目,方丈海中冰作壶?

    张遮还是摇首。

    直到后来谢危焚琴谋反,姜雪宁才想起,还有一联生僻少人知的诗,曰:“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谢危上一世最终是当皇帝了,还是去弄那峨眉月了?

    她想想有些困惑。

    但仔细琢磨,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做了这么多, 又造下那许多的杀孽,若是最终不当皇帝, 下场恐怕不会好到哪里去吧?

    因还没到上课的时辰, 谢危试过琴音后边坐到了一旁去,也不对她们说一个字。

    按理说此刻本是两门功课之间的休息, 众人可随意走动休息。

    但谢危坐在那边便自有一种奇异的威慑力,让人也不敢高声喧哗, 甚至也不敢随意走动,个个都十分乖觉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 唯恐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此一来, 满殿清净,倒有一股难得的静气。

    直到那两刻休息的时间过去,谢危才重新起了身, 站到了殿上。

    这一刻下面包括乐阳长公主在内的九位学生全都站了起来, 向他躬身一拜:“学生等拜见谢先生。”

    谢危摆手道:“不必多礼。”

    高处的书案上搁着一把戒尺。

    他垂眸看了一眼,随意拿起来把玩, 叫众人都坐下后,便道:“今日要学的是琴。谢某知道, 诸位小姐, 包括长公主殿下在内, 大多对此已有了解。不过眼下既然都跟了谢某学琴, 便请大家将往日所学都忘个干净, 权当自己并没有学过,从头来过,重新开始。”

    姜雪宁看见他拿戒尺便觉得手指头疼。

    再一听谢危这话,只觉与上一世没什么差别。

    上一世她刚听见这番话时心里是欢喜的,想从头学起的话自己未必就比那些个大家闺秀差了。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老天爷很公平:给了她过人的好相貌,便不会再给她优渥舒心的家境,和琴棋书画样样都行的好天赋。

    “古人云,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世有五音。所以传说,最早时,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只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上合五星,下应五行,奏为圣音。后来周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了一根线,称作文弦;武王伐纣,又加一弦,是为武弦。从此合称为‘文武七弦琴’。”

    谢危持戒尺,手却负在身后。

    人信步从殿上走下来,目光则从下方众人的面上掠过。

    “学琴不易,逆水行舟,有时其难更甚于读书。说学琴三年小成、五年中成、七年大成者,乃以‘术’论,然则学琴是‘道’,有了‘道’方称得上有成。不过你等年岁不大,区区半年时间,实也学不着什么,若能得皮毛,略通其术,也算不差,是以今日谢某便从‘坐’与‘指’讲起。”

    他是在文渊阁为皇帝、为满朝文武讲惯了书的,教这一帮小姑娘实在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意思,似先前那位翰林院的赵先生便不大耐烦,可他却是步态从容,言语平和。

    既不高高在上,也没看她们不起。

    站在奉宸殿里为眼前这些小姑娘讲课,倒和站在文渊阁里为九五之尊讲学时没有区别。

    众人先前都见过了赵彦宏为她们讲课时那不耐烦的姿态,一想谢危乃是在前朝为皇帝、为文武百官做经筵日讲的帝师,便是都听闻谢先生素有圣人遗风,可心里面也难免担忧他与那赵先生一般疾言厉色。

    此刻听他这般宽厚,都不由放下心来。

    胆子略大些的、与谢危熟悉些的,如沈芷衣,更是试探着举起了自己的小手:“那谢先生学了多少年的琴,现在算什么境界呀?”

    谢危回眸看了她一眼,笑道:“我自四岁起学琴,如今勉强算摸着门槛吧。”

    众人不由咋舌。

    沈芷衣更是掰着手指头帮他算了算,嘴巴都不由张大了:“那得学了有二十多年,这才小成……”

    谢危道:“我算愚钝的,长公主殿下若天资聪慧有灵性,便未必需要这么久了。”

    他停步时正好在姜雪宁面前。

    姜雪宁听见他说“愚钝”两个字,便没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姓谢的若都叫“愚钝”,那这天底下还有聪明人吗?

    然而谢危面上却没有任何旁人故意自谦时的那种怡然得色,相反,是认真且低沉的。

    她于是意识到——

    谢居安竟然是真的觉得自己愚钝,于琴之一道,二十多年只能算小成。

    因着今日都要学琴,众人的琴都端端地摆在了桌上。

    姜雪宁的琴也不例外。

    那一张蕉庵就摆在她面前。

    谢危一低眸,目光从她身上掠过,便自然地落在了这张琴上,也不知是不是认了出来,多看了有片刻,才重新抬眸用审视的眼神注视着姜雪宁。

    姜雪宁背后汗毛登时倒竖。

    好在谢危似乎只是因为这张琴多看她一眼,并未有多说什么的意思,很快便从她面前踱步转身,回到了殿上。

    这才正式开始教琴。

    先学的是坐。

    这对众人来说都算不上是难事。

    毕竟前几日入宫遴选时都已经跟着苏尚仪学过了“行走坐卧”,弹琴时的坐姿虽与苏尚仪教的坐姿略有不同,可万变不离其宗,总归是身不能摇,头不能动,目不别视,耳不别闻,坐有规法。

    姜雪宁上一世好歹是经历过宫廷洗礼的人,之前在苏尚仪那边就已经大展过风头,此刻是在谢危面前,自然更不敢有半分的马虎。

    谢危一个个看下来,都点了头。

    末了又停步在她面前,倒难得有些刮目相看之感,道:“不错。”

    姜雪宁听见这两个字,表面镇定,心里已恨不得以头抢地了。

    谢危原是觉得她好才夸了一句,怎料夸完之后再看,她一张脸上竟莫名有些心虚,神情勉强,坐在那张蕉庵古琴前,跟坐在针毡上似的。

    怕成这样?

    他虽不知自己怎么就成了洪水猛兽,可也只当是自己吓着她了,并未多想。

    直到接下来学指法——

    谢危从右手八法教起,准备循序渐进,由易而难,所以先讲的是抹、挑、勾、剔,由他先给众人示范过了一遍,再叫她们有样学样跟着来。

    当中有一些世家小姐早就学过,自然一遍就会。

    奉宸殿内于是响起了简单断续的琴音。

    然而……

    总是有那么一道,或是急了,或是慢了,有时短促,有时长颤,中间或许还夹杂着手指不小心碰到另根琴弦时的杂音。

    谢危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原本一道琴音混在这众多并不整齐的断续声音中,并不明显。可他学琴多年,造诣颇深,早练出了一副好耳朵,听这一道琴音只觉如钝剑斩美玉,锈刀割锦缎。

    突兀难听,刺耳至极!

    他听了有四五声之后,终是有些不能忍,向着那琴音的来处看去。

    不是姜雪宁又是何人?

    人坐在那张琴后,看姿态倒是副抚琴的姿态,尤其她有一张远胜旁人的脸,娇艳明媚,加之十指纤纤,往琴弦上一搭便是赏心悦目。

    然而那手指落到琴上,却浑无章法。

    怎么看怎么像是鸡爪子!

    落指更不知轻重,轻的时候像是吹棉花,重的时候活像是能把琴弦抠断!

    谢危端看那几根琴弦在她手指底下颤动、吟呻,只觉一口气在心口堵住,眼皮都跟着跳了起来。

    坐得那般架势,却弹成这鬼样!

    难怪方才夸她一句她要心虚了。

    姜雪宁还不知自己已被谢危盯上,只是觉得一双手不听使唤。上胭脂水粉的时候,稳稳当当,一落到琴弦上就失了准头,摸不着轻重。

    想来其实不奇怪。

    别的女儿家年纪小时都学了女红,唯独她在那年纪,还在乡野之间撒开脚丫子跑,河里摸鱼有她,上树捉蝉有她,拴着别人家的鸡鸭出去遛弯儿也有她……

    从来没学过什么精细雅致东西。

    对琴更没什么兴趣。

    好听归好听,但也就是如此了。

    哪里听得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这一双手,这一颗心,要她学琴,可不要了她小命?

    姜雪宁是越弹越觉得自己的音和旁人不一样,心也就越虚,偶然间一抬头,谢危已经站在她面前了。

    她手一抖,差点没把琴弦挑断。

    谢危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问:“没学过?”

    姜雪宁觉着自己浑身都僵硬了,战战兢兢回:“先生不是说权当自己没学过,从头开始,重新来过吗?”

    谢危眼皮又跳了跳。

    姜雪宁于是觉得脖子后面冒寒气。

    谢危忍了没发作,再看一眼她手底下压着的琴,只道:“你且坐着,别糟蹋这琴了。”

    果然是看出琴的来历了!

    姜雪宁心底顿时哀哀叫了一声,暗道自己早该想到的:姓谢的好琴成癖,燕临说寻张好琴去上学必能讨得他喜欢,却不知好琴并非人人能弹,若是人配不上琴只怕非但不能讨好了谢危,反惹他嫌恶。

    如今便是她配不上琴啊。

    谢危同她说这两句话虽是压低了声音,可奉宸殿就这么大点地方,旁人焉能听不见?

    一时周遭练琴的声音都小了些。

    众人微妙而异样的眼光都落到了她的身上。

    姜雪宁听谢危叫她“且坐”,便不敢再伸手碰那琴了,又琢磨既是自己配不上琴,那换一张自己配得上的,也就不算糟蹋了吧?

    于是期期艾艾道:“谢、谢先生……”

    谢危见她乖乖不碰那琴了,脑袋里刚才绷起来的那根弦总算松下去两分,刚要转身走开,听见她声音,不由一停。

    姜雪宁心提到嗓子眼儿,鼓起勇气道:“要不我换一张劣琴?”

    “……”

    谢危那沉沉的戒尺压在掌心里,修长的手指握得不由紧了那么两分,重看向她时,眼角都微微抽了一抽,目光也沉下来。

    还当她是乖觉了。

    没料着,半点不去想自己如何能配得上琴,反要换一张劣琴来配自己!

    他冷了脸,只执了那戒尺,往殿门外一指,道:“你先出去。”

    姜雪宁愣住了。

    她顺着谢危所指的方向看去,脑袋里是轰的一声,完全一片空白。

    人跟失了魂魄似的。

    纵然是腹内有一万句困惑一万句不甘,可对着谢危竟是一句也说不出来,一时眼眶都红了,直到起了身从殿内走出去站在外头廊柱边上,她也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又开罪了他,竟要被他罚出来站着,丢尽颜面。

    便是上一世她也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姜雪宁昨夜就没有睡好,忧心着勇毅侯府的事,今早跟着谢危学琴更是绷紧了神经,唯恐惹他生气,此刻站在廊下,真是越想越生气。

    没了上一世的尤芳吟就罢了,为了勇毅侯府的事情用周寅之也罢了,重生回来还要被个谢危提溜在眼皮底下,可这一世她又没做什么真正的坏事。

    凭什么待她如此严苛?

    原本是三分的委屈,想着想着就成了十分。

    姜雪宁也不知是哪个地方被戳着了,前世今生所有的愁苦都一股脑儿冒了出来,眼底一热,那眼泪珠子便啪嗒啪嗒往下掉。

    她举袖擦了想忍。

    可眼泪却是越擦越多,根本不听她使唤。

    谢危说的原是“你先出去”,只打算先同其他人讲上几句交代她们练习,便出来单拎她说话。可谁料交代的话才说了没一半,就听见外头传来隐约的哽咽之声。

    他转身向殿外一看,顿时一僵。

    那颜色明媚的少女今日穿了一袭雪青的弹墨裙,身形纤细,立在廊下柱旁,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一面哭还一面擦眼泪,真叫人看得又好气又好笑。

    只是当年回京路上遇袭,摔得满身是泥,似乎也没见她哭过……

    谢危瞧着她,觉着有些遭罪,抬手轻轻一压自己的眉心,不由把声音放软了几分,道:“别哭了,进来吧。”

    姜雪宁哽咽声顿时一停。

    她觉着自己哭其实本跟谢危没什么关系,只是由着这么一桩小委屈勾出了更大的委屈罢了,心里只想着姓谢的铁石心肠,怕是要让自己在外头站上一个时辰。

    谁料着他忽然叫自己进去?

    惊讶之余,也生出几分猝不及防的错愕。

    姜雪宁的神情变得古怪了几分。

    心电急转间,脑海里面已迅速地掠过了一个念头:不是吧,谢危竟然吃这套?!

    她有些不敢相信。

    然而仔细回想回想,上一世她有在谢危面前哭过吗?

    没有的。

    一次也没有的。

    姜雪宁心念一动,眼泪止住片刻后,竟重又哽咽。

    当真是想哭就哭,说来就来。

    只是这回是看着真,实则假了。

    果不其然,谢危又露出些许头疼的神情来,对她道:“原也不是想罚你,回来坐下吧。”

    奏效了!

    姜雪宁心底差点笑出声来。

    谁能想到谢危的死穴竟然在这里?

    她只道知道了对付谢危的法子,想这人两世威风也终究要犯到自己手里,不由快意至极。但面上依旧委屈模样,低低“哦”一声,从殿外走进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然后谢危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待会儿下学,你单独留下。”

    姜雪宁:“……”

    是我太年轻,高兴得太早。

    ※※※※※※※※※※※※※※※※※※※※

    曾经,姜雪宁想过孔圣人的十八般做法;如今, 她忍不住开始琢磨自己的十八般做法。

    众人先前看她异样的眼神里, 忽然多了几分同情。

    毕竟嫉妒归嫉妒,瞧不起归瞧不起, 谁也没想到不过弹琴差了些居然会被先生留堂。甭管谢先生看上去有多温和, 对当学生的来说,这种事都称得上是“噩耗”, 委实可怕了些。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每个人都以姜雪宁为前车之鉴, 就算是先前神态轻松的沈芷衣也打起了十分的精神认真练琴,唯恐下一个被先生留下的就是自己。

    姜雪宁寂然无言。

    一整个时辰, 她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也不敢碰那琴。

    下学时,众人都起身向谢危行礼道别。

    姜雪宁不由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人。

    似萧姝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只是看了她一眼。

    似尤月这种明摆着与她有过节的则是从鼻子里轻哼出一声来, 颇为幸灾乐祸。

    方妙则是万般怜惜地看着她, 递给她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姜雪宁知道其他人都靠不住,但依旧试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忍不住在沈芷衣经过的时候喊了一声:“长公主殿下……”

    沈芷衣走过来握了握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谢先生人很好, 你要努力。”

    姜雪宁:“……”

    沈芷衣还鼓励地朝她点了点头, 握了握拳, 然后才从殿中走了出去。

    有点绝望。

    人都走干净了。

    伺候的宫人们也都散了大半。

    外面的天光照着窗纸, 亮得发白。

    谢危将他那张峨眉装入琴囊之中, 斜抱在怀,从殿上走了下来,只看她一眼道:“跟着。”

    姜雪宁心里哇凉哇凉的,抬步就要跟上。

    但没想到才迈出一步,谢危的脚步就停下了。

    他眼帘低垂,殿门口的光有一半落在他眼睫与瞳孔中,越显得深处沉暗,提醒了她一句:“琴。”

    姜雪宁这才反应过来,返身小心地把今日基本没怎么碰过的那张蕉庵抱了。

    谢危出了殿径直往偏殿去。

    毕竟他与其他先生还是有些区别的,且这些年总在宫中主持经筵日讲,这一回宫里便将奉宸殿的偏殿专门为他辟了出来,作休憩之用。

    姜雪宁离那偏殿越近,眼皮跳得越急。

    到得偏殿门口,还有个小太监倚在门廊下伺候,一见谢危过来便连忙站直了身体,满脸挂笑地凑上来:“少师大人辛苦了,这是下学了吧?内务府有前阵子福建送来的秋茶,奴给您沏上?”

    谢危淡淡地“嗯”了一声。

    那太监便要下去隔壁茶房沏茶,只是退走时也不由好奇地看了姜雪宁一眼,似乎是在奇怪谢少师为什么会带个姑娘到这里来。

    谢危进了偏殿。

    姜雪宁的脚步却在殿门口停住,好像里头是什么龙潭虎穴似的,不敢迈进去。

    谢危头也不回:“进来。”

    姜雪宁心一横,想如今好歹是在皇宫大内,谢危就算是暗地里再有本事,也不至于光天化日就杀人灭口,于是一脚踏了进去。

    一股暖融融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她不由怔了一怔。

    偏殿比起正殿小了不少,格局也没有那么开阔,但除了开着的那扇门之外和向东一扇窗之外,别处门窗都紧闭,还置了烧银炭的暖炉。

    原本冰冷的地砖上铺着厚厚的绒毯,踩上去时安静无声。

    高高的书架充当了隔断。

    上头堆满了各种古籍。

    从书架旁边绕过去便见得一张书案,一张琴桌,东北角上更有一张长长的木台,上头竟然摆着好几块长形的木料,另有绳墨、刨子、刻刀之类的工具搁在旁边。

    谢危将自己的琴挂了起来,然后转身对姜雪宁一指那张空置的琴桌,自己却在靠窗暖炕的一侧坐了下来,搭下眼帘道:“听说宁二姑娘昨日在坤宁宫门口救了个叫郑保的小太监。”

    姜雪宁刚将琴放下,听见这话差点吓跪。

    她本以为谢危单独留自己下来是真的要指点她弹琴,哪里料到刚进得这偏殿开口就是这样一句,顿时浑身寒毛都竖了起来!

    那日救郑保本就众目睽睽,便是她想要否认都无法抵赖,更何况现在是被谢危当面问起。

    这可是将来要谋反的人,必然在宫中有自己的耳目。

    若在谢危面前装疯卖傻,那是找死。

    姜雪宁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讷讷地回道:“是。”

    谢危眸底的思量便浮了上来,竟对她道:“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新义乃是圣上身边的红人,郑保虽在后宫中做事,是坤宁宫里面一个不起眼的管事太监,可王新义暗地里一直对他青眼有加,算郑保半个师父,又因郑保忠诚且十分有孝心,近来颇想找机会提拔他。宁二姑娘这善心一发,倒是巧得很。”

    姜雪宁万万没想到他竟知道。

    自己心底最隐秘的筹谋根本都还没放上一日,转天便被人挑破,实在让她心惊胆战。

    她下意识就要撒谎否认。

    可以抬起头来只对上谢危那清明了然的目光,仿佛全将她看透了似的,一时方才出涌的胆气全灭了个干净,只觉喉咙干涩,说不出话。

    谢危平静地瞧着她:“你是知道这一点,有意要救他吗?”

    姜雪宁不敢承认。

    毕竟上一回入宫的时候谢危已经警告过了她,要她乖乖待在他眼皮底下别搞事,也别惹他生气。

    可当着谢危的面又不敢撒谎。

    因为撒谎的下场更惨。

    顷刻间心思百转千回,关键时刻,姜雪宁一下就想起了先前在奉宸殿正殿中那门对付谢危的绝招,于是拉平了唇角,搭下了眉眼,竟然嘴一瘪把头埋下。

    伤心事太多,只消一想就能哭出来。

    她重新抬眸时眼眶发红,眼底蓄了泪,像平湖涨潮似的就要满溢出来,委屈巴巴地开了口:“宫里的事情那么多,什么王新义王旧义,我不过一个才入宫没几天的,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

    “……”

    谢危看着她不说话。

    姜雪宁觉得他这反应有些不对,跟自己先前所想的不大一样,心头不由有些打鼓。

    但戏都已经演出来了,难不成还能收回?

    她硬着头皮继续假哭:“更何况一开始也不是我想要救那个叫什么郑保的小太监,是我们回去路过时看见临淄王殿下站他面前似乎要救,只是后来一打岔殿下将此事忘了。我看那小太监可怜,才向长公主殿下说了一句。真正发话救人的是长公主殿下才对。谢先生上回口口声声说想要信我,可如今桩桩件件哪里像是想要信我的样子?骗人!”

    少女正当韶华,容貌昳丽,五官精致明媚之余,甚至有点冷冷的、靡艳的张扬。然而哭时把眉眼都垂下,一副伏低做小姿态,倒装得可怜。

    有那么点刻在骨子里的狡猾与小坏。

    一面哭还一面假作不经意地看他神情,黑白分明的眼珠子像润泽琉璃,流转间有点勾人。

    谢危于是忍不住想:他看上去像是特别吃这一套的人吗?

    姜雪宁一开始哭是觉得谢危吃这套,想着也许能靠这个蒙混过关,孰料谢危就用这种若有所思目光望着她,仿佛不为所动。

    越哭,心里越没底。

    正好此时门外一声轻叩,是那小太监端茶进来道:“少师大人,茶。”

    她的哽咽声于是一停。

    那小太监端了两盏茶来,一盏搁在谢危手边的炕桌上,一盏搁在了姜雪宁面前的琴桌旁,也不知有没有听见这偏殿里之前发生了什么,更不抬头多看一眼,放好茶盏后便躬身退了出去。

    谢危端起茶盏来,揭开茶盖,听着哭声停了,只一挑眉:“不哭了?”

    姜雪宁:“……”

    这时候要再看不出谢危其实不吃这一套,那可真是弱智了。

    她老实了:“忽然觉得好像也没那么伤心。”

    谢危“哦”了一声,姿态怡然地饮了口茶,似笑非笑地看她道:“看不出来,学琴不怎样,装哭倒很强。”

    姜雪宁气闷:“这不怕您责罚吗……”

    谢危道:“不做亏心事,也怕鬼敲门?”

    姜雪宁低声嘟囔:“不许人家鬼走错门吗?”

    谢危不说话了,看着她。

    姜雪宁立刻把头埋下去,不敢再抬杠:“谢先生说得都对,当鬼多厉害,怎么可能不认识门呢?”

    谢危:“……”

    他放下茶盏,重新问她:“你救郑保是为什么?”

    姜雪宁面上乖觉,脑筋却已经飞速转了起来。

    说真话肯定死翘翘。

    可要全说假话只怕谢危不肯信。

    于是,她立刻有了个折中的主意,也强行将心里的抵触与防御卸了下去,让此刻的自己看上去更弱势,也更诚恳,道:“雪宁初到宫中,无依无靠,先生与燕临,与长公主殿下一意要我入宫,出尽风头,其他伴读自然视我如仇如敌。若还没个人照应,若遇着慈宁宫里那事儿,步步凶险,他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我怕,所以回来时从坤宁宫路过,才想到若能救下个小太监,也许将来有用。”

    谢危闻言沉默。

    姜雪宁的声音小了下去,是为自己辩解:“我心思是不纯,可旁人也没给我做个好人的机会。先生见着我做了什么,只知责怪我,却从不设身处地为我想。”

    慈宁宫中出了什么事,事后的牵连又有多大,没有人比谢危更清楚了。

    此刻听得姜雪宁提起,他目光变幻。

    末了问她:“你心里委屈?”

    姜雪宁点头:“委屈。”

    谢危便又不言语了。

    姜雪宁一颗心在狂跳,抬眸起来时微有畏惧,却还藏了几分希冀,竟试探着问道:“那,那郑保真的那么厉害,以后会被那什么王新义提拔吗?”

    这模样倒像是原来不知道郑保有这么厉害,而是刚才才从他口中得知的一般。

    谢危忍不住想去分辨真假。

    只是掀了眼帘起来,见她两手搭在膝上循规蹈矩地坐在那琴桌后,浓长深黑的眼睫润湿,雪白的面颊上还挂着先前没擦干的泪痕,终究转过心念,道一声:“罢了。”

    他对她道:“王新义有此打算罢了,不过宫里的事情也是瞬息万变,今日看好一人明日也许就一败涂地。在宫中有些经营不是坏事,可若一不小心牵扯进争斗中也未必不祸及自身。我既受燕临之托,又得令尊之请,所以提点你几分,你自己小心行事,万莫行差踏错。”

    “行差踏错”四个字,意味深长。

    姜雪宁情知他指的绝不是施恩于郑保以求宫内有人照应这么简单,只怕也是在警告自己不要想通过郑保去告发他有反心的打算,哪里还敢不乖觉?

    她敛眸道:“是,谢先生提点。”

    谢危便道:“琴,你再试一遍,我看看。”

    姜雪宁满腹心思都还在与谢危这一番“智斗”上,哪里料着他连话锋都不转一下,直接就说琴的事,因而怔然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闹半天还是要给她开小灶。

    她还以为说过郑保的事情就会放她走了!

    蕉庵就摆在琴桌上。

    姜雪宁想死。

    谢危见她不动已轻轻蹙了眉,道:“我下午也没事,你若不弹,便在这里耗着。”

    谁愿意跟你在这里耗着啊!

    简直比跟阎王爷待着还可怕!

    姜雪宁两相权衡之下,终究是求生欲盖过一身不多的骨气,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子,落指弦上,磕磕绊绊地弹了一小段谢危教的《仙翁操》。

    此曲又名《调弦入弄》,乃是初学琴的人大多知道的开指小曲,主要用于练习指法。

    姜雪宁殿中虽没碰琴,却着意把这一小节开指小曲记了记。

    此刻弹出来,调和指法虽都不准,可竟没什么大错。

    谢危看她手指,只道:“继续弹。”

    姜雪宁也不敢多说什么,一口气提在心口,两手十指重新抬起来时,崩得越发紧了。

    这一次才下指,头一个调便重了。

    谢危于是起了身,走到她琴桌前来近看。

    只是他越看,姜雪宁错得越多,弹得连第一遍也不如了。

    谢危知道她怕自己,可这也是无解之事,且于琴之一事上他总心无旁骛,便道:“此曲通篇相应,每一句的句末都是一散一按,你弦按太紧,弹时要放得再松些。”

    姜雪宁尝试放松,又弹了一遍。

    谢危只道一声“朽木难雕”,见她右手虽然看似松了,可左手五指还蜷着,且指法也不对,便皱了眉,略略向前倾身,伸出手去。

    姜雪宁手指细得削葱根似的,透明的指甲下是淡淡的粉,便是指法不准,压在琴弦上也煞是好看。

    学琴时玉镯与手链都摘了下来。

    谢危本是要教她正确的指法,可一靠近一垂眸,却看见那细细一截皓腕露出,当年用力划出的那一道取血用的伤痕如同一条陈旧的荆棘,爬在那雪白的肌肤上。

    尽管淡了,却依旧有些狰狞刺目。

    他刚探出的手指,一时顿住。

    姜雪宁刚才一遍弹完自觉比第一遍好上不少,心里正想自己有了进步,该得个夸奖,可没想到谢危一句“朽木难雕”就把她打了回来,更没想到他忽然朝着自己伸出手来。

    这一瞬整个人头皮都麻了。

    再一看谢危那目光,不偏不倚正落在她腕间那道疤上,也不知为什么忽然怕得厉害,唯恐被他碰到,仓促之间连忙站起身来!

    “哐当!”

    她本来坐在琴桌前,骤然起身又急,一下撞着前面桌沿,绊着身后锦凳,顿时桌倾几倒,连带着她整个人都惊叫一声朝后面仰去。

    谢危一看立刻伸出手来——

    他天青的鹤氅,袖袍宽大,兜了风似的,从姜雪宁眼前划过。

    然后……

    稳稳地抱住了那张蕉庵古琴。

    “咚”地一声响,琴桌摔下去,锦凳也倒下去,姜雪宁一屁股摔在那一片厚厚的绒毯里,有点疼,目光也有些呆滞了。

    那张蕉庵安然地落在谢危手掌之中。

    他抱琴而立,也看着她。

    安静。

    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谢危:“……”

    似乎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姜雪宁:“……”

    不,好像没有什么毛病。

    ※※※※※※※※※※※※※※※※※※※※

    那琴桌颇重,谢危脚尖一勾便将其带了起来, 而后将手中的蕉庵端端正正地放了回去。这时才看向姜雪宁, 似乎在想要不要去扶一把。

    姜雪宁哪儿敢让他扶?

    她摔得既不算很重也不算很痛,在看见谢危将琴放下时, 便连忙一骨碌撑着那厚厚的绒毯起了身来, 道:“是雪宁莽撞,还好琴没事。”

    谢危看她一眼, 点了点头:“是。”

    姜雪宁:“……”

    居然还回答“是”!

    她摔了一跤虽然是自己的错,照理怪不到谢危的身上, 可丢了这么大个人,难免心中有气, 这时便暗想:张遮上辈子没成亲一是因着被姚惜毁了名誉, 二是因为运气不好遇到了她;谢危这样的上辈子也没成家,除了醉心佛道之学外,只怕是因为这让人着恼的德性吧!

    谢危也不知有没有看出她心中的不满来, 只一指那琴道:“弹琴须要静心, 心无杂念。你遇事本不莽撞,却有莽撞之举, 越想弹好越谈不好。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所以今日也不教你学琴了,学也无用, 你在这琴前坐下来吧。”

    姜雪宁依言坐下, 问:“那学什么?”

    谢危已返身走到那长桌前, 手里拿起了一块已经锯好的木料, 回道:“不学。”

    姜雪宁愣住。

    谢危淡淡道:“你静坐琴前, 什么时候心静下来了,什么时候学琴。”

    心静?

    学琴不就是“技”上的事吗?

    与心静不静有什么关系?

    姜雪宁只觉是谢危故意找法子来折腾自己,人坐在那儿,心非但没静,反而更躁了。

    但谢危也不搭理她。

    上一回斫了快三年的琴因在层霄楼遇袭毁于一旦,叫他闷了好一阵,如今又重新开始选木斫琴,却是打算同时斫两张琴。

    如此总不至于太倒霉,两张琴都遇到意外。

    所以此刻便反复地比较着眼前这几块木料,想挑出两块最好的来用。

    姜雪宁坐在那琴后,一开始还满脑子的念头乱转,可想多了又觉得光是想本身都很无聊。

    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实在煎熬。

    她眼皮渐渐有些打架,不得已把目光放到了谢危的身上,看他挑选木料,拿着绳墨尺量,在那边比划,透着种严谨到苛刻的感觉,不像是一朝帝王师,反倒像是屠沽市井里吹毛求疵的匠人。

    而且……

    这人盯着那几块木料,拿起这块放下,拿起那块也放下,半天都没选出来,好像很难做决定似的。

    姜雪宁看着看着嘴角便不由一抽:没看出来,人不咋样,毛病还不少。

    下学时辰本就接近中午,偏殿的窗也是开着的。

    谢危思量半天,选好木料后,抬头看一眼,略估时辰,竟是要过午了,想想也不好叫姜雪宁饿着肚子在这里学琴,所以便想开口放她走。

    但没料,一转头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道白影。

    竟是只雪团似的小猫儿。

    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更不知何时来的。

    巴掌大小,眼珠子墨蓝,浑身奶气,正蹲在窗沿上,朝殿内张望,一副跃跃欲试就要跳进来看个究竟的模样,还“喵呜”地低低叫唤了一声。

    谢危眼皮登时跳了一下,身形微僵,不动声色地往后先退了一步。

    原本昏昏欲睡的姜雪宁,听见这声音却是清醒了几分,抬起头来循声望去,眼底不由绽出灿灿的惊喜:“呀,哪里来的小猫,好乖!”

    她起身想去抱那猫。

    可站起来才想起自己正在端坐静心,不由停下来向谢危看去。

    谢危却是皱了眉,根本没有搭理她眼神的意思,扬声便唤:“来人。”

    殿外伺候的小太监立刻应声进来:“少师大人有何吩咐?”

    谢危眼底凝了霜色,手指一动,便要去指窗沿上那雪团似的小猫,可要指着时又收回了手,道:“不知是哪一宫的猫溜了出来到了这里,抱走着人去问问。奉宸殿乃读书清净地,往后别叫这些小东西进来搅扰。”

    小太监顿时有些战战兢兢,连忙道了一声:“是。”

    然后快步上前将那小猫抱了下来。

    道:“奴这就着人去问问,往后定严加查看,不叫这些小东西进到殿里。”

    姜雪宁微微张大了嘴,眼看着那小太监把猫抱走,心里原本就对谢危不满,此刻更添了三分,转头便想暗暗用目光宣泄自己的愤怒。

    只是一转头却忽然有些奇怪——

    谢危一开始离窗沿有那么远吗?

    小太监将那猫儿从窗沿上抱下来退出殿外时,他也不经意般放下了手中的墨线,转身走到另一侧的书案前拿起了一份邸报来看,全程与那只猫的距离都超过一丈。

    姜雪宁忽然便觉得说不出的古怪,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念头,从她脑海里冒了出来。

    上一世,她也养猫。

    有一回抱了只胖胖的花猫去逛御花园,撞见沈玠带着一干大臣们同从御花园里走过,正在谈论朝野中的事,自然停下来见礼。

    但没想,她弯身时,花猫竟然跳了出去。

    一跳就跳到了谢危的脚边上,还伸出那肉乎乎的爪子去抓谢危那垂下来的缁衣的衣袂,像是平时跳起来抓蝴蝶一样,憨态可掬。

    她顿时被逗笑了。

    结果一抬起头来看到谢危黑了脸,目光从她的猫身上移到了她的身上,往后退开了一步。

    姜雪宁那时是皇后,可不怕他,只当他是同别的朝臣一般厌恶她结党营私,所以连带着她的猫也嫌弃,便也没给好脸色,弯腰把猫儿抱了起来,圈在怀里,对着那猫儿凉凉地道:“瞧你,贪玩也不看看扑的是谁,还好咱们太师大人宽宏大量,不然回头扒了你的皮!”

    说完她转头就走了。

    连谢危的表情都没多看一眼。

    虽然觉得这个猜测放在谢危身上,实在有点天方夜谭的不可思议,可假如……

    谢危那时的确不是厌恶她呢?

    “……”

    小太监已将猫抱了出去,姜雪宁却注视着谢危,眼底划过了几分慧黠的思考。但在谢危的目光转回到她身上之前,这种思考便立刻消失了个干净,好像她刚才什么也没考虑过一样。

    “谢先生?”

    谢危依旧站得离那窗沿远远的,这时才道:“时辰不早了,你还是不静,学琴是水磨工夫,今日便先回去吧。”

    姜雪宁心道总算完了,立刻行礼道别。

    可没想到,她刚打算退出去,才走到门口,就听谢危在门里淡淡地补了一句:“明日下午你再来。”

    “哐”地一下,她脚底一滑,绊在门槛上,好险没摔下去!

    好不容易站稳,却是气得七窍生烟。

    末了只能暗暗磨牙,一字一顿道:“谢先生抬举厚爱,学生明日再来!”

    从奉宸殿里出来,她才意识到自己气昏了头连琴都没有抱回来,本想要回转头去拿,但一想到谢危兴许还在殿里没离开,便立刻打消了这念头。

    反正她回去也不练琴。

    琴放在谢危那儿还省了来回搬动的功夫。

    于是两手空空地往回走。

    奉宸殿到仰止斋也就那么几步路,道中倒没多少宫人经过。

    只是走着走着,竟听见一番笑闹声。

    其中有几道有些耳熟。

    姜雪宁脚步顿时一停,往前一看,不由微微一愣。

    仰止斋外头朱红的宫墙下,立着一名身穿天水蓝长袍的少年,身形颀长而挺拔,纵然此刻没有跃马驰骋,朗眉星目间也自带几分飞扬炽烈。

    只是一错眼看到她时,眸底竟黯了一黯。

    燕临忘了自己正在说什么,也忘了接下来想说什么,连站在他身边和面前的许多人都像是消失了似的,满心满眼只有前方那道倩影。

    沈芷衣萧姝等人是今日去坤宁宫那边请安的时候遇到燕临他们的,因为她们要回仰止斋,而他们一帮世家贵子要去奉宸殿找谢先生,所以同路,走到这里才要告别。

    沈芷衣同燕临从小认识,算玩伴。

    她正想说宁宁今日被谢先生留了堂,说不准他去偏殿能遇上,结果话说到一半,就见燕临的目光越过了众人,朝她们后面望了过去。

    于是跟着转头一看。

    瞧见姜雪宁时,她惊喜极了,忙招手喊她:“宁宁,你可算是出来了,我们担心死你了!”

    若是平时,姜雪宁本该被沈芷衣逗笑的,说不准想着沈芷衣先前握着她手叫她好好跟谢危学的事儿,还要腹诽她的担心不值钱。

    可现在却是一点也笑不出来。

    她默不作声地走了过去。

    萧姝、姚惜等人都在,目光俱在她与燕临之间逡巡。

    同燕临走在一起的还有几位面生的少年,华服在身,料想都是能被皇帝点进宫来听经筵日讲的尊贵身份。

    其中有个看着特别小,才十四五岁模样。

    站的离燕临最近。

    先是看见燕临向姜雪宁那边看,又听着沈芷衣唤了一声“宁宁”,便一拍手,恍然大悟似的,朝燕临笑道:“这就是姜家那位二姑娘吗?燕临哥哥往日总藏着不让我们见,今日可算是见到了!”

    话里话外竟也是知道燕临与姜雪宁关系的。

    众人都了然而揶揄地笑起来。

    唯独燕临没有笑。

    分明见着她是这样的欢喜,可延平王一句话,便将他拉入无底的深渊,让他觉得眼前的少女分明站在面前,却好像天边的云一样遥远。

    一袭蓝袍的少年,肃然了一张尚显青涩的脸,只道:“延平王殿下勿要玩笑,我与姜二姑娘不过玩伴,私底下也就罢了,若胡言乱语传到家父耳中,累我一顿打骂是轻,坏了二姑娘清名是重,还请殿下慎言。”

    年纪不大的延平王顿时愣住。

    沈芷衣都没反应过来。

    旁边的萧姝更是眉梢一动,抬眼看着燕临,有些诧异。

    尤月等人却是惊讶过后,顿时变作了幸灾乐祸:闹半天,人家燕世子不当她是回事儿啊!

    燕临却望着姜雪宁,那目光极其认真,仿佛看一眼便少一眼似的,要将她往心上刻。

    分明有个地方破了开,在淌血。

    可他却弯起唇来,向她笑:“延平王殿下年少,言语无忌,还望姜二姑娘勿怪。”

    “……”

    这一瞬,姜雪宁眼底发潮。

    她要慌忙埋下头,才能掩盖自己的狼狈。

    旁人看不懂,可她哪里能不知道?

    勇毅侯府危在旦夕,燕临既已知晓,又真心爱重她,便不会再由着自己往日少年心性,也不会再巴不得叫全天下都知道他喜欢她。

    相反,他要撇清与她的一切关系。

    不愿让她受牵连,也不愿坏了她的名声,便如张遮主动向姚府退亲一般。

    她垂在身侧的手指悄然握紧,强将泪意逼了回去,也望着少年,有心想要回答什么,可当着这许多人,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更不敢说。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