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哥,咱俩好像被耍啦
兄弟二人并排而行,等远离寝宫后就开始拌嘴了。
“你东宫不太干净啊,出这种事儿不说,还把弟弟给拉下水。”双手插在腰间的朱祁钰放慢了脚步。
同样放慢脚步的朱祁镇回道,“谁晓得是不是你干的,反正出了这档子事儿,我第一个怀疑的就是你。”
“我?少拿黄泥抹我裤裆。我他娘还怀疑是你故意泄露考题,以此来栽赃与我。”
“江南赈灾款案还没结呢,我闲得呀?没事栽赃你?”
“得,得,得,反正不是我宣王府所为。要查你去查,这事儿跟我半根毛都挨不着。”
“没听大老黑说吗?让咱哥俩查。”一次偶然中,朱祁镇听到弟弟称呼宣德为大老黑,慢慢滴,私底下也开始叫起大老黑来。
“您是大哥兼太子,您先查,实在查不出所以然来,弟弟再上。”朱祁钰不想掺和东宫的事儿,哪怕宣德说了让哥俩一起办这案子。
“那我查不出来,你来查呗。”这几年朱祁镇将甩手掌柜这套玩得贼溜,朱祁钰也在其中吃了不少苦头。
转头看了太子一眼,朱祁钰恶狠狠说道,“行,明儿个早朝,咱哥俩就跟爹说查不出来,让他自己去查。至于如何处置咱俩,随他心情。大不了废了你的太子,罢了我的爵位。”
朱祁镇一听这话,顿时哑了。我就说句气话,怎么还当真了呢?
“诶~哥哥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这样吧,明日散朝后去我那里,哥哥给你看样好东西。若看得上,就送你了。”
这还差不多,又想让帮忙又不想给点甜头,天底下哪来的这么多好事。
“行啊,你东宫好东西多的是,不像我宣王府”朱祁钰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太子开口了,“你宣王府的好东西还少?要不然这样吧,我用胡濙、沈礼、陈怀、马亮跟你换于谦。”
“不换。”
“要脸吗?”
“不要。”回答之干脆果决,让朱祁镇一脸黑线。
兄弟二人很快就出了宫门,朱祁钰这才发现太子居然也跟着出了宫门。
“不回去睡觉跟着我干嘛?”有些疑惑的朱祁钰问道。
“想去你府上住一宿。”舔着脸的太子已经站在锦凳上,回头看了眼弟弟,问道,“想啥呢?还不上车?”
“宣王府小,容不下您这尊大神。”至于朱祁镇为何要去宣王府住,朱祁钰心里门清。
已经进入车内的朱祁镇嗡声回句,“没事儿,去了你宣王府,哥哥就变小了,随便装得下。”
等回到宣王府时,时间已是亥时末刻。兄弟二人互相瞅着对方,眼睛实在干涩得受不了得朱祁镇败下阵来,用被子盖住头就呼呼大睡。
一夜无话,二人早早起床梳洗完毕之后又登上马车。
到了宫门口,一众大臣见车内出现朱祁镇,大家都知道今天可不能说考题被泄是宣王府所为,没看瞧见人家哥俩好得跟刚成亲得小鸳鸯一样吗。
“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多朝臣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宣德皇帝这才转出来,走上御阶的他不忘转头看看两个儿子。
“起来吧。”屁股才坐上龙椅的宣德皇帝就让众臣平身。
还是按照老规矩,有事儿说事儿,没事的话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几位大臣站出班列上奏了几件无关痛痒的事情,接着便是张辅主动站出来说春闱考题疑似被泄露的事情。
其实,殿内众多朝臣都知道此事,只是他们不敢站出来罢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这次春闱是为东宫而考。考题被泄,那头号怀疑对象应该是宣王。没瞧见今日早朝,太子是从宣王的马车里出来的吗。
也就是说,昨夜太子住在宣王府。
既然苦主都没发话,咱们这些外人也不好插手人家的‘家务事’吧。
“昨夜太子与宣王连夜进宫,朕已知晓此事,北镇抚司也在连夜查此事。”扫了下面一眼,宣德皇帝就将昨晚的事说了出来。
大臣们左右瞧瞧,宣王昨夜就进宫告诉陛下啦?那就不是宣王所为咯?
既然不是宣王所为,那大臣们可就有话要说啦。一时间,这位说完,那位又站出来。直到快晌午,殿内所有人都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顿朝会才算结束。
待殿内大臣都离去,兄弟二人这才晃晃悠悠滴离开。
“这事儿有点不对啊。”率先发现问题的朱祁钰眉头紧锁,总感觉有双看不见的大手在推哥俩。
“哪儿不对?”疑惑的朱祁镇转头看向弟弟。
“没听大老黑说吗,北镇抚司已经连夜在查了。”停下脚步,朱祁钰看向太子。
“嗯,听到了呀,不对吗?”朱祁镇更加疑惑了,北镇抚司帮着查,难道还有错?
“这是在京师,这档子事儿难道北镇抚司没提前收到一点儿风声?又或者都过去一夜了,北镇抚司还没捋出一点头绪?”朱祁钰有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自己和朱祁镇被人当猴给耍了,至于谁是耍猴人,还不能确定。
一手攥成拳头拍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朱祁镇被弟弟已提醒也发现不对的地方,“对哦,京师里边犄角旮旯发生点事北镇抚司都了如指掌,怎么这事儿都过去一夜,他们会一点头绪也没有。”
“哎,钰弟,你说大老黑会不会已经知道谁是主谋,故意不告诉咱哥俩?”
神情有些严肃的朱祁钰觉得也有这种可能,点头的他附和道,“有这种可能。”
“他这不是在玩咱俩吗?”
“咱哥俩被玩儿得还少啊?忘了去年我去应天府的事儿?”
朱瞻基将大明分为南北两京,京师属于大明中心枢纽。而应天府虽然保留的六部体系,但他们的存在只为弥补。
弥补京师缺人手时前来帮忙,弥补京师户部银子不够由他们来填上。
去年朱祁钰被派往应天府就是调拨银子,结果前脚刚走后脚江南就发生大水灾,应天府户部唯一作用就是赈灾。也就导致一天三封折子递上来,希望宣王能将调拨的银子给还回去用来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