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宣王
时光荏苒,十年光景很快就过去。
这十年中发生了许多事情,张太后崩逝、三杨相继离开朝堂
最有意思的还要属朱祁钰,宣德十一年,陈王朱祁钰改封宣王,宣德的宣。
宣德十九年,三月初,京师,翠莺楼。
一翩翩少年坐在太师椅上,跟着台下歌姬哼哼,虽五音不全,他却不以为意。
这时,一道瘦弱的身影出现在他身后,那人附身在其耳边说了阵悄悄话,就见少年脸色异常难看。
说悄悄话的人偷摸摸地递给他一个香囊,将它拆开后内里还有一页纸。旁人笑问一句,“怎的,钱公子也想博个功名?”
这位钱公子可不是什么公子哥,而是当今宣王朱祁钰。之所以会被称为钱公子,那是因为他每次来翠莺楼都得花费百十两。
人家老鸨子问,“公子,贵姓啊?”挥舞着手中的银块儿,朱祁钰高傲地回道,“此乃何物?钱?叫本公子钱大爷。”
一来二去地凡是来翠莺楼的人都知道这位钱公子很大方,哪怕给他端个茶递个水也能赏你几两碎银。
不过,有一点让人十分费解。那就是钱公子每次来翠莺楼都不是找姑娘寻乐,只为听曲儿。
朱祁钰一愣,问道,“你怎知香囊所装何物?”胖子本就眼小,笑起来更是眯成一条缝,“不就是这次春闱考题吗?不瞒钱公子,我也给我家那小子买了份。”
“那你多少两买的呢?”此时的朱祁钰差点就要暴走,因为朱瞻基在今年第一次早朝时就提到过此次春闱,今年春闱不仅仅是朝廷选拔人才,更是在为东宫选拔。
也就是说,这次春闱是为东宫而考。
“一百两啊,百两可得试题,五千两可得答题,三万两可上皇榜。”胖子似是有些心疼,本打算给儿子买个功名,没想到需那么多,连忙起身离开的朱祁钰顾不得身后胖子的呐喊,
目前京师就只有两位皇子,这次卫东宫选拔人才考题被泄露,许多人都会以为是宣王府走漏的风声。
回到王府之后,朱祁钰赶忙让人将于谦和张辅找来。等了许久,等得瞌睡都快来时,二人才姗姗到来。
将香囊丢给两位师傅,朱祁钰便安安静静地等着。
“这是此次春闱考题?”有些不确信的张辅使劲儿揉搓几下眼睛,本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可当于谦开口后才确信自己并没有看错,“不错,就是这次春闱考题。”
“明儿个刚好有朝会,得跟陛下说说。”朱祁钰之所以如此说,他也是想听听两位师傅的意见。
“不可!”两位师傅异口同声地反对,接着便是于谦解释道,“王爷,夜长梦多啊。此次春闱本就是替东宫选拔人才,现在考题泄露,宣王府就成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您应该现在就进宫。”
于谦做事一板一眼,这也是朱祁玉佩服的地方。可现在宫门都关了,怎么进去?难道翻墙吗?
“现在快亥时了吧?宫门早就关了,只能等明天一早。”双手一摊的朱祁钰也不想现在就进宫,大老黑估计已经睡了,现在去打搅人家的好梦不是找骂挨吗?
“王爷,您糊涂啊。要是今晚也有人收到此香囊呢?”于谦知道学生比较懒,只能说话吓唬吓唬。
沉思片刻,朱祁钰觉得于谦说的在理。要是明天被人捷足先登了,那自己岂不是黄泥巴黏裤裆。
得,看来今晚又不能做个好梦。
一辆豪华马车停在了宫门口,宫门口站着的御林军认得朱祁钰。一人小跑着上前给他放好锦凳,“宣王爷,可有要事需现在面见陛下?”
“废话,没要事的话王爷我大晚上的跑来干嘛?跟你聊女人啊?”虽然朱祁钰的说话很冲,但这位御林军将军却知道,宣王向来就这德行。不过,人家宣王人特好。
比如。
从怀里掏出几块碎银扔给那位前来迎接的御林军将军,“喏,别他娘一有空就往西门胡同跑。有这空找女人,倒不如攒点钱娶房媳妇儿。”
“谢宣王爷,不瞒王爷您。末将家里边儿有,不知怎地,末将就觉得外头香。”
笑骂完御林军将军,朱祁钰就要抬脚进宫,那名御林军赶紧将他拉到一旁,“宣王爷,一炷香前太子爷也进了宫。”
嗯~?
再扔给他几块碎银,朱祁钰便朝寝宫行去。
这十年中,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关系慢慢开始疏远。人前,二人是互爱的好兄弟。人后,则是相互骂娘。
陈芜在寝宫外猫着腰,听到有脚步朝自己走来,微微抬头的他没看是谁。转身将身后寝宫大门推开,“宣王爷,陛下等您多时啦。”
叼~今晚又得挨骂。
按理说自己是王爷,该有一块儿蕃地。可是蕃地不仅没有,宣德皇帝还让朱祁钰去年年中时步入朝堂,这是打算将他留在京师了。
进入寝宫后就看到被骂到自闭的太子朱祁镇,这货的头都快埋进胸膛。
“哟~我当谁呢?这不是才出翠莺楼的宣王爷吗?怎么这么晚还想着来你老子的寝宫啊?想我啦还是有事情啊?”
已经做好准备挨骂的朱祁钰深呼吸一口气,“爹,孩儿在翠莺楼发现这个”
“香囊里的东西哪有小竹姑娘唱曲儿重要啊,你应该在翠莺楼搂着小竹姑娘过夜”
一旁的朱祁镇听到这儿,直接噗嗤一声笑出来。
“你还有脸笑!”语气陡然转变的宣德皇帝突然又教育起太子,“好意思笑,考题好好的交到你手上。才一天的功夫,现在全京师都知道这次春闱考题。”
笑啊,接着笑啊。朱祁钰虽然挨了几句训,这对他来讲算不得什么。
越看两个儿子,宣德皇帝越是气。
“你们哥俩,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之后天落日前,我要知道谁把考题泄露出去的,还有哪些人买过考题。”兄弟二人赶忙答应下来。
“还不快滚!”咆哮的宣德皇帝赶走两个儿子,坐在御塌上。
其实,考题是朱瞻基故意泄露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