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五四青年节
席晓东的突然离去,让同学们都陷入了深深的遗憾之中。教室里原本充满欢声笑语,如今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同学们常常在课间默默地望着他曾经的座位,仿佛能看到他还在那里与大家一起学习。
班主任张老师对席晓东更是钟爱有加,他的离去让张老师心痛不已。每当在课堂上提到某个知识点时,张老师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席晓东,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候,张老师甚至会在讲课时突然停下来,凝视着远方,似乎在回忆与席晓东的点点滴滴。
时间过去了很久,同学们逐渐适应了没有席晓东的日子,而张老师也慢慢地从悲痛中走出来。然而,每当提起席晓东的名字,大家的心中依然会涌起一丝惋惜和思念。
席晓东的离开,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我害怕父亲也会在某一天突然不让我读书,那种不安如影随形,仿佛辍学的阴影随时都可能笼罩在我的头上。
每当想到可能失去读书的机会,我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而焦虑。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辍学后的种种可能。我担心自己的未来会因此而失去方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我默默地观察着父亲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他的表情和言行中找到一丝线索,却始终无法确定他的真实想法。这种不确定感让我倍感压力,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担心自己是否真的不够好,不配得到读书的机会。
然而,我知道我不能轻易放弃。读书是我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我必须努力争取。我会更加用心地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让父亲看到我的努力和决心。让他有一天能理解他这个小儿子,萌发慈悲胸怀,让我去实现梦想。
在不确定的未来,我必须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我深信知识的力量,相信读书能为我开启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有时候我会静静地坐躺在床上,思绪如潮水般汹涌。内心的胡思乱想像是一群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然而,我渐渐学会了自我调节,如同一位熟练的骑手,逐渐驯服了这些思绪的狂澜。
当我踏出家门时,我将未来的事情深埋心底。只专注于当下,仿佛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幅独特的画卷。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踏实前行。我相信,只有做好当天的自己,才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把握好当下,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这种情形下,我的内心世界变得越发复杂。在家中,我小心翼翼,仿佛行走在薄冰上,每一个举动都经过深思熟虑,害怕引起一丝涟漪。而在学校里,我又化身为开心果,用欢笑和幽默感染着周围的人,但他们却无从知晓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像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演员,在不同的场景中切换着不同的角色。
好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让我暂时忘却了来自家庭的压抑。
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出节目,最少一个。张老师热情地鼓励大家积极思考,争取拿出优秀的节目为班级赢得荣誉。
在教室里,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创意的火花四溅。有的同学提议表演一段激昂的诗歌朗诵,以表达青年的壮志豪情;有的同学则想展示一段精彩的舞蹈,用肢体语言诠释青春的活力;还有的同学构思了一场感人的小品,讲述青年成长的故事。
张老师在一旁微笑着倾听,不时给予肯定和建议。他鼓励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想象力,将节目打造得更加精彩。同学们受到鼓舞,纷纷投入到节目的筹备中,期待着在五四青年节的舞台上展现出班级的风采。
我与语文科代表陈景生一同商议,决定合作呈现一段相声《三国》,并将此计划呈报给了张老师。张老师对于陈景生的语文实力了如指掌,因此对我们的表现相当放心,并给予了高度的期望。在上报方案时,我们充满自信地向张老师阐述了节目的创意和亮点,张老师专注地倾听着,不时露出满意的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我们的信任与鼓励。他肯定了我们的想法,并表示相信陈景生的语文素养能够为相声节目增添不少精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陈景生常常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稿子的创作。每当我们围坐在桌边,他眼中闪烁着对作品的热爱和独特的见解。
我知道他私下阅读了大量的小说,对于各种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讨论中,他会巧妙地提出各种想法,将故事中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深感敬佩。
而我,则静静地倾听着他的意见,基本不会去否定他的想法,因为我知道他的语文能力在我之上。
在稿子《三国》敲定之后,我们俩一有空就聚在一起排练。我通常是积极乐观的,笑点特别低,这使得排练的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很多时候,我会因为他的一个表情或者一句话而笑场,而他也被我的笑声所感染,跟着一起笑了起来。我们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旁边的同学有时候也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排练时,我们彼此默契地配合着,他的专注和认真让我十分钦佩,而我的乐观和轻松也为他带来了许多乐趣。尽管有时会出现一些小失误或者忘词的情况,但我们总是能够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互相鼓励,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四青年节前夕,我的状态还不太稳定,这让我倍感压力。在排练中,我常常因为忍不住笑场而受到他的警告,有一次他生气了,对我凶道:“林晏娃,你再笑场就没法演了,台下观众会怎么想?”他的语气严肃,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每次笑场后,我都能感觉到他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懊恼。我知道,作为一名演员,在舞台上要保持对作品和观众的尊重,而我的笑场不仅会影响整个演出的质量,也会让观众对我的能力产生质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更加努力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控制力。我在排练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专注于角色和剧情,避免被外界干扰。同时,我也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来抑制笑场的冲动,比如深呼吸、调整心态等。
有一次,一大清早,我俩在操场上排练,旁边还有两个同学作为观众,为我们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两个同学也是一板一眼观看,不苟言笑,他们的状态又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一次陈景生没有生气,他被我无法控制的笑声搞得无可奈何,他也笑了,并对我说道:“哎呀,林晏呢,你能不能不要笑了,你再笑下去,不是我们能不能得奖的问题了,不要到时候这个作品无法表演完,就被赶下场了,那得多丢人啊!”
其中一个同学冬瓜也点头附和道:“是的呢,晏娃子,你若控制不住笑场,问题就大了,节目表演不完张老师肯定要骂你。
张老师!对呀,一个一心一意为了自己学生的老师,一个可以放弃继承家业而专注教育的老师,我们怎么能辜负他呢?冬瓜的一席话点醒了我,让我不得不认真面对排练,不敢再嬉笑怠慢了。
经过几日认真的排练,我们终于有把握把排练的相声拿上舞台了。
五四这天,天空中云朵交织,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这样的天气仿佛是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而准备的。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跨入初中后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代表着我们的成长,以及对社会和家庭有了责任。
在这一天,校园里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互相交流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在涌动,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看着热闹的场面,不知谁还会去想生活中那些不快乐的事情。
在这个阳光和温度刚刚好的日子里,我们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认为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即便未来不可知,也要豪情壮志。
我们九个班分别坐在舞台下面,先是起立,一起奏唱国歌。五百多位师生一起唱起,目光注视着国旗,激情澎湃,歌声高亢,国歌在整个校园回荡。在场的人无不被这庄严又激烈的国歌所感染,脑海中浮现出壮怀激烈的场面,无数英雄先烈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新中国的今天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后辈应该追寻他们的足迹,牢牢守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人做起。
国歌声落,会场陷入一片宁静,随后,新团员宣誓仪式正式开始。新团员们整齐地站成一排,他们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坚定和憧憬的光芒。在领誓人的带领下,他们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
热烈的掌声中送走新团员,文艺表演也拉开了帷幕。每个班级都将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精彩纷呈,让人充满期待。
先是一班同学表演的小品《我的倒霉小伙伴》,两男一女完全投入到作品之中,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我们班的第一个节目是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张老师很是重视,在合唱队伍前面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这首歌,陈老师想必都给你们说的很清楚了,要欢快,富有童真,咬字吐字一定要清晰,歌声才会动听……”
看得出同学们有些紧张,我更加紧张,我作为合唱的指挥,没有太多的经验,害怕出错,害怕影响到这个团体,虽然表面故作镇定,但内心惶恐不安。
张老师看出大家紧张的情绪,脸上慢慢露出微笑,笑着说:“得不得奖无所谓的,只要你们努力了就行,我相信你们,加油!”
在半个小时后,一阵掌声送走初三的舞蹈节目。女报幕员对着话筒清晰报道:“下面有请初一二班的同学上台表演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掌声响起,早已等候在舞台一侧的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跨上舞台,站好。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给旁边的音乐老师一个信号,随着我的手势起伏,钢琴声响起,紧接着清脆歌声在我的指挥下,一起唱出:“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同学们整齐地站在舞台上,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喜悦。歌声清脆悦耳,传达出同学们的快乐和无忧无虑。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们轻轻摆动着身体,仿佛在碧波上划动着双桨,带领同学们一同进入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之中。
一首歌的时间,感觉好长好长,我在紧张中挥舞着双手,一首歌的时间,又感觉好短好短,还没来得及体会就结束了,直到台下响起掌声,我神情都是恍惚的。
我跟随队伍下了舞台,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心抖得厉害,喘着气对旁边的张景生小声说道:“哎呀,吓死老子了!”
陈景生笑着说:“你哟,怕锤子怕,等下我们两个上台,千万别怕,大不了背台词嘛,又不是得不到奖要宰脑壳!”
“你不晓得,这比宰脑壳还需要胆量,压力太大了。”
张景生拍拍我的肩膀:“呵呵,你等下上台,记住,一:背台词;二:别笑场。”
我看着张景生一脸严肃,想着前几天排练的趣事,又抑制不住“咯咯咯”笑出声来。
张景生两眼瞪着我,眼里有种失望,但又无可奈何。
我背对台下的同学指挥,都如此紧张,想想接下来两人上台,要面对同学们,心里更是紧张的要死,手中直冒冷汗,脑袋里不断萦绕同学们看西洋镜的眼神,好像有奸笑,有贼笑,各种笑脸此起彼伏。我想尽办法平复心境,深呼吸,与旁边人小声说话,也无法控制上台前的慌张。至于舞台上同学们在表演什么,我根本就没有注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报幕员在话筒里喊我的名字,我被陈景生推了一下:“喂,晏娃,走,上台了。”
我才从恍惚中清醒,站了起来,跟在陈景生身后。平时我在年级同学中是属于搞笑幽默型的,此时我低着头一言不发跟在陈景生身后,这画面就引来台下一阵呵呵的笑声。我听见这笑声,说来也奇怪,心境反而不再紧张,变得轻松了许多。
我们走到话筒前,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为即将开始的表演做好准备。陈景生整理好情绪,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开始了介绍:“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喂!同学你这话有问题呀?”我瞪大眼睛看着他:“下午不好?晚上不好?就上午好啦!”
此话一出,引来台下哈哈大笑起来。
陈景生等台下笑完停下后,对我埋怨道:“哎哟,你这属于抬杠呀!我说话你能不能别乱插嘴呀?我这介绍咋俩呢!”
我笑着点点头:“哦,那你说。”
陈景生继续面对台下同学介绍道:“我叫陈景生,是初一二班的学生,我身边这位想必都很熟悉了吧?”话说到此,他满脸疑问看着同学们,好像在等待同学们点头说是。
我赶紧拉着他,并做出让他继续介绍的动作。
他看着我满脸不屑:“你一个共青团员,二班的尖子生,他们会不知道?”
“哎哟,哪能呢?还是快介绍介绍吧!”我央求道。
“哦,那行,我还是介绍介绍吧。”他又转过头面对话筒嬉笑道:“我们二班五十六个人,男生三十二,女生二十四,班主任是年轻帅气的……”
话说到此,我赶紧拉着他:“同学,我呢?我呢?”
我这着急的表情又惹来一阵笑。还好,在排练这段时,我是经常笑场的,今天终于没有了。
陈景生漫不经心笑道:“哎哟!介绍你呀,差点忘记了。”他指着我面对观众一本正经说道:“这,大家看看是个男的……”
台下哈哈大笑起来,一时半会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等了好久笑声才停止,我问道:“同学,我这看起来也不像女生呀?我是说介绍我的名字!”
“哦,早说嘛!”
“难道介绍一个人是介绍性别而不是介绍名字?”
这是陈景生才表现的恍然大悟:“哦!对,介绍名字,我身边这位,别看他长的人模狗样,但却有个好名字……”
“打住。”我立马喝道:“同学,我平常可没得罪你呀?你可不能这样损我!”
“哦!对,是人畜无害的模样。”我只好无赖地点点头,听他继续说:“他有个好名字,叫林晏,两根木头那个林,日日平安那个晏。
我点点头认可他的介绍。
“他出生于官宦之家…”
我又赶忙拦住:“唉,是平常百姓,平常百姓。”
陈景生会意,马上改口,满脸神秘:“大家别看他是平常百姓之子,他父亲可了不得!”
“哦怎么个了不得?”
“他父亲可是熟读古典名著的人哟,包括四大名著,说起四大名著,老爷子特别喜欢潘金莲……”
我赶紧捂住陈景生的嘴:“同学,这可不能说,要犯事的!”
台词到此,有部分知道的同学捂嘴笑了,很多人不知道《水浒》,在一边不知所措。旁边很多老师倒是笑了。
知道接下来不能再说,陈景生峰回路转:“那说《三国》吧!话说老爷子也喜欢小乔……”
……
在陈景生的机智引领下,我们成功完成了《三国》的表演。他的声音清脆干净,仿佛清晨的鸟鸣,婉转悦耳,而我则展现出憨态可掬、傻傻的表情,引得大家一阵又一阵欢笑。陈景生的机智与我的天真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让整个作品栩栩如生。当然最成功的是陈景生编排的剧本,没有他深厚的写作功底,就没有台下热闹的场面,看着台下笑得前仰后合,我们很欣慰,终于得到台下师生们的认可。
回到台下,班级里的同学都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张老师也对我俩夸赞有加,笑着拍拍我俩的肩膀:“你俩小子可以呀,演的相当可以,继续努力!加油!”
五四这天,我们整个学校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我忘却了所有的烦恼,甚至忘记思考我岌岌可危的未来。
充满朝气的青春,本该单纯,天真,无忧无虑的,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期待。然而新中国刚刚从泥泞中走出,每个家庭才刚刚开始憧憬着未来。所以很多人过的并不快乐,更别说在农村中的我们,好在我们还在充满知识的校园。
有时候我会呆呆地望着远方,任凭杂乱的思绪撞击我,微风拂面,我丝毫未动,我感觉我就是个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