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二哥立家结婚
我的自卑不是因为家庭条件,在八十年代,我们家的条件还算可以的,老早就造好了红砖青瓦房,村里人都很羡慕。我的自卑是来自父亲的嫌弃,我根本感觉不到一丝父爱。
其实别人家条件不好,甚至住着简陋的房屋,一家人也其乐融融,欢声笑语,我感觉那样的开心才是我想要的。我们班还有几个同学家我也去过,家里很穷,他们甚至衣裳都穿不上好的,经常破破烂烂,有的家中锅都揭不开了,但是艰难的生活没有把他们打垮,脸上充满了笑容,有时候还调皮捣蛋,让老师生气,就喊他们叫来家长。家长还不怎么说自己的孩子,表达出来的大概意思是:老师辛苦了,我的孩子也就这样了,能读出来就读,读不出来我领回家就是。不知是我灵魂太孤独还是什么,竟然感觉这样的家长很好,至少他很爱自己的孩子。
自从去过蒋国强家后,我感受到什么是所谓的幸福,回头想想自己的家庭,开始变得沉默了,甚至有些郁郁寡欢。
眼看五年级结束,要开始六年级,对于小升初还没有很好的把握,所有的事情让我很不开心。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在村里都认为很好,叔叔大娘些看见我,会毫不吝啬夸我几句:小奶娃可以哦,将来是个读大学的料……可是我知道我遇到了学习的瓶颈,无法再突破,但我把这样的想法藏在心里,尽量不表现出来,大多时候在同学眼里我若无其事,嘻嘻哈哈,然而,忧虑却流淌在血液里。
好在二哥的婚姻出现,让我的世界有了些许惊喜,多了些色彩,注意力得到转移。
说起二哥,令我有点佩服他的心思,估计是因为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或许看见大哥他们分家后,日子过的很好,想到大家庭拖累太大,八八年年底就硬着头皮把家分了,一个人过起了小日子。分家对于他来说,利大于弊,上班赚来的钱可以全部进入自己的腰包,不用顾及这个大家庭的负担,迅速过上了好日子。
再加上他在县水泥厂混的风生水起,认识了基建科的科长,还成了好兄弟。在科长的帮衬下,他利用他房间旁边的空地,建起了三间预制板平房。加上原来分家分给他的房间,他的房屋面积就接近百来个平方。在附近村民心中,我二哥也算是过上了丰衣足食,前程似锦的生活。
二哥虽然单身立家,但自身的条件可谓优越,加上二十出头,正是谈婚娶亲的大好时候,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可二哥觉得一个人挺好的,对于婚姻不怎么上心,前来说媒的很多都吃了闭门羹。
七月的一天傍晚,全家人刚吃过晚饭,父亲准备睡觉去了,我们正打算收拾碗筷。隔壁曹嬢笑呵呵走进我家,凑近母亲耳朵说:“马大娘,我跟你说个事。”
母亲好奇,问道:“他曹嬢,有啥子事嘛,说来听听。”
“还有啥子事嘛,我来给你二娃说个媒,你看要不要得?”
母亲听说给二哥说媒,眉宇间都来了精神,急忙问道:“好的好的,是哪家女娃子?说来听听,看他不喜欢。你说这死娃子,都说了好多了,一个都不干,说要一个人过。”虽然已经分了家,但自己儿子的婚姻不得不操心,看得出母亲也很着急。
曹嬢趁热打铁,接着母亲的话说道:“不能老一个人过,娶个婆娘,有人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日子肯定比现在还要好,你快去把他喊出来,我来劝他。”曹嬢可能认定这事能成,决心当面说服二哥。
母亲马上走到二哥房间门前,敲门喊道:“二娃子,快点出来,你曹嬢找你有事。”
“啥子事?”房间内二哥大声问道。
“死娃子,你先出来再说嘛!”
“来了来了。”
话音落,二哥打开门,走出房间,面带笑容对曹嬢问道:“曹嬢好!”
曹嬢笑呵呵拉着二哥的手说:“二娃子,听我的,结个婆娘,饭有人煮,衣裳有人洗,啷个不安逸嘛?一个人确实好耍,但总不能耍一辈子嘛,莫人管钱,找一个用一个,攒不到钱的。我给你介绍个女娃子,安逸得很,年龄都差不多,勤快能干,是个把家的好女娃子。”
二哥毕竟是个毛头小伙子,有点难为情,扭捏说道:“曹嬢呢,我不想说婆娘哦…”
曹嬢继续劝道:“瓜娃子说瓜话,那个说不结婆娘哦,这大热天一过就结婚,到时候天冷了就有人给你暖被窝,安逸得很。再说了,这家人你们都认识,是东面林家院子的林幺女,身材高挑,能说会道,自己也在做点小买卖。关键是她们说了,只要说给你,彩礼一分不要,没有任何要求,不需要走什么过场,就连摆酒席都说能简单就简单,不需要铺张大办。你看,这家人多实惠,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错过了,想要再遇到这么爽气的人家可就难了。”
“我……”
二哥刚要开口,母亲急忙开口插话:“可以可以,林幺女人不错,但是我们也不能亏待了人家,意思意思还是要的,见面礼一定会给的。”
“妈?这事你就给我答应啦?”二哥一脸疑惑,仿佛看着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母亲。
没等母亲说话,更不容二哥推脱,曹嬢接着说道:“好啦好啦,就应了这事儿,我明天给她们回话。”
“母亲上前拉着曹嬢,满心欢喜:“他曹嬢谢谢你喽!让你费心喽!”母亲说完又转头对二哥说:“二娃子呢,这么爽快的人家哪里去找?再说人家林幺女配得上你,不差的。”
“妈?我…”
母亲根本不给二哥开口拒绝的机会,刚想插话,母亲又对曹嬢说道:“他曹嬢,你选个好日子,我们两家人见个面,把事情定下来怎么样?”
曹嬢看着二哥问道:“老二,那就这么定了哈?
二哥架不住二老的游说,只好答应了下来:“那好嘛,你们说了算。”
我猜二哥估计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恋爱的滋味,加上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所以对娶老婆这事儿兴趣不大。但架不住两位长辈的热情,只好先答应下来,以后看情况再说。
林家院子也就离我们院子五六百米远,大都很熟悉,估计二哥也知道曹嬢口中所说的林幺女,对其并无反感,也就答应下来。
林家幺女,叫林小梅,二十岁左右。虽然上面有两个哥哥,但没有娇生惯养的性格,是个实在的姑娘,平常也不怎么爱打扮,经常背着个小背篼上街卖瓜子。年纪虽小,但能吃苦,早早就开始为家里分担压力。几年的贩卖经验,让她待人处事都有很好的分寸,在生产队上很受人喜欢。
转眼,一个半月过去,到了两家人相约见面的日子。
连续几天阴云的天气,让在暑假中的我感觉很舒服。加上农闲都没什么事,两家人正好都有时间。
二哥在大门前的空地上摆了什么一张大圆桌,圆桌上放了糖果、瓜子、花生,还用玻璃杯给林家人每人沏上一杯茶。林幺女的母亲,和她大哥二哥,大嫂二嫂,在一起嗑着瓜子闲聊着,未来二嫂——林小梅很是聪慧,并没有闲着,而是反客为主,已经开始在灶房帮母亲和三姐打下手,弄中午的饭菜了,嘴里还亲热对母亲喊道:“嬢嬢,让我来让我来…”俨然已经把二哥家当成了自己家,自己成了家里的主人。
二哥见此情形,真的也无可挑剔,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慢慢也变得很热情起来。从林小梅的行为上可以看出,林家人是很喜欢我二哥的,相当认可这门亲事,真心希望两个人走到一起过日子。
说实话,两家人都姓林,而且还这么近,又都很熟悉,若是能成,就是锦上添花,再好不过的事情,往后来往,走亲戚,可以少去诸多麻烦事儿。
没多久,太阳便高悬在天空正中,预示着午餐时间的到来。母亲、三姐和林幺女在厨房里忙碌着,将烧好的饭菜一一端上了桌。精致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碗筷也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在等待一场盛宴的开始。
母亲面带微笑,轻轻地拿起小酒杯,将清澈的酒液倒入其中。二哥也效仿着母亲的动作,一人一杯,斟满了酒杯。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个简单而美好的场景,仿佛一幅温馨的家庭画卷。
父亲一身旧单衣,正襟危坐,神情舒畅,俨然一副领导的模样。他端起酒杯,环顾四周,眼神中透露着喜悦。大家也都安静下来,等待他发言。
父亲清了清嗓子,开口讲道:“今天,我们林氏本家能够聚在一起,全托他曹孃的福。”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心灵。
“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们林氏在一队,也算是大家族,虽然祖上来自四面八方,但说到底还是一个老祖宗,如果我们两家成为了亲家,可谓亲上加亲。”
父亲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举杯,向曹孃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说罢,父亲举起酒杯,众人也纷纷起身,碰杯之声在房前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看这情形,我估计这亲事十有八九就成了,我得开口把林幺女喊林姐了。
在众人的感谢声中,曹孃脸上泛起了一丝羞涩的笑容。她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旧社会都过去了,我们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虽说现在可以自由恋爱,但年轻人有时候不好开口,明明很合适的两个人,因为面浅害羞,生生错过了该有的幸福。我呢,看见两个娃娃长大的,都不错,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就操个空心……”
曹孃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仿佛回忆起了过去她艰难的岁月。但她的笑容依然坚定而温暖,透露出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满足。
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围绕着当下的政策和对未来的期盼,纷纷热情讨论着。
曹孃继续说道:“林书记一家不容易,四条娃一个女子全部盘大,个个勤劳,为人正直,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所以林幺女嫁过来肯定不会吃亏。”曹嬢又指着二哥说道:“人家林二娃,没成家就独立了,可见胆识非同一般,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过的红红火火的。”
听着曹嬢的话,大家纷纷点头认同,两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夸赞,每个人都很开心。
我虽然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人小,说话根本不会有人在意的,所以我根本不会插话,自顾自吃着桌子上的大餐。
桌上菜品繁多,鸡鸭鱼肉几乎都有,我内心像个饿死鬼,狼吞虎咽,却又不动声色。很快我的肚子就撑的圆圆的,无法再咽下。我下了桌子,抓了一把果盘里的瓜子,回我们堂屋嗑起瓜子来。
四哥也步入青年,全家人就剩我还是个孩子,找不到同龄人说话,很多时候我是一个人傻傻发呆。
我坐在堂屋凳子上正嗑着瓜子,二哥走到我面前蹲下,关心问道:“小奶娃,你吃饱莫得?桌子上还有很多哦!”
恰巧我打了一个饱嗝,尴尬地说道:“哦,二哥,我吃饱了,肚子都涨死了。”
“呵呵,吃饱就好,我今天弄了那么多菜,你如果都吃不好,那就说不过去了哈。”二哥起身坐在桌前的长凳上,长叹一声:“哎…小奶娃,我还真不想结婚啊!啷个弄?小奶娃,你看我要不要结婚?”
二哥与刚才在他屋前神色迥然不同,一脸难色,看起来很迷茫。我不知道二哥为什么选择来问我,我说的话能起什么作用。但是既然二哥开口问了,我要回答才显得尊重和礼貌,我淡淡说道:“二哥,人家曹嬢说的对,你光挣钱,没人持家肯定不行,你看林姐,一来就帮忙做事,很是勤快。再说林姐家一家人,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姿态,看起来挺友善的,可见很好相处。你就同意了吧!”
二哥直愣愣看着我:“你也这么认为的?”
“呵呵,我凭我的直觉哈,家里多个嫂嫂也热闹些嘛。”我笑着说道。
二哥站起身来向自己房间走去,嘴里说道:“嗯,好吧。”话完,二哥慢悠悠去了他屋前招呼客人去了。
二哥的经济还不错,不知道此时为何露出愁容,为何惧怕婚姻。按照道理说,小伙子小姑娘谈婚论嫁是件开心的事,何况这事还是女方提出来的,更是求之不得。后来我回过头想想,可能是受大哥婚后的生活影响,让他对婚姻产生了恐惧。
就这以后,由于两家人相距不远,来往很方便,林姐一有空就来二哥家帮忙洗衣做饭,家里有好东西也带给二哥,还时常买些好东西送给父亲母亲。一来二往,两人交流就多了,从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谈,慢慢两人就有了感情。加上家里有人做家务,二哥也轻松了不少,确实比一个人好太多了,慢慢也就接受了林姐,过起了小日子。
很快两家人就商定了结婚的日期,在十月一日。短短两月,从认识到结婚,速度犹如人世的闪电,实属罕见。当然就有村里的碎嘴讨论林姐:林幺女这女娃子才急哦,才俩个多月就迫不及待要嫁进林书记家……
但是过日子,哪里需要那么多考验,看一个人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两个人合不合适,其实就是一瞬间的感觉,有时候是因为对方一个小小的行为,一句温暖的贴心话,对人待物方面都有着相同的观点,人生轨迹基本相同,又或者单纯的认为对方就是过日子的人。太多的考验,只会让双方疲惫焦虑,从稀奇,憧憬,变成厌倦,可有可无,从了丢掉了成家立业的初衷——过日子。
二哥提前把家里的房间粉刷了一遍,看起来亮亮净净的。
我在学校同学那里学会了剪纸,叫二哥买来红纸,我细心剪出大大小小的喜字,贴满了他的房屋。接着又剪了房间里的拉花,用细绳子穿上,在房顶对角拉好,整个房间的喜庆气氛就出来了。大家都夸我很能干,我的虚荣心直跳,开心不已。
前几天大哥就帮着二哥在他屋前垒起了临时灶台,用来做蒸菜用,蒸菜类的需要提前做,上桌之前再生火加热就好,炒菜,凉菜,汤类现做就行。一大家人忙里忙外好几天,就连平时不怎么来往的大嫂也加入其中帮起了忙。
我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暂时忘记了我心里些许烦恼。
二哥的婚姻与大哥又很大不同,经济上没有让父母操太多心,也没有太多的过场,操办简单,席桌精简。只请了直系亲属大姑爷二姑爷家,还有就是邻居二爸家。
院内另外两家都没有请,大伯家都是知识分子,怕请了人家也不来,到时候尴尬。至于刘家,因为曾经,大女子二女子都说给大哥二哥,一个也没成,他家一直耿耿于怀,很难走的太近。
林姐家也只请了两位哥哥,这样两家人加起来也就四五桌人,没有大型的场面,没有喧闹的场景,外人看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议论纷纷。可是结婚,两家人开心就好,并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
快到中午,秋日太阳当空,让人很舒服。我们家几兄弟,加上几位堂兄弟,一路上欢声笑语去了林姐家。
林姐家的嫁妆早已准备好,琳琅满目,五颜六色,只等接亲的人前来搬运。
我们听候二哥的安排,抬的抬,抱的抱,背的背,排好队伍,二哥林姐穿上新衣裳走在前面,接亲的队伍热热闹闹跟在后面。由于距离很近,整个队伍正好把两家人连上,前面到了二哥家门前,后面才离开林姐家,让看热闹的村名都嬉笑起来。
鞭炮声震耳欲聋,在场的人无不喜笑颜开,激动不已。
嫁妆放进屋内后,父亲和大哥开始安排亲戚一一落座。
由于两家人思想都很开明,都认为新事新办,不需要讲就太多的礼数和陈年旧规矩,直接把林姐母亲安排在了堂屋上座。林母的老伴多年前就去世了,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小孩,可谓真的辛苦,让她做上座,都觉得实属应该。
在旧时代的婚礼中,女方母亲是不会出现在婚礼现场的,会被人说三道四。好在两家人都通情达理,跟随上了世代的脚步,没有让林母寒心。
林母也是激动不已,眼里闪烁着泪花,感觉自己的小女嫁对了人家,遇到了好男人,她激动地说:“让我一个女人家坐上把位(一张桌子位置有些讲究,最重要的位置留给德高望重的人,川人称‘上把位’)啷个好意思嘛!”说着就要起身离开。
母亲忙上前拉住林母,笑呵呵说道:“亲家母呢,现在是啥子时代了嘛,女人家都翻身了,男人能坐的我们女人家也能坐,包括坐这个位置。”
此时,开心果大嬢(父亲的妹妹)也咯咯咯地笑着劝林母:“亲家母你快坐呢,你如果不坐,今天这个席就莫法开了,你说你是不是啊?”
在场的人也嬉笑相劝:“就是就是,林母快点坐下,快点坐下……”
大姑爷一本正经对林母说道:“亲家母呢,你一辈子也不容易,现在最后一个幺女儿出嫁了,还嫁给我们二侄娃子,何况还这么近,喜上加喜。今后莫人煮饭,脚杆一伸就来二娃子家了,你看你好幸福嘛!现在喊你坐上把位你还鞠起(礼让),恐怕将来天天都想来坐哦!”
“哈哈哈……”众人听完笑的前仰后合。
林母在众人的劝说下不再推辞,终于坐下。
二哥的婚礼过程简单至极,就连最重要的拜天地环节都没有举行,好在都是直系亲属,没人笑话。
父亲坐在林母旁边,神采奕奕,端起酒杯清了清喉咙:“咳,各位亲戚朋友,谢谢赏脸来我二娃寒舍,参加这场新式婚礼,都是自己人,我话不多说,来,我们共同举杯祝贺新人,祝林安乐,林小梅这对新人,新婚快乐!新人新婚新生活!永结同心!早生贵子!来一起干杯。”
众人端起酒杯,能喝的就一饮而尽,酒量浅的也是小酌一口,脸上都露出笑颜悦色。
酒后都一一落座,接着二哥带上一身红装的林姐,开始给亲戚敬酒,一边倒酒一边介绍接酒之人该如何称呼,林姐也都一一恭敬喊过。
酒桌上你来我往相互敬着酒,开始说起恭维的话,寒暄着。
我和四哥坐在同一桌,还有堂兄弟几个人。几杯酒下肚,他们把话题指向了我,大姑爷家大哥笑着对我问道:“小奶娃,现在成绩咋样?”
“这个还用问,你看小奶娃的状态,文质彬彬,全身上下都透露着书生气,由内而外都跟我们与众不同,没有好的成绩,哪里能有这种气质。”堂大哥话音未落,堂三哥就开口夸起了我,拿起酒杯喝抿了一口,笑对我问道:“小奶娃,我说的对不对嘛?”
堂三哥这猛烈的夸赞让我无言以对,说不是吧,又怕在场的人看扁我,说是吧,自己的成绩自己都不满意。于是,我自己只好像个小女孩一样,脸一红,低头抿嘴笑笑,没有回答什么。
二姑爷家的大哥大声说道:“小奶娃今后是个读大学的料,你们看看,斯文秀气,从来也没见他说过脏话骂过人,在学校一直都是班长,屋头墙上那奖状呀,都贴满了。”他看看在坐的人,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五大三粗,就晓得砸笨(干体力活),我们三家人,十来个兄弟,最后一定会出一个人才,就是小奶娃,你看到嘛!”
桌子上的人纷纷点头,我被捧的很高,感觉自己都有点下不来台,想想如果今后没出息,怎么面对这一桌子的人呀?
桌上加上我四哥,六个都是自己家里当哥的,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我怪不好意思,但是又不好走下桌子。就在我觉得很尴尬的时候,大姑爷家二哥笑着提议:“小奶娃,我们这么夸你,你是不是要站起来敬下我们这些当哥的哦?”
好话都说尽了,我也没办法了,只好从了几位哥哥。四哥给我拿来酒杯,倒上一杯水,准备以水代酒。
有好事的哥哥,打算戏弄我,硬要我喝烧酒,还好被其他哥哥制止了。
我拿起酒杯,慢慢站了起来,我的个子比桌子高不了多少,正好冒出一头。手止不住地抖动,杯中的水还洒落了一些。我满脸通红,战战兢兢地说道:“嗯…这个…嗯…我喝不来酒哈,还望…还望在坐的几个哥哥多多体谅。”
“没事没事。”哥哥们笑着给我 加油打气。
我停了停又接着说:“我就以水代酒啦,敬,敬这个…敬所有的哥哥们,嗯,谢谢你们的夸奖。”说到此,我再无其它词语可以表达,干脆端着酒杯一饮而尽了。
我紧张的状态,让哥哥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这场婚宴现场布置得简约而温馨,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然而,这场看似简单的婚宴,却让在场的人都喝得格外开心。
尤其是新郎的二哥,他敬酒的热情把众人的情绪一一点燃。他一桌接一桌地与亲人们碰杯,每一杯林姐虽然给他倒的少,但都一饮而尽,毫不含糊。几圈下来,他的脸上已经泛起了红晕,眼神也开始有些迷离,但他的笑声却越发爽朗,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
亲人们也被二哥的热情所感染,纷纷举杯畅饮,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婚宴的气氛逐渐升温,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共同分享着这份幸福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