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少年启程 进校报名
初秋时节,天气依然很热,也总是昏昏沉沉,唯有快要进的学校让我枯燥无味的世界变得有了意义,满怀期待。
大人们日复一日的劳作,父母不绝于耳的争吵,父亲怒斥我们歇斯底里的声音,母亲闲言碎语的唠叨,让我年幼的内心麻木久已,唯一能让我有点新鲜感的还是上学的事情。因为一切的未知,所以充满好奇,也很急迫,但光阴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变得尤为漫长,有种把一天拉长到一年的感觉。
终于在煎熬中等到了去学校报名的日子,家里也到了开始农忙的时间。九月初,稻田里的稻子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稻穗挂满在稻杆梢头,成熟的稻穗不再昂头挺胸,纷纷低下了头,就像人一样,没有青春时期的挺拔和傲满,也许生命皆是如此,成熟过后见识多了,什么都学会看淡,学会沉稳,学会了低调。
童年的经历告诉我,我和别人不一样,和同龄人是有区别的,我是我自己,我所处的家庭不一样,环境不一样,造就我与别的孩子有不一样的心思,沉闷的童年需要注入新的元素,来调剂枯燥无味的生活,上学读书,成了我内心渴望无比的梦想。
学校报名都是九月一日,早上吃过早饭,四哥独自上学去了,家里除了母亲,都出门割稻谷去了。这天家里打算把八分田的稻谷收回家。
母亲给我准备了一件别人家送给我的衣服,蓝色泛白的长袖单衣和长裤,虽然很旧,但是很干净,穿上后觉得有从未有过的清爽和帅气,内心满是欢喜,但是小小年纪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思,我没有过多的表现出来。
出门前母亲也收拾了一下自己的着装,并说道:“走哇,给你报名去,报完名我还要去田里打谷子。”
我点点头,跟随在母亲后面,穿过巷子上了街道。街上人流比较多。这天是各大学校学生报名开学的日子,小学,初中,高中,还包括幼儿园,新生大部分是家长带着去学校报名,所以比较拥挤。
像我这种刚报名读小学的,很多都背着各种各样的书包,虽然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但看起来就很神气的样子。书包很多都是黄绿色的斜挎包,有新的旧的。而我就两手空空,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心里也在想:“我怎么没有呢?”
初中高中生很多都背着背篓,里面装满了生活所需,还有一些书本,背篓最上面就一目了然,是草席和叠起来的铺盖卷,有的还有木箱子。条件好的心疼孩子的家长会帮忙背着把孩子送进宿舍,大部分人都是自己进入学校的。
我的目标就是去哥哥们读过的中心小学,然而,事与愿违。
我和母亲刚走到水巷子,听见离我们不远处的幼儿园门口,有小孩歇斯底里的哭喊声,闹着不愿意进入幼儿园,我心里不由得嘲笑起来,心想:“读书这么好的事情都不去,真不知好歹。”有机会进幼儿园却闹着不去,对我来说是愚蠢至极,哪像我,还没有机会去幼儿园,哪怕是呆过一天,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这年头,能上幼儿园读书的,都是家庭比较好的,一般都是非农户口子女,通常叫他们是“居民户口”,街上人。当然也有条件好的农村户口,但少之又少。
正当我开心不已时,我被母亲拉了一把,拐入到我熟悉的水巷子。由于一号也是赶集的日子,这条小巷子里人川流不息,很是热闹。但我不知道这跟我进学校报名有什么关系,为了搞清楚母亲为什么走这条巷子,我立刻问道:“妈,我们走这里搞啥子?”
“去学校报名啊!怎么又不想去啦?”
“咦!妈,你是不是走错了?学校不在这里面,在下街子呀。”我以为是母亲弄错了,马上提醒了母亲。
谁知是我错了,母亲解释道:“下街子是中心小学,我带你去的是大队红叶小学。”
我一脸疑惑:“妈,我们红叶村也有小学吗?”
“嗯,有,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校。”
母亲觉得很正常,但是我却觉得不对劲,急忙问道:“妈,几个哥哥姐姐都去的是下街子的中心小学,我为啥子去红叶小学?”
母亲仿佛猜到了我的心思,先是迟疑了一下后解释道:“只要你好好读书在哪个学校都是一样的,你看你几个哥哥姐姐在中心小学读,哪一个读好了嘛?一个比一个瘟(差)中心小学也有差等生,村小学也有优秀学生,主要看自己啷个学习,你想想看,我说的对不对?”
我想了想:“也对。”于是就默认了母亲的说法。
其实我后来才知道村小学和镇中心小学有着怎样的区别,师资力量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好的师资力量教出来的优秀学生就是要多,村小学师资力量确实很薄弱,再加上调皮捣蛋的差生太多,学习环境大为不同,成绩好的寥寥无几。
我长大后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送我去村小学读书,这不是她能决定的。家里刚造过新房,实力不允许我去好的学校,再则,前面几个都去了好的学校,没有一个学业有成,大哥二哥也就读到初中就回家了,最后一个也无所谓了,不需要再去赌一把我的命运。这都是父母商量后的结果,表面上家里人都在鼓励我好好学习,将来林家也出个人才,实则就是让最后一个孩子,也读书认认字而已,免得我这个小娃将来说闲话。这个答案在初中二年级时,父亲说的一句话中找到的,这句话让我如雷击一般震动和刺痛。
后来我上小学就暗地里较劲,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成为林家不平庸,不一样的人物。
我不再计较学校的问题,虽然肯定哥哥姐姐上的学校比我好,但我告诉我自己,不能因为进了村小学,就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必须跟命运搏斗。年纪小小的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只知道我要让父母刮目相看。
我跟母亲一路走近村小学,看见两米多高的三合土围墙蜿蜒崎岖,把整个学校围了起来,有的地方三合土已经垮掉,大大小小的缺口和墙洞告诉我,这所学校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两扇破旧的木头大门向两边打开,有很多地方都损毁了,看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有点沧伤,有跟我差不多年龄的男孩攀爬在门框上,手握门上的木条摇来摇去,门轴发出“吱呀呀”的声音。
跨进大门,进入到还算宽阔的操场。经过漫长的暑假,操场的泥土地上长出许多牛筋草和其它野草,偶尔还有三两朵野花在倔强的展示自己。
相互追逐的小孩“咯咯咯”笑着,打闹着,他们好像对这里很熟悉。
也有像我一样刚来报名的,神情有些紧张,躲在父母的身后看着操场上玩耍的同龄人。
我紧跟着母亲后面不敢乱跑,生怕母亲突然不见了。母亲遇见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询问,得知办公室的位置,拉着我就朝那人手指的方向走去。
整齐,成排的瓦房有很多间,东面和北面都有,从打开的门看进去,就知道是一间一间的教室,用来上课的地方。教室木质格窗上有的玻璃缺损了,有的根本就没有,看起来很落魄。
东面有一个用三合土垒起来的大平台,长满青苔和野草,后面有一根长长的竹杆,孤立地耸入云霄,感觉望不到头。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升国旗的旗杆,并非普通的竹杆。竹杆后面有一间双扇门的房间,里面坐了很多成年人,在跟陪护孩子前来报名的家长们谈话。
母亲站在门口朝里面喊道:“张老师,给我们小奶娃报个名。”
我个子小,并不知道母亲在喊谁?只是拉着母亲的衣角低着头。
没多久就从里面走出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子,满脸笑容:“哟,是小奶娃呢?咋想读书啦?”中年人应该就是母亲口中的张老师,他声音听起来,浑厚富有磁性,语气中含有关怀,和蔼。
但是我不敢抬头,因为从未见过这么多人,内心是慌张的,我一个劲的往母亲身后躲了又躲。
母亲笑着说:“都八岁了,也该让他读书了,他老汉儿让他来村里小学报名,再说这个学校还有你张老师,我们比较放心,毕竟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的。”
张老师点点头,微笑着说:“那我要严格管哦?”
“哎呀,你该啷个管就啷个管,如果不听话该整就整,我们不得说你哈。”
张老师笑着蹲下身来拉着我的手说:“哎呀,说这些,我晓得奶娃儿是个小乖娃娃,在家从不调皮捣蛋,惹是生非,我觉得你们小奶娃将来读书一定会好……”
我低着头,感觉说话的人声音很是熟悉,于是壮着胆子抬头看看到底是谁?原来是离我家不远的张老师,张老师是张家院子的人,在我们院东面。有时候会在田间小路上遇见他,听人说他是个教书匠,他走路说话就是与众不同,时常带着笑容,不与人争吵辨是非,看起来温文尔雅,跟我们院子里大伯家的人差不多,很有气质。
母亲推了推我:“奶娃儿,来,快喊张老师。”
我虽然知道是熟悉的人,但从未交流过,内心相当胆怯,挤了半天才从口中挤出几个字:“张,张老师。”说完脸都红了。
张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小奶娃,你自己想不想读书?”
张老师话音刚落,我立马点头:“嗯嗯,想。”
张老师像是捡到了宝贝:“呵呵,马大娘,你看你家奶娃,犹豫都没有犹豫,态度坚决呀。”
“我原来也问他,他是说想读书。”母亲接话道。
张老师继续说道:“正好我今年带一年级新班,你把他交给我,我来教他,至于能不能学好我不敢保证,但从目前这个状态我觉得行。”
“呵呵,张老师,这奶娃哪里有你说的那个好哟,还望你多多费心哈!”母亲听张老师这么一说,看得出来很开心。
张老师笑道:“马大娘,这样,你先回去忙你的,这娃儿就丢在我这里,我给他把名报了,中午我给你带回来就是了。”
“哎哟,那就麻烦你了,多少钱我先给你。”说着就从表袋里翻出一卷小额的散钱。
交完钱后,母亲就对我一番叮嘱,说要听张老师的话,好好上学什么的。
从母亲递上钱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至于母亲到底说了些什么就没有注意听了,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啊,终于可以进学校读书啦!不用整天都面对那张瞧不起我的脸啦!”我幻想着将来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样子。
张老师拉着我来到他的办公桌前,打算登记入册,于是问起我的名字:“小奶娃,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低下头满脸委屈摇摇头:“我,我还没有名字。”
张老师笑了笑,也不是很惊讶,这个年代在农村,很多小孩读书前,都只有乳名,没有学名,不足为怪。张老师笑着问我:“你看,我来给你取个名字好不好呀?”
我连连点头表示答应。
张老师想了想:“那叫林兵吧,当兵的兵,将来长大了去保家卫国,好不好?”
此刻我终于有了名字,感觉好像在这个人世间我变得名正言顺了许多,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蝼蚁了,我红着脸点点头:“嗯,谢谢张老师。”
张老师看见我腼腆的样子也是笑了,摸着我的脑袋语重心长的说:“好,乖娃娃,今后都叫你林兵,你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好好把握机会,好好学习,丰富自己,将来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看好你。”
我笑着点点头答应,后面张老师就叫我在学校里玩,到时候再来这里办公室找他就可以了。
时间一晃到了中午,张老师拉着我就往家里走,一路上,张老师笑着跟我讲了很多,比如说,看见老师要问“老师好”!放学要跟老师说“再见”等,再叮嘱我明天早上一定要准时到校,不要迟到了。
张老师把我送到我家屋外,跟我说了再见后,就朝他家的方向走去了。看着张老师不急不躁走路的样子,想起这半天来他说过夸赞我的话,心里一股暖流涌上。眼前这个和我父亲差不多年龄的老师,平常虽然经常看见,但不曾交流,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半天接触下来,发现他特别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此刻突然懂得大人口中的两个字——“文明”,我想:“文明的样子应该就是张老师这样的吧?”看着张老师远去的背影,我感觉老师的背影可敬可亲,第一次有了崇拜的人。
就这样,我进入到充满着知识和智慧的校园,虽然它破烂不堪,但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希望,开始变得有了点意义 。我的人生第一次发生了转折,从此以后,我便再不是村里整天流着鼻涕,脏兮兮的小孩了,我要用我的努力,改变我目前的生活窘态,让未知的人生变得可以预知,虽然它不具体不清楚,但总有个朦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