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攻 > 第29章 定计

第29章 定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众人接旨,韩琦自回府第。

    范仲淹与小嬛回到驿馆,徐复、赵宇、雷兰夫三人早已在房中等候多时。范仲淹将宫中之事向三人讲述了一番,徐复笑到:“范大人所提打击弥药“断臂”之策,与赵宇所言潜攻之计,真乃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断臂”可以阻兀卒进攻之势,潜攻可以断其祸乱之源,横山收则弥药无反叛之基,兀卒死则弥药群龙无首。收服横山自然由范大人坐镇延州府主持,至于潜攻之计,潜入弥药族内,行反间,杀兀卒,便由赵宇、雷兰夫二位鼎力承担。”

    范仲淹说道:“潜攻之计,身入弥药,凶险无比,需要谨慎谋划。我在延州,当为军中后援。”

    赵宇、雷兰夫相视一笑:“我二人早已商议妥当。不过刚才听范大人所传太后懿旨,兀卒不能杀,只能劫,要把兀卒生擒来京,潜攻之计必然难度倍增。我二人同心戮力,虽万死以报国家。”

    范仲淹听赵宇、雷兰夫说出“死”字,心中不喜,暗想:还未赴任,二人怎出不详之言?

    小嬛看出范仲淹心事,对赵宇、雷兰夫二人笑道:“二位大哥是吉祥之人,必能逢凶化吉。我们五人,都要完完整整去,完完整整归来。”

    二人笑道:“谨遵郡主之命。等成功回京之日,我二人还等着吃郡主的喜酒,给郡主祝贺大婚!”

    小嬛嗔道:“人家本是一片好心,你们又来取笑。”

    众人正说话时,侍卫亲军来报:“皇上急召徐复先生进宫。”

    众人吃了一愣,仁宗深夜召见徐复,不知为了何事?

    原来仁宗皇帝早就听闻过徐复的大名。只是碍于徐复无职,一直未便召见。如今徐复由韩琦举荐,充任范仲淹幕僚,执掌鄜延路军事参谋文案,仁宗终于有了机会,召徐复进宫问事。

    徐复是建州人氏,原姓郭,字元复,少年时代,爱慕侠客之行,离家跟随辽东剑客李东成学习剑法。三年学成,于建州城外与诸少年比剑,失手误杀一人,被官府通缉捉拿。不得已改名逃往中原陈州,投靠舅父徐京。徐京是大儒,徐复随舅父读书,渐有所成,参加科举,考中陈州乡试前三名。陈京见徐复有才情,于是凑足银两,送徐复到东京汴梁游学,希图博取一个功名。徐复参加科举考试,连考两次不中,未免有些心灰意冷。

    一天徐复独自到郊外游玩,偶然走进一座道观,这道观乃是道士焦洪范修炼之所。焦洪范与徐复攀谈之中,见徐复天资聪慧,遂有意传授衣钵与他,于是以祖传《焦氏易林》之秘法传授。徐复果然是有慧根之人,不到几年功夫,不仅通晓易经,还把道教阴阳天文地理遁甲占射之术了然于胸,融会贯通。焦洪范见他道术已成,就留他在天宁观中,自己则四处云游去了。

    徐复学通了阴阳法术,就用衍卦气法为自己测了一卦,看到卦象上说,此生无禄命。徐复知道仕途不通,于是便断了考取功名的念头,在京城开起易馆,以易会友,卖卦为生。几年下来,居然名震京城,达官显贵求卦问卜者,车水马龙,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不绝于道路。

    徐复见此情形,心知“满盈者必损”的道理,于是遣散道友,用泥土封住道观大门,出京隐居在郊野山村之中,这才有了与范仲淹等人的巧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