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荐才
仁宗说道:“朕听众臣所言,也有此感。众人无论主和主战,言虚者多,言实者少,至于弥药武备、军情、官吏、百姓等情形,无人论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仲淹说兀卒对朝廷了如指掌,朝廷对弥药知之甚少,因此不可开战,也是在理。”
陈希亮说:“臣倒是有一人,对弥药情形知之甚详,况且此人胸中有奇计,或许在战与和之间,可以另辟蹊径。”
宋仁宗问道:“如此甚好。是何人?可引来一见。”
陈希亮说:“是青州人赵宇。此人曾游历弥药,与德明、兀卒有过一段奇缘,知兀卒即位后必反,因而上书执政。执政认为狂妄,安置福州监管。兀卒反,赵宇逃归东京,又上书言鄜延路兵马总管刘平勇而无谋,必败,为开封府所拘禁。臣与开封府交涉,取赵宇所上之书交付有司保管,若刘平果真不败,再治赵宇之罪不迟。此人现在驿馆待旨意宣召。”
仁宗暗自思忖:“如陈希亮所言,这个赵宇有未卜先知之明,确是国家急用之才。不过他既然得罪了宰相,朕也不可大用他,不妨用而不任,以解国家之难。”想到此处,便对陈希亮说:“你可召他进宫来见。”
仁宗欲召赵宇进宫,心中又想,宫中耳目众多,如果召一既无官职、又待罪之身平民入宫奏事,必定会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如若大臣以此为由,告到皇太后那里,太后怪罪下来,反为不智。于是叫过太监王守忠,耳语一番。仁宗皇帝便令一名精明伶俐的小太监跟随,叫陈希亮引路,从暗道出宫,到驿馆暗访赵宇。
范仲淹在宫门口被李纮、王质二人抢白了一顿,并不以为意,一路回到驿馆,吩咐随从收拾行装,准备打道回府。
小嬛笑说:“小嬛自幼在饶州长大,还没有出过远门。这次随大人来东京汴梁,听闻东京是天下第一繁华之都,不如我们出门四处看看,开开眼界。”
众人听说,齐声赞同。不等范仲淹发话,众人七手八脚,收拾停当,一个个脱下公衣,换上长衣毡帽,俨然一副外地进京的商人模样。
范仲淹哑然失笑:“咱们是去逛街,又不是见客商,哪里见过逛街如此打扮?”
众人听了,赶忙回去换了短衣。一干人等,说说笑笑,出了驿馆,顺路而行。
众人说道:“咱们初次来到东京,这东京如此之大,就是走上一天,也走不到多远。不如择其繁华之处,领略一番如何?”
小嬛说道:“我听说果子行最热闹,最重要的是有各式各样的果子吃,不如我们先去那里!”
众人笑道:“果然是天下第一吃货!”
原来这大宋都城东京汴梁,是天下第一名都。都市规划有秩,以皇宫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出东西南北四条御街,沿着每条御街两旁,尽是些高楼大厦,商铺馆苑。
小嬛要去的果子行,就在东京西大街。这条西大街,起自皇城旧郑门,中间经过外城新郑门,直到西郊金明池、皇家琼林苑,是皇家出游的必经之路。街边店铺经营各地贩运而来的各色瓜果、鲜花、糕饼,还有各种特色特产、小吃,乃是京都士女云集之地,格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