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22 入海取沉水喻
原典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1,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值。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注释
1沉水:沉香。欲采取沉香的话,当先将树斫断,放着地上,待时日久了,外层开始朽烂,木中的心节,坚硬且黑,置于水中,则沉了下去,所以叫作沉水,也叫水沉。
译文
过去有位长者的儿子,入大海去采取沉水香,历经多年,方采得一车,载回家来,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昂贵的缘故,一时之间,无人来买。多日过去了,售不出去,内心很是疲厌,苦恼不堪。见人家卖炭,转眼即成交了,便生出一个念头:不如把它烧了作炭,便可以快快地卖掉了。遂即将其烧成炭,推至市上卖了,却不值半车炭的价钱。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借助于广大无量的权便的方法,孜孜不倦,专意进取,仰望着求得佛果。因为难以求得,便产生了退转的念头,以为不如发心去求听闻佛的声教即可悟道的最下根的声闻果,可以速速出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成为永入涅槃的阿罗汉。
解说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此则可与第六十二则《病人食雉肉喻》并读。
23 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
原典
昔有贼人,入富家舍,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种种财物,为智人所笑。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诸功德,以贪利故,破于清净戒及诸功德,为世所笑,亦复如是。
译文
过去有个贼,入富家屋中,偷得锦绣,就拿来裹破旧的粗毛布衣之类的财物,为智人所笑。
世间的愚人也是如此,既有信心进入佛法之中,去修行善法以及种种功德,因为贪图私利,破坏了断离烦恼的清净的戒行以及种种功德,为世所笑,就如以锦绣裹破衣一般。
24 种熬胡麻子喻
原典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1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
1熬:炒。
译文
从前有个愚人,生吃胡麻子,觉得味道不美,炒了吃,味美,便想:不如炒了再种,而后就能得味美的胡麻子了。于是就炒了来种,永远失掉了生长出来的因。
世人也是这样,由于菩萨过去时长期修行,专就困难之处做苦行之事,世人以为这不顺当怡乐,便想道:不如成为阿罗汉,速速断离生死之道,永入涅槃,这功效很容易达到。而后来再想求佛果,毕竟是不可能了。就如那焦了的种子,不再有生长的因了。世间的愚人,也是这样断灭了精进的因。
源流
《菩提资粮论》卷四:如被烧种子,虽置地中,水浇日暖,终不能生。(《中华大藏经》第二十九册第四六八页)
《法苑珠林》卷二十三:事等破瓶,义同焦种,亦如多罗(绵),既断,宁可重生。析石已离,终无还合。(《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四十五页)
25 水火喻
原典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1火,以澡盥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是。
注释
1宿:同缩,取。
译文
往昔有一人做事,需用火和冷水,就取来了火,以澡盥盛水,放在火上。后来想取火用,而火都灭了;要取冷水用,而水又烧热了。火及冷水,两样东西都失却了。
世上的人也是这般,皈依了佛法,出家求道,既已出家了,又回首怀念妻子、儿女、父母、眷属,以及俗世的情事,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怡乐,因此而失却了他原有的功德精进的火苗、持受戒律的清净之水。念恋情欲的人,两样都失,也是这般。
解说
进不得邯郸之步,退又失寿陵之义,俱是两失之境。
26 人效王眼喻
原典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便效王。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着风耶?何以眼?”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着风,欲得王意,见王眼,故效王也。”王闻是语,即大嗔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其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想讨国王的欢喜,就问他人:“如何才能得国王的欢心?”有人说道:“你想讨国王的欢喜,他的形相,你应该仿效。”此人这就到国王那儿去,见国王眼皮眨巴眨巴,于是也仿效着眨巴眨巴。国王便问他:“你是病了,还是着了风了?怎么眼皮眨个不停?”此人答道:“我眼没病,也没着风,想要讨得大王的欢喜,见大王眼皮眨巴,所以也学着眨巴。”国王听了这话,就勃然大怒,即刻令人对他施行种种惩罚,并赶出国去。
世人也是这样,想要亲近佛陀,求得顺理益己的善法,来使自己的德行增长。既已亲近了佛陀,却不懂得如来法王为了大众的缘故,佛陀用种种善巧权便的方法来引导世人进入佛法之中,不免显出一些缺失短处来,或是听到佛法有字句不正的地方,就讥讽、毁谤起来,学它的不是之处。这个缘故,便永远在佛法中失掉了修行的顺益,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之中,如那个愚人一样。
解说
此则可与第五十七则《蹋长者口喻》比看。《杂阿含经》卷十四:如卖针人,至针师门,欲求卖针,终不可售。(《中华大藏经》第三十三册第一三九页)
27 治鞭疮喻
原典
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儿为鞭背,以马屎傅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1即得除去五阴身疮2,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3。”未见不净,反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
1不净观:为了治贪心而观身体的不净,一是观自身的不净,二是观他身的不净,人的一切,无一净相。
2五阴身疮: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色身,有着眼、耳、鼻、舌、口、大小便道之类泄漏不净的疮门,故名五阴身疮。
3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译文
从前有个人被国王鞭打了,之后,便用马屎敷在伤口上,想让它快快弥合。有位愚人见了,心中大为欢喜,说道:“我一转眼就学到了这个治疮方法。”即刻归家去,对儿子说:“你鞭打我的背脊,我得了一个妙法,现今想试一下。”儿子就为他鞭打脊背,而后用马屎敷在伤口上,觉得很是巧妙有效。
世人也是这样,听有人说修不净观即可除去五阴身疮,便说:“我想观女色和五欲。”没有看到不净,反而受了女色的惑乱,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堕于地狱。世间的愚人,也如那特意打背而治疮的人那样。
28 为妇贸鼻喻
原典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着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着妇面上。既不相着,复失其鼻,唐1使其妇受大苦痛。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沙门、婆罗门有大名德,而为世人之所恭敬,得大利养,便作是念言:我今与彼便为不异。虚自假称,妄言有德,既失其利,复伤其行,如截他鼻,徒自伤损。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
1唐:徒然、空。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妻子长得端正,只是鼻子难看。这人外出之际,见别人的妻子面貌端正,鼻子长得很好,便说:“我现今可把她的鼻截取下来安着到我妻子面孔上去,不是很好吗?”随即将别人妻子的鼻子截下来,拿回家去,急急地叫妻子:“你快出来,给你好鼻。”他妻子一出来,就割了她的鼻子,旋而将他人的鼻子安着在妻子面孔上。既安不上去,又失了她原先的鼻子,空佬佬地使她受了大苦痛。
世间的愚人也是这样,听闻那些年高的沙门、婆罗门有大名德,因而受到世人的敬重,获得丰富的供养,便想:现今我与他们便是一样的了。就虚假地自称有德,既失掉了修证的功德,又损及了自身的品行,如截来他人的鼻子,徒然使自己受到损伤一般。世间的愚人,也是这般。
29 贫人烧粗褐衣喻
原典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着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着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贫人欢喜,敬从其言。其人即便在前然火,语贫人言:“今可脱汝粗褐衣着于火中,于此烧处,当使汝得上妙钦服。”贫人即便脱着火中。既烧之后,于此火处求觅钦服,都无所得。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过去身修诸善法,得此人身,应当保护,进德修业,乃1为外道邪恶妖女之所欺诳:“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岩赴火,舍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便用其语,即舍身命。身死之后,堕于地狱,备受诸苦。既失人身,空无所获,如彼贫人,亦复如是。
注释
1乃:却。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贫穷困乏,给人家做活,得了一件粗布衣,就穿上了。有人见了,对他说:“你是上等种姓,贵人的后代,如何穿着这般破旧的粗布衣?我现在教你一下,可以使你得到一件上乘的漂亮衣裳。应听我的话,终究是不骗你的。”贫人听了,很是欢喜,愿意遵循他的话。那人就在面前燃起火来,对贫人说:“如今可把你的粗布衣脱下,放在火中,在这焚烧之处,会使你得到一件上乘的漂亮衣服。”贫人即便脱下,扔入火中。烧完之后,在这燃火之处觅求好衣服,一无所得。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过去生修行种种善法,由此才得了这人身,应当保护它,进一步修行自己的德业,却受了外道及邪恶的妖女的欺诳:“你如今应当信从我的话,修习种种苦行,投入到岩崖下去,跳进火坑里去,将这身体舍弃了,便可生到梵天上去,长远地得到快乐。”世上的人就依从了他们的话,遂即舍弃了肉体的生命。身体死去之后,就堕入到地狱里,备受了种种痛苦。既失了人身,又空无所获,像那个贫人,也是这样。
解说
关于投岩赴火可生梵天的学说,《杂宝藏经》卷十以譬喻形式做了嘲讽性驳斥,现今译如下:
往昔有一个婆罗门,妻子年轻壮实,姿容艳美,欲情深重,常有着淫荡的意念。因有婆婆在,不得遂意,便在心中想了一个奸诈的计策,欲除去婆婆。
自此之后,她很是孝养婆婆,朝夕供给没有一丝一毫的短乏。丈夫很欢喜,道:“你真是个孝妇。我母亲日渐老了,全靠着你了。”妻子答道:“如今我这般只是人世间的供养罢了,资养实在不多;倘若得了天的供养,我们孝顺的意愿便达到了。颇有生天的妙法吗?”丈夫说道:“依婆罗门的学说,投岩赴火,五热炙身,便可以生天。”妻子忙道:“倘若有这等妙法,婆婆即可生天,受自然的供养,就不必这般孜孜地受人世的供养了。”丈夫信了她的话,便在田野中做了大火坑,积了许多柴薪,就在火坑边上设宴会,扶将老母而来,招集亲党和众婆罗门,鼓乐弦歌,竟日尽欢。待宾客散了,夫妇将老母带至火坑边,推了下去,不顾而走。
当时,火坑中有一块小石级,老母堕在石级上,最终没有跌入火中,便很快爬出坑来。见日已逼暗了,就按来时路径回家去。途经丛林,四面阴黑,老母畏惧虎、狼、罗刹鬼等,便攀上矮树。恰值贼人偷了众多财宝,群党相随,到树下来休息。老母很是害怕,不敢动一动,却自制不住,在树上咳了一下。贼听到这咳声,以为是恶鬼,便舍弃财物,四散而走。到得天明,老母无所畏惧了,便泰然下树,选取财宝,将香璎珠玑、金钏耳铛、珍奇杂物满负着,向家行去。
夫妇见了老母,愕然惊惧,以为是起尸鬼,不敢走上前来。老母便说道:“我死后生了天,获得了很多财宝。”顺手将它们放了下来,“喏,香璎珠玑、金钏耳铛,是你父母、姑姨、姊妹叫我带来与你的,我老弱了,不能多负,他们让我来叫你去,便恣意与你”。
那女人听罢,早已欣喜不耐,奔去对丈夫讲:“婆婆今日因投火坑,得了财宝,却由于力弱,不能多负,倘若我去的话,必定多带些来。”丈夫便依照她的话,做了火坑,妻子容光闪烁着,纵身投入。未久,焦烂。(原文参见《大正藏》第四册第四九八页)
30 牧羊人喻
原典
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其人后复而与之言:“汝儿已生,今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既修多闻,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期世乐,如己妻息1,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后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如彼牧羊人,亦复如是。
注释
1息:子女。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善于牧羊,羊越来越多,乃至于成千上万,却很是悭贪,不肯让外人沾点儿光。这时有一个人精于诡计,就找机会,去与他交朋友,对他说:“如今我与你最为要好了,已经成了一体,再没分异之处了。我知道某家有一个好姑娘,我会替你去说媒,可让她来做你的妻子。”牧羊人听了欢喜,便给了他许多羊和财物。这人又对他说:“你妻子今日生了一个儿子。”牧羊人还没见到妻子,听见已生了儿子,心中大欢喜,又给了他财物。这人后来又对他说:“你儿子生了之后,于今日死了。”牧羊人听了这话,便大哭起来,嘘欷不已。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既修习经文了,出于名利的考虑,保守住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不肯为众人教化演说,受了这有漏身体的迷惑,妄求世间的欢乐,譬如自己的妻子儿女之类,受了这些欢乐的欺诳,从而丧失了善法。后来就丧失了身体的生命以及财物,便悲泣起来,产生了忧苦。如那个牧羊人,也是这样。
源流
燕人生于燕而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列子·周穆王》)
31 雇倩瓦师喻
原典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1,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我雇倩2瓦师,诣市觅之。”时彼弟子往瓦师家。时有一人,驴负瓦器,至市欲卖。须臾之间,驴尽破之。还来家中,啼哭懊恼。弟子见已,而问之言:“何以悲叹懊恼如是?”其人答言:“我为方便3,勤苦积年,始得成器。诣市欲卖,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尔时弟子见闻是已,欢喜而言:“此驴乃是佳物,久时所作,须臾能破。我今当买此驴。”瓦师欢喜,即便卖与。乘来归家,师问之言:“汝何以不得瓦师将来,用是驴为?”弟子答言:“此驴胜于瓦师。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时师语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
注释
1大会:盛大的法会。
2倩:请。
3方便:善巧。
译文
过去有位婆罗门师,想举办一场隆重的法会,对弟子说:“我需要一批瓦器,以供法会使用。你去替我雇请一位瓦师来,这可到市集上去寻觅。”那弟子即前往瓦师家去。这时有一人赶着驴负着瓦器到市场上去卖掉,那头驴才一会儿的工夫就把瓦器都打破了。此人回到家中,心里懊恼,就啼哭起来。婆罗门弟子见了,便问:“为何这般悲叹懊恼?”此人答道:“我用了种种善巧的方法,经过许多年的勤苦,方做成了瓦器。拉到市场上想卖,这头破驴子顷刻之间都把瓦器打砸了,所以我懊恼。”弟子听了,心中欣喜,想道:“这头驴真是好东西,历经久时做成的东西,顷刻之间就能把它破掉。如今我应把这头驴买下来。”瓦师很高兴,立即就把驴卖给他。弟子乘着回家来,师父问道:“你为什么不把瓦师带来,这驴子能派上什么用场?”弟子答道:“这头驴子胜过瓦师呢!瓦师历经久时做成的瓦器,它转眼就能打破。”这时师父呵责道:“你这愚痴之人,没有智慧。这驴的确是能一下子打破的,然而即使给它一百年辰光,也不能做出一个瓦器来。”
世间的人也是这样,虽则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家的供养,却毫无报偿,专做损害他人的事情,从来没有行过一点善。背恩的人也正是这样。
解说
破而不能成、不能立,则只有负面的意义。
32 估客偷金喻
原典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1。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用兜罗绵裹。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
如彼外道,偷取佛法,着己法中,妄称己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烧灭外典,不行于世。如彼偷金,事情都现,亦复如是。
注释
1兜罗绵:兜罗,梵文tula,是树的名称,绵从树果中生出来,亦即木棉。另外野蚕茧也叫兜罗绵。
译文
从前有两个商人一起做买卖。一个是卖真金,另一个是卖兜罗绵。有位顾客来买真金,放在火上烧了,来试测金子的纯度。那另一个商人就立即偷了这块试烧的金子,拿兜罗绵裹着。当时金子炽热的缘故,绵都烧尽了。事情败露,两样东西都失却了。
这就好像那些外道,偷取了佛教的学说,安装进自己的学说中,谎说是自己原本就有的,并不是佛教的学说。不相融合的缘故,反而毁灭烧坏了外道的典籍,使它湮没于世,没有流传下来。就如那个偷金的人,事情全败露了,金绵都失却一样。
解说
外道的典籍,从现存情况来看,确是不流传于世,许多材料由于佛典对之作述评而留存着。如《长阿含经》的引述即为一例。
33 斫树取果喻
原典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反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拥有一棵好树,长得高大,树冠宽广,将要结出香而甜美的好果子来。这时有一个人来到了国王居住的地方。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结美果了,你想吃吗?”这人就答道:“这棵树高大宽广,虽然想吃,怎么才能够摘得到呢?”于是就斫断了树,期望摘到果子。却一无所获,徒然地劳苦了一番。后来想栽回去,树已枯死,毫无生机。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如来法王有一棵持戒树,能结出好果子来。心内涌出了渴求满足的快乐来,想要得到那果子,那么,就应当持受戒律,修行种种功德。世上的人不会运用权便的智慧,反而破了戒,如那个伐了树还想种活的人一样,什么都得不到。破戒的人,也是这样。
解说
持受禁戒,修行功德,都是趣向于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的津梁,虽则不是最终的目标,却是通向最终目标不可或缺的方法,因而必须固守,且日日精进,以求获得胜果。
34 送美水喻
原典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1。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语,信王语故,终不肯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注释
1由旬:印度古代计程单位,是梵文yojana的音译。此词的原初含义是套一次牛所行的路程,只是一个大致的界定而已,约三十里。
译文
从前有个村落,距王城五由旬路程。村中有好美水。国王命令村里人日日给他送美水去。村里人疲苦不堪,全都想移居到别处去,远离这个村落。这时村主对众人说:“请大家不要离开,我会替你们去跟国王讲,把五由旬的路程改称三由旬,使距离短些,你们往来就不疲苦了。”村主即去对国王讲了。国王同意改为三由旬。众人听了,就很是欢喜。有人说道:“这依旧是原先的五由旬,一点也没有变。”村民们虽是听了这话,然而相信国王的言语的缘故,终究不肯搬走。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修行着大乘正法,度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五道,向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涅槃城走去,却产生了厌倦的心情,就想避开这条漫长的路途,祈望顿时凌越出生死的轮回,不想再进一步地修行正法了。如来法王就用权便的方法,把纯粹一乘的正法分开来说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具有小乘根性的人听了,很是欢喜,以为容易实行,便继续修行善德,以求渡过生死苦海。后来又听人说没有三乘,原本就是同一条道路,就是菩萨乘这一乘。信奉佛说法的缘故,终究不肯舍去成见的执着。像那些村民一样,信奉国王的言语。
源流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分配)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列子·黄帝》: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耳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妙法莲华经》卷六《譬喻品》:国邑聚落,有大长者,……财富无量,……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是长者作是思维: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复更思维: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维,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悯,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
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大正藏》第九册第十二至十三页)
解说
方便是相对于真实而言的,根本的旨归是真实,而借助于善巧、善权,以便进入到那真实之门去,就是方便了。从根本上来说,方便其实并不存在,只是随顺事物权且显现而已。
35 宝箧镜喻
原典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得一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着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嗔也。”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着,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弃于宝箧,着我见者,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贫穷困乏,欠了人家许多债,无钱可以偿还,就逃走避债去了。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遇见一只箱子,内中装满了珍宝。有一面明镜,放在珍宝上,用来盖覆这些东西。贫人见了,心中异常高兴,即刻就打开来,见到镜中有个人,不胜惊讶,且害怕起来,拱手说道:“我以为是空箧,一无所有的,不知有您在这箧中,请不要生气。”
世间的人也是这样,受着无量烦恼的穷迫困扰,又受着生死、魔王、债主的缠着,想要逃避生死,就进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做种种功德,恰如遇见宝箧一般,受到对身体持真实之我的见解这面镜子的惑乱,错误地以为有真实的我,即刻就封闭起来,与善法无缘了。于是堕落,失掉了种种功德,心体寂静,止于一境的道法的品类,出离了烦恼的种种善法,历经三乘由菩提之道证得涅槃之果,所有这一切都失却了。像那愚人一样,弃离了宝箧,执着于真实之我的见解的人,也是这样。
源流
《杂譬喻经》(后汉佚名译)卷下:昔有长者子新迎(娶)妇,甚相爱敬。夫语妇言:“卿入厨中取蒲桃酒来共饮之。”妇往开瓮,自见身影在此瓮中,谓更有女人,大恚,还语夫言:“汝自有妇藏着瓮中,复迎我为?”夫自入厨视之,开瓮见己身影,逆恚其妇,谓藏男子。二人更相忿恚,各自呼为实。有一梵志与长者子素情亲厚,过与相见,夫妇斗,问其所由,复往视之,亦见身影,恚恨长者:“自有亲厚藏瓮中,而阳(佯)共斗乎?”即便舍去。复有一比丘尼,长者所奉,闻其所诤如是,便往视瓮中,有比丘尼,亦恚舍去。须臾,有道人亦往视之,知为是影耳,喟然叹曰:“世人愚惑,以空为实也。”呼妇共入视之,道人曰:“吾当为汝出瓮中人。”取一大石,打坏瓮,酒尽,了无所有。二人意解,知定身影,各怀惭愧。(《大正藏》第四册第五〇九页)
《大智度论》卷八十九:如人暗中见似人物,谓是实人,而生畏怖;又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但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第六九一页)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菩萨云何观于众生”句下,僧肇撰《注维摩诘经》卷六:“如一痴人行路,遇见遗匣,匣中有大镜,开匣视镜,自见其影,谓是匣主,稽首归谢,舍之而走。”(《大正藏》第三十八册第三八三页)
《楞严经》卷四:室罗达城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大正藏》第十九册第一二一页)
唐开元敦煌写本残卷《启颜录》:鄠县董子尚村,村人并痴。有老父遣子将钱向市买奴,语其子曰:“我闻长安人卖奴,多不使奴预知之,必藏奴于余处,私相平章(洽谈),论其价值,如此者是好奴也。”其子至市,于镜行(hāng)中踱行,人列镜于市,顾见其影,少而且壮,谓言(以为)市人欲卖好奴,而藏着镜中,因指麾(指点)镜曰:“此奴欲得几钱?”市人知其痴也,诳之曰:“奴值十千。”便付钱买镜,怀之而去。至家,老父迎门问曰:“买得奴何在?”曰:“在怀中。”父曰:“取看好不?”其父取镜照之,正见眉须皓白,面目黑皱,乃大嗔,欲打其子,曰:“岂有用十千钱,而贵买如此老奴?”举杖欲打其子。其子惧而告母,母乃抱一小女走至,语其夫曰:“我请自观之。”又大嗔曰:“痴老公,我儿止(只)用十千钱,买得子母两婢,仍自嫌贵?”老公欣然。释之余(把它放下之后),于处(放的地方)尚不见奴,俱谓奴藏未肯出。
时东邻有师婆,村中皆为出言甚中(中的,有效验),老父往问之。师婆曰:“翁婆老人,鬼神不得食,钱财未聚集,故奴藏未出,可以吉日多办食求请之。”老父因大设酒食请师婆。师婆至,悬镜于门,而作歌舞。村中皆共观之,来窥镜者,皆云:“此家旺相,买得好奴也。”而悬镜不牢,镜落地分为两片。师婆取照,各见其影,乃大喜曰:“神明与福,令一奴而成两婢也。”因歌曰:“合家齐拍掌,神明大歆飨(享受祭品)。买奴合(合当)婢来,一个分成两。”
同上本《启颜录》:隋初有同州人负麦饭(炒麦粉)入京粜(卖出)之。至渭水上,时冰正合,欲食麦饭,须得水和,乃穿冰作孔取水,而谓冰孔可就中和饭,倾饭于孔中。倾之总尽,随倾随散,其人但知叹惜,竟不知所以。良久,水清,照见其影,因叫曰:“偷我麦饭者只是此人。此贼犹不知足,故自仰面看我。”遂向水打之,水浊不见,因大嗔而去,云:“此贼始见在此,即向何处?”至岸,见有砂,将去便归。
《不识镜》(出《笑林》):有民妻不识镜,夫市(买)之而归。妻取照之,惊告其母曰:“某郎又索一妇归也。”其母亦照,曰:“又领亲家母来也。”(《太平广记》卷二六二,第二〇五一页,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版)
陈继儒《晚香堂小品》卷五《赠杨姬》:少妇颜如花,妒心无乃竞。忽睹镜中人,扑碎妆台镜。
解说
此则可与第六十三则《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并读。
倡导“有我”之说最力者,是婆罗门教,主张梵与我均为世界的原质,并且梵即我,我即梵,梵我合一。《唱徒集奥义书》六之八载乌德拉克对他的儿子施伟塔克图诏示梵的密义:
其父曰:“置此盐于水中,明晨其来见我。”其子奉行。父谓之曰:“趣(去)取置于水中之盐。”子觅之不得,固已全化矣。父曰:“于水面尝之若何?”子曰:“盐。”(咸)父曰:“于中间尝之,若何?”子曰:“盐。”父曰:“于水底尝之,若何?”子曰:“盐。”父曰:“弃之,再来谒(拜见)我。”子行之,然盐仍在。父乃曰:“于此身中,汝亦不能觅见实质,但彼固亦存在。彼神秘之原体,世界以之为精魂。彼乃真实,彼乃自我,彼(大梵)乃汝(自我)。”(引自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第二十页,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八年版)
而佛陀却以为世界上的种种现象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因而建立了诸法互为因果的缘起论,认为我只是四大(地、火、水、风)和合的假我,没有永恒的自性,没有实在的我体。关于这点,《大智度论》卷十二有一则譬喻故事说得明白,现在将它今译如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远行,独自宿在空舍之中。夜半时分,有鬼背着一个死人,过来放在他面前。后面另有一鬼追逐而来,怒目而骂:“这死人,是我的物品,你怎么转瞬之间背了就走?”先前的那鬼道:“是我的物品,我自然可以拿来。”后来的这鬼道:“这死人,其实是我背来的。”二鬼便各捉住一足一手来争。先前的那鬼就说:“这儿有人,可问他。”后来的这鬼随即问道:“这死人,到底是谁背来的?”这人暗想,这两个鬼力大无比,无论是实告抑或是说谎,都不能免于死,便说:“先前的鬼背来的。”后来的这鬼大怒,捉住这人的手,拔出,扔在地上。先前的那鬼取下死人的一只手臂,顺势一黏,便牢牢地生住了。如此这般,两臂两脚,头颅肋部,全身都改换了。于是二鬼滋滋有味地共同食下这人的身体,餍足地拭口而去。这人想道:“我父母所给的身体眼睁睁地看着二鬼食尽。如今我的身体全是别人的肉,这算是有身体呢,还是没有身体?”便走到佛塔前去请教各位比丘,详尽地诉说了上述事情。各位比丘说道:“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什么‘我’,只是把地、水、火、风这四大种元素和合起来,姑且算作我身,譬如你本来的身,与现在的毫无差别。”(参见《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第一四八页)
36 破五通仙眼喻
原典
昔有一人,入山学道,得五通1仙,天眼彻视,能见地中一切伏藏种种珍宝。国王闻之,心大欢喜,便语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国,不余处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宝?”有一愚臣,辄便往至,挑仙人双眼,持来白王:“臣以2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国。”王语臣言:“所以贪得仙人住者,能见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毁眼,何所复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苦行,山林旷野,冢间树下,修四意止3及不净观4,便强将来,于其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丧其道眼,已失其利,空无所获。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
注释
1五通:一般所谓五通,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
2以:已。
3四意止:又称四念住、四念处。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
4不净观:又作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污秽,以对治贪欲,烦恼之观法。人的尸体随时间而变化为丑陋之形状等不净之观尸法,主要对治贪欲之心。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入山学道,成为得到五种神通的仙人,天眼彻视,能看见地下一切隐伏着的宝藏。国王听闻了这事,很高兴,就对臣下说:“如何才能使这人常留在我国,不到别处去,使我的库藏中的珍宝源源不断地增加?”有一位愚臣即刻前往仙人那儿去,把他的双眼挑了,拿来对国王说:“臣已经挑了他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了,常住在这国家了。”国王对大臣说:“所以渴望仙人留住在这儿,只是因为他能见地中一切隐伏着的宝藏。如今你毁了他的眼睛,还有什么用?”
世人也是这样,见头陀在山林旷野、冢间树下苦行,修习四意止和不净观,便强行拉他到家里来,好生供养起来。结果是毁了他的善法,使道果不能成就,丧失掉他的道眼,已失掉了他的苦行所得,供养他应得的好处也就都一无所获了。就像那个愚臣,平白地毁掉仙人的眼睛。
37 杀群牛喻
原典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喂食。时有一虎,啖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养着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它们至水草丰美的地方,让它们随时可吃。这时一只老虎吃掉了一头牛。牛主人便想:已经去掉了一头,破了我的整数,还要这牛做什么呢?就把牛驱赶至深坑的高岸边,都推排到坑底去杀死了。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受持如来二百五十条具足圆满的戒律,倘破了其中的一条,没有产生惭愧之情,去脱掉恶行的垢染,去真诚地忏悔,反而这样想:我已破了一戒,既已不具足完整了,还要受持下去吗?就把一切戒都破掉了,无一存留。就像那个愚人,把牛群全杀尽了,无一存留。
源流
《大庄严经论》卷六:如人耻白发,并剃其黑者。剃之未久间,白发寻还生。(《中华大藏经》第二十九册第六六〇页)
《弘明集》卷六道恒法师《释驳论》:无异人苦头虱,因欲并首俱焚,患在足刺,遂欲通股全解,不亦滥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第三十五页)
解说
俗语所谓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也是追求具足或全然毁坏的心理表现。
38 饮木筒水喻
原典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嗔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1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嗔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注释
1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五种情欲。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一路走来,口渴身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便就着喝起来。待到喝足了,便举手指着木筒说:“我已喝够了,水你不要再流出来了。”虽然说了这话,水依然流个不止,这人就大怒道:“我喝够了,叫你不要来了,为何依旧来?”有人见了,说:“你这大愚痴,没有智慧,你为何不离去,却说水不要再来?”随即把他拉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出于生死渴爱的缘故,畅饮那色、声、香、味、触这五欲咸水。五欲既已得到了满足,就如那人饮水饱足了,便疲乏厌倦起来,说:“你们这些色、声、香、味,不要再来让我见到了。”然而这五欲相续不断,绵绵不绝。世上的人见了,便怒道:“叫你们速速灭去,不要再产生,为何依然来,让我见到呢?”这时有智人对他说:“你想要离却五欲,应当收摄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产生的情识,关闭心中的思量,这样,妄想就不会出现,便可以得到解脱。何必眼不见,方可不生贪恋呢?”就像那饮水的愚人一样。
源流
《大正句王经》卷上:往昔有一聚落,其中人民不识螺相,亦复未曾闻其螺声。忽有一人从外而来,到彼聚落,而便止住。是人常持一螺,以为功业,每日执螺,诣于圣像,鸣螺供养。供养已讫,复还住处。时聚落中一切人民,忽闻螺声,咸悉惊怪,共往螺处,问彼螺言:“尔从何来?可依实答。若不言实,我当破汝。”螺既无情,岂能言答?(《大正藏》第一册第八三三页)
39 见他人涂舍喻
原典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涂壁,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谷1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治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反更高下,壁都坼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之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注释
1:音弋,碎麦壳或稻壳。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见那屋舍的墙壁涂治得平平正正,清净美观,便问道:“用什么和混了涂,竟然这么好?”主人答道:“将碎稻谷壳浸在水中,使它软和了,再和泥涂壁,就成这个样子了。”愚人就想:倘若纯粹用稻壳,不如与稻米和合着一起用,壁可白净,也可涂得平正好看。便用稻谷和着泥来涂壁,祈望着更平正一些,不料反而是高高低低的,墙壁都坼裂开来,白白地耗费了稻谷,一点益处都没有,还不如惠施,倒是件功德事。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听圣人说法,讲修行种种善业,到这命终了,便可以生到天上去,得到解脱,于是就自杀了,祈望能生到天上,得到解脱。徒然地使自己丧失了生命,一无所获,就如那愚人一样。
40 治秃喻
原典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译文
从前有个人,头上没有毛发,冬天则大受寒冷,夏天则患晒热之苦,加上蚊叮虻咬,昼夜不得安宁,苦恼不堪。有一位医生,医道懂得很多。这秃子便到医生那儿去,说:“希望您替我治好它。”而那医生也是个秃子,这时就脱下帽来给他看,说:“我也有这个病,痛苦不堪。倘若我能医得好的话,应先把自己治好了,除去这般苦恼。”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受到了生老病死的侵害,很是苦恼,想要求得长生不死的地方,听说沙门、婆罗门等是世间的良医,善于疗治种种苦患,就跑到他们那里,说:“希望能替我除去这生命易逝的忧患,永远处于安乐的状态,长存不变。”这时婆罗门等就回答道:“我亦遭受着无常、生老病死的痛苦,到处寻觅着安乐长存的地方,然而终究是得不到的。如今我若是能让你得到,我自己也是应先得到的,然后令你也得到。”世上的人也像那苦于秃头的人一样,徒然地自寻疲劳,却无法治愈。
41 毗舍阇鬼喻
原典
昔有二毗舍阇鬼1,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各欲得。二鬼纷纭竟日,不能使平。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嗔恚乃尔?”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着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罣碍。”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
毗舍阇者,喻于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注释
1毗舍阇鬼:梵文piācā,即饿鬼,又叫作啖精鬼,吸啖人以及五谷的精气。也译作癫狂鬼。
译文
从前有两个饿鬼,共有着一只小箱、一根棍杖、一双木屐。两个鬼争执起来,都想各自拥有这三样东西。吵嚷了整整一天,无法平分。这时有一个人走来,见了这般情形,便问道:“这箧、杖、屐有什么奇异,你们争执得这般怒气冲冲?”二鬼答道:“我这箧嘛,能产生一切东西,衣服、饮食、床褥、卧具之类生活用品,都可从里面得到;执了这根杖嘛,怨敌就降服,不敢再对抗了;穿上这屐嘛,能令人自在飞行,毫无阻碍。”这人听罢,便对鬼说道:“你们稍稍退后一点,我会为你们平分的。”鬼听了这话,便即刻远远地避开了。这人说时迟那时快,抱箧、捉杖、蹑屐,飞腾而去。二鬼愕然,竟然一无所得。人对鬼说道:“你俩所争的东西,我拿去了。如今让你们再没有什么好争的了。”
饿鬼譬喻众魔及外道;布施就好比是箧,人、天等五道众生的生活用具都可从这里面产生;禅定则好比是杖,可以消灭降伏邪魔、烦恼之类的怨贼;持戒就如屐,穿上它,必可以升在人、天之类善道。众魔及外道争这个箧,譬喻在烦恼垢染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是能修行善行、布施、持戒、禅定,便可以出离苦境,获得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