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打破常规
马如龙回到九龙山,详细地向母亲介绍了在老龙的情况,并把大家商量的方案也和盘托出。
余老板认为,我们的目的是降低利息和提高茶价,让更多的人拿到第一手茶叶,因此,和孙一鸣他们的关系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既要打破他们的常规,又不能一下子把关系搞僵了,人家树大根深,背后有官府人士参与,要谋定而后动。
马婆婆听完余老板他们的计划,心里十分兴奋,觉得余老板站位更高,虑事也更全面。于是,他叫儿子找有才叔过来。
这个有才叔,也是九龙山的种茶大户,为人热情正派,炒茶技术也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在九龙山茶农里也是个顶梁柱式的人物。九龙山茶农的重大事情,如果没有有才叔和马婆婆参与,基本上无法实现目标。
有才叔来到马婆婆家,马婆婆把回娘家喝喜酒碰到的一系列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接着就把和陈有望联手抗衡孙一鸣他们的事情,如实地跟他做了交流。
有才叔一听,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听了马婆婆的计划,更是惊讶得五官变形。他简直不敢想象,这么一个弱女子,竟然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竟然敢和县城的大富大贵一决高下,这种自己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一个女人竟然轻描淡写地要付诸实施,真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有才叔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地说:“这样行吗?”
马婆婆笑笑说:“不行就按照他们说的做,万一又成功了呢?”
有才叔一想,对呀,不成我们也没有损失。于是,对马婆婆坚定地说:“好,就这么办。我配合你。”
马婆婆见有才叔支持,两人便按照计划分别去通知一些种茶大户。
大雪这天,孙一鸣和王登科各带着一个跟班,像往常一样救世主般地出现在救民寨的客栈里,行李刚一放下,就催促两个跟班去召集人。还叫店家在客栈门口支起了几张桌子,烧好一桶茶水,把从县城带上来的糕点放在桌面上,,不一会儿,陆陆续续来了一些茶农。
等人来得差不多了,王登科便起身给大家作了一个揖,笑容满面地说:“各位乡亲,我和孙老板来看大家了,请大家来是叙叙旧,聊聊天,来,大家吃点点心。”
孙一鸣接着说:“我们这次来,顺便也想把明年春茶的事情也确定下来。”
王登科说:“对,明年春茶的事情确定下来,我和孙老板商量了一下,现在的钱也确实难赚,本来要提点利息的,可一想我们大家这么多年的交情,不忍心哪,还是按照去年的行情,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家沉默着,这让孙一鸣感到有点意外,他看了众人一眼,只见大家喝茶吃点心,就是不说话,似乎有一种默契,这让他感到有点害怕。
当他再次扫描众人时,看到衣衫褴褛的茶农们,心里又踏实下来,不管怎么说,茶农们没有他们的钱,是无法过冬和明年的生产的,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带着调侃的语调说:“看来大家是手中有粮心中不荒哦。王老板,我们是多此一举哦。”
这时,有才叔说:“两位老板,感谢你们多年来的关照,你们这种三成的利息,我们大家实在承受不起。”
“对,太贵了。”“减少两成半。”一下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要减息。
孙一鸣一听,心里大笑不止,我没有加息就已经够仁义了,你们还要减我的息,而且还要两成半,真会开玩笑。如果我们不放债,看你们这帮穷鬼怎么过年。
这时,马婆婆站起来说:“孙老板,王老板,我们提出的减两成半息也是有道理的,一斤茶叶你们赚多少钱,你心里有数,我们心里也有数,这么些年,你们靠着这一山的茶叶赚到了万贯家财,而我们呢,年年还要靠借高利贷过日子,你们不应该让点利吗?”
马婆婆话音刚落,群情激奋。“是呀,没有我们九龙山的茶叶,你们吃个屁啊。”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心里压抑已久的心里话。
王老板一看这阵势心里有点发怵,平常都是人们对他不是礼遇有加,就是点头哈腰的,今天突然成了众矢之的,一下子角色转换不过来,不知所措地望着孙一鸣。
孙一鸣可不像王登科,他祖上起就在城里做小买卖,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却也温饱不愁,于是,他从小就和一帮小混混为伍,经历过的危机危险自然和王登科不同,成家以后靠县衙门做捕快的姐夫扶持,加上在城里消息灵通,隔三差五地做一些对缝的生意,小有本钱以后慢慢便转型成了茶盐商人。
今天,当他看到茶农们提出要减息和提高收购价格,知道这是有人提前做了手脚,心想,就你们还想跟我斗?这些年来,在县城除了我们两家,谁也不敢插足九龙山的茶叶生意,所有想买九龙茶的人,都只能到我们的商行才能买到。前几年,也有几个不信邪的小老板,抢在孙一鸣他们前面去放定,结果被县衙门捕快栽赃陷害,那些放下去的定金又成了孙王两人的,事后人们明白过来,这九龙茶你只要不去沾第一手就没事。因此,孙一鸣料定外地人和本地人,只要了解情况的,谁也不敢到九龙山来动他们的蛋糕。这样一来,你们这些茶农还能闹翻天?这次估计是受到某些人的蛊惑,看看闹一闹能不能省点钱。于是,他带着一种猫捉老鼠的心态,笑着对着众人说:“好好,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你们提出的要求呢,我们商量商量,过两天慢慢再谈。”
王登科看出了孙一鸣的缓兵之计,他也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孙老板是先搞清楚情况再说,不愧是高人,心里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一鸣欲擒故纵,让有才叔心里忐忑不安,毕竟这种玩智商的事情,他们是破天荒第一次参与,下一步会怎么样,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害怕会弄巧成拙。
在陈有望没有出现之前,马婆婆心里还是有点心虚的,这个本家后生虽然初次交往,但凭经验还是靠谱的,因此,自己不能表现出内心的不安,否则会打乱整个计划。
第二天中午时分,就在马婆婆她们翘首期盼中,陈有望带着三个大老板模样的人,款款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陈有望他们来到马婆婆家,得到了有才叔他们高规格的礼遇。
按照马婆婆的计划,有才叔让人故意去给孙一鸣透了一个信,并有意无意透露了来人的身份。孙一鸣一听,这才感到大事不妙,原来他们也是有准备的。于是,连忙叫两个跟班尽快打听清楚来人的情况。
陈有望他们吃过粉丝荷包蛋,稍稍休息了一下,便在马婆婆和有才叔的带领下参观茶园。虽然已是初冬季节,茶园没有了勃勃生机,但条带被修整得没有一丝杂草,茶树也被修剪得棱角分明,鳞次栉比的茶园显得井井有条。陈有望他们第一次来到九龙山,看到如此壮观的茶园,心里还是很震撼的。
参观完茶园,陈有望三人也在客栈里开始放定,按照计划,他们一家不敢多放,目的在打破他们的常规。
当王登科听到三个客商是东江圩的陈有望,龙泉圩的张文刚,长宁的老板庞金路时,觉得可能是几个愣头青吧。在我们的地盘上,到时只要施加一些压力,他们也只能乖乖的放弃,弄不好我们还可以捡到一笔定金呢。
但孙一鸣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按照常理,他们要来九龙山放定,不可能不知道这里的规矩的,如果说他们不知道规矩,怎么会选择这个时间上山呢?这不是明摆的唱对台戏吗?”
孙一鸣觉得两个南乡老板不可怕,怕的是在赣州府有亲戚的庞金路,不知道他的来路。他感到事情有点复杂了,更觉得这些人是有备而来的,自己已经被人捏在手心里了,看来这次要大意失荆州了。想到这里,孙一鸣已经乱了方寸,王登科更是无所适从。
两人一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按照茶农们的意见,减息两成半,提高收购价格,先把市场保下来,这点损失和失去整个市场,那就不是一点小利的问题,是巨大的损失。于是,孙一鸣几个人手忙脚乱地和茶农们签订了春茶收购合同。
茶农们第一次尝到了如此大的甜头,九龙山沉浸在节日般的快乐气氛里,茶农们真正做了一回平等的乙方。
九龙茶收购铁桶般的常规,终于被打破了。
马婆婆和有才叔也成了茶农们心中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