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青史永夜 > 第26章 龙川盛会

第26章 龙川盛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休整一夜,次日,马安儒起了个大早,竟瞧见太史修已身着一袭素白长衣,在庭院中打起了拳。

    “太守大人好雅兴啊,天还未亮就已在此修身养性了。”马安儒一边向太史修走去,一边笑着说道。

    见到马安儒走来,太史修也是一惊,随即笑着迎合:“中郎大人一路车马劳顿,何不多休息一会。我呀没别的爱好,就爱早上打打拳练练身板。”

    太史修收身,长呼一口气,向着马安儒作揖道:“中郎大人定还未用早饭,我陪大人去街上逛逛,正好也体会体会岭南的风土人情。”

    “哈哈哈,本官正有此意,太守大人请。”这几日,马安儒也正想好好看看广东百姓的生计如何。

    卯时,韶关街头已陆陆续续开始有摊贩推着热腾腾的各色早餐出摊,两人来到一个面摊前,各要了一碗素云吞。老板娴熟地在一旁捏着云吞,两人入座先倒上了一杯茶。

    “我看此地百姓和乐,民生安定,太守大人,这可都要你的功劳啊。”

    “中郎大人可别笑话我了,韶关地处偏远,百姓淳朴,且有总督孙大人治政有方,我等才得以沾沾他的光。说起来,中郎大人此来,是与两广商谈联合之事,可说句大人不爱听的话,以下官之鄙见,怕是中郎大人很难说服广州中那一帮老臣。”

    “据下官所知,他们坚持中立,甚至有一部分激进派想要总督大人学习南卢在南方称帝,可我家大人权衡左右,拒不称帝。可那一帮老臣在两广中人脉甚广,不乏目前把持两广军队和朝政的一些元老。其中中立派和激进派为首的,就是当今两广通政使,北袁旧臣王文基,想要说服我家大人,首先就要解决他的问题。”

    王文基此人马安儒早有耳闻,早年袁明崇尚为太子之时,此人便是太子少师,后袁明崇登基为帝,封赏了一批心腹之人,其中王文基就作为年少时的老师被封为三品两广通政使,既是还了师生恩情,又交代其替他看好两广这个南方门户。

    来到两广后,王文基决定按照袁明崇的指示一改旧制,于是仗着皇师之威,不顾时任两广总督之命,强行推动文化和商业制度改革,一是教育与中原地区接轨,统一学习北袁朝廷颁布的规定书目;二是打击商业,重视农业,关停一批对外经商的货运码头,只保留内河航运,商人缴纳税赋比农业高出一倍等等。

    一番改制下来,两广的经济非但没有向好,反而出现倒退的局面,但同时起到了稳固北袁朝廷统治的作用,此举并不在立信,而在于立威。朝廷将上缴国库的税赋连年减少降罪于时任总督,罚其降为广州太守,一段时间两广的权利真空期内,王文基把持了两广朝政,趁机笼络和发展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局面一直到如今的孙立国走马上任才有所缓和。

    马安儒饮下一杯茶,心里暗自思索着,这怕就是孙立国想要让太史修完成的第二件事,假借南卢特使之名削弱两广老臣派的权威,一能让孙立国这总督之位坐得更加稳当,二还能打击老臣派势力,减少对他的威胁。

    这时,热气腾腾的云吞端了上来,马安儒听完太史修的一番话,不禁沉思,下意识地用勺子舀起一颗云吞便往嘴里送,被烫的立马放下了勺子。太史修见状不禁笑道:“慢慢来中郎大人,心急可吃不了热云吞呐。”

    “太守大人,王文基此人现在何处?”

    “近几日,王文基将在龙川召开颂世会,实际上这颂世会就是属于他那一派和想要投奔他那一派的人士聚会的一个场合,多年来,他通过这样的大会也募集了不少文人雅士和能臣武将,如今想要说他掌握着两广的半壁也不为过。”

    “可是我是南卢特使,人家既没有邀请我,如此贸然前去似乎不合乎礼数吧?”马安儒笑着问道,慢慢吃下一颗云吞。

    “中郎大人放心,您只要愿意参加,其他事情让下官来做就行,总督大人那我向他上报情况,就说您想要多走访几天两广之地;王文基那我来给他去一封书信,告知他南卢特使慕名前来参加,大人您与他同是三品官员,此次又代表南卢前来,他听闻此消息必定会夹道欢迎。”太史修向马安儒恭声道。

    马安儒很清楚这太史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孙立国巴不得让他紧紧跟在身旁,又借题引出了王文基,目的就是要借他之手灭一灭王文基的威风。但他也知道,若是此行拿不下王文基这个人,两广中的大部分官员也不会同意与南卢联合,此行他也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收拾好行装,两日后的辰时,太史修便匆匆来到马安儒的住处,向马安儒禀报:“中郎大人,总督大人已知晓您的情况,说您随意便可,他在广州等您;王文基的属下今早也已传信给我,说是欢迎大人前去,但他说……”太史修忽然吞吞吐吐道。

    “他说什么?”

    “他说大人此行若是谈诗论道,他十分欢迎,但若是谈及朝政,请恕他无暇接待……”看向马安儒,他生怕这位中郎大人听后大怒。

    “哈哈哈哈,好,此行就去谈诗论道,走!”马安儒笑着大踏步走出门外,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太史修也早已吩咐好副官暂理韶关一应事务,匆匆登上马车就与马安儒同去龙川。

    三百多里外的龙川,文人雅士纷纷在此聚集,参与此次颂世会的既有广东本地的文人,亦有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墨客,实际上,文人都想通过这样的盛会被大官看中,成为世家的门客。一些世家门第的门客的境遇丝毫不比通过科举做官的人差。

    龙川城内张灯结彩,到处都挂满了彩旗和挂有诗词歌赋的五彩灯笼,一派繁华景象。在龙川城中央广场处,一块巨大的颂字背景摆放在广场正中央,周围摆满了酒桌,上百名侍女在广场中忙碌地布置着会场,为每桌摆上酒壶、瓜果等宴席之物。广场由数个鱼池分隔而开,池中荷花盛开,游荡着各色锦鲤,香炉生烟,远远望去宛若仙宫一般。

    此时,一位看着约五十岁上下,穿着绣有孔雀样式补服内着红袍、头戴红宝石顶冠的肃穆男子步入广场,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朝此人作揖问安,只见他没有回复任何人的问安,来到广场中央的主座,理了理自己的衣摆,坐在了整个广场的最中央。

    此人便是王文基,本届颂世会在龙川举办,既是因为他是龙川人,也因今年是他从政的第三十个年头。与以往的颂世会不同,因两广脱离袁朝的实际控制,也并不归属于南卢,王文基想假借颂世会的名义,聚集中立派和激进派的人士,共同推举他作为下一任的两广总督。

    马安儒与太史修的马车也缓缓进入城中,依照王文基回信所写,颂世会将于次日巳时开始,于是一行人在距离盛会不远的旅店住下。马安儒告诫众人,出门在外不可张扬,除了参加盛会时,其他时候都要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可打草惊蛇,或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之声,众人闻声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