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合适的人
顾照章坐在马车里,对身边的一个小厮说道:
“从安,大小姐到孟家之前的事再去查一查,再就是林同知跟孟家见面的事找人问问情况,别招人注意。”
“是,老爷,要不要我们去林府一趟。”
他思索了一会:“不用,锦回前日刚与林同知见面,也不知谈了什么,看她样子,倒是相谈甚欢。我明日下个拜帖,到时候同锦回一同拜访,再看看情况。”
从安是顾照平的侍从,临行前拨给他,说是怕他手中的人不稳重。其实倒不如说是在旁提点顾照章,怕他又做出冲动之事。
临近进京时,顾照平对他这个弟弟百般叮嘱,莫要再与孟家闹翻了,关系尽量修补。孟阎青这个人善交际,又很有头脑,京都府那么多首饰铺子,京润楼却能扎住脚跟,必定有京都府的人脉,莫要像当年一样一错再错。
当时孟云娘临产时,顾照章养在外头的女人也怀孕了,家里生下女儿就去世了,顾照章就把外室接回了家里。当时顾照平就极力反对,认为孟家这门亲事不能得罪,可是家中老太太娇惯小儿子,外头的女人又颇有手段,硬是没等出孝期就接进了家门。
本来顾照章中了秀才,家中还极为看中,若是他能继续高中,那顾家确实前程无限。偏偏续弦是个美娇娘,日日去书院关心,孩子倒是没少生,却把斗志都给磨灭了。
账册这样的大事,顾照章都能出错,被一个八岁的孩子拿到了孟家,顾照平在家中真的动了怒,甚至动了念头,要把临安的绸缎铺子转交给他夫人的娘家兄弟照看。
顾照章被通知交出“梵锦楼”,当天就去老太太房里又哭又闹,添油加醋,认为是大哥不相信自己,被自己的夫人撺掇,要拿顾家的钱去贴补别人。
老太太被两个个儿子闹得日日不安生,索性各打两巴掌,顾照章把顾锦回带回家中,并且促成婚事;生意暂时由老太太帮忙照应。
顾照章在马车思索良久,却始终不敢下决断,只能等到了林府,见机行事。
孟府里,顾锦回安抚了祖母,回来同孟阎青又谈谈了京润楼的事情,孟氏给他们送来了点心。
“这几日各府小姐都开始举办赏花宴,大多是女孩子之间的小宴会,我是不好前去。过几日倒是户部张郎中家中老太太过六十大寿,张郎中不敢大办,又怕委屈了老太太,便请了几家相熟的去凑凑热闹。我想着带锦回一同前去给老太太贺寿。”
顾锦回知道自己如今还是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她需要社交,需要去结识他人。忙应了向孟氏致谢。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今必须要打好地基。
等孟氏走了,顾锦回才又说起想在店里多加几个人手。孟阎青端着茶刚要饮,便顿了顿。
“锦回啊,不是舅舅不相信你,只是你这几日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想法都是好的,却让我和杜掌柜有些摸不着头脑,就怕你朝令夕改。”
顾锦回也跟着笑了起来,实话实说:“舅舅,我本来也想直接把所有的都说了,可是我嘴笨口拙,总是怕说不好,这才劳烦舅舅帮我寻个会画画写字的,我也好把所有事细细安排好。”
“这就好,今日我去找了几个相熟的书铺老板,让他们帮我荐一个老实本分的书生,倒是寻了两个。我相中了一个姓杨的书生。写画皆可,就是……家境贫寒,母亲生了重病,他又一心科考,提的要求苛刻了些。”
顾锦回知道,在大宋若是要想入仕为官,孝道是决不能有失的。
“舅舅,他的要求是什么?”
“他是冀州人士,除了安置母子二人,他还要求不能耽误科考,也就是说他精力有限,白天需在书院学习。”
顾锦回其实有自己的打算,她找的这人,自己所有书信、想法都要通过他,最好能掌控在自己手里最好。她若是现在找这杨姓书生,将来他若考取功名,就怕别有用心用心,那才是大问题。
“舅舅,这个不行,我想找一个身契可以拿在手里的,我终究害怕有些东西落到有心人手里。”
孟阎青连连点头,顾锦回又说到:
“这杨书生,若是作画可以,只帮我作几幅画倒是可以,你问他是否可行。”
顾锦回其实特别理智,她从没有认为母亲重病、家境贫寒这两个词语是她必须收下这书生的理由,烂好心的人没什么好下场。
“若是可以,让他明日下午去京润楼找我领事情。至于我说的人,以后必定要经手我的书信、账目,还是从家中选更合适,免得以后出乱子。
我这几日就想把京润楼详细的计划誊写下来,若是没有合适的人帮我,倒是确实有些麻烦。”
孟阎青起身在书房走了两圈,双手背在身后紧紧握在一起,突然想到:“你若真是急用,就把玉招叫去帮你,我知道你祖母有心让两个孩子与你多亲近。玉招年龄虽小,但想法点子多,字也写的工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之前,让她也跟着你历练历练。”
孟玉招倒确实是不错的人选。顾锦回年龄小,出门行事多有不便,大多认为是孟阎青纵容家中外甥女胡闹,索性把孟玉招叫来,既能遮人耳目,又不怕信不过。
“只是舅母那,舅舅打算如何交代。”顾锦回知道,孟氏是大宋最传统持家的女人,对于让女儿抛头露面应该不喜。
“你舅母那自然我去劝说,倒是玉招不太似其他女孩子,有些擅作主张,你可要好好约束她,莫要让她闯了祸事。”
顾锦回哪肯承认,只一个劲夸孟玉招,便把此事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