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桓温
郗超因为桓温的缘故,朝廷文武百官都对他十分敬畏。
谢安曾经跟左卫将军王坦之,一块拜访郗超,等到天色已晚,仍没有轮到接见,王坦之生气,打算拔腿就走,谢安却说道:“你难道不能为了保命,多忍一忍!”
七月二十三日,吴帝孙昱身体不安,紧急召见大司马桓温来京。
一日一夜,连发四道诏书,桓温疑有诈,全都推辞,不肯动身。
起初,孙昱当会稽王时,娶王述的堂妹当王妃,生世子孙道生跟次子孙俞生。
孙道生性情疏阔暴躁,没有品德,母子都被罢黜囚禁,死在囚室。
其余还有三个儿子:孙郁、孙朱生、孙天流,也早夭亡。
众小妾没有一个怀孕,长达十年之久。
孙昱请了一位有名望相面师,到后院观察所有小妾,却都摇头说:“不是这个人。”
又请他观察所有婢女,一位婢女名李陵容,在纺织室供职,皮肤较黑而身材修长,宫中人称之为昆仑。
相面师吃惊说:“就是她!”
孙昱就教她上床陪宿,连生二子:孙昌明及孙道子。
七月二十八日,命孙昌明为皇太子,本年十岁。
命孙道子当琅邪王,兼管会稽国,奉祀祖母郑阿春的香火。
孙昱留下遗诏说:“大司马桓温,可依照周公当摄政王的前例,处理公务。”
又说:“娃儿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
侍中王坦之手拿诏书进宫,在孙昱面前撕毁。
孙昱说:“天下,是意料外得到的东西,你何必不满意?”
王坦之说:“天下,是太祖太宗的天下,陛下怎么可以专断独行!”
孙昱遂命王坦之改写:“家国大事,完全秉承大司马桓温的意思行事,依照诸葛亮前例。”
当天,孙昱逝世年五十三岁。
然而,文武百官心情疑惧,不敢接受帝位继承人,有人甚至说:“这需要等候大司马处理!”
尚书仆射王彪之严肃说:“天子逝世,太子即位,大司马怎么会有异议!如果先行请示,恐怕反而会受到他的责备。”
大家才得出结论,太子孙昌明登上皇帝宝座,大赦。
崇德太后褚蒜子认为:孙昌明年纪还小,而且又在为老爹服丧穿孝期间,不能说话。
下令桓温,依照周公当摄政王前例,接管政府。
诏书已经写好,王彪之说:“这是一件非常大事,大司马一定坚决辞让,反而使朝堂的运转功能完全停顿,先帝灵柩的安葬日期也会拖延搁置。不敢接受这项命令,请恭敬缴还。”事情遂没有实施。
桓温本来一心盼望孙昱临死时,把帝位禅让给自己,不能的话,至少也要摄政。
既然不能满足自己的盼望,遂十分愤怒怨恨。疑心是王坦之、谢安捣鬼,于是恨在心头。
新皇帝孙昌明征召桓温入朝辅政,桓温再度推辞。
春季,正月一日,吴国大赦,改年号宁康。
二月,吴国大司马桓温进京朝见皇帝孙昌明。
二月二十四日,孙昌明下诏,命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前往新亭迎接。
这时,京师建业谣言纷纷,人心惶恐,有人说桓温要诛杀王坦之和谢安,夺取孙皇家帝位。
王坦之恐惧到极点,而谢安镇静一如平常,神色淡然地说:“帝国存亡,全看我们这一趟。”
桓温到了城外,文武百官都在道路两边下跪叩头。桓温大肆展示他的实力和威风,在森严戒备下,接见各级官员,平常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都战战兢兢,脸色苍白。
王坦之汗如雨下,内衣全被沾湿,连手里的笏板都拿颠倒。
谢安却十分镇定,悠闲地坐上座位,坐定之后,对桓温说:“我曾经听说,封国国君有恩德于民时,应防止四方入侵,阁下似用不着在墙后埋伏人马!”
桓温听闻,笑着说:“小心谨慎,不得不如此罢了。”
然后命左右传令撤出,跟谢安谈笑良久。
郗超是桓温的心腹谋臣,谢安跟王坦之晋见桓温时,桓温教郗超躺在帷帐里窃听。
忽然间,一阵风吹来,掀起帷帐一角,谢安笑说:“郗先生可真是‘入幕之宾’!”
此时,吴帝孙昌明年幼力弱,外面有强横的大臣。幸而依赖谢安、王坦之尽忠辅佐,吴国总算渡过难关。
桓温追查卢悚突入后宫事件,逮捕尚书陆始,交付廷尉。免除桓秘官职。
连坐被处罚的人很多,贬降毛安之为左卫将军。桓秘因之怨恨桓温。
三月,桓温患病,在建康停留十四日。
三月七日,返回姑孰。
秋季,七月十四日,吴国大司马、南郡公,宣武公桓温逝世,年六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