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南邕记之徒彼南山 > 第17章 外勤(二)

第17章 外勤(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木偶戏是用提线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出土古籍记载,汉朝时期木偶戏又叫“傀儡戏”,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表演的时候,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或者说台词,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林小白因为妈妈在县城文化站工作,她有机会接触很多不同戏剧形式,超喜欢这些接触过的各种戏剧,也了解到全国现存的木偶剧团已经屈指可数,整个广宁省就只有一家,这家剧团曾经到他们县城演出过,当时,给年仅十岁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拟活动方案的时候,才会斟酌再三,选择了木偶剧团。

    拜访计划中最后一位就是广宁省木偶剧团团长,木偶剧团的地址在老城区江宁区,省储备物资管理局大院旁边的一条小街。

    这个小街尾的转弯处,还竖着一块石碑,上书一竖行繁体字:王文正公讲学处。是南邕市市级历史文化遗迹,记录了阳明心学的创立者,明朝著名学者王守仁曾经在这里讲学过。作为老南邕市的黄正宁,对这些老城旧事还是有点了解的,他便抓住机会卖弄,与林小白娓娓道来,关于王文公正讲学处的来历。

    “王守仁文武兼备,不单是思想巨擘文学家,还是优秀的军事家,用兵诡异狡诈,史书有名。是在他56岁的时候,王文正公奉朝廷命,南下南邕城剿匪,由于威名在外,一到南邕城不到一个月,当地叛军即刻投降归顺。兵不血刃的王文正公在短暂驻守南邕城期间,重视教育的他倡导创立了南邕府敷文书院,并让自己的学生季本成为书院第一任山长,积极推行文化教育。”这些内容虽然是黄正宁小时候就知道了概要,但是昨晚是有温习功课的,上网突击学习一番,所以今天的表达才能够那么内容详实,叙述流畅。

    “什么是山长?”听得津津有味的林小白时不时会提出问题。

    “山长就是院长的意思。”黄正宁很庆幸,昨晚自己认真阅读了网上相关的资料。

    “还有,这里不是书院遗址吗?就一块石碑,还是近代的,什么文物都没有留下来啊?”渐入佳境的感觉,就是一个问题衍生着另外一个问题。

    “文物是有的,有一块当年的石碑,不在这里。小时候我在公园见过,上面刻着王阳明像。”这个时候,黄正宁心里暗自感激的是父亲,当年强行带他游公园,感激当年被灌输的知识:“因为王文正公只在南邕城住了大半年,就生病了,在这里和朝廷打申请,要告老还乡,没多久就去世了。这个书院应该是他最后开办的一家书院了。”

    “哪个公园啊?我想看呢,不过,文物为什么放在公园啊。”林小白觉得奇怪。

    “人民公园,这个公园也是很有历史的,有很多各种遗迹。”那是黄正宁小时候玩腻了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自己小学、初中、高中游历过的印迹:“那里就建了一个王文正公的纪念馆。”

    “我想去看呢。”坐在电单车后座的林小白很开心,抓着黄正宁的外衣在摇晃。

    “好啊,改天带你去。”黄正宁握着车头调皮地左右摆动起来,听着后座林小白吓得尖叫声,感受到揽住自己腰的胳膊力度,也觉得很开心。

    木偶剧团的位置是很好找,两人把电单车停在前门的停车位,穿过咿咿呀呀举着木偶排练的剧院,和简陋的练功房。

    跟着剧团办公室主任,一位有点秃顶的慈祥中年男子,带着他们左转右拐的,在一个小排练厅,看到一位站在镜子前,和几位演员讲话的男子,站姿挺拔仪表堂堂,主任低声介绍,他就是孟双平团长。

    由于孟双平正在和主创队员在讨论,主任就示意他们等等。他说团长是对表演很认真的人,由于之前的排练出了些差错,温和的孟团长沉着脸抱着胳膊,就一些细节反复推敲改进意见,主创人员们也很认真,积极参与讨论,现在就这些细节反复排练。等到孟双平满意露出了微笑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半个多小时。

    和主创队员道别,孟双平招手让林小白他们上前,主任给孟双平做了引荐。孟双平点点头:“文主编给我打过电话了,不好意思,这么晚了,就在这里聊一下吧。”过后,黄正宁和林小白谈及此事,他认为孟双平原本就没有对木偶剧团能够参与开幕式活动抱有太大希望,所以就打算排练厅聊几句打发他们。

    四人在排练厅角落的长凳坐下,林小白赶忙拿出文化节的活动流程和开幕式的方式,大家坐下来认真地做了交流。林小白介绍的方案,让孟双平很意外也很感动,他说:“给木偶剧团那么重要的表演时间吗?带妆还是不带妆?”

    “带妆的,演员如果不带妆,现场效果不太好。”林小白补充道:“预算里面,把木偶剧团的出场费用也确定了,就是为了呈现比较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

    孟双平抬眼看看林小白,点点头,又去看后面的预算方案,他又抬起头笑着和林小白说:“其实,在这种国际级别的活动上,能够有这么重要的表演时间,就算没有费用剧团也会积极配合,当然,有费用更好,我们剧团表面光鲜,其实挺穷的。”

    又对主任说:“老肖,这些费用可以好好补充一下,开展一些好的工会活动了。”主任笑着点点头。

    沟通顺畅和顺利,孟双平是做文艺工作的,性格率真,达成共识后,就敲定了合作方向,接下来的细节对接就由肖主任和他们对接即可。

    等沟通完,时间已经快到八点了,团长很歉意地想请他们吃饭,林小白婉言谢绝了,面对这位对艺术满怀炽热和执着认真精神的团长,她充满了敬意,也不愿意耽误他的时间。

    由于时间晚了,林小白就说请黄正宁在附近吃晚晚饭:“辛苦你啦,我请你吃。”黄正宁听说一起吃晚饭很开心,但是对于林小白要请客,却不以为然:“我一大地主,怎么可能让你请客。”

    黄正宁知道附近有条美食街,那里有很多的小吃,就说带她去美食街吃。林小白说:“美食街不就是中山路吗?”

    “外行了不是?中山路是南邕市标杆性美食街没错,可是每个城区都有隐藏美食街呀,外地人不知道。”黄正宁笑嘻嘻地说,掰着手指数着:“这条美食街叫建政路美食街,很多好吃的,你看啊:建政路老田螺,美味啊,玉林肉丸牛杂粉,超级好吃,还有古家卷筒粉是建政路的招牌粉店,可以开到凌晨两三点都是顾客盈门;柳河风味烧烤,那个炭烤生蚝,细腻爽滑,鲜香甜美;甜宝凉茶店,八宝粥、清补凉、绿豆沙,啧啧。甜品还有何家马蹄糕,以油条两个字为招牌的豆浆油饼油条,豆浆是当天熬煮的,油饼和油条都是现做的,随时买了吃都是热乎乎的……”

    黄正宁扳着手指认真地数着,听完后,林小白听着一直吸溜口水,觉得自己大多数都没有吃过。

    “那带你去吃八珍粉,里面有新鲜的虾、鱿鱼、牛肉、鱼饺,很新鲜好吃。”黄正宁琢磨了一下,说。

    “刚才都没有听你介绍呀,是辣的吗?”林小白问。

    “是没说到,因为太多了,记不全嘛。”黄正宁想起林小白是桂北人,桂北人嗜辣:“或者去吃老友粉,‘常临老友记’吃过吗?”

    “吃过老友粉,没有吃过什么老友记?”林小白没听清是什么粉,但是这边的美食她都没吃过。

    “那去吃‘常临老友记’,这家店原来叫建政饮食店,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营老友粉店,除了煮粉,还有老友湿面是主打招牌。它特色呀,就是在煸炒的时候,先放的是碎肥肉,等煸出了油渣子,再放蒜蓉、姜末、豆豉、酸笋、酸辣椒和鲜肉一起炒,这样的煸炒,再加上高汤这么一煨……”听得林小白口水都流出来了,拉着黄正宁就走,嚷嚷着要吃要吃。

    吃完了传说中的粉,林小白非常满足地打着饱嗝,说:“果然好吃!”

    “我感觉不够饱,想吃烧烤。”说完黄正宁咧嘴一笑,就带着林小白往巷子里走,二两粉,他是真的没吃饱。

    走啊走,看到了柳河风味烧烤的招牌,他停下来:“就是这里。”找了空桌子,安顿林小白坐下。

    黄正宁点了烤生蚝、烤牛肉、烤鸡胗和烤掌中宝。林小白虽然不饿了,但是,人坐在烧烤摊旁,面对满桌美食,那种美食诱惑的小火苗,又被点燃了,就嚷着说:“我想喝啤酒,今天的工作非常圆满,值得庆祝。”

    “好咧,遵命。”看着笑容灿烂的林小白,黄正宁也兴致勃勃。

    近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期,在黄正宁眼里觉得,最忙碌的是林小白,对于林小白想喝酒,又想吃什么甜品,他都跑来跑去尽力让她如愿,看着林小白红晕脸盘的笑脸,心里莫名感到满足。

    等黄正宁吃饱喝足,他发现林小白也陪着自己,喝了不少啤酒,而且神采奕奕没有喝醉。

    “可以了,太饱了,不喝了。”黄正宁拉着林小白站起来,感觉到倚在他胳膊上的重量时,他后知后觉地赶到林小白喝多了,连忙说:“走一走,我要散散酒气,不骑车了,走累了我再打车送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