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影子小人物 > 第2章 鲤鱼跃龙门

第2章 鲤鱼跃龙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余晨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又犹如拨浪鼓般摇摇头。余海有些愣住了,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晨晨不吃,这是,这是给妈妈吃的,妈妈吃了就能够下床了,妈妈生弟弟很辛苦的。”

    ……

    一股莫名的暖流涌上余海的心头,孩子虽小,却知道疼人,实在是让人欣慰。

    余海没说话,只是用脸贴了贴二儿子稚嫩的小脸蛋。

    “余海!到房间来一下。”这时熊梅的声音传来。

    余海立马起身。

    “怎么了?”

    “看你这个当爸爸的,给孩子起个名吧,到时候还要去镇上派出所给小家伙上户口。”熊梅嗔怪的看着余海。

    “哦…对对对,起名字!”余海恍然大悟,挠了挠头。

    好一会儿,结果愣是没憋出几个字。

    “还高中生呢!名字都想不好。”好在熊梅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自己低头沉思起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龙我是不想了,但跳龙门的鲤鱼倒是可以想一想,就叫余鲤尘怎么样?”熊梅嘴里念叨着然后抬头征询丈夫的意见。

    “余鲤尘!余鲤尘!好好,这个名字好,寓意也好!”余海举双手赞成。

    余晨也在一旁似懂非懂的磕磕巴巴的念着弟弟的名字。

    确定好了名字,余海提前把上户口的材料准备好,准备中午饭后骑自行车去一趟镇上。

    十一点多,余清放学回来了,学校是不包饭的,只能回家吃,好在都不远。

    砂锅里炖的鸡已经好了,香气四溢。余海用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送到妻子房间,这可是小鲤尘有奶水喝的保证。

    “让老大老二也多吃点,可怜一年到头也没沾多少荤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说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知道,锅里肉多着呢,十多斤重足够吃两餐了,那两个小家伙正开心的啃着鸡腿呢。”余海不用多说早已安排妥当。

    中午饭罢,就是午休时间,小孩子长身体午休是十分必要的,余晨,余清在小床上睡着,余鲤尘更是吃饱喝足眨巴着嘴呼呼呼大睡,而熊梅则需要休息恢复元气。

    趁着这个时间,余海骑着二八大杠去了趟镇上给余鲤尘上户口,顺便买了一些日常用品。

    冬去春来,一晃三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些许提升,但还是穷,毕竟在农村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种水稻,油菜,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晒干了后拿到镇上粮站卖,温饱没问题,积蓄也是捉襟见肘。

    不可动摇的就是年龄也增长了,余海熊梅夫妇正值壮年,常年劳作不可避免的早早平添了几条皱纹,大儿子余清已经要独立到村部上学了,四年级,因为离家远,所以是住校,每周回家一次。二儿子余晨,也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只有小萝卜头余鲤尘,依然咿咿呀呀的跟在父母的屁股后头,田间成了他最大的游乐场。

    这时的农村生活倒也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总有做不完的农活。余海大清早先是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菜园整理一下,施肥,松土,除草,搭架子,开垄,反反复复,每隔几天就要做。早饭后,又要对田间地头的经济作物进行动作,这一忙基本最少都要一整天。毕竟不同于北方的连片土地,这里的田地属于大大小小割裂的那种形状,有一分田,三分田,五分田,一亩田的说法,分布各处。

    熊梅的工作主要在于家务,卫生不必说,主要是家禽家畜的喂养,两头猪,几十只只鸡鸭鹅,还有门前的鱼塘,光准备这些饲料就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再加上农忙的时候,一定要两人才能忙的过来,反正就是一年到头忙的团团转。

    村里的人总说余海熊梅夫妇是勤劳的典范,这点确实不是出于恭维,而是发自肺腑的敬佩和认可。至少余鲤尘长大后都是这么认为的。

    余鲤尘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具体体现在不吵不闹不给做事的父母惹麻烦,性格乖巧,不仅很会安慰人,还会自觉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父母减轻负担,比如扫地,放牛,搂猪草,喂鸡鸭鹅,再大一点洗衣做饭都不在话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条件使然,自然就学会了分担,也许他也到了渴望和同龄人尽情玩耍的年纪,或是吃一些好吃的,买一些玩具之类的,但孰轻孰重还是分的清的。

    不止一次有人打趣说余鲤尘要是一个女孩子就好了,心思透亮,性格温和,喜欢玩但不野。妈妈熊梅总是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好儿子,他是小男子汉!

    到了上学的年纪,余鲤尘第一次进了学堂,一间不大不小的教室挤下了十几个适龄的孩童。课桌算是整整齐齐,听说是各家请专门的木匠打造的,余鲤尘也有自己的课桌,并且他在第一天就用刀片在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

    村学自然没有太优秀的环境,只有一位老师,二十来岁,瘦高,很是威严。这间教室有一二三年级,上课的情形可以想象,老师先给一年级上课,再就是二年级,接着三年级,主要就是教授语文和算术,偶尔抓来一个村里四五年级的小孩教下唱唱歌。其实送来的人家大多抱着这么一种想法,不求自家小孩多么的好学,但愿一代更比一代强,多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早上的晨读是最热闹的,小孩子的精力旺盛,不同年级的读书声咿咿呀呀,声声入耳,热闹非凡。上学有甜也有苦,碰到冬天,天气寒冷刺骨,教室条件有限,漏风是必然的,所以大多数的孩童每到冬天不是冻耳朵就是冻手冻脚,手肿得和馒头一样,握笔都握不住,因为疼。这还不算,得过冻疮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只要太阳出来了,那手脚和耳朵就会出奇的痒,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更不能把肉抓烂,刻骨铭心!

    自然家里准备了自制小火盆,搪瓷碗两边打孔,穿上金属钩子,里面加上烧红的炭火,几年的冬天也就这么过来了。

    老师姓卢,记忆中所有的人都很怕他,别看只是一二三年级,那时候的体罚可是非常正常的事,家长完全不过问。所以就有蛤蟆蹲,教鞭打手,罚抄100遍等各种体罚形式,任你哭爹喊娘都无济于事,可以说每个人现在想想都记忆犹新吧。

    但作为启蒙老师他无疑也是合格的,认字,识字,写字,规矩,往往老师比父母更有威慑力,很感谢他。

    除了上学,余鲤尘还有许多同龄小伙伴,大家放学后结伴在秋收的田野里稻草堆里打滚,在田间的田埂上摸黄鳝,抓泥鳅,在小河沟里抓鱼,上山爬树掏鸟窝,说不出的欢乐时光。

    如果问余鲤尘童年是什么,他可以不重样的告诉你很多,是春天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米白的橘子花;夏天的蝉鸣,夜晚的蛙声,亮晶晶的萤火虫;秋天桃李的果香,沉甸甸的稻穗,洁白的棉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冬日早上枯草上的白霜,屋檐的透亮的冰棱,山顶皑皑的白雪。

    幸运是余鲤尘童年的主色调,家里有父母的精心呵护,上面有两个哥哥的爱护和保护,还有身为最小的孩子享有的不知道哪里来的特权,日子虽苦但一家人却是其乐融融,所谓家和万事兴,也许这就是一种所谓的幸福吧,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