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用户67116723的新书 > 第三十六章生生纱厂遇到了肇事者

第三十六章生生纱厂遇到了肇事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羌笛来到茶馆喝茶,这是他的习惯。在茶馆里喝茶,一来可以见识三流九教的人。二来可以品尝茶的味道,取悦于胃肠。三来可以放松心情。

    羌笛喝完茶后,走在街市中。他突然看见一个人样貌极像牛经理。羌笛追随了过去。牛经理并未注意到羌笛跟随。牛经理买了点极其简单的晚餐,吃完后,回到人力三轮车上,等着客来。牛经理看到羌笛到来,牛经理注意到羌笛时髦的打扮,认为是有钱人家,觉得面熟,低着头说:“老板,要打车吗?”羌笛来到了牛经理面前,羌笛明白了眼前这个人就是牛经理。羌笛说:“牛经理,你不认识我了?我是羌笛。”牛经理这才抬起头,仔细打量眼前这个人,眼前这个人真的是羌笛。他把手伸了出来,然后放到衣服上揉搓后,然后伸出手握了握羌笛的手。羌笛和牛经理叙叙旧,谈起往日时光。谈到郑厂长回家乡去了。谈到郑老板跳楼自杀了。牛经理自从离开生生纱厂后,其间到底有何变故,现在只是依靠脚踩人力三轮车来谋生。这中间一定有辛酸的遭遇,牛经理只字不提。

    羌笛说:“你愿不愿意回到生生纱厂去?”牛经理说:“你不会讨厌我与郑厂长经常抬杠吗?我这个人个性如此,是改变不了。”羌笛说:“我看重你是你有管理才能,与你个性无关。”牛经理说:“你如此看重我,实在是太难得了。你坐到座位上去,让我拉你一程。”羌笛说:“恭敬不如从命。”羌笛坐到三轮车上,三轮车启动,穿过热闹的街市,来到了生生纱厂。

    牛经理见到了生生纱厂的生产的热闹场面。这同郑厂长管理生生纱厂时出现迥然不同的场面。

    牛经理见到羌笛在生产抓质量。牛经理认为这是羌笛与郑老板不同的地方。郑老板只是一个生生纱厂挂了个空头衔的总老板。郑厂长虽然有实权,却一直打不开销路。

    生生纱厂生产的布匹销路一直是突飞猛进。以至于许多城镇的布匹经销商,都把生生纱厂作为主要进货渠道。

    宝丽纱厂乃东洋株式会社的一个小小的分公司。宝丽纱厂的老板名太宝,曾经留学于东洋,并娶了个东洋女子为妻。

    太宝有足够多的钱来运转宝丽纱厂,尽管宝丽纱厂的销路并不是很好。太宝认为纱线跌到最低价后,郑老板跳楼身亡,这件事,随着市场运转,太宝的宝丽纱厂应该成为独家老大之类的龙头企业。然而,随着市场运转,事与愿违,这个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大宝的宝丽纱厂的纱线,依旧按照市场底价被生生纱厂买走。这种奇怪的现象令太宝大为不解。

    太宝决定想办法拿出利润来,而不是坐以待毙。可是,他等来的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工厂里有工人造反了,不肯干了。

    这位造反的工人名叫边有长。边有长为了能够填饱肚皮而罢工。边有长纠集了十几个工友罢工了。

    太宝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他便叫来了帮凶,把这个叫边有长这个闹事头领,便是一顿毒打。打得边有长鼻孔流血,全身上下各处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瘀斑。

    毒打边有长,这是一招毒辣的招数,在此前几年用过,屡试屡效。可是这一次试用不灵了。许多工友同情边有长。他们要与边有长站在一起。于是整个工厂便瘫痪了。生产部门,纺织部门等诸多的部门的机器停止运转了。

    太宝决定采取更严厉的办法。他不仅减免工人们的粮食菜肴,还将边有长赶出了工厂。

    于是许多工人们也纷纷离开了工厂。这期间包括许多有技术的员工,熟练的普通员工。太宝丝毫不收敛他的狂妄行动。当员工走得差不多时,他此时才明白,这些员工的流失,后果有多严重。因为工厂暂时一下子瘫痪了。

    宝丽纱厂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生产的产品的任务无疑是无法完成了。因此延迟了销售时间,落后了市场机制,把一些客户驱赶到别处。

    边有长起初是生生纱厂的员工,因为生生纱厂的不景气,而自动离开了生生纱厂,来到了宝丽纱厂。岂料,他为了填饱肚皮而去抗议,结果是遭到毒打后被开除出厂。

    此时,夜色苍茫,寒风中有一点冰凉的味道。边有长看着身边十多个工友,他不知道何往。边有长不敢凝视他身边的人,他只是表现得过于坚强。他瘸着腿走着路,伤口的疼痛折磨着他,他强忍着疼痛,口里发出极其低微的声音:“我们会有去处的。”

    边有长看到牛经理与羌笛,在他不远处一茶馆中走了出来。边有长于是来到牛经理处,说明了来意,愿意重新回到生生纱厂去,其条件是填饱肚皮就行。

    牛经理默许地点了点头。羌笛则笑了一下,说:“填饱肚皮是一定的,工钱也是要给的。”

    生生纱厂迎来繁荣的局面,因此扩大工作车间是需要人手来做的。

    太宝让手下人带领一伙帮凶们拦住了边有长这一伙工人。要他们回去。可是边有长这一伙工人不答应。于是这一伙帮凶们便要又一次动粗了。

    羌笛与牛经理挡在了帮凶的面前。羌笛说:“在这天底下有没有王法吗?”帮凶们说:“我们手中的棍棒就是王法。”

    羌笛赶紧招呼巡逻的警备队员。巡逻的警备队队长是认识羌笛的,却不认识这伙帮凶们。这伙帮凶们有的说出东洋话来,吓唬吓唬警备队员们,可是这伙警备队员是不怕被吓唬吓唬的。帮凶们动了粗,警备队员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直接拔出了枪,用枪顶着帮凶们的脑袋。帮凶们这下子认怂了,不得不夹着尾巴走了。

    街道上来了一伙人,他们每人手提一把短斧头。这伙人便是虎头帮里的人。他们这是将要去往何处?他们这是要去生生纱厂闹事。

    这伙虎头帮的人来到了生生纱厂。生生纱厂的员工们见到了虎头帮的人,俱都是吓破了胆。此时只有王一刀神态自若,他指挥他手下几人防守在工厂大门边,不让虎头帮的人擅自闯入工厂里去。

    羌笛看到此阵仗后,他朝着虎头帮领头的人喊话道:“这位是不是若琳兄弟?这里有请。”这位领头人走上前来说:“在下正是若琳。”羌笛说:“虎头帮从来都是遵循行正义之道的门规。因此,虎头帮帮主豹子是我的好兄弟。这几天正要去拜访。只因为有事耽搁了。所以我这里有一点心意,酬劳一下虎头帮兄弟们。在外头跑江湖挺不容易的。”若琳接过酬金抱了抱拳说:“得罪了。望多担待。”羌笛也抱一下拳,算是回了一个稽首。

    豹子此时正与一个女的说着情话。他们俩个在茶馆一密室中。羌笛和王一刀走了进来。豹子猛一见到羌笛和王一刀走进来,颇感惊讶。然后笑了说:“我不明白了,这几天,在外面吃喝全部免费,原来是你这个贵人。”羌笛说:“我有意结识你这位大英雄。破点费算什么。”豹子哈哈一笑,说:“把酒杯满上,让我们兄俩个喝得痛快。”羌笛说:“看在你认了我这兄弟的份上。我酒力不够,也得舍命陪君子。把酒杯满上,干。”豹子把酒杯,轻轻碰了一碰,说:“干。”然后,他们一饮而尽。

    这又是一个月圆的夜晚。一伙身扮夜装的黑衣人手拖长刀朝生生纱厂的仓库奔来。守着生生纱厂的仓库的全权负责人是王一刀。

    这伙黑衣人借着夜晚微弱的的光芒,已经来到了生生纱厂的仓库。此时有一只猫头鹰站在远处的树枝上,发出凄厉的叫声。

    这伙黑衣人其中一人,作出一个姿势。于是这伙黑衣人在月光下亮出佩刀来。他们手拿长刀对准生生纱厂巡逻的人,便是一阵猛砍。有两个顿时死于刀下。

    王一刀,他守着生生纱厂的仓库。时时刻也没有放松警惕。王一刀此时从仓库内走了出来,见到了这伙黑衣人在此行凶。于是,他冲锋在前,手拿一把刀挡住了这伙黑衣人要走上台阶来。王一刀,不愧是王一刀,他就是一刀下去,定能砍中对方,以至于让对方不是死,便是伤。

    王一刀果然是英勇。可是,这伙黑衣人,个个身手不错。王一刀再英勇,也是以一敌众。这就是说,王一刀以及手下几个人,要战胜这伙黑衣人,确实是以寡敌众,其胜负只在一瞬间后,便分出高低来。

    这伙人冲上了台阶,王一刀命令关上仓库大门。王一刀的手下几个人,已经全部被砍伤了。只有王一刀还是那么英勇。这样继续战斗下去,王一刀要血染疆场,也不会后退了。

    此时,不知是谁开了一枪。这一枪,划破了长空。打破了夜的宁静。于是一场争斗到此为止。

    太宝约了羌笛到酒家吃饭。太宝说这是因为以前一直有误会,所以现在双方必须开诚布公地谈谈。

    羌笛一到场,入了席。太宝首先发言,他对于以前造成的误会,深表歉意。羌笛听到太宝这样说,表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了百了。我们对于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我们应该重视未来。希望未来我们真诚合作。

    太宝说,谈到合作。我愿意投资于生生纱厂,做一个小股东。如果羌笛愿意投资于宝丽纱厂的话,我是热烈欢迎你来做一股东的。

    羌笛说,对于入股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鉴于目前生生纱厂规模太小,我着手经营生生纱厂纯粹是为了糊口之计。对于融资重组扩大经营等等问题,这是以后的事。

    此时,一打扮入时的妙龄女郎,将羌笛的酒杯斟满。羌笛说:“本人不胜酒力。故到此为止,告辞。”羌笛说完,就起身离开了筵席。

    羌笛在茶馆喝茶。他听到一则流言。这则流言说生生牌布匹会带来皮肤病。羌笛深知,这则流言会不攻自破。因为生生牌布匹来自生生纱厂。生生牌布匹达到质量一流标准。流言说布匹带来皮肤病,只有一种可能是次品流入了市场。这种可能并不存在,生生纱厂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的举措。流言说带来皮肤病是在运输途中感染了真菌等。这种说法也没有确切的依据。流言就是说一些毫无根据的话,让人在模棱两可的事情中无法决断。羌笛无法杜绝这种流言。羌笛只能听之任之。

    羌笛走在街市中。在街市中,有一大堆人围在那里观看什么。通常,这么一大堆人围在那里观看猴子戏以及街头艺人的表演。此时,他们看到一位布匹经销商,把他店铺所存的生生牌布匹及其服装统统拿出来,摆在垃圾堆上。这位布匹经销商说:“穿上这种生生牌布匹的衣服,会感染上传染病,所以必须放火烧掉这些害人的东西。”这位布匹经销商说完了这些的简短的言语,下一步便开始付诸行动。一人用火把点燃了这些衣服及布匹。布匹和衣服着了火,热腾腾地升起了浓烟。这位经销商放了火,便离开了。围观的人群便不再是看戏的观众。他们一见到布匹经销商走了,有人便用脚扒开了上层着火的布匹和衣服,他们取走了下层未着火的布匹和衣服。

    这伙看热闹的人,这是在火中取栗。他们不惧怕火,不惧怕经销商口中所说的带来传染病。他们只想得到崭新的布匹和衣服。这种事情完全出于羌笛意外,他不明白,这些围观人群会那么喜欢生生牌的布匹和衣服,他为这伙人群的行为感到激动。他注意到在这些人群中,穿着布丁叠着布丁的衣服,在那里疯抢。是啊,这里的人们太贫穷。放眼望去,在这样的街市中,看熙熙攘攘的人流。又有几人是西装革履?大部分的人都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羌笛接到一批订单,要求货物要经过城关镇边,进入盘龙山官道,然后一直北上。羌笛可以不押运此货物。羌笛可以托漕运帮运输货物。漕运帮不愿意托运,也不愿意说出不托运的原因。于是羌笛决定自己押运此货物到达目的地。另外一个理由是羌笛也要亲自到目的地拜访一下这位大佬。

    羌笛召集人手押运此货物便出发了。沿途是一帆风顺。他们经过城关镇时歇歇脚。然后便出发了。他们经过盘龙山附近一官道上。突然路旁窜出一拨人马。这拨人马俱是长枪在手。羌笛再看看自己手下人,随身携带的不过是短刀之类。羌笛下意识地摸了摸身边的短枪。可是他一把短枪能够击中几个人呢?羌笛于是说出了江湖黑话。

    拦路意欲抢劫的这拨人马,领头的正是盘龙山山寨的三当家。三当家听到羌笛说出江湖黑话。三当家也用江湖黑话应答。于是他们说了一通江湖黑话后,三当家便不敢胡来了。因为能够说江湖黑话者,可以证明对方是自己人。于是有喽啰把此消息传到大当家手中。

    大当家于是带领龙头客等站在山头把官道看个明白。大当家知道,那位说江湖黑话者便是堂堂状元府的大少爷,即羌笛。大当家明白,羌笛是一个十分恪守信誉的人。大当家如果碍于情面的话,应该放走羌笛。大家正在沉吟不绝时。有一人带领几名兄弟下了山。这人来到羌笛面前,说:“是状元府的羌笛小弟吗?我是你江洋哥。难道你不记得了?”羌笛一见眼前的人正是江洋。于是走下马队来来到江洋面前。

    三当家知道马队上驮运的全部是布匹和衣服。这些布匹和衣服俱皆是生生牌。生生牌的产品这是一个物美价廉的产品。也是让人喜爱的一个产品。这种布匹耐磨,故而经久耐用。三当家见到大当家迟迟不发出话来。却半路中窜出了一个可恨的人。这人便是江洋。这个江洋什么真本事都没有,可是磨嘴皮子,有一副花花心肠,这些倒是不可以小看他。江洋这次冲上前去,说不定又要抢了头功。这是三当家不能容许的。三当家于是暗暗下道命令,命令手下人冲杀过去。

    江洋看见三当家手下人全部亮出了家伙,这是准备要痛下杀手了。江洋也命令手下人亮出家伙来,江洋说:“这是我一定要保护好羌笛小弟以及他的货物,可以平平安安地走出这条官道。

    于是江洋的手下人与三当家的手下人全部是枪对枪,他们近在咫尺,却谁也不敢开响第一枪。大当家与龙头客等见此阵仗,传下话来:“放行。”三当家无奈下令手下人后退,让出一条官道来。江洋对大当家,深表一揖,以作感激之情。

    江洋带领手下人将羌笛押运的马队直到送出盘龙山官道时,才打算返了回去。江洋于是要同羌笛分手了。江洋往回头路才走了十几步远。江洋停了下来回头望了一下羌笛。羌笛还没有前进,他仍然在原地默默地送别江洋。江洋于是又改变了主意。江洋决定不再回到盘龙山去。江洋便跟着羌笛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