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苏德战场】巴格拉季昂行动(1)
【苏德战场】十次打击之五巴格拉季昂行动(1):排兵布阵
在苏军“1944年十次打击”中,最被大家熟知的算是巴格拉季昂行动,也称“白俄罗斯战役”。xuanjime这次战役于1944年6月22日开始,交战地点是东线中段的白俄罗斯。之所以被熟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盟军刚刚在西线法国诺曼底登陆,苏军的此次行动是对西线攻势的响应,所以每次提起西线的诺曼底登陆时,时常会提到东线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另一方面是因为苏军在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中表现出了高超指挥艺术和作战能力,战役的结果也很辉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9、第4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几乎被全歼,从此一蹶不振。这样一来,德军在东线再也没有一支能够对苏军有威胁的重兵集团了。
进入1944年4月,东线战场上除了克里米亚半岛以外,战场上又一次难得的恢复了平静。这种情形在4年的苏德战争中并不多见,上一次还是1943年的春季、库尔斯克会战的前夕。
春季的苏联总是伴随着泥泞,这对于以交战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著称的苏德战场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困难。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会让苏军统帅部的决策者们放松神经,他们正在策划着对德军更犀利的攻势。
早在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作出了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实际行动日期在1944年6月)。作为此次行动的响应,心情愉快的斯大林也当即承诺,苏军将在东线实施一次“规模匹配”的攻势,至少使德军不会从东线抽调兵力。
斯大林的承诺其实是顺水人情,即便盟军不在法国登陆,苏军也同样不会放慢反攻的步伐,毕竟他们还没有将德军彻底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问题是下一步的进攻方向选择在哪里呢?
在苏军统帅部的作战会议上,三个进攻方案提上了议程。首先是选择从战线北段实施进攻,作战对象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作战目标是攻入德国的东普鲁士和波兰东部。虽然北段的德军最弱,但这个作战设想却首先被排除。因为这里距离德国的心脏较远,地形也不够开阔,大兵团无法在这里展开,兵力调动也相对困难。
第二个进攻方案是继续在战线南部实施主攻。这里原本就集结着苏军的主要兵力,特别是坦克部队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此外,苏军在南线过去的攻势中,已经将南方集团军群打残,一部分退到喀尔巴阡山脉东麓的罗马尼亚边境,另一个部分退到喀尔巴阡山脉北麓的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边境。苏军可以从这里南下进入罗马尼亚,从而威胁罗马尼亚的产油区,切断德军的油料供给。还可以从这里西进,进入波兰南部,威胁德国本土。
但这个方案的劣势也很明显。首先这里是双方都心知肚明的要地,德军必然重点防备。从这里实施主攻,苏军的伤亡会非常大。其次,苏军在南部战线已经基本上将德军赶出苏联国境,并使其丧失了反攻的能力。而在战线的中段,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还扼守的白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其所辖的4个集团军尚有近百万精锐部队。将其放在这里对苏军的反攻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苏军在打出国境线之前,有必要消除东线最后的隐患。
第三个进攻方案就是针对战线中段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自从苏军在1942年底实施反攻以来,中央集团军群从勒热夫、奥廖尔、库尔斯克一线边打边撤。这期间同样遭受了苏军的一系列打击,但相比于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遭受的打击要小得多。在克鲁格和莫德尔的指挥下,中央集团军群每次撤退都非常从容(大卢基战役除外),所以集团军群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截至1944年春季,中央集团军群据守在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为中心的环形防御战线上。从整个东线战略态势上看,他们的防线最突出,像是哺育生命的源泉,也有“白俄罗斯阳台”之称。
苏军从这里实施主攻,不仅可以收复国土,以充实本国的战争潜力,还可以借助德军据守突出部之机,包围歼灭德军最后的重兵集团。更重要的是夺取了白俄罗斯,苏军就打开了进入东欧的大门,接下来的进攻线路将极为丰富,北上进攻东普鲁士和华沙、西进直取德国、南下进入巴尔干地区都非常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更倾向于继续在南线实施主攻,也就是第二个方案。他关心的是尽早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使其无力继续战争。更让他魂牵梦绕的是苏军能早日控制巴尔干地区,这不仅是苏联人的梦想,更是俄国人的夙愿。
苏军将领们普遍支持第三个方案,尤其前线指挥员朱可夫等人,以及总参谋部的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等人也倾向于从白俄罗斯实施主攻,这让斯大林有些不快。经过权衡,斯大林最终做出了妥协。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想在这个时间太多地触碰英国人敏感的神经,丘吉尔一直都非常忌惮苏军控制整个巴尔干地区,过早地进入这里,会影响盟军从西线反攻的决心。
至此,苏军统帅部确定了在1944年夏季进攻白俄罗斯的作战方案。斯大林以1812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牺牲的苏军将领巴格拉季昂上将的名字命名了这次行动。
德国方面,希特勒在战争初期的两件制胜法宝早已经失灵了,他在战争后期的每一次决策似乎都在给苏军帮忙。
德军的第一件法宝是闪击战理论,这种作战理论依靠两个先决条件。首先是战争的突然性,换句话说就是己方完成战备时,敌方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这样一来,对方即便实力不俗,也无法发挥本国的战争能力,法国战役和苏德战争初期就是最好的证明。其次是利用德军相对更高的战场机动性和装甲集群的突击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形成局部优势,撕破敌方防线,在行进间完成对敌军的合围并歼灭。这套战术让德军在战争的头两年屡屡取胜。
但是到了后期,苏军已经适应的德军的战术,再加上兵力和兵器上逐渐对德军也拥有优势,苏军的火炮、坦克、飞机更多,虽然兵器性能不及德军,可苏军找到了适应这种条件的合理战术,在付出更多损耗的代价下,德军的装甲突击能力被成功遏制。从1943年开始,苏军已经不再出现哪怕几万人被包围歼灭的战例。相反,德军被合围的情况开始增多。
德军的第二个法宝是总体战理论,用中国的一句俗话就是全民皆兵。把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部用于战争。德国本来就是欧洲强国,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军事理念和组织能力,还有8000万国民人口,这样的基础条件被充分调动,势必会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可德军的对手是苏联,它的经济基础并不比德国弱,甚至在很多方面要强于德国。不仅如此,苏联的经济自给能力更强,国内的生活物资和军工原料远比德国丰富。此外,苏联人口有145亿,几乎是德国的两倍。在充分调动本国战争潜力的情况下,德军显然不是苏联的对手。
随着夏天越来越近,德军统帅部也在分析苏军的下一步进攻方向。统帅和将领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苏军将继续在南线进攻。理由很简单,首先是南线已经连续遭受了近一年的重点打击,东线曾经最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被分割成了两个集团,即舍尔纳指挥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莫德尔指挥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两个集团军群的战线被割裂,无法有效地相互配合,所以苏军会继续穷追猛打,彻底从东线形成战略突破。
第二个原因是敏感的巴尔干地区,这一点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想法是一致的。第三个原因是苏军的坦克仍然集中在乌克兰地区,坦克在哪里,哪里就是主攻方向,这是东线战场的常识。
最后一个原因是德军自信苏军不会选择中央集团军群这块难啃的骨头,白俄罗斯的中东部地区,是森林、沼泽、河流密布的地区,这样的地形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对防守一方则十分有利。德军兵力不及苏军,可以依托这样的地形,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各条交通要道上,苏军想要从这里突破绝非易事。
被称作“白俄罗斯阳台”的突出部战线有1100公里长,防御这里的包括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全部,和北方集团军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一部,兵力合计103万余人。其中,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中央集团军群兵力共有约63个师,兵力84万余人、火炮3236门,他们的防御战线长达700多公里。装甲部队比较少,只有可怜的35个师。上述数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统计结果,德国早期的统计数字是:第3装甲集团军16万人、第4集团军165万人、第9集团军17万人、第2集团军15万人,4个集团军合计兵力645万人。
根据德军统帅部的判断,苏军的进攻方向不在这里,所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布施和他的司令部气氛并不算紧张。1944年5月中旬,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计划对苏军实施一次“有力”的反击,遂请求将中央集团军群所辖的第56装甲军划给自己指挥。5月20日,希特勒批准了这一建议。5月29日,第56装甲军连同所属的6个师,包括2个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被交给北乌克兰集团军群。6月初,莫德尔的反击被取消,但第56装甲军并没有归还给中央集团军群。
经过这次调整,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师减少到15个,85的坦克、23的强击火炮和50的反坦克火炮被同僚“消灭”。这导致布施的集团军群在苏军发起进攻后,手上可以机动的装甲部队严重不足,苏军得以从多个方向达成突破。
希特勒的神助攻还不只是抽走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在更早的1944年3月,鉴于东线德军防御效果糟糕,希特勒曾经下令德军在防御期间不仅要坚守野战防御工事,还要求在防线构筑可以长期独立作战的城市据点。这道命令起初是针对原来的南方集团军群的,但是还没来得及执行,曼施坦因的防线就再次崩溃。真正执行这道命令的只有中央集团军群,遵照统帅部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在防线从北到南选定了四个防御据点,分别是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和博布鲁伊斯克。
这四个据点德军都部署1~3个师,这对于兵力不算充裕的德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希特勒的这个战术要求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遭到了普遍质疑。希特勒对这项命令做过注解,他希望在苏军进攻时,这些据点能够起到牵制苏军兵力的作用,待德军集结预备队实施反击时,守卫据点的德军还可以截断苏军的后撤通道。
此番解释对于一部分坚信德军能够最终胜利的人来说是合理的,甚至于他们主观上也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可冷静分析一下,这样的理由就暴露出问题。首先,陷入敌后、坚守孤城历来不是西方倡导的作战理念,德军也不例外。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德军哪里有用来发动有力反击的预备队。整个中央集团军群防线的后方只有少量的警卫部队,机动能力强的装甲师只有第20装甲师和战斗力剩下一半的“统帅堂”装甲师。所以,希特勒的这项命令给苏军帮了大忙,反而给中央集团军群招致了灾难。他们在过去一年中的数次战线西移都没有损失多少兵力,但这次要难逃厄运了。
苏军整个作战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突破德军的防线,击碎德军的防御体系;第二阶段是解放白俄罗斯全境,特别是解放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第三阶段苏军将进入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甚至是进入德国的东普鲁士。在战役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苏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第9集团军。
为了实施巴格拉季昂战役,苏军集结了4个方面军,从北至南分别是巴格拉米扬指挥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兵力35万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兵力58万人;扎哈罗夫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兵力32万人;以及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兵力107万人。此外,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兵力近8万人的波兰第1集团军也将投入战场,参加解放波兰的战斗。
上述部队总兵力240万余人,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余辆、火炮和迫击炮364万余门,直接支援作战的飞机5300余架。令人欣喜的是,苏军统帅部补充进来的20多万新兵员基本上都接受过比较正规的训练,他们来自过去一年获得解放的乌克兰地区。
苏军为了掩饰其主攻方向,统帅部并没有将乌克兰境内的坦克集团军大量北移,只将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调给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其他参战的坦克部队还包括6个独立坦克军。在乌克兰集结的坦克部队将用于战役的第三阶段,即突破德军防线后发起新一轮攻势,以迅猛的突击,让德军无法构筑新的坚固防线。
从1944年4月起,白俄罗斯境内的铁路线异常繁忙,发往各方面军的兵员、技术装备、弹药和其他物资足足用了75万节车皮。尽管后勤部门夜以继日地工作,苏军的战前准备还是没有如期完成,原来设定的6月19日的进攻时间被推迟了3天。
在进攻地段的选择上,苏军的计划也颇费心思。德军在防线从北至南的布局是第3装甲集团军、第4集团军构成战线北翼;第9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构成战线南翼。苏军的4个方面军从北至南部署的是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第2、第1方面军。每个方面军的两翼都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德军集团军的结合部。例如,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左翼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第3方面军的右翼兵力主要集中在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的结合部。
为了加强各个方面军的指挥,斯大林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将领作为大本营代表。其中,伤愈归队的华西列夫斯基(在指挥克里米亚战役时被地雷击伤)负责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行动。朱可夫负责协调白俄罗斯第2和第1方面军的行动。为了锻炼一下从总参谋部走出来的新星,作战部长什捷缅科也频频出现在前线,此次他作为朱可夫的助手,被派往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苏军没有投入大量的坦克部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白俄罗斯地区地形的限制,如果将坦克分散给各个步兵军、师则削弱了突击强度。为了在缺少坦克的情况下保持攻坚能力,苏军在此次战役中特别强调空军的支援。为此,苏空军统帅诺维科夫和法拉列耶夫亲临前线,负责统一指挥5300架作战飞机,同时还负责协调远程轰炸机的行动。他们将在苏军炮兵落在步兵身后时,为步兵扫清德军的地面炮兵阵地和坚固堡垒工事。
同时,在仅有的适合坦克进攻地段,即斯摩棱斯克-奥尔沙-明斯克公路一线,苏军投入了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近卫第2坦克军和第1骑兵机械化集群。他们负责从明斯克西北突击。他们行动的成功与否,对战役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战线的南面,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在制定作战计划前,听取了前线指挥员的建议。在不可能通过坦克和重炮的普皮亚特沼泽地带投入近卫第1坦克军、第9坦克军和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为了通过这里的沼泽地,苏军使用了原始的方法,用圆木、捆扎的树枝和专用三角旗铺成了临时道路,供重型装备通过。为了输送步兵和物资,苏军提前制造了大量小船、木筏、沼泽橇,以及运输机枪、迫击炮和小炮的拖板。
上述两个主要突击地段,苏军共计投入1个坦克集团军、2个坦克军和2个骑兵机械化集群。若是在过去的南部战线,这样的突击力量不足以对战场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德军的判断依据来自军事常识,他们也不认为苏军不可能通过沼泽地,所以对将兵力集中在地形状况更好的地区,而忽视了这些森林和沼泽密布地带,他们也因此付出了不可承受的代价。
战斗提前在德军防线身后打响。据苏联公布的统计数字,白俄罗斯地区的游击队有150个游击大队和49个游击支队,兵力达到143万人。在确定实施巴格拉季昂行动后,苏军通过空投向他们提供了6万支步枪、15万支自动步枪、5000挺机枪、400吨炸药和1亿发子弹。此外他们还有大量无线电设备和后方保持通讯畅通。
按照苏军统帅部的指令,苏军游击队负责搜集德军的情报、破坏后方交通和通信网、协助苏军夺取城市和火车站,并且在苏军正规部队到达前,尽可能地提前占领坚守渡口、登陆场,切断交通要道,阻止德军后撤。
截至6月19日,游击队的战果显著,他们共实施了1万多起爆破,摧毁铁路补给线9600多处、破坏了4万根路轨。他们的行动让德军的后方补给时常中断,使本来陷入混乱的德军指挥、通讯、补给网络更加混乱。
德军在这段时间则比较安逸,集团军群司令布施在春季期间领受了一项特殊任务,他们负责从白俄罗斯地区抓捕20万苏联青少年,这些人将被送往德国本土充当苦力。希特勒认为此举能够达到两个目的,既可以补充德国本土匮乏的劳动力,还可以通过多次实施,改变苏联的人口结构。看来,希特勒的筹划是够长远的。
与高级将领们的麻木不同,一线的指挥官和士兵要紧张惊恐得多。他们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对面苏军阵地的机器轰鸣声,那是车辆和坦克发动机的声音。很显然,苏军在进行大规模的调动,这往往是苏军发动进攻的前奏。
6月15日,第39装甲军军长马蒂内克在巡视前线时,一名营长告诉他苏军正利用夜间调动。对情况早已经掌握的他也无能为力,情况已经报给自己的上司,可以没有任何回音。马蒂内克冷冷地对自己的部下说:“上帝将首先惩罚那些熟视无睹的人。”
他的话在几天后得以应验,而且包括其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