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131章 【苏德战场】巴格拉季昂行动(2)

第131章 【苏德战场】巴格拉季昂行动(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德战场】十次打击之五巴格拉季昂行动(2):双响炮

    1944年6月22日,巴格拉季昂战役在苏德战争爆发三周年之际拉开序幕。nianliume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苏德双方在战场上的对阵情况和各自领受的任务。

    苏军4个方面军计划在6个地段实施突破,将德军分割并各个击破。作战重点是消灭中央集团军群的南北两翼,即北面的第3装甲集团军,南面的第9集团军。吃掉这两个集团军后,苏军就可以冲入中央集团军群深远后方,堵住第4集团军的退路,从而歼灭德军中央集团军主力。至于中央集团军群另一个集团军,即第2集团军不在此次战役的打击范围内。

    德军防线从北至南部署第3装甲集团军、第4、第9和第2集团军。其中,莱因哈特指挥的第3装甲集团军下辖3个军,共16万人(按最保守的数字)。负责防守以维捷布斯克为核心的突出部左侧阵地,这里是苏军两个主要突击方向的其中一个。

    在莱因哈特的右翼,是蒂佩尔斯基尔希指挥的第4集团军,兵力165万人。负责防守以奥尔沙、莫吉廖夫为核心的突出部正面北侧阵地。根据苏军的作战计划,这里并不是第一阶段进攻的主要作战对象,仅是牵制德军不使其他援或后撤。

    在第4集团军的右翼,是约尔丹指挥的第9集团军,兵力17万人。负责防守以博布鲁伊斯克为核心的突出部正面南侧阵地,其防线还包括突出部的右侧翼。根据苏军的作战计划,战役发起后,苏军将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德军第9集团军实施突击。其中,南路将穿越沼泽地带,突入德军纵深防御;北路将利用这一地段唯一可以通过重型装备的地段实施突击。

    在战线的最南端,是东线永远的配角-魏斯指挥的德军第2集团军,兵力15万人。这里不是苏军的打击目标,按照战前计划,第2集团军以及与其相连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左翼是苏军下一阶段的进攻对象。在这里 ,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40万人与德军形成对峙。

    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遭受主要打击的德军3个集团军未来一周的悲惨境遇。

    在战线的北端,是莱因哈特指挥的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下辖第9、第53和第6军,3个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居中的第53军4个师扼守维捷布斯克地区。当面苏军是巴格拉米扬指挥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左右两翼,以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右翼。

    根据战前计划,苏军将在这里实施一次小的钳形攻势,在莱因哈特的两翼、即第9和第6军防线突破,然后进入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的纵深,在维捷布斯克以西切断德军的后撤退路,并达成包围歼灭。实现上述作战目标后,苏军将从西北方向对明斯克实施突击,对德军第4集团军实施深远包围。

    6月22日的进攻是对德军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当天,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右翼近卫第6集团军各师均投入约1个营的兵力,向德军第9军前沿实施攻击。这里是德军防线的最北面,第9军也仅有2个师的兵力。在苏空军的有力配合下,即便少量地面部队投入战场也取得不错的进展。战至黄昏,苏军突入德军阵地7公里,突破口宽度有12公里。同时,德军纵深的火力点位置和障碍物配置也被苏军侦察清楚。

    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左翼第43集团军当天也投入进攻,遭受打击的是德军第6军。与第43集团军一道投入战场的还包括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第39和第5集团军。战至下午,苏军突破了德军的前沿阵地,渡过了苏霍德列夫卡河,并开始构筑渡口运送重型装备。

    苏军从两翼的突破让莱因哈特有些慌乱,这位东线战场的老面孔从战争爆发后就担任第4装甲集群司令,后来又接手第3装甲集团军。他的慌乱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自己手上的预备队严重不足,只有区区2个团。第3装甲集团军也早已经名不副实,连一个装甲师都没有。

    为了堵住防线缺口,他一下子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预备队,分别在左右两翼各投入了一个团。但莱因哈特也知道,这点兵力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于是,他向集团军群司令布施求援,后者经过协调,为第3装甲集团军争取到了北方集团军群的第24步兵师和第909强击火炮旅的增援,这两支部队将就近投入到第9军的防线。

    同时,莱因哈特还把防线后方的警卫师集中起来,充当自己的预备队。

    6月23日,苏军的进攻强度骤然加大。在这一天,苏军从维捷布斯克两翼投入了真正的主力部队,以扩大昨日的战果。经过近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苏军又一次使出了进攻的制胜法宝,在狭窄的主攻地段,投入密集的兵力、大大超出战术操典的炮火密度和支援步兵冲锋的大量坦克。

    在空中,苏联航空兵完全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他们对德军炮兵阵地发起空袭,还有效地阻碍了德军战场上的机动。同时,迎敌的德国空军要么被驱离战场,要么被击落在战场上空。若不是这一天正下着雨,苏军本可以出动更多的飞机。

    唯一对德军有利的是地形,这可以让他们集中有限的兵力扼守在沼泽和湖泊之间的狭窄通道。左翼德军第9军经过第一天的慌乱后,抵抗强度也有所增强,他们不时地对苏军发起小规模的反击,以改善自己的防御态势。下午,从北方集团军群调来的第24步兵师和第909强击火炮旅抵达战场,这让莱因哈特心里稍有安心。他命令增援部队立即投入反击,企图一举击溃苏军的攻势,恢复自己的左翼防线。

    德军的反击给巴格拉米扬的右翼造成了麻烦,加上雨势越来越大,苏军的进攻开始变得迟缓。战至黄昏,德军还是败下阵来,苏军将突破口扩大到30公里宽、纵深16公里,在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防御核心维捷布斯克的西北面插入了一根深深的楔子,德军第9军败象已露。

    同样在6月23日这一天,在第3装甲集团军的右翼,苏军第5和第39集团军继续扩大战果,突破口已经有50公里宽。在进攻正面的卢切萨河,苏军在对岸再次成功建立登陆场,并架设了桥梁,以便坦克部队通过。随后,苏军继续向西推进,进入维捷布斯克以南,防守维捷布斯克的德军第53军的4个师已经陷入苏军的两翼包围,有被切断退路的危险。

    当天,莱因哈特再次向布施请求将第53军后撤,甚至打算放弃维捷布斯克据点。当晚他收到了布施的指令,要求其以3个师继续扼守维捷布斯克,另派出1个师南下,阻止苏军的继续推进,确保第3装甲集团军西南方向的交通线。

    6月24日,莱因哈特接到了一个糟糕的通知,他的右翼部队不再由其指挥,包括驻守在维捷布斯克的第53军,以及维捷布斯克以南的第6军。不久之后,他又接到了重新接管第53军的命令。这两份无头无脑的命令加剧了第3装甲集团军的混乱。

    当天,苏军的进攻没有丝毫的减弱。右翼第6军已经丢失了阵地,逐步向南撤退。左翼的第9军也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压迫下退往西北方向。这两支负责保护维捷布斯克两翼的部队与第53军各形成了数十公里宽的缺口,导致防守维捷布斯克的第53军陷入孤立,而两翼的苏军还在猛攻德军的防御纵深。

    当天,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布施和匆忙赶到明斯克的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商议对策。蔡茨勒转达希特勒的命令:务必坚守维捷布斯克。布施则表示,如果坚守现有阵地,需要给自己调来至少1个装甲师,用来打退深入己方防线的苏军突击部队,然后才能稳定住防线。否则,放弃维捷布斯克是最可行的办法。

    二人各自亮出底牌后,蔡茨勒立即乘坐飞机返回德国。他在下午3时左右给布施回电,希特勒要求他:留1个师防守维捷布斯克,另外的3个师可以向西撤退。同时北方集团军群的第212、第290步兵师,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所属第5装甲师已经启程,不日将划归中央集团军群指挥。由此可见,希特勒除了固执的要求用1个师坚守维捷布斯克,其他方面已经倾其所有的增援布施的中央集团军群了。只可惜,这一点增援是远远不够的。

    接到希特勒的指令后,布施立即接通了莱因哈特的电话,告诉他统帅部的决定。莱因哈特当场对这份命令表示反对,他请求把第53军全部从维捷布斯克撤出来,而且要马上行动,因为他们西撤的唯一通道即将被苏军关闭。

    布施不敢擅自做主,他又去请示希特勒。在又一次忍受了希特勒的一番咆哮后,他给莱因哈特的命令是:务必坚守维捷布斯克。这是布施的典型做派,他很少会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是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传话筒,他也因此成为了东线能力最受质疑的集团军群级指挥官。

    在布施的主持下,德军的这场半军事民主会议就此落下帷幕,莱因哈特心情没那么糟,他认为自己好歹挽救了3个师的命运。但傍晚6时30分的一份电报让莱因哈特又一次陷入绝望。电报是第53军从维捷布斯克发来的,他们西撤的道路已经被切断了。

    原来,苏军在德军召开民主会议期间正全力西进。北面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第1步兵军突破西德维纳河;南面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所属近卫5步兵军同样渡过西德维纳河,两支部队在不久会师。这样一来,维捷布斯克的第53军被苏军四面包围。

    为了巩固包围圈,北面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所属第1坦克军、第23步兵军、第6步兵0军迅速在包围圈内、外形成两道防御正面。第53军已经在劫难逃。

    至6月25日上午,苏军的包围圈已经十分稳固,被包围的德军包括第4、第6空军野战师,以及第206和第246步兵师全部和第197步兵师的一部,兵力约35万人。

    陷入包围的德军已经无法顾及统帅部的命令,他们开始向西拼命突围,苏军则用无情的炮火和机枪回击惊慌失措的德军。至当天下午,第4野战师的8000人残部不复存在。第6野战师和第246步兵师仍然在包围圈里挣扎,第206步兵师还困在维捷布斯克。

    当天下午,莱因哈特收到希特勒的一纸命令,要求他派出一位参谋亲手交给第206步兵师师长希特尔一份命令,让其坚守维捷布斯克。莱茵哈特没有执行这项命令,他不愿意再往那里送去一条德军军官的性命。

    当晚23时,苏军4个军攻入维捷布斯克,希特尔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幸好他手下一位侦察兵发现了一处苏军的缺口,希特尔立即率领手下所有能够集中的部队钻出了苏军的包围圈。但他们逃出去十几公里后,再次被苏军包围,绝大部分第206步兵师的官兵被击毙,余部逃往附近的森林。

    6月26日晨8时,维捷布斯克全部被苏军攻占。包围圈里剩下的两个师分成了三股,分别有3000人、5000人和3000人,并开始分路突围。他们遭到苏军猛烈的阻击,最终突围失败,并且和集团军司令部失去了联系,莱因哈特再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

    至此,莱因哈特手上已经几乎没有部队了,左翼第9军被打残,已经退出了战场;第6军因为靠第4集团军更近,就近划归给第4集团军;第53军则全军覆没。

    我们将时间拨回到6月23日,了解一下战线南面的德军第9集团军的情况。

    由约尔丹指挥的第9集团军防线以博布鲁伊斯克为核心,由于这一地区沼泽、湖泊众多,兵力并不比其他集团军多的第9集团军扼守的防线更长。该集团军下辖第35、第41和第55军,兵力17万人。三个军从左到右依次排开,其中第35军的5个师驻守博布鲁伊斯克以北;第41军驻守博布鲁伊斯克以南;第55军防守战线南翼,比邻魏斯的第2集团军。

    当面苏军是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左翼一部,以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的4个集团军。在这个方向,担任主攻的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他们计划分南、北两路向博布鲁伊斯克两侧实施突击。在夺取该据点后,配属方面军的2个坦克军将从东南向明斯克突击,与北面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夹击明斯克,截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退路。

    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苏军在6月22日这一天没有对第9集团军实施打击。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希望推迟一天的进攻,可以让北面的苏军吸引走德军一部分预备队,让本来就缺少坦克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进攻阻力降到最低点。

    6月23日,方面军北路第3、第48集团军实施了小规模的进攻,目的是摸清德军的阵地配系和火力点位置。当天的进攻持续了一整天,至当天日终,苏军全部返回了进攻出发地。

    当晚,朱可夫前往第3集团军的最前沿阵地。午夜时分,空军550架轰炸飞机在地面探照灯的引导下,对德军阵地实施了空袭,使用的是500公斤的重磅炸弹。拂晓,数千门火炮开始实施炮火准备。

    苏军进攻前的火力准备向来猛烈,可收效往往不大。清晨,苏军的地面部队开始进攻,由于缺少坦克,苏军的进展非常缓慢。在进攻前,苏军在前沿释放了烟雾,企图借机冲过前沿阵地的开阔地。可德军立即用密集的机枪和迫击炮对这片开阔地实施了火力拦截,导致投入这里的苏军第3集团军所属的2个军无法向前推进。

    造成第3集团军进展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是约尔丹投入了集团军乃至整个集团军群唯一的装甲师-第20装甲师增援第35军。该师原本部署在博布鲁伊斯克以南地区,用于苏军一旦从沼泽地带偷袭,实施对苏军的反击。

    更北面的第3集团军第80步兵军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所处的地段是一片沼泽,所以德军的防御相对薄弱。当天他们击破德军第57步兵师的防御,向前推进了8~10公里。

    在博布鲁伊斯克以南,苏军第65和第28集团军(欠一个军)组成的南翼正在征服前进的第一道屏障-沼泽地带。战前的精心准备让他们顺利地通过了这里,继而向当面德军第41军发起进攻。战至午后,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已经推进了6~8公里。这位1942年克里米亚防御战役时庸庸碌碌的指挥员,经过2年多的战阵洗礼,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当天下午,经过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和大本营代表朱可夫的同意,他提前投入了配属给集团军的近卫第1坦克军,该坦克军拥有25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坦克投入战场后,苏军的突破口迅速扩大,战至当天日终,近卫第1坦克军已经突入德军防御纵深20公里,突破口宽度达到30公里。

    当晚,约尔丹把第20装甲师调回到博布鲁伊斯克以南,准备对突入防线最深的苏军近卫第1坦克军实施反击。次日早晨,第20装甲师在战场上完成了一次折返跑,他们在博布鲁伊斯克以南遇到了苏军近卫第1坦克军和第65集团军的步兵。同时,第28集团军和配属该集团军的第1机械化军、近卫第4骑兵军也推进到这里。区区一个装甲师立即陷入了苏军的严重威胁之中。

    一次预先设定的反击变成了突围,战至当晚22时30分,第20装甲师仅剩下40辆坦克,可他们的对面是苏军300辆坦克。约尔丹给布施发去了一封战报,宣告他的第41军已经崩溃了。

    让约尔丹绝望的还不止自己的右翼,左翼的第35军境遇也好不到哪儿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第3集团军意外地从沼泽地带侦察出一条可以通过坦克的道路。加强给他们的第9坦克军顺利地通过了这片沼泽地。6月25日下午,第9坦克军投入战场不久就攻取了德军的一处抵抗枢纽克鲁布诺夫卡。

    至当日日终,德军第35军和第41军的防线全部被撕碎,只剩下防守南翼的第55军没有遭受打击,却成为位置突出的地段。当晚,约尔丹请求将第55军后撤,布施没有同意。次日,约尔丹得到命令,第55军已经划归给第2集团军指挥,他本人接下来要专注于博布鲁伊斯克防线的战事。

    6月26日,对于第9集团军是真正灾难的一天。南面的近卫第1坦克军已经抵近博布鲁伊斯克,并夺取了别列津纳河上的一座桥梁,将博布鲁伊斯克的守军退路切断。同时,从北面杀来的第9坦克军的先头坦克旅赶来与近卫第1坦克军会合。然后两军完成了对内包围圈。在这个包围圈里有德军6个步兵师残部,还包括完成折返跑的第20装甲师残部,共计有7万余人。

    在包围圈外面,德军4个师企图营救被围德军,他们在过去几天同样经历恶战,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苏军赶到,他们自己也处在危险之中。为了不再陷入更大的包围,布施命令解围的部队后撤。

    当天晚上,布施返回德军统帅部,在那里和希特勒商讨接下来的对策。在这次毫无意义的会议中形成的决议居然是允许第9集团军后撤。与此同时,苏军的坦克还在继续推进,陆续抵达的步兵也巩固了包围圈的内外防御正面。次日晨,苏军攻入博布鲁伊斯克近郊,双方展开激战。

    6月27日晨,包围圈里的第20装甲师在步兵的配合下实施突围,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德军在内层包围圈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大量德军开始从这里涌出,企图向北和第4集团军取得联系。

    当天下午,朱可夫命令空军第16集团军全部出动,526架轰炸机和歼击机对突围出来的德军实施了空中阻击,德军一路上留下了3000多具尸体。他们的灾难还远没有结束,在博布鲁伊斯克以北地区,苏军第65和第48集团军又一次堵住了德军的去路。绝望的德军开始成建制地投降。次日早晨,包围圈里的第35军军长吕佐夫也交出了自己的随身配枪。当天下午,包围圈里的枪炮声渐渐平息。这场混战结束后,德军共有5万多人被击毙,其余23万人被俘。

    6月28日,新抵达的增援部队-第12装甲师先头部队试图和被围德军取得联系,第9集团军司令部给他们的答复是:第9集团军已经不复存在!

    接下来我们再次把时间退回到6月22日,看一下德军第4集团军的遭遇。

    蒂佩尔斯基尔希指挥的第4集团军负责扼守突出部正面北侧,防御核心是奥尔沙和莫吉廖夫。其中,防线最重要的地段是奥尔沙向西通往明斯克的公路。这里是苏军投入装甲部队突击的理想地域, 自然也是德军重要的防御地带。集团军下辖第27步兵军、第39装甲军和第12步兵军,分别从北至南一字排开。其中负责奥尔沙以北的第27军实力较强,各师齐装满员,而且还配备了大量重炮、强击火炮和反坦克炮。第12军防守莫吉廖夫,第39装甲军位于两军中央,掩护他们的侧翼。

    6月22日,苏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右翼另外两个集团军,即近卫第11集团军和第31集团军向奥尔沙以北德军第27军实施了试探性进攻,这里是德军第4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的结合部。同时,在奥尔沙以南,扎哈罗夫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投入一个师,对德军第4集团军实施了火力侦察。上述行动虽然没有给德军防线构成实质性威胁,却也让身在明斯克的布施不敢怠慢,他没有要求第4集团军司令蒂佩尔斯基尔希向北增援,因为第4集团军在奥尔沙扼守着通往明斯克的公路,这里一旦有失,苏军的坦克部队可以直接冲向德军的防线纵深。

    6月23日,苏空军出动162架飞机为奥尔沙以北的地面部队开道。与此同时,苏炮兵对德第27军的前沿阵地实施了猛烈的炮火准备。由于昨天的进攻,德军已经有所防范,他们利用夜色将炮兵阵地转到后方,所以苏军的炮火准备对德军炮兵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只损失了一些前沿防御工事。

    炮击停止后,苏军突击部队开始出动,但他们在进攻发起之初就遭到德军炮火的回击,导致进攻毫无进展。当天唯一的战果是加利茨基的近卫第11集团军右翼突入德军防线几公里,让蒂佩尔斯基尔希投入了集团军1个师的预备队。

    鉴于德军的防御相当顽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决定调整作战计划,放弃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从奥尔沙至明斯克公路突击的预案,而是将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路线向北移动,改从第5和第39集团军的突破口投入战斗。

    在德军第4集团军的右翼,扎哈罗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第49集团军在6月23日转入进攻,他们攻击的目标是德军第12步兵军驻守的莫吉廖夫。为了集中优势兵力,第49集团军司令员格里申将集团军主力集中在12公里宽的正面,一举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在第一天向前推进了5~8公里。

    为了阻止苏军继续推进,蒂佩尔斯基尔希再次动用预备队-手上唯一的装甲部队“统帅堂”装甲师。至此,第4集团军也用光了手上的预备队。当天晚上,第4集团军也向布施请求后撤,蒂佩尔斯基尔希希望将集团军撤到身后不远的第聂伯河。他得到的回复同样是坚守现有阵地,不许后撤一步。因为一旦后撤,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将立即土崩瓦解。

    6月24日,苏军各个步兵集团军陆续投入了进攻的第二梯队,而蒂佩尔斯基尔希已经用光了预备队,战场的局面开始有所改观。在奥尔沙,加利茨基的近卫第11集团军投入了新锐的4个步兵师,他们沿着明斯克公路以南推进了14公里,造成了的德军第4集团军防线的动摇。在莫吉廖夫,苏第49集团军继续扩大突破口,前锋部队已经抵达第聂伯河沿岸。

    更糟糕的是,德军第4集团军的左翼友邻第3装甲集团军已经支撑不住了。他们的两翼,尤其是比邻第4集团军的右翼正在崩溃。第3装甲集团军的第6军已经闪出空挡,退往第4集团军的防线。

    借此机会,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投入了骑兵机械化集群所属的32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该集群一路向西急进,先后夺取了博古舍夫斯克和先诺,截断了奥尔沙和后方的铁路联系。

    当晚,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开始向鲍里索夫方向重新集结,根据新的作战指令,该集团军放弃从明斯克公路突击的计划,在已经形成的博古舍夫斯克投入战斗。尽管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对这个决定非常失望,因为他已经在战前制定了从明斯克公路西进的详细作战计划,但作为坦克部队的指挥员,他非常清楚,自己的部队要适应高机动性的作战要求。

    同样在6月24日晚,德军又一次召开军事民主会议,这次的主题是解决第4集团军的前途命运。由于第4集团军两翼防线局势恶化,第4集团军司令蒂佩尔斯基尔希强烈要求将第4集团军后撤到第聂伯河西岸。他的争辩最终得到了布施和蔡茨勒的同意,他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深夜时分,希特勒的一纸命令要求第4集团军就地坚守。蒂佩尔斯基尔希没有执行希特勒的新指令,部队继续向西后撤。

    6月26日,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520多辆坦克完成集结投入战场,开始向鲍里索夫方向推进,并得到了空军第1集团军的空中支援。他们在那里遇到了同样刚刚抵达的德军第5装甲师,该师是奉希特勒的命令紧急增援给中央集团军群的。在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进攻的方向,苏军还投入了近卫第2坦克军的200多坦克,以及第1骑兵机械化集群。上述三支部队拥有坦克和自行火炮1000辆以上。目标是截断德军第4集团军西撤的道路。

    在德军第4集团军的右翼,扎哈罗夫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已经深入德军防线,并渡过巴夏河和列斯塔河,企图从南边切断德军第4集团军的退路。

    幸亏蒂佩尔斯基尔希抗命下令撤退,他的集团军大部分在6月26日夜已经撤到了第聂伯河右岸,暂时逃出了苏军设定的包围圈。但危机还没有解除,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于当晚渡过第聂伯河,并在对岸建立的桥头堡,后撤的德军在第聂伯河根本没有时间布置新防线。

    没有撤到第聂伯河的部队包括坚守奥尔沙的第27军一部,他们趁着苏军还没有形成包围圈,利用还掌握在手中的一段铁路线后撤。6月27日,苏军近卫第11集团军解放了奥尔沙。次日,莫吉廖夫也被解放。

    6月28日,布施收到了自己被解职的命令。在他离开前,德军中央集团军群2个集团军已经崩溃,还有一个正在崩溃的路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