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天乡试
早上练习枪法。
洗漱完毕,王大木的房内依然没有动静。
小六子上前敲门,屋内没有回应,转头对武小四摇摇头。
武小四心想,昨天一早分开后这都已经一天一夜了,王大哥去哪里了?不会出事了吧。
叫上小六子打算出门看看,谁知道刚开门王大木就出现了。
武小四闻了闻,发现王大木身上又有了香味。
暗道这王大哥身体素质真好,这八成又去快活了。
急忙说道:“不该问的我不问。”
王大木刚要开口呢,台词被抢,点点头回屋睡觉了。
今天是八月十六,武小四打算这之后都会一直去府学学习,至于白湘兰那边,等她平静后再说吧。
时光飞逝,除了武嘉豪来找过几次武小四,就没有任何人来过这个小院。
白湘兰自从那次游玩南苑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武小四的生活也渐渐回归平静。
而神虚子依然早出晚归,王大木除了偶尔休息几天,也一直是晚出早归。
到了八月二十八这一天,府学已经有几天没有授课了,学子们都纷纷准备着乡试最后的一些事宜。
因为参加乡试的学子还需要准备笔墨纸砚等,由于考试时间为三天,所以还得准备各类生活用品。
武小四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而且白湘兰之前的信件上也有民生二字,武小四信心满满,毕竟别的不好说,但是一个现代人对民生还是多有了解的。
打算出门放松下心情,因为接下来的三天可能就非常紧张,武小四通过府学那些同学的心情已经提前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息,自己去找二哥好几次,都被他撵了出来。
出得门来,便看到远处有一架豪华的马车,停在路口转角处,那缺牙的老头正坐在车辕上抽旱烟。
车窗推开一条缝隙,车内之人见到武小四出来,急忙催促车夫离开。
武小四心知定然是那白湘兰,脑海里又浮现出她那梨花带雨的脸庞,紧走几步,追上马车,拱手行礼道。
“湘兰!”
车内没有任何反应,武小四又说道:“等到考试结束想请湘兰南苑游玩,不知道有空否。”
马车慢悠悠的走了。
没有回答,武小四有些失落,心道还是给伤的深了。
收回思绪,和小六子大街上四处走走停停,完全没有其他参加乡试的学子那般紧张。
下午回到小院,再次整理需要携带的物件,恐有遗漏。
晚饭过后老规矩打坐一个时辰,就早早歇下。
-----------------
武小四赶到贡院后都已经人满为患了,每年都是如此,北方人口稀少,还有这么多参加乡试的人,不敢想南方得是什么情况。
到达贡院门口后,武小四被门口的役吏拦下。
役吏仔细核了武小四的身份信息后,又仔细检查了考篮和随身物品,确认无误后,才得以进入贡院。
进了贡院,才发现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上面摆放了很多行李,武小四也将自己的考篮放好。
之后随同其他人前去抽取号码牌,几个役吏指引着众人来到一个密封的箱子面前,每个箱子里面放着写有不同编号的小纸条。考生需要按照自己的顺序,依次从箱子里抽取一张纸条,纸条上的数字就是他们的考试号牌。
武小四伸手进箱子抓出一张纸条,写着:玄字三十七号,心道这就是自己这三天的考位了,也是未来三天的住宿所在。
回到广场提起考篮,跟随其他考生一起进入考场,找到玄字三十七号,东西都规整好。
不一会就有役吏让众人迎接考官,武小四学着其他的学子站到外面来,面对考官所在的方向行礼。
心里暗道这考试的程序是真的多,绝非后世高考可比。
考试规则和注意事项听完都过了两个时辰了。
回到考位,武小四静待役吏发放考卷。
不多时一个役吏将几张考卷发下来,还有附带的草稿纸。
稳了稳心神,武小四观看起来。
第一题是经义题:请根据《孟子》的论述,论述君子的品格。
第二题是诗赋题:以“山水”为题,写一篇诗。
第三题是策论题:民生之本,国之大计。今观天下,民生凋敝,困苦不堪。欲解民之倒悬,必行惠民之策。请诸君策论民生之道,提出可行之法,以安万民之心,振国家之威。
武小四心道果不其然,最难的就是这个策论,也是之前列县的老夫子押中考题:民生。
同时也是白湘兰给的线索得到了这题。
时间还长,武小四先是思考片刻,第二题倒是简单,毕竟是考试,不能写自己的打油诗,出去装比都用前世的千古名诗,没道理这么重要的场合还不认真对待。
第一题没有太多头绪,只能按自己之前所学来答。
至于第三题心中早已做好准备。
仔细倾听,四周的号房的学子已经有人开始作答了。
武小四先回答第一题,提笔写道:
君子之品格,贵在德行,
……
亦在于坚守道义,不为权势所诱,不为贫贱所移。故曰:君子之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题做完已经是午时了,将带来的干粮拿了出来,刚进贡院役吏检查的时候已经被掰的稀碎。
没的办法,乡试就这样,几口吃下,又喝了点水,实际上贡院自己有井水,不过一年就开放几天所以学子基本都会自己带水上。
下午时分武小四对第二题思索良久,不是作不出来,实在是前世脑子里好诗太多,得一一增选。
最后决定还是使用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因为从府学的藏书楼中已经得知,这个世界大陆和前世差别很大,但是依然有特别有名的几座山,而最有名的也是泰山,就在兖州地界。
让武小四下定决心的还不止于此,而是主考官礼部侍郎张仕超就是兖州人士,这也是那孙斋的消息中透露出来的,几两银子花的还挺值。
武小四心想,我这夸你家乡,你不得给个高分?
提笔写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剩下最后的策论了。
白天还没什么,到了晚上得煮饭吃,好歹都有准备,随意弄了点吃的。
万万没想到,这学子太多,大多在晚上解决个人卫生,武小四躺在床上,只听得四处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这号房里有便桶,又没门帘,随时还有役吏巡逻。
到处臭气熏天,武小四都忍不住想吐了,虽然自己也一样,但是听到别人排放就真是难受。
这样的日子还要两天,怎么过?
武小四依然端坐在位,打算先修炼一番,沉下心来,进入忘我之境。
而那主考官的房间内,上位正坐着一位中年人,年纪约莫四十余岁,衣着朝廷官服,乃以绫罗绸缎制成,锦绣交错。其冠带峨峨,举止雍容华贵。正是那朝廷钦差张仕超。
已经用过晚饭,现在是例行巡检,所以说这乡试不光是考生难受,考官也不好过,但是没人敢乱来,内外都已经站满了衙役,还调遣了军中军卒前来帮忙。
其旁边乃是灵同府学政曹传礼曹大人,头戴乌纱帽,帽翅轻摇,尽显儒雅之气。
张侍郎正对曹传礼说道:“曹大人,本次考试可有出现纰漏?”
曹传礼弯腰拱手答道:“张大人,本次考试秩序井然,一切按照规矩进行。考生们皆都用心,不曾出现纰漏。”
张侍郎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毕竟这是选拔人才的大事,不能有丝毫马虎。考生们的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朝廷人才选拔。”
曹传礼回道:“选拔人才是朝廷大事,下官一直认真对待。本次考生们经过层层选拔,都是各县的精英,目前的表现确实令人满意。”
张仕超又问道:“那曹大人觉得本次考试的题目如何?是否能够真正检验出考生的水平?”
这次考题是张仕超亲自出题,曹传礼都只能从旁辅助,出题后,曹传礼都不能离开贡院,所以对题目是烂熟于心。
曹传礼又低了低身子回答道:“张大人,本次考题非常高秒,不仅考验了考生的学识,更是体现了张大人一心为民的决心,想必考生们一定受益匪浅。”
张仕超捋了捋胡须,不是很满意曹传礼的回答,这种马屁听的多了,但是这些人又不敢说实话,本次考试的重点依然是在策论上,也是出京城前,皇帝特意嘱托的。
各个州府都会有人去监考,只是北方这边来的都是重臣,权力较大,南方那边和往常一样只是监考,不参与阅卷和录取。
但是每个州府的最后一个考题都是民生,因为皇帝登基后一直在努力的也是民生。
第二天一早起来武小四练不了枪,只能将之前精心准备的策论问题回答上,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作弊,除了第一题,其他两题都算是提前准备好了的。
第一题答的马马虎虎,自己都觉得有些勉强,只能算中规中矩吧。
拿出草稿纸,提笔写道:
臣闻天下之安乐,民生为本。今民生凋敝,困苦满目,此乃国家之大忧。臣以为,欲解民之倒悬,必行惠民之策。
一策曰:崇文教,以开民智。
二策曰:强医疗,以保民康。
三策曰:重住房,以安民居。
四策曰:促就业,以富民生。
五策曰:尚商道,轻商税,减农税,以益民生。
其具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