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北斗挂西楼 > 鏖战交趾

鏖战交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注1:建安郡,郡治建安,今福建建瓯市一带。建安郡侯官在今福州。

    阿瞻自打孩提时就很有主见,读书习字有自己的一套规划,向来无需督促,十一二岁的时候书法水平已经超过了其父,待人接物比家中兄长更显沉静。纪氏夫妇对小儿子的这趟出行有诸多疑虑和不满,但他们誰也拗不过儿子。等到纪瞻随军开拔,倪杏枝心中牵挂万分,对是否点头与谢家的亲事生出了不同于丈夫的想法,这是后话。

    南征大军兵分两路,其中威南将军薛珝、监军虞汜等这一路从荆州缘湘水出发,督军徐存、监军李勖一路自建安郡(注1)押运军粮浮海道出发,两军计划在合浦会合。薛珝长子薛豫在父亲军中担任低级校官,今年十九岁,和纪瞻是幼时玩伴。他小时候经常听祖父说起在交州时的所见所闻,一路告诉给纪瞻,多是中原人所不了解的。

    大戴书有云: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秦以后交趾纳入国朝,行贡职,盛产珠玑、翡翠、犀角、象齿、紫玉、玳瑁、翠鸟和孔雀等方物。到建安二年,改称交州,交趾成为交州之一郡。交州地处五岭与南海之间,地荒人稀,文明不昌,秦汉以来纷争不断。近世五百年,赵佗、吕嘉、士燮等先后称雄于此。汉末北方大乱,名士许靖、桓晔等人纷纷经由会稽郡乘船到达交州避难。薛豫祖父薛综在交州做官时,认为这里的人“贯头左衽,长幼无序”。虞翻、陆绩等被贬交州后,或授徒讲学,或埋头著述,对当地儒学发展颇有贡献。

    南方自古陆事寡而水事众。彼时从南海诸国去往中原腹地,需通过徐闻、合浦、日南等几大港口,经南流江、北流江、西江、桂江、灵渠、湘江、大江及汉江等水一路北上。黄武五年,大秦(罗马)人秦论从海道途经交趾到建业谒见吴帝。同年,交州刺史吕岱遵照孙权旨意,派中郎将康泰经由交州出使南海诸国,写成《吴时外国传》。大将军陆抗的叔祖陆绩做过十几年郁林太守,晚年告老还乡乘船离开郁林时,除随身简单行装和几箱书籍外再无长物。受雇的船家因为他的行李太轻不利行船,只好搬了一块石头压舱。那块石头最终跟着陆绩到了吴县,世称“廉石”,陆绩的廉洁美名随之传开。

    从北流江转道南流江,中间有一段陆路须经郁林郡桂门关。桂门关以南瘴气滋生,鼠蚁繁多,前朝以来,多为谪配罪徙之地,过此关后,始与中原千里之隔。建武十六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兵两万南征交趾,开凿此路,经过此关曾立碑记。由于交州各郡经常需要向位于北方的京都进献龙眼荔枝等贵果,王朝安定时,在途凡十里设一驿,五里设一堠,信使乘马昼夜传递不停。南下途中,纪瞻不仅路过阿苒提到过的临湘城、临沅城,还去了姨父滕牧被流放的苍梧郡,再经桂门关,三个月后顺利抵达目的地合浦。

    合浦郡南临涨海,与交趾郡毗邻,郡中尤以产珍珠为盛,百姓赖此谋生。先时当地宰守贪婪,穷尽民力进行开采,导致珍珠枯竭,采珠一业渐徙于交趾,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前汉时,上虞人孟尝迁合浦太守,到任后,他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不到一年,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遂有“珠还合浦”美称。孟尝后来因病辞官,沿南流江上溯返乡,白日上船,合浦民众极力挽留,他脱身不得,只好等到晚上乘船悄悄离去。

    大军到后,负责接应的广州苍梧太守陶璜自告奋勇派出自己的兵士参与讨贼。陶璜是前朝丹阳郡秣陵县人,秣陵即今吴郡建业南郊,是纪瞻同乡,其长子陶融在朝任侍中。陶璜早年间与纪陟、薛珝都打过交道。

    作为晋国南中都督霍弋委任的太守,蜀人杨稷治军有道,其部下毛炅、董元亦为骁勇之士,吴军对上晋军,数年间一直在吃败仗。薛珝、陶璜两军合并出兵,与晋国守军在分水交战,吴军再度败北,两名高级将官在战斗中阵亡。

    主将薛珝闻讯大怒,与陶璜发生争执,说:“你自己上表请求讨贼,却死了两员将领,你说责任在谁?”

    “此次出兵不利,在于下官不能按意志行事,加上各军互不团结,故才导致失败。”陶璜申辩到。陶璜长期主政郁林,与晋国军队数次交锋,熟悉敌情,无奈战场上朝廷援军不听号令,令行而禁不止,如何能够取胜?

    正在气头上的薛将军则认为陶璜既骄横又不负责任,甩手离开了军帐。回到住处后,他向自己的亲信扬言要领兵返回建业。军中主簿熟悉主君的脾气,连忙请了大公子薛豫前来劝说。

    合浦本就甚是湿热,又值盛夏,薛豫瞧了瞧父亲满脑袋的汗珠,温声说到:“将军,李大人那一路军还未到,若此时我们选择回军,一旦陛下问起,只怕无法圆说。”

    的确,皇帝的旨意是两军汇合后共同剿灭交趾叛军,如今徐存、李勖未至,自己军队倒先回了建业,朝廷那里定是无法交差的。薛翊当下气咻咻地问:“令舒,你说,现在的局面,该怎么做?”

    “属下认为,我军长途跋涉到此,正宜进行一番修整,熟悉当地天气饮食后再战。”

    薛将军又瞧了瞧安安静静跟在大儿子身边的纪瞻,“纪公子觉得呢?”

    “小子愚见,我军人数长于敌军,防守方面占据优势,不如按照兄长所言先行修整,之后寻机再战。”

    薛珝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冷静下来一想,确是这么个道理。虽然纪家小子“人数长于敌军”的说法有几分刺耳,他最终未再发火,挥手让两小孩回营地休息去了。

    出人意料的是,当天夜里,气愤不过的陶璜为了自证实力,亲率数百亲信突袭董元,一举取得大捷,夺数千匹锦段等宝物满载而归。第二天天亮后,薛珝获知此事,不仅没有责怪陶璜擅自出击,还为之前的态度向陶璜致谦,并上表奏请陶为交州刺史。陶璜大为感动,双方军队终于达成了共识。

    在接下来的攻城战中,晋军在交战中曾伪退,试图偷袭吴军,陶璜识破董元的伏兵之计,以长戟队击破晋军埋伏。此外,陶璜用此前截获的宝物收买了当地“雄主”也就是夷人首领蒋奇,蒋奇率领一万多人马加入吴军,大大充实了吴军军力。陶璜又采用离间计诱导董元诛杀自己手下勇将。多番谋划下,董元之军接连败退。

    薛珝、陶璜之军凯歌连奏,所到之处望风而倒。经过一年奋战,吴军顺利收复合浦。

    同年春,相隔数千里山水之外的建业城,正是暗潮涌动人心惶惶。

    建安郡侯官是吴国的造船中心。李勖这一路军着实背运,大军乘坐楼船离开侯官港不久便遭飓风,全军被迫返回城内。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李勖多次尝试都没能找到南下航路,押运的粮食又遭风浪侵蚀全部霉变。迫于无奈,最后,李勖杀死向导冯斐向全军将士谢罪,率军原路返回了建业。

    皇帝的宠臣何定在流落出宫的数年中收了一个义子。他得势后,想为儿子求娶李勖的女儿,李勖看不上何定的出身,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何定的求亲。何定怀恨在心,趁机向孙皓告状,构陷说李勖刚愎自用,导致大军白白错失良机。

    彼时另一路南征大军尚未传来胜利的消息,孙皓迁怒于李勖,以贻误军机为罪名,勒令将李勖、徐存等人全部处死并夷三族,还把李勖的尸首烧了。

    收复交趾的战役进行到第九个年头,建衡三年四月,吴国监军虞汜乘胜攻追击,彻底消灭了董元军在合浦的残余势力。

    南土温湿,多有气毒。战斗推进到五月间,接连数月的急行军导致军中兵士劳累过度,陆续病倒了百十余人,纪瞻、薛豫等体魄强健的青年也未能幸免。

    战争结束时间已经比预想中往后拖延了半年,大大超出了薛珝的预计。吴国老将吕岱平定士徽之乱时选择跨海突袭,事后这一计策被证明卓有成效。眼看战损日益加重,急于取胜的薛将军最后下定决心采用陶璜之计,从海路出发直扑交趾郡城。

    吴军登陆后,毫无准备的杨稷匆匆派部下毛炅、孟岳前往迎击,两军在封溪交战,晋军大败,毛炅仅以身还。杨稷等人率残军退回交趾固城自守。吴军包围交趾,截断供给。七月,城中粮尽,因饥饿疾病死亡的人超过半数。而南中方面因为霍弋去世自顾不暇,无法派出援军。守军不知此事,仍然负隅顽抗。不久,陶璜约降城中守将王约,里应外合之下攻陷郡城,斩杀张登、孟通、邵晖及两千余守军,擒获杨稷、毛炅、孟干、爨能、李松等人。

    两年前,吴国大将脩则在战场上被毛炅所害,此次脩则的儿子脩允随军南征,城既降,脩允请求复仇,陶璜爱惜毛炅的勇猛,想留他一条性命,但毛炅却想要刺杀陶璜,一看刺杀不成立即破口大骂。

    脩允当即剖开毛炅的肚子割下他的肝,说:“看你还能不能再做贼。”

    毛炅死前犹自叫骂到:“吾志杀汝孙皓,汝父何死狗也!”

    新被任命为九真太守的王素听说交趾兵败的消息之后,与牙门将王承等人计划逃回南中,途中被陶璜部将卫濮俘获。他的功曹李祚与都尉邵胤率军坚守九真郡城,陶璜遣部将前去攻打,李祚的舅舅黎晃也在吴军军队中,便劝李祚降吴,被李祚拒绝,经过多番波折才将九真平定。不久,日南郡守军也向吴军投降。

    薛将军回军合浦,薛豫、纪瞻等前往港口迎接。远远望见长子,薛珝浓眉一皱:“说了叫你们两个好生休息,怎生又跑风口上来?”

    “父亲立下如此大功,孩儿何如能不在场。”薛小将笑言。

    薛珝这才略略舒展了眉头,又向纪瞻说:“阿瞻好些了吗?”

    “赖有军医照料,如今大好了。”经过一场大病,纪家公子最后的一点稚气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成年男子的坚毅果敢。薛珝满意地点了点头:百十日行军没听叫过一声苦,他早知纪家小儿不是个孬的,若不然也不会点头把他带在军中。

    大军下船,走在最后的是一串绑在一起的俘虏,均是至尊点名要求押往京都受审的。其中一个鬓发散乱、行步踉跄的中年男人,破烂的衣襟上血迹斑斑,身上绑着粗大的绳索,看起来十分狼狈,即是那叫吴军如雷贯耳的交趾太守杨稷。曾经差一点他就占领了交州全境。

    不同于故乡巴蜀,合浦港的十一月依然是天高云淡,风清水暖。四十五岁的杨稷站在甲板上吃力地回望来路,相隔已远的涨海另一头,是他驻守长达五年之久的交趾城。围城六十天,他吃过棕榈叶煮的汤,吃过沙土,什么能叫他立着不倒他吃什么。明明说过会有援兵的,对他有提携之恩的霍将军为何没来救他?

    时也命也。回不去了。

    “动作快点,磨蹭什么!”一名押运士兵喝到,伸手向着俘虏抓去。没等他碰到人,但见那人双目圆睁,身体晃了几晃,口里忽地喷出血沫来,直直倒下地,再不动了。

    建衡三年,败军之首杨稷被押解赴京,行至合浦,呕血而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