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子贡一出五国有变
第二十三节、子贡一出五国有变
嘟~
“训练结束。”随着教官说出干饭二字之后,训练就结束了,又是巧合。
这半天过的属实是有点快了,一开始教官给我们讲演讲的各种事情,后来讲了不少心态理念,在后来就是一起训练了。
挺讨厌和其他班级一起训练的,因为总感觉别人是在占用教官的时间。
不过能够在这些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学识也是一件让人感觉不错的事情,小小的虚荣满足感。
下午的训练继续。依然是一名教官带领两个班级。属实怎么说呢,有好的感觉也有不好的感觉。
好的感觉是因为可以看着别人感受自己的进步,不好的感觉是因为教官分出了部分精力在别人身上。
“教官,三排长让我们好好跟着你训练的。”
“摆正一个心态啊,你不是跟我训练的,你们的训练是为了你们自己。”
“对,教官说的有道理,今天听到教官的话简直就是醍醐灌顶。”
“没有那么夸张吧,我今天说的只是一些大道理而已。”
“教官你就别谦虚了,你说的那些虽然我们知道,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要让我们去理解,可能只是皮毛。”
“彼此,彼此,我知道的也只是皮毛,我只不过比你们早一届而已,你们可以想象我有多少文学功底。”
“早一届?”
“是啊,你们是今年参加的高考,我是去年参加的高考。”
“啊?”
“不说了,我只是有机会就多读书而已,开始训练了。”
“那教官,你能再说说这个四书五经吗?我觉得你说的知识让军训更有意义。”
“可以啊,看你们的军事训练水平要不要我花费精力了。”
看着教官和三排的人在聊天,我属实羡慕了,本来这些时间是教官在和我们聊天的,而现在多出的这个三排属实让人讨厌。
而我们两个班的训练状态也确实比较好。
我们两个班的下午训练也都非常在状态,因为教官少了一部分,所以我们今天练习的是军姿定型。
而在训练的时候,教官也确实给我们讲了一些四书五经的内容。
只是这些内容越听越感觉陌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乎者也,在我们看来很明显就是腐儒的代表,可是从教官的嘴里说出来,反而是一种儒将的感觉,可能是我们在践行双标,别人说出来就是腐儒,教官说出来就是有学识、风度儒雅。
我们能够理解大概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去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可能是教官也觉得我们能听懂,所以也没有进行过多的解释。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博之以文,约之以理。夫子的教学是博文,而约理得靠悟性。博文是约理的功夫。精一之功,夫子教的精,一以贯之的一,才是上达之阶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是说的这个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明要做到了致知,知行合一。一般人的话要做到不耻下问,是很难的,拉不下面子。”
“不耻下问最为难得,也是最为容易,由此可见人品高下、胸径阔窄。”
“今天不和你们说这些论语句式的解读,毕竟孔子你们都是熟悉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些大圣贤都是家喻户晓的,我们聊聊子贡的故事。”
“说到子贡,或许大家不熟悉,但说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你们应该都知道。”
“教官,子贡是孔子的弟子,可苦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可是越王勾践呀。”
“队列里说话,要打报告,知道吗?
“报告。
“既然有人报告,那有没有谁能解读一下,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
教官这么问,一下就让我迷糊了,好像真的应了那句话,现在的我们只是能炫两碗米饭的大学生,其他的啥也不知道。
“给你们聊聊子贡一出五国有变的故事吧,也算是一种思考。”
“话说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听到一个消息,齐国要攻打鲁国。”
“一听其他学院要强行干掉自己的学院,这谁会让啊,对吧,孔子的各位学生纷纷出面,都想要出头摆平这个事。”
“孔子说,不要慌,问题不大,小事,子贡,你去把这事处理了。”
“子贡说,那行吧,交给我了。夫子放心,我去去就回。”
“子贡就这么出发了。第一站找的就是齐国,齐国要打鲁国嘛,所以先出使齐国,这个齐国想打鲁国的就是一个叫田常将军,子贡见到田常之后说,将军,鲁国不好打呀,你看鲁国护城河不宽,城墙不高,经济不发达,国君昏庸,兵不强马不壮,饭都吃不饱,国力衰弱,不好打。”
“田常一看子贡,就想要埋汰他,说的什么玩意,这好不好打?”
“子贡接着说,吴国好打,城墙又高又结实,护城河又宽又深,国君精明,兵强马壮,武器精良,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田常就发问了,你小子是坟头烧纸忽悠鬼啦,我怎么发现你小子说反了,好打的说成不好打,不好打说成好打了。”
“按照常规道理确实是这样,可子贡是一般人吗?显然不是,这个时候子贡就说了,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子贡格物格人格理格的特强,他说,将军啊,你这是忧在内,不在外,什么意思呢?”
“要知道和平年代看相,战争年代看将,作为齐国的将军田常想夺权,这是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串台了,串台了,战国时期的故事穿插上其他故事了,总之意思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教官要是不说的话,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此时我才发现我已经只在专注的听了,至于思考,没有脑容量去思考了。
“子贡就给他分析了,说你攻打鲁国,这是灭国之战,很容易得功劳,可是你这个功劳会让你疏于主,功高震主了,到时候下恣群臣,国内高、国、鲍、晏卿大夫就会收拾你,你有什么好结果呢?但是你打吴国就不一样了,打强国的时候,准备就要充分,不好打,打个三年五载的消耗国内其他的势力,到时候民人外死,大臣内空,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你不是想要什么,主上就会给你什么,一把交椅那还不是轻松的吗?”
“田常一听,哎,好家伙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哎呀,多亏了你呀,若不是你,我险些良成大祸。”
“可田常也不傻,他问子贡,可我打吴国没有理由呀。”
“自贡说,呦,这不简单,我去一趟。”
“结果子贡就从齐国去了吴国。”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出来,越王勾践可能和子贡有关联了。”
“继续说子贡到了吴国,遇见了吾王夫差,怎么说的。”
“称王的国家不孤立于世,称霸的国家不允许存在强敌,图霸中原的机会到了,现在齐国要攻打鲁国,你现在正好可以攻打齐国,你不打,等到齐国收拾了鲁国,缴获了资源强大了自身,你再打就没机会了。”
“你现在打齐国,可以说是锄强扶弱,救鲁显扬名声,打赢之后又得实惠,有虚名又有实惠多好的事,从此图霸中原再无强敌,称王称霸指日可待。”
“吴王夫差一听,有道理。”
“可转念一想不对呀,你是在欺骗我呀,我打齐国了,这个越王抄我后路咋整?”
“大王,你这幸福指数不高啊,你是战胜国君,他是战败国君,你怕他做什么。”
“哎西,你不知道,勾践这小子天天喝中药,不死心。”
“子贡立马说,哎,我是热心市民,这好办呐,你让他带着越国精锐走在你前头打前阵就好了呀。”
“那他愿意吗?”
“我去一趟就好了呀。”
“好好好,你快去,可不能耽误我称霸的事业。”
“然后子贡就到了越王勾践这里。越王勾践还在卧薪尝胆,看到子贡吓了一跳。我知道先生的来意,你可不要害我呀,我喝中药还能多活一段时间,你这是要我送死呀。”
“子贡说,你只要表忠心就行,随便带着老弱病残打头阵,吴王夫差能让你打头阵,这不是有损士气吗,你放心去吧。”
“然后一切事情就是按照子贡说的发生了,越王勾践带领三千老弱病残为吴王夫差打头阵,吾王夫差看到越国的三千精锐直接笑了,这什么玩意,就这还想混到我的队伍了?”
“然后吴王夫差带着吴国的精锐打齐国的精锐,打的那叫一个汹涌,直接把齐国打乱了。”
“这子贡路过晋国,一想既然做了热心市民那就再发光发热一下,到了晋国和晋国国君说,夫差打胜了,免不了要打你一下。”
“结果夫差赢了之后飘了,真的打晋国去了。结果遇到有准备的晋国,打的叫一个艰难。”
“史书有记载,吴王与齐人战於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三千越甲可吞吴。”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纵横捭阖,借力打力。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有人说成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当时的信息不对称。”
“我们难免会思考一下,格物致知,格物格人格理,就摆在眼前的几个字大家都是熟悉的,大楼的命名,格物楼,致知楼,明德志诚,博学远志这是你们的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好像很空泛,但其中蕴含多少的智慧,只有你们自己去探索了。”
“认知可以提升,认知高不一定能力高,认知和勤奋无关,跟你曾经的素质聪明都没有关系,认知是一个人成长的天花板,认知到不了的话,成长是受限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成长的天花板,认知不到,再聪明,再努力,再勤奋,天花板很快就到了,多读书,多学习,重要的是深入的思考,思考,思考,认知是左手,执行是右手,缺一不可,认知再高,执行力差都是白搭。”
“知行合一,王阳明。”